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活力鴻昌汽車-專訪加潤機油護車中心

2004-12-05

年輕、活力 鴻昌汽車
--專訪加潤機油護車中心

富節奏的音樂、明亮寬敞的環境、一張張年輕活力的臉龐,令人心情也跟著愉悅了起來,這是鴻昌汽車。

位於中壢的鴻昌汽車,地理位置相當良好,地處中壢、內壢、宵裡、八德間的通路,加上加潤機油綠白相間的鮮明招牌,經過三叉路口一眼便可望見。設計明亮現代的店中,連辦公室都是幾近全開放、全透明空間,舉目望去,一眼便可將整間店盡收眼底,四通八達的空間,使店中充滿自然徐吹的微風,不需空調就能有舒爽的效果,也因通風良好,店內沒有一般保修廠難以避免的機油味,即使是不喜油污味道的車主,在這裡也能愜意地等待愛車修復完成。



初次造訪的人,很容易弄不清楚哪位才是鴻昌的店長,因為除了兩位技師外,其他一個比一個年輕,滿室洋溢著歡樂的笑聲,彷彿是三五好友的聚會場地,而非汽車保修廠。待詢知哪位是店長陳志鴻先生後更是驚訝,戴著帥氣深灰色眼鏡、與人閒聊的他,在下意識中很容易被臆測為到訪的朋友、或是顧客,沒想到已是管理著眾多師傅的店長了;更出人意料的是,陳店長今年才剛畢業,是個不折不扣的七年級生。



接觸過許多的保修店長,從來沒有遇過這麼年輕的案例,難免被嚇了一跳,但這也更顯示出他的獨特。71年次的陳店長,對於經營保修廠自有他的一套方法,而說穿了也很簡單,「大家交朋友嘛!」他直截了當地說。對他而言,沒有什麼老闆、員工,大家都是好朋友,合力為事業打拼罷了。

也因此,店內才能一直保持著輕鬆愉快的氣氛,在說說笑笑間衝出驕人的業績。陳店長的朋友哲學對任何人都適用,每位到店的顧客,他也都抱著交朋友的心情,盡力地為客人服務,也因為將每個人都當作朋友,更能貼近顧客的需求,理解他們的心情,加上彼此輕鬆和諧的相處模式,讓鴻昌店的顧客流失率相當低,即使從台北搬到桃園,依然有不少老客戶跟著他來去。

事實上,陳店長並非汽修科班出身,不僅如此,他之前甚至不曾正式拜師學過汽修。但這樣的他,卻又為何能創立保修廠,並且擁有亮眼成績呢?除了愛交朋友的個性讓他擁有許多無價的夥伴外,他一直對於汽車改裝有濃厚的興趣,也早在學生時代便自修了許多改裝知識,再以自己的車為試驗品,奠定了深厚的改裝基礎。自修當然難以解決所有遇到的問題,當疑問無法排除時,他也有位技術精湛的乾爹可以尋求協助。



陳店長口中的乾爹陳先生,自他創業後也一直在店中幫忙,陳先生接觸汽修的時間很長,從14歲至今已有三、四十個年頭,擁有甲級證照,較老式的零件不像現在的新車是電子式的,一壞就要整個換掉,師傅甚至可以把壞掉、調不到零件替換的化油器拆拆修修,又讓它功能完整地繼續使用。他是店內最大的支柱,也是店長最好的老師,從店長自己玩改裝到現在正式向師傅學引擎底盤,所有的疑難雜症都可以在老師傅處得到解答。因為自修多年,有不少問題都已經碰到過、解決了,現在再學引擎底盤的部分也更得心應手,能以最快的速度成長。也因為修車不僅是事業,更是興趣,他從來不怕碰到困難,相反的會覺得很有趣。「我是用頭去撞的學習方式,就是去拆、去試,拆到不能解決的時候就去問師傅,」陳店長說,「做過一次就學起來了嘛!」用自己的雙手、雙眼去感受,也是讓他能事半功倍的因素之一。

雖然獨立創業至今不過半年多,但他們已擁有了一群為數不少的老客戶,不僅桃園、三重,甚至有遠從宜蘭、高雄,不遠千里而來接受他們服務的朋友。目前店中包括店長共有五位技師,店長主要負責改裝部分,引擎與鈑金的師傅各兩名,技師們彼此間的向心力很強,跟著店長從住家的桃園到三重開店,在遭遇水災肆虐後再一起遷移到現址,原因在於大家都是認識多年的老朋友,抱著幫忙、合作的想法,完全不會有不合、甚至勾心鬥角、或者惡意離職的情形,只有眾人一心地為事業打拼。

事實上,之前在三重開業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加入加盟體系,是遷到中壢後才選擇加入加潤的護車中心系統,對獨樹一格的店長來說,選擇加盟體系的出發點也與一般人有所不同。

「就是支持朋友啦!」店長揮揮手,指著一旁的加潤機油業務代表說。原來,在三重的時候業務便已與他有初步接觸,兩人相處愉快,年齡、理念相近,很快就建立了情誼,加上業務本身很勤快,即使已過下班時間,店長一通電話他還是二話不說過去拜訪,也讓店長對他留下良好印象。因此,在店長決定到故鄉中壢重新開始時,便決定要給朋友行動上的支持。當時,其實還有另一個加盟體系在爭取,但最後加潤機油護車中心的經營理念還是讓他們的業務打敗了對手,贏得與店長合作的機會。

E世代的陳店長,除了經營的心態與一般不同外,還想出了令人嘆為觀止的點子。鴻昌汽車有會員制度,只要是會員,他們會發給一張光碟,顧客將光碟中所附的軟體安裝到電腦,再輸入帳號密碼後,就能透過店中裝置的五台攝影機,二十四小時不出門也能看到自己的愛車被維修的過程。店長說,並不是每個車主都能在現場看他們實際維修,有些車子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也不可能讓車主在店內等,離開了現場,車主又難免擔心保修廠怎麼處理自己的愛車,有沒有仔細維修?有沒有偷換什麼不需要更換的零件藉以賺取更高利潤?有鑑於這樣的考量,他們與保全公司合作建立了這套系統,目的在於將維修過程完全透明化,排除車主的疑慮;若有需要溝通的部分,一通電話搭配上畫面便可有如面對面般地沒有距離了。此外,如果對之前的過程有什麼疑問,只要在一個星期內提出要求,他們都可以取出紀錄錄影帶供車主觀看。



談到改裝,就不能不提他們最近的一位客戶。這位車主因車子需要維修的部分比較多,想一想決定乾脆順便改裝,加強車子的性能,他們也不負所望的將車子改成他理想的樣子,開開心心地載著三個朋友便上路了。沒想到車行沒多久,就在路上碰到擦撞,一路東撞西碰的,結果是在離廠的三個小時後,又被拖車拖回廠裡,當下讓店長與各技師們看得傻眼,不敢相信才剛維修測試ok送出門的車怎麼又回來了。幸好雖然車子撞得有點慘,但車上的四個人都沒有受傷,是不幸中的大幸。

玩車,讓店長有自組車隊的計劃;修車,讓他有進修與考取證照的計劃,但是還沒服兵役的店長說,一切都得看他是否能繼續念二技,計劃才能進一步確定,若沒有在今年被徵召入伍,最快明年初他就能開始一步步將計劃實現了。而旁人難免會想,萬一得入伍服役,剛開設不久的店面要怎麼辦呢?對於這點他完全不擔心,技術部分交給老師傅,內勤部分交給技師好友,大家長年的深厚交情讓他即使需要暫時離開也能完全放心,這樣的互信互助,也只有他們能做得到了。而對於未來的規劃,店長說,比起開設分廠,他更傾向於擴廠。原因在於,雖然開立分廠感覺很風光,但卻也較不易掌握狀況,要兼顧兩個廠更是要耗費許多心力,不如將原廠擴大,既容易管理,也達到了成長的目標,一舉兩得。

愛車愛朋友的店長,會走上創業開保修廠的路,除了自己有興趣外,最主要是發現一般的保修廠總多少有脫不去的疏離感存在;有員工與上司的關係,有顧客與員工的關係,愛交朋友的他,希望能把樂趣跟更多的人分享,因此結合了他對車的興趣與交友的熱情,透過保修廠與更多人接觸,給車主更貼近、更親切的保修廠,也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友誼。「我開店是來交朋友的。」店長笑著說。『交朋友』是他從始至終都貫徹的原則,也因此造就了他與鴻昌的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