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油的選用與管理(三)-黃立燈

2007-06-05


黃立燈

曾經長期任職中油公司的黃立燈先生,浸研潤滑油知識多年,具有豐富的學養與實務經驗。此次經本社情商,將陸續在月刊中披露大作,敬請期待!



(二) 淬火組織(冷卻速度快時的組織)

如前述,經退火或正常化後的鋼成為標準組織,其抗拉強度雖然較低,但展性(malleability)好。如果增加冷卻速度時,在A1點附近的溫度不會發生變態,而在更低的溫度發生變態,生成用前述狀態圖也無法說明的組織。本來所謂的狀態圖,是指加熱、冷卻極慢時的狀態。 金屬在開始熔解時加入熱量,會使固體減少,液體增加。相反地冷卻會使液體減少,固體增加。假如在熔解時沒有熱量出入,固體與液體是互相共存,而它的量是不變的,就是保持所謂的平衡狀態。因此,狀態圖也稱為平衡圖(equilibrium diagram)。 冷卻速度快時,沒有充餘的時間吐出溶入沃斯田鐵的多量的碳,因而不能分為肥粒鐵與雪明碳鐵,使應成為層狀組織的波來體,分裂成微細晶體,依其冷卻速率的不同成為各種組織:變勒鐵(bainite)、吐粒散鐵(troosite)、糙斑鐵(sorbite)等。這些組織皆為雪明碳鐵與肥粒鐵的混合組織,此一點雖然相同,但由於其混合狀態極端微細化而有不同,因之,各有其名稱。 冷卻速度更快時,鋼的A1變態完全受阻,而成為獨特的針狀組織之麻田散鐵(martensite)。這是由於溶於沃斯田鐵內多量的碳,原封不動的殘留在阿伐鐵中,也就是被強加塞進鐵的結晶格子內;因此,結晶格子受了異常大的應變(strain),所以組織極硬且脆。冷卻速度稍慢而淬火不完全時,全部的組織不會變成麻田散鐵,其中一部分變成吐粒散鐵。又於高碳鋼或合金鋼,一部分的沃斯田鐵會一直留著至常溫,這就是殘留沃斯田鐵。如果組織中有殘留沃斯田鐵存在時,淬火硬度會下降。鋼的淬火硬度是大致決定於含碳量。



如(圖10)所示,含碳量以0.7%為界,之前含碳量增加硬度也增加,但是不會超過HRC65,由於淬火硬度是沃斯田鐵中的碳被強制地固溶於阿伐鐵中,因而產生硬度,此故,幾乎是只受碳的影響,而少受其他元素的影響。接著(圖11)是把共析鋼從沃斯田鐵狀態急冷時的組織變化,用膨脹計(dilatometer)量測其長度變化所得之圖。圖中的○a曲線是爐冷時由於在溫度Ar1(於721℃的A1變態點在加熱時與冷卻時會產生若干的差異。因此,加熱時的A1點稱為Ac1,冷卻時稱為Ar1。)從波來體產生沃斯田鐵,因此突然收縮,這即為沃斯田鐵的比容積較波來體小之原故。又加熱時的變態點A1與冷卻時的變態點Ar1顯示有若干的差異,○b的空冷時的差異更大。油中冷卻時如○c曲線,在500℃附近稍為膨脹,於200℃附近急劇膨脹。此兩點各稱為Ar'變態點,Ar"變態點。在Ar'變態點產生吐粒散鐵,在Ar"變態點則產生麻田散鐵。麻田散鐵的比容積較波來體或吐粒散鐵大很多。



(三) 回火組織(tempered structure)

經淬火的鋼材,硬度太高且很脆,不能馬上用於刀具或工具的製作,為了增加其強韌性,須犧牲一些硬度,因此淬火後以一定溫度加熱一定時間,來改變其組織,此種處理一般稱為回火(tempering)。將經過淬火的鋼材逐漸提高回火溫度時,在205℃析出ε(Epsilon)碳化物Fe2C,由於碳的析出,麻田散鐵內的碳減少,變成含碳量0.25%的低碳麻田散鐵。更進一步昇高回火溫度至205℃以上時,由低碳麻田散鐵組織析出容易腐蝕的微細雪明碳鐵,此組織即為糙斑鐵(sorbite),比麻田散鐵軟而富於韌性,這些回火組織一般來說稱為回火麻田散鐵(tempered martensite)。

(四) 等溫狀態與S曲線



把鋼從沃斯田鐵區域急冷時,在600~500℃附近與200℃以下的溫度範圍較易變態(參照圖12),在其中間的溫度則較難變態,如此被過冷的沃斯田鐵的變態速度是依其溫度有顯著的不同。為了解此問題,把鋼從沃斯田鐵溫度急冷至A1點以下的種種溫度,並維持其溫度時,求出發生變態的時間與變態完了的時間,總括以圖表示者,稱為等溫變態曲線(isothermal transformation curve)。通常把時間的對數刻度用曲線表示時,其形狀成為S形,因此稱為S曲線。或表示時間(Time)、溫度(Temperature)、變態(Transformation)的三種關係的曲線稱為T.T.T.曲線。 圖12是共析鋼的S曲線。圖的550℃近旁的突出部是最容易發生變態的溫度,此稱為曲線的鼻(nose)。A1點與鼻之間的溫度產生的組織是波來體,如圖所示,變態點越低,波來體中的肥粒鐵與雪明碳鐵的條紋間隔會越窄,因此硬度也變高。在鼻以下溫度的變態生成物是與波來體完全不同的組織,在較高溫度成為羽毛狀的組織,在較低溫度成為似如麻田散鐵的針狀組織(但是硬度不如麻田散鐵硬)。這等組織以發現者Bain的名字命名為Bainite(變軔鐵)。在200℃以下產生麻田散鐵之溫度稱為Ms點,產生麻田散鐵完成之溫度稱為Mf點。利用此S曲線的特種熱處理法稱為等溫熱處理(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等溫熱處理有沃斯田回火(austempering)、麻田回火(martempering)、麻田散淬火(martensite quenching)等方法。

1. 沃斯回火

維持產生變軔鐵的Ar'與Ar"之間300~400℃之溫度的熱浴放進工件,把沃斯田鐵過冷,產生等溫變態的處理法,其組織成為變軔鐵,可得比同一硬度的淬火、回火的鋼還高的軔性。此種熱處理僅適用於尺寸比較細薄或小的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