陳熙樞學堂-全架構經營學(五):優化與創新的永續競爭力

2016-02-05

 



2. 營運管理

汽修業屬於變化相對緩慢的傳統產業, 獨立車廠之敏感度普遍不足,也較缺乏「從未來看現在」的認知,加上業友們多屬技術職系背景,每天所面對的問題不是如何把車修好,就是保修車口數怎樣擴增,因此對經營管理的研習、探討、改善以及提升,不僅較為陌生也多所偏廢,這也是整體業態出現獲利大不如前的主因。

目前已跨足文化管理的保修廠店其實並不多見,而運作策略管理的公司也不到三成,大家辛苦著墨的都是營運管理。儘管如此, 營運管理仍然未臻理想,廠店髒亂昏暗者有之、作業系統不完備的也不算少數、沒有統計分析機制者更多、缺乏可信度的財務報表則是絕大多數。事實上,獨立車廠一直維持著普弱平衡,而此種現象於消費意識提高的趨勢下,品牌車廠壓縮業友們之發展空間則日益擴大,而更白熱化的不對等競爭與微利經營將會加劇。

強化營運管理最主要的目的,不外乎提高效率、贏得口碑、掌控利基與提高獲利, 而影響營運管理最為深遠的則是人員、制度、流程及做事習慣,最後都將影響公司損益。

基本的營運管理要求,相信讀友們並不生疏, 表現優劣則決定於企業主能否堅持,本文當不必贅述,筆者將以影響賺賠甚鉅的「工資收支倍數」為例,來詮釋營運管理的層面、深度與重要性,期望能協助業友們的觀念拓展與獲利提升。

汽修業是一個辛苦但很重要的行業,可惜的是既得不到政府關切及輔導,也未獲得應有之投資報酬,其原因雖然多不勝數,但筆者希望大家能從工資收支倍數、工時出售率、零件價格政策、業績激勵獎金辦法、顧客服務等要務,進行具體的合理化改善,以逐漸擺脫微利經營和損益平衡點上下擺盪的困境。營運管理自應遵循貴公司之具體企業文化,當能產生可長可久的雪球收益,而企業文化縱使還隱晦混淆的廠店,雖不免折損營運管理成效, 但仍可創造遠優於現況的損益表現。

工資收支倍數太低,係獨立車廠長期以來的嚴重致命傷,每年損失金額輕者達數十萬元,嚴重者或規模較大的廠店則遠超過百萬元。筆者相信讀者們看到上述金額,一定有人驚愕不已,有人心存疑慮,有人不以為然, 也會有人躍躍欲試。我必須語重心長提醒業友們,工資收支倍數過低與車源多寡其實無關,因目前各廠店幾乎已無冗員,甚至還出現精簡過度現象,其真正問題除數字敏感度不夠外, 管理觀念與管理技能則有強化必要。

工資收支倍數的計算式非常簡單,即工資收入除以工資支出,工資收入指的是工資實際收入金額,工資支出則為支付現場人員的薪資、獎金與經常性給付之總額,其對象包括技師、現場主管、接待、出納、理賠等人員,一般店型保修廠則僅計入技職人員之全額薪資與企業主或店長、廠長的二分之一薪酬。筆者長期從事保修廠店輔導、訓練、企業診斷及專案規劃等工作,訪談過的獨立車廠不計其數,對工資收支倍數之平均值僅約 1.1 倍甚感可惜,而每月工資收入還不夠支付員工薪水的廠店也大有人在。

技師養成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技術力更屬不該貶值之專業價值,為公司賺取高於所領薪資的工資收入更屬應該。從工時出售率的演算與長期經驗之對照,未經營鈑金噴漆業務的獨立保修廠店,其工資收支倍數應達1.8 倍以上,低標至少為 1.4 倍,此倍數係以泛品牌車輛之混修為計算基礎,而主修高級車的廠店倍數自應越高。至於品牌車廠的工資收支倍數則由 2.5 倍起跳,3 倍至 3.5 倍者最為普遍,而超過 5 倍以上的也不乏多見。

請看看工資收支倍數實際上會造成多大影響,某保修廠店現場人員每月薪資總額若為 160,000 元,目前工資收支倍數為 1.1 倍, 假使能提高至 1.4 倍,其每年所增加的淨利則相當可觀。

160,000 元 X1.1 倍=176,000 元

( 目前工資收入/月)

160,000 元 X1.4 倍=224,000 元

( 改善後工資收入/月)

224,000 元 -176,000 元=48,000 元

( 淨利增加/月)

48,000 元 X12 月=576,000 元

( 淨利增加/年)

該廠店工資收支倍數一旦提高到 1.8 倍時, 依上列計算式換算,改善後工資收入將達288,000 元,每月淨利即可增加 112,000 元, 而全年淨利將比現況大增 1,344,000 元。

依筆者長期輔導「工資收支倍數」的經驗,提高到 1.4 倍幾乎如探囊取物般的容易,而超過 1.8 倍者也比比皆是。面對這項高金額的改善績效,業友們必須以信心及決心來付諸行動,千萬別讓猶豫持續侵蝕你的財富。造成工資收支倍數低落的原因雖然很多,但主要係工資收費問題所造成,包括短收、漏收、怕收及無償服務過多等缺失,若不能徹底面對及加以改善,無謂的沉重損失將永無終結的一天。改善工資收支倍數,須理性客觀先制定出「標準工資」,並針對高頻率保修項目推估其「標準工時」,同時還應探討及改善派工觀念、保修及作業流程、機工具與儀器之配置和擺放、修車位及動線運用、車輛預約作業、薪資給付規定等問題,另外業績獎金辦法及紅利制度則是接續議題。工資收支倍數的改善,屬一次性改革行動,但其成效卻可長期增加公司利潤。

營運管理係例行性之業務運作,因此很容易形成盲點及慣性,建議業友們針對重大議題定期檢視研討,當能發掘出許多如工資收支倍數的新利潤池。《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