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市場掃描
2018-07-04
中油全台自營加油站 6月1日起開辦NFC行動支付
中油全台600多座自營加油站6月1日開放NFC行動支付服務,讓民眾到哪都可輕鬆使用手機付款,但要注意,加油站內仍禁止撥打與接聽手機。
因應行動支付潮流,中油公司4月在台北市38座自營加油站試行開放使用NFC行動支付服務,此項服務6月1日起擴及全台600多座自營加油站,消費者在加油時可使用Apple Pay、Samsung Pay、Google Pay等行動支付服務付款。
中油表示,民眾對行動支付接受度已逐步提升,為提供更全方位服務,中油加油站裝設行動支付設備,讓民眾使用更便利,但中油也提醒,基於安全考量,在加油站使用手機僅限於支付行為,仍禁止撥打與接聽。
台灣西南海域 首度鑽獲可燃冰
2025年要落實非核家園,尋找替代能源迫在眉梢,台灣與法國的聯合探勘團隊6月21日在台灣西南海域,水深1,200公尺的一個海底小山脊上,首度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且含量豐富。
這次探勘航次由中央大學、中央地質調查所、台灣大學、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及清華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團隊,與法國科學家聯手規畫與執行,邀請法國籍海洋研究船瑪麗杜凡號來台執行岩芯採樣,進行台灣西南外海天然氣水合物好景區的海床穩定度評估所需岩芯採集等重要工作。可燃冰之探勘調查,為替代能源的新選項,露出一線曙光,若開採成功,可供台灣50年的天然氣使用無虞。
Altis賣輸CR-V 車商分析是這個原因
台灣5月車市演出大驚奇,長年盤據單一車款銷售王的豐田(Toyota)Altis竟然賣輸本田(Honda)CR-V,豐田總代理和泰車內部分析,「贈品」可能是主因。
Altis今年5月新掛牌數1,945台,比起4月的2,506台遜色不少,反觀CR-V在5月賣出2,164台,還比4月的1,789台成長21%。
和泰車管理本部本部長劉松山坦言,CR-V在5月交出這麼亮麗的成績單,內部大吃一驚,不但打敗運動休旅車(SUV)的常勝軍RAV4,穩居SUV銷售冠軍,單月竟可衝出超過2,000台的銷售量,讓一向被稱為「神A」的Altis也敗陣。
Altis在5月下旬銷售出現縮手,恐怕是賣輸CR-V的原因,至於這些Altis買家為何意向出現遲疑,可能要歸咎到「贈品」身上;豐田在5月針對國產車系除了延長保固至5年或14萬公里之外,交車禮是豪華露營組,比起5月交車禮掃地機器人及拖地機器人,兩相比較之下,能幫忙做家事的機器人,讓精打細算的買家比較有感,使得部分訂單延至6月才交車。
和泰車加強結盟日本豐田 將斥資約60億元入股
車市龍頭和泰車6月21日宣布,董事會決議將以總投資金額不超過 220 億日圓 (約新台幣 60 億元) 在公開市場交易取得「日本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TOYOTA MOTOR CORPORATION」股票。
據了解,豐田汽車約持有和泰車股權 8.13%,而這次和泰車若投資 60 億元購買豐田汽車股票,約可取得 290 萬股,占日本豐田股權僅 0.09%。
和泰車說明,豐田汽車將全球優質的 TOYOTA 代理商作為其重要的策略合作夥伴,根據豐田汽車的想法,重要策略合作夥伴最好能成為豐田汽車的股東,以強化雙方的綜效連結。
和泰車強調,此次投資必要性有二點,第一是為業務發展穩定性,和泰車是豐田汽車 TOYOTA、LEXUS 品牌,以及日野汽車 (豐田汽車持股約 50.1%)HINO 品牌的台灣獨家代理商,透過持股將可進一步強化雙方夥伴關係。
另一點是和泰車可藉此取得產業轉型支援。和泰車說明,豐田汽車是全球大型汽車集團的領導業者,也是長期合作夥伴,取得其股權有助於因應中長期的汽車產業轉型和變革。
光陽:1,500快充站將建置 不用月租費單次10元
光陽董事長柯勝峯6月12日在ionex新車記者會宣布今年要在新車推出時就完成1,500個快速充電站建置,滿足消費者「隨處充電」需求,明年底前則完成2,000個ionex能源交換站的建置,兩年後則累積3萬個共享插座據點。
柯勝峯也宣布,消費者不用綁定月租費,可以完全依消費者實際使用計價。快充式每次花10元,能源交換站每次花40元。ionex能源方案,讓消費者不用再擔心續航力。
柯勝峯說,光陽還會配合政府,推動「電動車綠能社區專案」,消費者不必為了充電而刻意外出。不過,除了核心電源之外,建議消費者再租一顆電池,月租費299元,可以享有基本里程1,000公里。快充一小時就可以將電池充飽。
柯勝峯表示,核心電源將提供5年保固,另外還在3年內推出10款不同特色的電動車種,6月12日先推出輕型電動機車。
Gogoro過去兩年內以6秒換電的特性,奪下高市佔率。不過,光陽ionex方案則是以「充換並行」為特色。因此,發展策略也各有快充與交換站的佈置。另外,Gogoro目前仍需要消費者綁月租費,因此光陽「每次充電計價」模式,預計可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靈活性。
東元 全面搶進電動車、離岸風機
東元6月15日股東會改選12席董事及3席獨董,日本安川電機退出,屏東客運董座郭子義以宏順投資法人代表首度出任東元董事,有助東元爭取國內電動巴士車用馬達訂單。
董事長邱純枝指出,來自美國石油產業的大馬達訂單明顯復甦,也帶動小馬達及驅動器需求,中東油氣客戶訂單也翻倍。東元3月發表高功率馬達,7月會有新接單,持續推動利基型產品。
邱純枝表示,海外布局方面在越南平陽省美孚工業區設東南亞小馬達生產中心,年產能20萬台,會將中國部分產品移至越南生產,並與馬來西亞廠做整合,預計明年首季投產。此外,生產馬達最需要的銅、鐵及鋁等原材料,東元跳脫以往思維,內部動員台灣、美國、中國及歐洲2、3百位精英展開全球聯合採購,成本降低1、2成,有助提升獲利。
和泰汽車萬坪太陽能案場啟動
汽車業龍頭和泰汽車積極響應政府推廣綠電政策,斥資在楊梅物流中心建置萬坪的太陽能案場,年發電量可達320萬度,並可減碳1,700噸、相當於4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收量,成為豐田(Toyota)汽車亞太地區第一家建置太陽能電廠的總代理。
和泰汽車6月19日舉行楊梅物流中心太陽能案場啟動儀式。和泰車董事長黃南光表示,這座北台灣非太陽能業者建置的最大太陽能案場,裝置總容量達340萬瓦、年發電量達320萬度,估計1年可減少1,700噸碳排量,相當於4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收量。
和泰車指出,這次與長陽綠能公司合作,於總面積3.53萬坪的楊梅物流中心屋頂,建置共1.07萬坪的太陽能案場,除了可以響應「節能減碳」的環保趨勢,更可以為楊梅物流中心帶來租金收入與廠房降溫等周邊效益,一舉數得。
除了楊梅物流中心外,和泰車表示,包括關係企業國瑞汽車中壢廠,以及全台各經銷商據點也將陸續在屋頂導入太陽能案場。
和泰車表示,豐田汽車要求全球所有成員在2050年前,挑戰新車、車輛生命周期、工廠等3項二氧化碳零排放,優化及少量用水,建立循環型社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等目標。
夏月電價6月1日啟動 一般家庭每月多付440元
天氣熱、景氣好,用電量節節飆升,但要注意的是,台電夏月電價於6月1日啟動,6到9月期間,除了120度以下不調整外,其餘各級距將調漲13%至27%不等,一般家庭夏月平均每月電費將比增加非夏月增加約440元。
按照往例,夏月用電會較非夏月增加,一般家庭平均夏月用電420度、非夏月300度。若用電量維持在300度未增加,一般家庭夏月用電只會增加約50元。值得注意的是,500度以上大用戶恐怕漲更大,若以非夏月用電600度、夏月840度計算,電費會多支出1,524元,夏季貴上一倍。
台電分析指出,夏月電費成長,其中7成來自夏季用電量增加,另外3成才是受到夏月電價影響,因此在此呼籲民眾響應節電。
挪威國家石油更名 攻綠能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更名為「Equiinor」,凸顯其開發投資再生能源的決心,進而成為一家廣泛能源公司,而非只聚焦於石油與天然氣。
Statoil董事長芮恩哈德森(Jon Erik Reinhardsen)說,「世界正在變,Statoil也在變」,「我們現代能源體系正經歷史上最大的轉變,而我們的目標是站在這項發展的最前端」。
該公司說,公司新名稱的equi反映平等(equal)、均等(equality)及均衡(equilibrium)的起點,而nor則代表公司的挪威(Norway)起源。奧斯陸政府掌控該公司67%股權。
幾個月前,管理逾1兆美元資產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宣布,打算出脫所有石油與天然氣持股,因挪威完全暴露於石油風險,包括在Statoil的所有權。因此,投資組合連結與石油業相關的金融資產並不合理。挪威全國也在設法降低依賴石油生產。
Statoil在2017年提出的策略制定清晰原則,要發展具有區隔與競爭性的投資組合,包括2030年前有15%至20%的資產投資「新能源解決方案」。執行長塞特勒(Eldar Saetre)2014年上任以來持續增加投資離岸風電,最近又跨足太陽能。
卡達石油公司收購埃克森美孚的阿根廷頁岩資產
6月3日,卡達石油公司(Qatar Petroleum)與埃克森美孚簽署協議,將收購後者在阿根廷的兩家附屬公司30%的股份,從而獲得阿根廷的頁岩油氣資產。
卡達石油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商。交易將使它獲得埃克森美孚在阿根廷的兩家附屬公司30%的股份--ExxonMobil Exploration Argentina S.R.L.和Mobil Argentina S.A.。這兩家公司和其他合作夥伴持有7個區塊的權益。
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拼轉型 與谷歌合作提升煉油效率
據報導,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 (Repsol) 將與 Google 合作,在其煉油廠部署 Google 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工具,面臨多方挑戰,石油公司的策略為採用新科技,以削減成本並提高利潤率。
自2014年石油價格暴跌以來,能源公司被迫減少支出,並研發新技術以提升效率和營收。Repsol 將使用 Google 的機器學習工具 Cloud ML,優化其位於西班牙東海岸附近的塔拉哥納煉油廠性能,目前該煉油廠每天產量為 12 萬桶。
在煉油過程中充滿許多變數,包含壓力、溫度、流量和處理速率等,Google 的 AI 工具,將被使用於分析塔拉哥納煉油廠的這些變數,Repsol 希望在借助高科技的幫助下,每桶石油利潤可以提升 0.30 美元,並計畫進一步將 Google 的技術推廣至其他5家煉油廠。
許多能源公司開始使用 Google 和亞馬遜等公司提供的分析工具,運用在許多地方,如分析消費者數據或提升鑽井平台的性能,以幫助煉油廠改善利潤。
IHS Markit:5年後美國二疊紀盆地原油產量將翻倍
調研機構 IHS Markit在一份新能源報告中表示,活躍在二疊紀盆地的 3 間能源商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荷蘭皇家殼牌、和雪佛龍 至2020年需投資300億美元以實現增長目標,而這些投資將促使成本上漲,並將逐漸強化二疊紀盆地的整合。
IHS Markit能源總監Sven Del Pozzo寫道,「如果三大能源公司真正致力於探勘二疊紀盆地,傳統以利潤主導的它們,將不得不習慣此盆地的成本上漲,以建立目前不足以滿足中長期核心操作的增長計劃」。
然而,報告稱二疊紀盆地的投資樂觀度還是會因為成本而增加風險,並為中小企業帶來財務壓力。
據 S&P Global Platts 的數據顯示,輸出二疊紀盆地的石油量從 2016 年的每日 36 億立方英呎也成長至 2018 年 5 月的每日 63 億立方英呎。
2019年全球每日石油需求逾1億桶 需增加一個伊拉克才能應付
Crescent石油公司執行長6月21日說,目前全球石油需求極高,需要增加一個伊拉克或北海,才能彌補不足。
這家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石油公司執行長嘉法 (Majid Jafar) 在維也納的 OPEC 會議上說,石油業有太多資金都發放了股利,然而石油業現在需要更多的基礎建設。
他指出:「石油業投資不足,較三或四年前下降了達 50%,始終未見復甦,」
預測顯示,2019 年全球每日石油需求逾 1 億桶。嘉法說:「我們每年需要增加一個伊拉克或北海,真不知要從何而來。」
他繼續說道,再生能源增加非常重要, 但僅佔所有能源生產的 3%,有 60% 依舊是靠石油與天然氣。
嘉法說,他仍看好中東產量,中東擁有全世界半數的石油與天然氣,但目前產量僅佔世界三分之一。
OPEC達協議 日增產60萬桶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已達成協議,將每日實質增產約60萬桶,增產量符合預期。沙烏地阿拉伯及俄羅斯兩大石油出口國也正考慮組成「超級OPEC」,不僅聯手推動增產,長期更將使俄國成為掌控全球原油供給的要角。
沙國能源部長法利赫6月22日表示,OPEC已同意,每日將共增產100萬桶原油,各國增產量將「依比例」分配,也取決於各國產能。
知情人士透露,由於一些產油國無法立即增產,因此實質增產量可能為每日約60萬桶,最新協議將於7月1日生效,而此協議實際上是要扭轉先前委內瑞拉等國的超額減產幅度,讓減產量回到2016年各國原先同意的水準。
這項協議不僅讓OPEC展現團結,也象徵倡議增產的沙烏地阿拉伯為了克服伊朗的反對而做出妥協,俄國也可能有類似讓步。俄國雖非OPEC成員,但過去兩年來領導其他產油國與OPEC合作 ,形成由24個產油國組成的OPEC+聯盟。沙、俄兩國每天共生產2,100萬桶原油,占全球總供給量的20%。
石油巨擘 急卡位電動車市場
英國石油(BP)以2,000萬美元投資以色列超快充電池研發商StoreDot。雖然這跟BP每年在石油與天然氣上投資數十億美元資金相較是九牛一毛,但BP等全球石油大廠近期接連投資電動車相關科技,顯示石油大廠預期電動車最終促使全球石油需求衰退。
荷蘭皇家殼牌(Shell)去年收購NewMotion,後者是歐洲最大電動車充電網絡營運商之一。法國道達爾(Total)透過2016年以11億美元收購的Saft電池業務來開發新一代電動車科技。
歐洲石油大廠紛紛投資電力供應鏈,是因為預期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市場的市占率愈來愈大。殼牌和道達爾就投資風力和太陽能等發電場來切入零售電力市場。
全球逾半石油需求來自大眾與貨物的運輸,逾四分之一來自轎車。所有歐洲石油業巨擘都認為,交通上的石油需求可能在未來20年內達至頂峰,然後開始長期緩慢下降。
BP在2月發表的年度能源展望報告預估,2040年全球路上行駛的電動車數量,將從目前約300萬輛,成長百倍至3億輛。雖然這仍僅占全球汽車總量的15%,但3成轎車將是電動車。
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 上看1.25億輛
國際能源總署(IEA)發布研究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總量約達310萬輛,在各國政府政策鼓勵下,2030年時全球電動汽車總數將暴增至1.25億輛。
在這份22年期的展望報告中,IEA認為,化石燃料汽車到2040年仍將是車市的主流,估計2035到2040年間全球化石燃料汽車的總量仍有約20億輛的水準。
雖然電池成本已大幅下滑,IEA報告表示,「電動汽車普及最大的關鍵在於政策環境,全球電動汽車普及率前10大國家具備促進消費者採用電動汽車相關政策。」
中國與歐洲將是全球電動汽車最普及的2大地區,在稅負優惠與補貼政策的刺激下,預估2030年時電動汽車占中國整體車市的比重將超過25%,而歐陸的電動汽車占比估計也有23%。
美國方面,電動汽車的發展速度可能開高走低,像是在加州與其他採取零排放政策的州,電動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將高速成長,但受到燃料稅率偏低與川普政府有意放寬汽車排放規定的影響,未來整體成長率將受到壓制。
挪威目前是全球電動汽車普及率最高的國家,去年電動汽車占其新車銷售的比重高達39%,整體車市以電力作為動力來源的汽車比重已達6.4%。
強大移動商機 Toyota砸300億給東南亞最大「白牌車商」
面對現今越來越火熱的叫車服務,傳統製造新車的車廠也面臨挑戰,日本Toyota汽車近日宣布投資10億美元(約300億台幣)予東南亞最大的叫車服務商Grab(共乘車服務),Toyota希望藉此擴展業務,來迎接未來越來越多的挑戰。
不敵Grab在東南亞強大勢力,今年Uber的東南亞營運業務就賣給了Grab,包括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越南等國家的相關業務,可以看到Grab在此區域耕耘有成。而Grab業務多元,包含叫車、共乘、出租車(計程車)、專屬接駁車等服務,甚至為因應不同地區的交通習慣,在泰國還有摩托車接送服務。
汽車巨擘拚市占 強打結盟戰
全球2大汽車巨擘美國福特(Ford)與德國福斯(Volkswagen)宣布,考慮策略結盟,並共同研發一系列商用車款。而德國汽車大廠奧迪(Audi)亦宣布將與韓國現代汽車(Hyundai)共同研發燃料電池技術。這些合作案凸顯全球車廠正積極結盟以搶攻市占率。
福特與福斯指出,雙方「正在考慮進行策略結盟」,未來打算在許多領域上合作,其中包括研發商用車款。
雙方表示,策略結盟能強化彼此優勢,以研發更先進汽車技術,並因應全球顧客更高的期待。
福特是歐洲輕型商用車輛的市場龍頭,Transit廂型車款銷售無人能及。福特全球市場總裁法利(Jim Farley)指出:「我們非常期待未來能與福斯合作,以滿足商用車輛顧客不斷變化的需求。」
此外,奧迪6月20日宣布,將與現代汽車合作研發燃料電池技術。奧迪表示:「燃料電池是最佳的電動汽車驅動形式,也是我們技術產品組合裡最有力的資產,有助於推動未來無碳科技的進展。」
汽車鑰匙準備走入歷史,解鎖發動全靠手機的時代來了!
過去汽車要開車門或啟動車輛,都要使用傳統磁石鑰匙,接著發展出遙控開啟車門,如今連發動車輛都只需按紐就能搞定,但這樣的方便性還不夠,車聯網聯盟(Car Connectivity Consortium,CCC)發表最新數位鑰匙 Digital Key 1.0 版本,能讓方便性大幅提升。
《CCC》所發布的最新數位鑰匙 Digital Key 1.0,駕駛人只要將數位鑰匙下載到智慧型手機上,只要載入這個系統後,就能遠端解鎖或鎖上汽車,甚至還能啟動引擎,而且這套系統能利用 NFC 的距離限制,以及直接連結到裝置上的安全元件,確保 Digital Key 1.0 擁有最高安全等級。
這組智慧鑰匙的使用範圍相當廣泛,除了一般車輛可以適用,對於汽車共享或汽車租賃等服務來說,Digital Key 1.0 更是相當方便,不需要額外準備鑰匙等,就算要在別的地方還車,也只需在手機上進行設定就好。
Digital Key 1.0 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除了一般車輛使用,汽車共享服務也相當便利。
目前《CCC》與許多業者進行合作,包括汽車品牌 Toyota、BMW、Honda、Audi、Volkswagon、Mazda 以及 GM 等,另外科技品牌方面,也有 Apple、Samsung、小米、HTC、Panasonic 以及 LG 等,同時還有許多汽車改裝業者也有合作,因此 Digital Key 1.0 將能廣泛應用到未來新車上。
而且《CCC》表示,已經在著手開發 Digital Key 2.0,將大幅強化智慧型手機與車輛之間的連接,同時將提供汽車與智慧手機之間的認證協定,賦予其更安全的使用環境,並且進一步降低開發成本,讓更多車輛都能使用此種設備,提供給消費者更便利的用車方式。
安全氣囊恐無法彈出 起亞召回美國逾50萬輛車
南韓起亞汽車公司(Kia Motors Corp)6月10日表示,由於電子裝置故障,安全氣囊可能無法在事故時彈出,在美國召回50萬7,000多輛汽車。
據報導,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6月3月宣布,部分起亞和現代汽車公司(HyundaiMotor Co.)的車輛,安全氣囊沒有在車禍發生時彈出,正就此展開調查。相關事件已造成4人死亡、6人受傷。
為了處理這個問題,這兩家南韓汽車製造商已召回美國將近110萬輛汽車。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3月表示,已知有6起嚴重車禍,安全氣囊在正面碰撞時沒有彈出,其中包括4起現代汽車2011年式Sonata車型,以及起亞汽車2012和2013年式Forte車型各一件。2013年那起事故發生在加拿大。
中國石油和俄氣簽署合作協定
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王宜林會見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米勒,雙方就進一步深化各領域合作舉行會談,並分別代表中國石油和俄氣簽署《標準及合格評定結果互認合作協定的補充協議》。
王宜林在會談中表示,目前中國石油與俄氣公司已建立起全方位多領域合作關係,在雙方團隊的密切配合下,各領域合作均取得積極進展。其中,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專案作為中國石油高度關注的重點工程,目前專案建設進展順利,相信這一專案的有序推進會對雙方進一步擴大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而6月11日簽署的標準及合格評定結果互認領域的補充協定,標誌著這一領域合作向前推進了重要一步,有助於推動兩國間國家、行業標準的互認工作。
三桶油管道資產 將合併上市
中國今年大力推動油氣行業改革,傳出三大國營油企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合稱三桶油)母公司,將分拆旗下管道資產,注入一家新的管道網路公司,然後上市,估值介於人民幣3,000億至5,000億元(約新台幣1.4兆至2.4兆元)。
受這項消息影響,6月12日中海油收盤價港幣13.66元,上漲1.64%;中石化收盤價港幣7.53元,漲幅1.48%;中石油收盤港幣6.53元,下跌0.31%。
中國國務院之前明確提出,改革油氣管網營運機制,透過將管輸和銷售分開,讓油氣管道向第三方市場開放。據報導,中共中央冀在冬季用氣高峰前,宣布三大國營油企的分拆管網資產的計畫,分三階段進行。
首先,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海油將所屬管道資產和員工,剝離並轉移至這家新公司;接著根據各自管道資產的估值確定在新公司的股權比例,估值在3,000億至5,000億元;新組建的公司將引入社會資本,包括國有投資基金和民營資本,新組建的公司將尋求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