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市場掃描

2013-12-05

 

伊朗與六大國達成核協議


路透社報導, 根據伊朗和六大國 11 月24 日稍早達成的協議,伊朗將獲得制裁鬆綁,但須以停止部分核子計劃做為交換條件。協議內容包括,可取得黃金和貴金屬交易的15 億美元潛在收入,取消部分對伊朗汽車業和石化產品出口的制裁,允許採購伊朗石油的數量維持在當前大幅降低的水準。聲明指出,若伊朗遵守承諾,銷售石油的 42 億美元收入將可分批入帳。

據英國全球能源研究中心 (CGES) 網站報導,伊拉克北方基爾庫克原油(Kirkukcrude)9 月份出口量較前月的每日 27 萬桶下滑至 25 萬桶。基爾庫克原油主要透過Kirkuk-Ceyhan 油管出口至土耳其,今年以來不斷因為遭受破壞以及基礎設施的老舊而非預期性的關閉。如果沒有其他意外的話, 基爾庫克原油明年第一季的出口量可望達到每日 30 萬桶。

 

巴西前首富油企 OGX 申請破產保護拉美史上最大宗


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巴西前首富巴蒂斯塔旗下石油公司OGX 前日申請破產保護, 評級機構穆迪估計,OGX 負債高達 54 億美元,是拉丁美洲歷來最大宗企業破產案。
OGX 曾被批評誇大油田蘊藏量,誤導投資者追捧OGX 股票,更有人形容這是 21 世紀最大騙案。

巴蒂斯塔 2007 年創辦OGX,曾多次聲稱發現離岸石油,公司市值於 2010 年高峰期曾高達 340 億美元。然而公司產油量一直不及預期,今年上半年平均日產量僅 8500 桶,業務虧損達 25 億美元。OGX 上月初表示無力債還 4450 萬美元利息,其後與債權人重新談判宣告破裂,最終破產。

OGX 去年估計離岸油田蘊藏量高達 10億桶, 但數周前將預測大幅下調至 2.85 億桶。OGX 日前開市後股價急挫 17% 至 9 美分,與高峰期每股 10.5 美元有天淵之別。

若OGX 破保申請獲批准,所有法律行動及債務將凍結 180 天,公司股票交易暫停;OGX 將有 60 日提交重組計劃,債權人則有30 日決定接受或否決提議,預料過程或長達6 個月。有消息指,巴蒂斯塔可能為旗下造船公司OSX 申請保護,免遭債權人滋擾。

 

美國探勘頁岩的水平井數量創 8 個月新高


全球第三大油田服務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 Inc.) 公佈,截至11 月22 日, 美國石油與天然氣探勘井數量較前週減少 1座至 1,761 座;較去年同期則減少 56 座,石油與天然氣探勘井分別年減 1 座與 59 座, 其他探勘井增加 4 座。前週,NYMEX 原油期貨上漲 1.1%,天然氣期貨上漲 4.1%。貝克休斯統計的探勘井是指為開發以及探勘新油氣儲藏所設的鑽井( 鑽機) 數量。

貝克休斯的數據顯示,美國石油探勘井數量較前週增加 2 座至 1,387 座,天然氣探勘井數量較前週減少 1 座至 369 座,其他探勘井( 主要用於地熱能源) 數量較前週減少 2 座至 5 座。就技術分類,美國主要用於探勘頁岩油與頁岩氣的水平探勘井數量較前週增加 13 座至 1,127 座,創下 8 個月新高;垂直探勘井較前週減少 10 座至 418 座,定向井較前週減少 4 座至 216 座。就地域來看,美

國陸上探勘井較前週持平為 1,685 座,海上探勘井較前週減少 3 座至 57 座,內陸水域的探勘井較前週增加 2 座至 19 座。

 

蘇格蘭明年公投脫英北海石油恐掀爭議


英國蘇格蘭政府 11 月 26 日公布脫離英國獨立藍圖的白皮書,明年 9 月 18 日舉行公投,若獲通過,計劃於 2016 年 3 月 24 日宣布獨立,同年 5 月舉行首屆國會選舉。最新民調指,當地僅 1/3 人支持獨立。英揆卡梅倫和聯合政府極力呼籲選民投反對票,指獨立會帶來多項風險和問題。

蘇格蘭首席副部長斯特金表示,白皮書列出獨立對經濟、社會和民主的影響,闡述財政實力和如何步向獨立。當中重點講述經濟增長、就業和公平等議題,施政方針包括制訂最低工資,以及提高女性在工作和經濟的整體參與度。

蘇格蘭民族黨(SNP) 首席大臣薩蒙德強調,當地擁有北海石油庫存,獨立後將成為富國,與歐洲的關係會比英國更密切。

1707 年蘇格蘭成為英國一部分,目前在醫療、教育、司法等有自主權,但國防、外交政策、福利等重大議題由英國政府管理。有反對者認為,一旦獨立,蘇格蘭和英政府需解決重整駐軍、稅制、攤分北海石油收益等爭議問題,重返歐盟和北約之路將困難重重。

 

傳大摩擬將石油業務 出售給俄羅斯石油公司


《彭博》報導,摩根史坦利正在進行談判,打算將自己的全球石油業務出售給俄羅斯最大的石油企業俄羅斯石油公司。知情人士稱,摩根史坦利沒有打算將整個大宗商品業務出售給俄羅斯石油,可能會保留一部分石油衍生品業務。

摩根史坦利執行長James Gorman 一年多來一直在為該公司的大宗商品業務想辦法,因為這項業務面臨收入下降和嚴格的監管審查。Gorman 也一直在努力收縮分配給固定收益和大宗商品業務資本,以提高全公司的凈資產回報率。

 

俄氣石油與越南石油簽署越南煉油廠現代化改造合約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 (Gazpromneft) 與越南國家石油公司(Petrovietnam) 已就擴建和現代化改造越南Dung Quat 石油加工與石油化工廠達成協議。

雙方於 11 月 12 日簽署了越南煉油廠項目框架合約,規定向越南Binh Son 精煉與石化公司(Binh Son Rening and Petrocemical Co Ltd.) 投資並對煉油廠進行現代化改造。

俄總統普京解釋稱:“我方公司將向工廠供應石油,參與新產品的市場營銷。” 談及俄越兩國的其他合作方向,普京還提到了俄天然氣工業公司與越南國家石油公司開發俄羅斯油氣田的項目。

俄氣石油公司總裁久科夫向記者表示, 對越南煉油廠的供油規模和計劃投資額將於半年內確定。

俄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是俄氣公司的子公司,95.68% 股份歸俄氣所有,為俄羅斯第四大石油開採企業。

 

烏克蘭總統希望 2020 年前實現天然氣自給自足


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表示,烏克蘭希望在 2020 年前實現天然氣自給自足。

亞努科維奇在會議上發言說:“與殼牌(Shell) 公司和雪佛龍公司(Chevron) 聯合實施一系列大規模項目,今天我們將與雪佛龍公司簽署一份協議,可使烏克蘭在 2020 年前實現天然氣自給自足,並且按照樂觀評估甚至可以出口天然氣。”

 

「四氣一油」佈局中亞能源合作中國油企大步「西進」


目前,橫貫中國和中亞三國( 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 的「四氣一油」能源大動脈正在陸續開通,成為世界能源格局中的重要一極和全新坐標。

作為中亞能源合作的主力軍,中石油正借助這條「能源新絲路」加緊勘探開發、管道運輸、煉油、油氣銷售以及工程技術服務等完整業務鏈佈局,並將於「十二五」末率先建成中亞油氣合作示範區。

上述「能源新絲路」由 4 條天然氣管道和 1 條原油管道組成。中國- 中亞天然氣管道分為 A、B、C、D 四線。2009 年,A 線開始投運;2010 年 10 月,與A 線並行的B 線亦開始輸氣,實現雙線通氣。

資料顯示,A、B 線西起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邊境,穿越烏茲別克斯坦中部和哈薩克斯坦南部,經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入境, 全長 1833 公里,年設計輸氣量為 300 億立方米,境內與西氣東輸二線管道相連,覆蓋長三角、珠三角等沿線城市,最遠可至香港。

 

短期油荒疑慮,中國中石化提高對外採購量


中國中石化的東黃輸油管道於 11 月時發生爆炸事故,該事故造成中石化旗下部分煉油廠被迫減產。據瞭解,中石化為避免爆炸事故帶來短期「油荒」影響,已加大山東地煉區採購量,採購增幅超過 50%。

據瞭解,中石化計劃從山東地煉採購量從 100 萬噸汽柴油增加至 150 萬-200 萬噸, 採購增幅超過 50%。業內人士表示,中石化此舉代表發生爆炸事故的東黃輸油管線在短時間內難以恢復輸油,而地煉多為民營性質,在此影響下,民營油企在短期內將直接分享外採增幅利益。

另外,由於發生爆炸事故,中石化旗下的濟南煉廠、齊魯石化、青島石化、青島煉化及沿江煉廠等已經有不同程度減產,減產幅度在 20% 至 40% 不等。

 

陸能源價格改革首選天然氣, 擬力促多元化供應


大陸《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推動水、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並且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據接近發改委人士表示,能源領域改革思路,在天然氣價格開放將是突破口,其主要顯現於兩方面上,分別是生產主體開放,實行多元化供氣;管道開放,建設引入第三方。

至於為何選擇天然氣作為首先的突破口?據業內人士指出,「氣荒」壓力逐年加劇,是將天然氣做為首選的的最直接因素, 不過,要解決「氣荒」的問題,仍需要發揮價格引導機制。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對政府而言,打破壟斷是為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第一步,預期在此輪改革中,各類社會資本有可能真正實現對等權利。

 

陸頁岩氣探勘獲進展 十二五料超出目標產量


大陸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指出,由於目前已招標的各區塊探勘開發進展順利,到 2015 年有望超額完成頁岩氣產量 65 億立方的規劃,實現大規模生產。此外,國土資源部主導起草的頁岩氣儲量評價標準規範已經完成,將很快發布。

張大偉指出,頁岩氣第一輪招標區塊的探勘開發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中石油長寧頁岩氣示範區塊有 3 口井已經投產,12 月有望出氣,中石化在重慶涪陵示範區共有 8 口井試產,最近新打出一口近 80 萬立方產能的頁岩氣井。目前大陸頁岩氣總產能近 150 萬立方。

此外,二輪招標的 19 個區塊以貴州銅仁區塊進度最快,月底有望開始鑽井,神華區塊的地震採集驗證工作已經完成,剩餘的預計明年能完成前期工作,有望於第一季陸續開打。

張大偉指出,中石油規劃的 2015 年產能是 25 億立方米,中石化規劃的 2015 年產能是達到 50 億立方米,所以他對於完成十二五規劃的 65 億立方米產量目標非常樂觀。

 

殼牌與中石化聯手在中國中部地區勘探頁岩氣


據外電報導,皇家荷蘭殼牌石油集團聯手中石化,在中國中部地區鑽井探測頁岩潛在儲量,該地區目前為止頁岩氣勘探活動還非常少。

中國被認為擁有世界最大的頁岩氣儲量, 已吸引殼牌、埃克森美孚、雪佛龍、埃尼集團和道達爾等多家國際公司來勘探,其中殼牌首先達成共同生產合約。

中國的頁岩氣開發仍處於初級階段,目前的探井數量還不到 150 口,多數在四川盆地以內或周邊地區。商業化開採的規模非常小。

在四川,殼牌正與中石油合作,在撫順-永川氣田進行評價鑽探。兩家公司考慮在2014 年之後開始商業化開採。

殼牌在去年 3 月簽訂了第一份在中國的頁岩氣生產合作協議,開發四川的頁岩氣資源。公司希望能夠搶占先機,使自己在這場頁岩氣革命中獲取最大收益。頁岩氣革命已經讓美國的能源市場為之改觀。

 

大陸中國石油公司斥資 26 億美元收購巴西石油秘魯油氣資產


近幾年中石化等頻頻境外買資源。11 月13 日晚間, 中國石油發佈公告稱, 將斥資26 億美元收購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秘魯油氣資產。

據介紹,目標公司在秘魯擁有三個油氣區塊資產,按持有權益計算,三塊資產可採儲量可觀,目前產量約為80 萬噸油當量/ 年。中國石油表示,秘魯是拉美地區投資環境比較穩定的國家之一,三個目標資產屬較好石油資產,預期具有良好經濟效益。該項目的成功獲取將有利於擴大中石油拉美地區油氣合作規模和海外業務可持續發展。

 

貸款換石油 陸掌控厄瓜多原油


積極探求外國石油的中國大陸已達成新的里程碑,根據路透社檢閱的紀錄,大陸幾乎已完全控制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 會員國厄瓜多的原油出口。

厄 瓜 多 石 油 公 司 (PetroEcuador)2012年 11 月 派 遣 總 經 理 卡 佛 皮 納 (MarcoCalvopina) 遠赴大陸,協助厄瓜多取得價值20 億美元的融資。協商內容包括厄瓜多石油公司必須在 2020 年前,向大陸國營能源公司出售數以百萬桶計的原油。

厄瓜多自 2008 年發生債務違約、無力償還 32 億美元以來,多數貸方將其視為拒絕往來戶,只能重度依賴大陸的資金,而大陸資金估計能夠支應厄瓜多政府今年需要 62 億美元融資當中的 61%。

 

中國中石油上市 6 年股價跌逾 8


大陸A 股中石油限售股全解禁,進入全流通時代,11 月 8 日收盤 7.76 人民幣( 下同 ), 與 6 年前股票上市首日盤中最高價48.6 元相較,股價跌幅逾 8 成。

2007 年 11 月 5 日, 戴著「亞洲最賺錢上市公司」的光環,中石油登陸大陸A 股市場,總市值曾高達 8.27 兆元,是埃克森美孚的兩倍多,一舉摘下「全球市值第一」的桂冠。

但隨著大陸A 股市場泡沫化,中國石油「全球第一」的光環迅速晦暗。上市不到兩個月, 股價就下跌近 3 成, 第 2 年又下挫三分之二。除了 2009 年股價略有反彈外, 股價每年都跌跌不休,今年以來再持續下跌14.16%。

 

台灣1-10 月原油進口量年減0.9%、原油進口金額年減 5.9%


依財政部海關進口統計,102 年 1-10 月原油進口量 3,527.2 萬公噸,較上年同期減0.9%;由於主要國際原油價格多呈下跌, 致 1-10 月原油進口值 276.1 億美元, 亦減%,占全國進口總值比重 3%,較上年同期降 0.6 個百分點。

若就原油進口來源國觀察,1-10 月自沙烏地阿拉伯進口 101.4 億美元, 較上年同期增 8.6 %, 其次自科威特進口 57.7 億美元,減 6.6%,兩者合計占原油進口總值57.6%。

 

中油推動海外 23 處合作探勘


中油公司舉辦「102 年台灣中油公司探採技術研究成果發表會」,成果發表內容包括國內外礦區成功案例分享、美國頁岩氣革命對探勘的機會、非傳統油氣探勘案例、礦區併購技術、液化天然氣開發等。

中油表示,近年來國際油價震盪起伏, 為充分掌握及穩定國家油源,大力發展上游探採技術,且持續推動國際探採合作。目前探採觸角遍及美洲、亞太及非洲等地,在美國、厄瓜多、委內瑞拉、澳洲、印尼、緬甸、尼日、剛果、利比亞及查德等 10 個國家、23 處礦區進行合作探勘及開發生產。

中油表示,未來國內持續進行老油氣田新觀念策略,精進探採技術,確保國內自產油氣穩定供應,提供多樣化的探採專業技術服務,挹注國家與公司的實質收益。

 

東京車展  綠能車別苗頭


兩年一度的第 43 屆東京車展於 11 月 20日揭幕,展出至 12 月 1 日。

本屆東京車展有數十國總共 177 家車廠和供應商參展。但美國車廠,包括通用與福特,自全球金融危機以前就缺席,這次也沒到。南韓則由現代代表。

日本是僅次於中國大陸、美國的世界第三大汽車市場,去年各國車廠去年在這裡總共賣出 500 萬輛。

今年仍是日系車扮演要角,其中又以生態汽車為熱點,豐田和日產都推出新款省能車吸引開車族。

「氫氣車」上路一般認為是十年以後的事,但障礙逐漸克服,上路很快就變成未來一、兩年的事。燃料電池車公認是綠能車的「聖杯」,因為它的排氣管只排放水蒸氣, 而且使用能夠再生的氫氣。

目前生態車還打不開大局面的主因由於消費者怯於購買生態車的障礙,包括航程偏短, 各地缺乏充電基礎設施等缺點,而價格偏高, 以及車款選擇有限也是影響消費者選擇生態車的因素。不過業者仍預測低排放汽車前途看好,原因包括各國的排放標準日益嚴格。

 

全球車市 10 月增長 6%中國市場領漲


根據LMC Automotive 公司( 艾爾西汽車市場諮詢( 上海) 公司) 日前發佈的數據, 今年 10 月份全球輕型車總銷量約為 698.6 萬輛,同比增長 6.1%;中國市場增幅超過17%,對全球車市攀升有關鍵性作用。

2013 年 10 月份, 全球車市總銷量為6,985,861 輛,較去年 10 月的 6,582,121 輛同比提升了 6.1%,創下今年最高的月度增幅。1 到 10 月份,全球各國總共累計銷售了69,596,024 輛輕型車,而去年同期累計銷量為 67,466,542 輛,今年同比增長 3.2%。

今年下半年全球車市的增速明顯高於上半 年,7 到 9 月 分 別 增 長 4.2%、4.3% 和4.5%, 上半年累計銷量從 41,165,840 輛同比增長 2.2% 至 42,059,165 輛。10 月則進一步超過 6%。

LMC 給出的中國市場 10 月輕型車銷量數字為 1,874,159 輛,較去年 10 月的 1,594,763 輛同比攀升 17.5%。1 到 10 月份,中國市場輕型車累計銷量為 17, 700,497 輛,比去年同期的 15,653,446 輛高出 13.1%。

 

電動 VS 氫燃料:中國成新能源汽車主戰場


路透社報導,大眾汽車、寶馬與戴姆勒均認為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是電動汽車,因為政府的補貼很慷慨。這些德國汽車巨頭將在中國市場與亞洲的對手競爭。

本田與豐田的氫燃料電池汽車計畫在2015 年上市,這兩家汽車巨頭認為電動汽車僅適合在城市內駕駛。而日產汽車計畫,明年開始在中國出售品牌為啟辰的在中國開發的電動汽車。

大眾汽車則宣佈,將在 2018 年前推出包括大眾與奧迪品牌在內的 15 款以上純電動汽車,部分汽車將在中國生產。

寶馬與其中國合作夥伴華晨汽車在廣州推出一款之諾品牌的純電動汽車,雙方計畫從明年開展這款汽車的租賃業務。

戴姆勒也表示將明年推出一款品牌為騰勢純電動汽車,該公司在中國的合作夥伴是電池與汽車製造商比亞迪。

中國計畫在 2020 年前讓路上駕駛的純電動汽車或準純電動汽車的數量達到500 萬輛。

 

活動看板- SUM 汽車保修聯盟免費冬季健檢


「SUM 汽車保修聯盟」即日起至 2013 年12 月31 日止,為慶祝環保機油升級上市, 特別推出「油你真好」活動;活動期間進廠,不限廠牌均享有免費 26 項冬季安全健診,另外,還有兩項超值活動套餐、常用零件 9 折優惠及滿額抽獎活動。

 

巴菲特喊進埃克森美孚成第六大股東


股神巴菲特看好全球石油龍頭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 潛力,9 月底為止,旗下波克夏海瑟威基金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Inc.) 共持有約 4,000 萬股的埃克森美孚股票,持股比率約佔埃克森美孚總股數的 1%, 成了該公司的第六大股東。

美國證交會文件顯示,波克夏海瑟威第二季購入 3,120 萬股的埃克森美孚股票,第三季繼續加碼至 4,000 萬股。依照埃克森美孚 11 月 14 日收盤價 93.22 美元計算,巴菲特持股市值達 37.4 億美元。

埃克森美孚 14 日美股正常盤揚升 0.68%收 93.22 美元,盤後續漲 0.92% 至 94.08 美元。今年迄今漲幅為 7.71%。

由於持股部位龐大,一般認為是巴菲特本人親自喊進。他旗下兩名投資經理的買賣金額通常較低。巴菲特轉抱石油類股出乎市場意料,2012 年 5 月他曾在CNBC 坦承, 買進美國石油巨擘ConocoPhillips 股票是個錯誤,他對油價走勢沒有獨到眼光。波克夏海瑟威自 2011 年底之後,就未曾持有埃克森美孚股票。

文件同時顯示,波克夏海瑟威減持 44% 的ConocoPhillips 股權,至 1,353 萬股,市值約低於 10 億美元。另外,藥廠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持股也遭大砍 77%, 至345,819 股。

 

台塑 DAF 達富商用車力拚 2 年後市占 4


台塑集團與荷蘭達富 (DAF) 商用車 11 月 20 日歡慶在台銷售 2000 輛,台宇汽車董事長陳勝光野心勃勃宣佈,達富重車要從今年產近千輛到 2 年後年產 2000 輛,市占要達全台重車第一的 40%。

已有 83 年悠久歷史的荷蘭達富重車,目前隸屬美國 PACCAR 卡車集團,為歐洲前三大重車製造廠之一,台塑達富重車自 2006年導入台灣市場,是台灣第一個引進 26 噸以上自手排卡車的公司,2011 年 12 月達到銷售累計 1000 輛的佳績, 今年 11 月已達2000 輛。

而陳勝光董事長表示,除了重車市場之外,台塑達富積極開發中型貨車市場,主要是因為中型貨車市場長期以來為日系車壟斷, 但台塑達富重車在 2012 年 11 月在台發表第一台歐系 17 噸及 12 噸中型自手排貨車,改變了台灣中型貨車市場生態;此外, 達富也同時引進全台第一輛油電混合中型貨車─ LF Hybrid。

另外,今年 7 月台塑達富重車與台火開發公司及同均動能公司共同開發出全台第一輛的「電動壓縮式油電垃圾車」,未來可以配合最新上市的「台塑鋰鐵智慧型啟動電池」。

 

2013 年財富世界 500 大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 2013 財富世界 500 大公司的總營業收入相比去年上漲了約 77%。

  • 2013 財富世界 500 大公司的總利潤比去年下降了約 5%。

  • 2013 世界 500 大公司中的女性CEO 只有17 名,其餘全部為男性,女性所占比例僅為 3.4%。

  • 2013 世界 500 大公司中美國公司數量最多,共有 132 家,相當於每 4 家世界 500 大企業中就有一家是美國公司。

  • 2013 財富世界 500 大公司中利潤率最高的中國公司是中國工商銀行,它去年總收入1336.36 億美元,淨利潤為378.06 億美元, 利潤率為 28.3%;利潤率最高的外國公司是飛利浦-莫里斯國際公司,這家煙草集團去年的總收入 313.7 億美元,淨利潤為88 億美元,利潤率高達 28%。

  • 2013 財富世界 500 大虧損最嚴重的公司是美國郵政,它去年的虧損超過了 159 億美元。

  • 2013 年財富世界 500 大排名上升最快的公司是英國法通保險公司,它的排名從去年的第 373 位來到了今年的第 173 位,上升了 200 個位次,簡直像是坐上了火箭。

  • 2013 財富世界 500 大公司中, 雇傭人數最多的是沃爾瑪,在全球共雇傭了 220 萬名員工。如果把沃爾瑪看作一個獨立王國, 把它的員工人數看作它的人口數,這個規模在全球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可以排在前 150 名。

  • 2013 財富世界 500 大公司中, 銀行業共有 54 家公司上榜,在全部 52 個行業中排在第一位。

  • 2013 年財富世界 500 大排行榜新上榜的31 家公司中,中國公司佔據了 18 個席位, 占新上榜公司總數的 60% 左右,中國新上榜公司的數量在所有國家和地區中排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