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的汽修人站出來-康穎企管
2016-06-05
康穎企管總經理陳熙樞提供
持續多年缺氧狀態的汽修業,缺車、缺工、缺利潤的三缺困境,已沉重到近乎無人願意碰觸之麻痺現狀,較直白的同業說法就是已經「哀尬沒哀」。面對蕭條長期籠罩之業態,絕大多數業友採取最精簡、最省錢的緊縮手法,以度寒冬之心來等待經濟春天,以撐一天算一天的消極心態來豪賭未來前景,而此種無奈中帶有恐慌、徬徨裡懷著期待之經營環境,惡化曲線卻仍持續延伸。三缺困境就像一道難以攀越的高牆,大家看不到否極泰來的契機,想不透我們這個艱苦產業能怎樣脫困,更不敢奢望政府會伸出援手,於是獨立廠店平均人數減少了、削價搶生意者越來越多、於損益平衡點掙扎的業友持續增加、店貌老舊污損則成無奈選擇。想著改行換業的人不少,憂心一技之長恐將無用者卻更多;大家都知道這些年充滿不利變數,卻很少痛定思痛對症下藥;我們也都曉得汽修業必然存在,但不清楚如何才能與未來接軌。
對個別廠店而言,三缺困境可視為大環境使然,但以整體產業來看,我們則須扛起絕大部份責任,因為汽修業盛極而衰的歷程中,您我都曾犯下程度不一的無心之過。大家雖常談到經營管理,感嘆經營困難與管理不易,卻將絕大心力投注於技術研習及儀器購買,不禁想問缺車、缺工、缺利潤哪一項與經營、管理、行銷無關?我必須再次提醒業友們,技術當然重要,但它只能協助把車修好,而真正能為貴廠店賺錢及解決問題的卻是經營、管理與行銷。
您一定承認三缺困境普遍存在的事實, 也已受到或多或少之營運衝擊;我相信您對突破三缺困境會有很深的期待,同時更希望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面對這個長期惡化甚至看似無解的困境,我很願意告訴大家一併解決的方案,也樂於協助汽修夥伴們邁向新的繁榮。這個方案就是「共享經濟」學理之實務運作,前提則是熱情尚存的汽修人必須站出來,讓貴廠店成為共享平台的協作者,並從中獲取多元性之綜效利益,尤其是營收與利潤的大幅擴增。
共享經濟或許大家較為陌生,但此種商業模式早在全球大鳴大放,其前提為必須符合法令、業界需求殷切、對社會有貢獻、夠專業夠便利的平台設計、足以取信消費者之代表性或權威型人物、協作者的水準相近、具備評鑑功能及評價制度、協作者無須再投資、權責與利潤合理分配、相關教育訓練之施行等要項。共享經濟是一種既統籌又分享之商業模式,讓協作者的既有資源獲得更大發揮,也就是使閒置資產、餘裕人力等出現創造性產出。共享經濟如何解決汽修業的三缺困境,以下言簡意賅的說明,將有助於讀者們認知及思考。
「66% 的用車人認為修車可能被 A,72% 的消費者對修車有焦慮感」,這是以色列在台經貿辦事處所發佈的權威調查報告, 雖然調查對象不是台灣民眾,但咸信與台灣實情應相當接近。共享經濟的商業運作,可協助消費者藉由共享平台,找到一定水準以上之保修廠店,其成敗關鍵繫於平台夠不夠專業性及代表性、各縣市普及率以及協作者的服務能否被消費者接受。保修廠店( 協作者) 則因車源增加、教育輔訓、評鑑與評價機制而壯大,並帶動起產業的進步力量,而落伍同業遭到淘汰則是汽修業的健全化契機,缺車現狀也將有效舒緩。
很多人將缺工現象歸於少子化及工作屬性,實則與產業環境有很大關係,尤其是技師所得相對偏低。我們的確面對年輕人不願入行、汽修相關科系大減、人力斷層等問題, 甚至有不太敢要求技職人員或更換不適任者之無奈。為了解決缺工問題,共享經濟將發揮轉圜力量,此時協作者則是已退休或退職的資深技師,當保修廠店需要臨時或短期人力時,可透過共享平台之遴選功能而滿足所需,一來解決有車無人修的困擾,二來不必承擔薪資與勞健保等長期支出,三來則取得即戰力之收益,缺工困境當能迎刃而解。
共享平台將會建置人數眾多且分佈於各縣市的協作者,這些退休或退職技師年齡不會太大,有的仍須養家活口,有的則是不想就此高掛工具。他們也許維修速度相對較慢, 但經驗豐富可省去許多摸索與誤修的時間,總體效率當不輸青壯年技師。共享平台將提供協作者自行選擇工時的彈性,並透過集體訓練以培養傳承之光榮感,而這群人力充沛的汽車醫生們,預料將使人力短缺不再是問題。
汽修業利潤大不如前,除缺車、缺工因素外,絕大多數均為經營管理的疏漏,如價格政策、工資收支倍數、工時出售率、工單批核作業等。共享平台將對協作之保修廠店予以輔訓,包括且不止於前述項目,並藉由協作者的數據加以統計分析,提供均值表現給所有協作者參考改進,同時針對個別廠店給予積極性建議,以達到利潤擴增之平台初衷。
汽修業的三缺困境由來已久,共享經濟理念當是最佳解方,筆者除感謝長期支援及協助汽修業的油商、零件業者及輪胎公司,也期盼具理想性的人士能建置更多的共享平台, 一起來活化汽修業,而這種跨越品牌及系統的柔性進步力量,則需要熱情猶存的汽修人站出來,撥打康穎企管電話 03-2123288,給壯大自己一個機會,也為汽修業健全化一起努力,並為共享經濟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