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市場掃描
2018-08-06
工研院發表首部國產自駕中巴、自駕商用車
工研院7月2日發表國內首部自動駕駛中型巴士,以及自動駕駛商用車,在研發中邀請晶片設計、車用電子、資通訊軟硬體開發到車用設備等領域業者共同投入,不僅是首部國產化的自動駕駛車,成功建構台灣自駕車產業鏈,強化台灣自駕車產業的完整性,讓台灣廠商也能跟上自駕風潮,搶占商機。
自駕中巴展示自駕過彎、雨天精準辨識周遭車輛、紅燈自動停止,及遇到行人通過自動停止。另外自駕商用車展現穩控性、轉彎的平滑與精準度、隨時遇障煞停等,因軟體具高度靈活性,自駕商用車已洽談將在第四季實現在國內外現行多車款上,也將引領國內自駕車產業鏈。
自駕中巴與國內車電廠車王電子、電動巴士廠華德動能、X-by-Wire新創公司iAuto及台灣大學等共同合作,發展國內首部自動駕駛中型巴士。
工研院自駕商用車以地圖建置與定位技術(SLAM),解決自駕系統遇到GPS訊號遮蔽的問題,克服隧道、都會區定位不準的困擾。並以優越的即時感測融合與決策技術,實現在時速60公里的自駕功能,突破多數自駕車仍以遊園車或低速定點運行示範的限制,同時實際運行在人車混流真實道路,運行時無須任何交管,且無論晴雨晝夜天候皆能運行。
國道優惠里程 最快8月剔除8萬輛老舊柴油車
交通部預告修正「公路通行費徵收管理辦法」,將取消民國88年6月30日以前出廠的老舊柴油車的20公里國道優惠里程,預計最快8月實施。
交通部配合行政院為提升空氣品質的「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決定取消老舊柴油車的國道20公里優惠里程,達到抑制老舊柴油車所造成的空氣污染。
國道計程收費上路後,目前每車每天可享有20公里免費里程優惠,超過20公里,依小型車、大型車及聯結車不同費率收費;但重要連續假期時,所有車種一律取消每天20公里免費優惠。
交通部說,這次修改辦法將剔除老舊柴油車一律不再享國道20公里免費優惠,修正案預告期到7月10日,預計最快8月可實施。
交通部統計,民國88年6月30日以前出廠的老舊柴油車多半是大卡車,約有8萬輛,但實際有上路的約6萬輛。
破天荒 台塑化買美國原油
台塑化首度向美國採購原油,台塑化董事長陳寳郎7月23日表示,近期美國原油價格逐漸有競爭力,若以CIF (含保險、運費)價格來看,其成本與公司過去向中東地區採購的成本相當,公司考量「在商言商、多元採購」的原則,先採購100萬桶試用看看。
據報導,台塑化已買進第一批美國Mars級原油,代替中東原油,交貨期在9月下半月到10月下半月之間。陳寳郎說,過去台塑化多向中東地區的伊拉克、科威特買油,主因是在價格競爭力,此次,試用美國原油其原則亦然,沒有任何其他考量。
陳寳郎表示,過去美國的原油不出口,近年美國開放原油出口,且川普總統上台積極推升出口力度,加上日本、韓國甚至中國都已經開始向美國採購原油,公司站在商業原則上,不排拒任何採購對象。有一段時間美國原油價格較中東高,陳寳郎指出,原因在於美國產的原油的API數值高、密度小,原油相對「輕」,台塑化原無須採購這種「輕且貴」的油品。近期,美國整體原油價格愈趨合理,因此台塑化才決定採購。
澎湖油庫漏油 中油懲處七人
澎湖油庫漏油事件,中油7月23日公布懲處名單,共懲處7 人,包括督導油銷副總經理畢淑蒨一小過,當時為油銷執行長的副總經理黃仁弘一大過,代理油銷執行長詹培得一大過、一小過。
中油澎湖油庫發生漏油事件,自庫底外漏95無鉛汽油,且隱匿1年未上報,經濟部長沈榮津7月中接受廣播專訪時,要求中油在2天內提出懲處名單。
中油表示,經調查,實際漏油期間為106年6月26日至7月3日共計8天, 清查結果該油槽漏油累計68.4公秉。事故發生後,庫區未如實速報,且油料帳登載不實,庫區負責主管及各層級督導主管責無旁貸,依分層負責懲處各階主管。
中油澎湖油庫去年中發生漏油事件,相關主管卻隱匿不報,總公司至今年5月才發現此事,並成立處理應變小組調查;澎湖縣環保局進行漏油處的地下水監測,其中「總石油碳氫化合物」濃度為每公升33.2毫克,超出管制標準3.3倍,環保局針對地下水受污染及中油隱匿漏油,合併裁罰新台幣650萬元。
鴻海攻自駕車 在美打造基地
鴻海集團衝刺自駕車布局,繼鴻準領銜投資中國自駕車新創企業小鵬汽車之後,鴻海美國威州廠區展開自動駕駛試點影片也曝光,該廠區腹地廣大,也有系列配套方案。郭台銘在影片中提到,廠區規畫無人駕駛車試點,是以打造智慧城市的角度發展,並首度對外透露,要在廠區打造自動駕駛試驗基地。
鴻海集團在汽車電子一條龍布局多年,過往郭董因安全考量,對自動駕駛的態度相對保守。隨著郭台銘首度透露自駕車試驗基地等訊息,加上集團近期鼓勵中國廠區員工搭電動車出勤,並研發關鍵零組件供貨一線廠,也讓鴻海集團未來在全球車用的布局增添更多想像空間。
郭台銘提到,「預計頒布規定,在廠區內若被車撞到要罰款,因為已公告是無人車試點、人就應該去躲車」,就像人走在路上,應自主避開被狗咬到一樣。
據報導,鴻海集團預計申請在當地採用自動駕駛技術,不排除每天接駁約4,000名員工到工廠上班。
台船攻離岸風電有新進度 新建駁船明年5月投入建置船隊
台船搶進離岸風電市場又邁進一步,專為台灣離岸風電工程量身打造的140公尺大型駁船7月18日在台船基隆廠開工,預計明年中完工,並於5月加入台灣離岸風電的建置船隊。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期許,除了建造這艘駁船之外,希望藉由台船和GeoSea籌組中的台船環海風電工程公司,以及結合100%持股籌備中的台船船舶公司,將台船的業務版圖從傳統造船業,延伸到海事工程專業,擴大提供海事工程規劃、施工和海事工程船舶等服務。
台船強調,此大型駁船由台船自行設計、投資和建造,是國產化與在地產業聯結典範,且符合國際航行規範,同時,可符合高雄港、基隆港、台中港、台北港等大潮差港口的裝卸要求,在潮差6 米大的台中港也可24小時裝卸貨。
而在規格上,此駁船規劃可載運整套600萬瓩離岸變電站設備,包括3,500噸水下桁架基礎、3400噸變電站本體及300噸的鋼樁4 支;裝載基礎腳尺寸為30公尺,30公尺的桁架式水下基礎3座,每座重1,200噸、高度約80公尺,總重達約4,000噸。
義美高易誼領軍 打造全球最大保時捷展示中心 尚騰汽車拚5年內獲利
義美跨足汽車銷售業,高家第三代長女高易誼成立尚騰汽車,攜手勤益顧家等股東,斥資12億元在新北市新莊打造全球最大保時捷(Porsche) 展售中心,7月18日開幕。高易誼透露,投資是她個人的資金,與家族無關,是經過專業的財務投資評估,認為是有機會獲利的事業,剛好又符合她個人對保時捷車的愛好,絕非「喜歡嗎?爸爸買給妳」的任性投資,她更霸氣喊出5 年內開始獲利的目標。
3年前義美食品擊敗眾多車業老鳥組成的團隊,拿下保時捷汽車台灣第二張經銷執照,跌破不少專家眼鏡。之後尚騰圈下新莊勤益實業起家厝的3,100坪土地,打造全球最大的保時捷展示中心,廠區範圍大到必須要買3輛Gogoro S1電動機車作為代步使用。
有別於傳統滾動式投資策略,隨營運規模放大再逐步增加投資,尚騰選擇一次砸下12億元鉅資,打造「超規格」的保時捷展示間,再次引發業界震撼。
她認為,保時捷車主都是專家,一眼就能看出東西的好壞,花一樣的保修費,來尚騰可以享受到最好的設備,還有專修保時捷超過10年的技師提供服務,自然可以吸引車主前來,不擔心沒保修客人上門。至於一步到位的大投資,用20年營運來看,這些投資很划算。
抑制油價漲勢 沙烏地阿拉伯6月原油產量 創2016年底以來高點
據報導,由於原油價格近來上漲到了三年半高點,為了冷卻市場,沙烏地阿拉伯6月原油產量創下自2016年底以來高點。沙國產量上升,顯示該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確實履行了近來抑制油價的承諾。該王國遭遇大型原油進口國(如中國與印度) 與川普總統的壓力,他們擔心油價上漲會對經濟造成負面衝擊。OPEC預測,明年全球原油需求每日將超過 1億桶。沙烏地阿拉伯公布,6月每日原油產量接近1,050萬桶,5月為略高於1,000萬桶。
自2017年1月開始,OPEC、俄羅斯與其他原油生產國執行減產,以消除供給過多,推升油價。由於供給過多,2016年原油價格下跌至12年低點。但因幾個國家生產遭遇問題,減產數量大幅高於預期,近來油價因而大漲。
沙國油企護市占 研發省油引擎
據報導,擔憂電動車時代來臨恐導致石油需求下降,全球最大產油企業沙國國營石油公司(Saudi Aramco) 近來致力於研發燃油效率更高的內燃機引擎,希望能夠減緩消費者從傳統燃油汽車轉換至電動車的速度,藉此保護該公司在油市的市占率。
該公司為防範電動車崛起導致燃油市占節節敗退,因此公司努力開發新一代內燃機引擎。該公司研究中心主管克莉瑞表示:「我們希望將此技術引進市場,且速度一定要快。若能提升汽車引擎燃油效率,那我們便可減緩燃油市占率衰退速度。」
事實上,全球車市目前仍是內燃機引擎汽車的天下。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數據顯示,去年僅1.3%的掛牌新車是電動車。但電動車數量日益增加,從10年前全球僅有2,700輛攀升至目前的310萬輛。石油企業擔心,電動車未來可能取代燃油汽車,因此試圖防範石油市占下滑,研發更省油的內燃機引擎便是其一方法。而這正是各大石油企業擔憂的原因之一,畢竟全球約四分之一的原油用於提煉製造石油之用,若電動車崛起進而壓縮石油市場,可能導致大型油企原油供給過剩,油價也可能因此下滑。
埃克森美孚與中國石油 達成天然氣供應協議
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 XOM)位於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天然氣出口合資公司已經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0857.HK, 簡稱:中國石油股份) 旗下子公司達成了為期3年的供應協議。眼下埃克森美孚正在爭取與客戶簽訂中期合同,退出現貨市場。
巴布亞新幾內亞合資公司的兩個合作方Oil Search Ltd. (OSH.AU) 和Santos Ltd.(STO.AU) 稱,中國石油股份位於香港的油品供應子公司已經同意從7月開始在3年合同期內每年購買大約45 萬噸液化天然氣。
Oil Search 董事總經理Peter Botten表示,中國石油國際事業(香港)有限公司 (PetroChina International (Hong Kong)Corp.) 在現貨市場上一直是該合資公司產品的活躍買家。
該合資公司計劃在不超過5年時間內,每年供應至多130萬噸液化天然氣,本次與中國石油股份簽訂的合同是圍繞該計劃首個待落實的中期銷售協議。Botten稱,埃克森美孚正在與另外幾家公司洽談潛在供應協議。
與中國石油股份達成新協議後,該合資公司每年合同供氣量將達到700萬噸,當中660萬噸包含在長期合同中,長期客戶包括Osaka Gas (9532.TO)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簡稱﹕中國石化集團)。
伊朗警告美國別想阻止原油輸出:不是只有海峽一條通道
在美國對伊朗施加制裁,試圖遏制其石油貿易,以削減發展其核武計劃後,伊朗國家媒體報導,伊朗總統Hassan Rouhani 警告美國不要試圖阻止德黑蘭的石油貿易。他補充說,即使伊朗的原油出口被封鎖,伊朗除了霍姆茲海峽外還有很多「通道」可以輸出原油。
對於美國再次阻止伊朗石油出口,Rouhani 即向川普喊話:「川普先生!伊朗是歷史上保證這條地區水道安全的老實人。一如波斯諺語所說:『不要玩弄獅子的尾巴』,你會後悔的。」
霍姆茲海峽是波斯灣的一個天險,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在內的中東產油國透過此地向全球運送原油。
伊朗原油出口在2012年遭到全球制裁後急遽下降,產油量被限制在每天250萬桶。當2015年達成核協議並取消制裁時,其石油產量恢復到2012年之前的380萬桶水平。目前尚不清楚這次產油量下降是否會像以前一樣明顯,因為歐盟國家和中國並未加入美國的禁運。
在與伊朗外交使團代表交談時,Rouhani宣布德黑蘭希望恢復與鄰國的良好關係,特別是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巴林。但是,他指出,這種改善需要「實質的行動改變」,沙烏地阿拉伯放棄其「頑固」立場,並彼此發展修補關係意願。
一台不到5 萬元!全球最便宜汽車 因致命缺點停產
印度車款Tata Nano一台最低要價不到台幣5萬元,是全球最便宜的汽車,如今卻因安全性堪慮因素,走向停產命運。
據報導,印度車款Tata Nano在2008年上市,一開始售價僅為10萬印度盧比(折合約4.4萬台幣),隨著成本攀升,最新售價來到23萬6,447元印度盧比(折合約10.5萬台幣),仍然非常便宜,而且該車款可以乘坐4人,並且擁有置物箱等常規設計,在收入水準較低的印度市場大受歡迎,上市1年銷量就突破4.5萬台。
報導指出,Tata Nano因為售價便宜,很多基本配置像是空調系統、助力轉向、收音機等都被捨棄,副駕反光鏡只有一側,甚至車子只有一個雨刷器。報導分析,Tata Nano 最後一台生產時間是今年6月,原因是其防撞系統較為簡陋,在發生碰撞後非常容易起火,因此被迫停產。
又見 WLTP 環保法規惹事, VW Golf GTI海外宣告「暫時停產」,GTI Performance則不受影響!
擁有超過40年光輝歷史的「Golf GTI」,演進到7.5代的VW Golf GTI延續車系的設計,車頭處連貫的紅色飾條與「GTI」銘牌,無不都是令性能車迷感到熱血的經典傳承,不過受到環保意識抬頭,全球各地陸續祭出更為嚴峻的法令規定,其中又以集結歐洲、美國、日本等專家制定的WLTP(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 Test Procedure) 排污測試辦法,引起最大的話題。
歐洲地區將於今年九月開始啟用WLTP測試辦法, 其中結合RDE (Real Driving Emissions)實際路測,讓結果更貼近現實使用狀況,而在更嚴謹的要求下,各方車廠無不傾心調整旗下車輛設定;根據外媒指出,VW在此項法規的影響下,決定暫時停產Golf GTI車型( 僅確定歐洲市場停售,其他地區尚無跟進訊息)。不僅Golf GTI受到影響,連同車系大哥「Golf R」也在此因素影響下,馬力將從原先的「310hp」調降至「296hp」,不過「GTI Performance」則不受影響;至於Golf GTI何時會恢復生產,目前尚無消息,然而有傳言指出廠方可能會再推出「GTI TCR」車型,用以填補車系空缺,並於明年中加緊發表全新第八代改款車型,至於台灣市場目前則尚無跟進訊息。
性能/節能共存體,Nissan Leaf Nismo限定日本發售!
isCar! 擁有全球最暢銷電動車光榮頭銜的 Nissan Leaf,自從全新二代車型在2017年正式登場後,相信熱血車迷們期待的就是性能旗艦Nismo 版的亮相吧!繼概念車在2017東京車展現身後,造型、操駕皆有進化的量產版也終於發表,唯一可惜的就是本車為日本限定吧!
身為Nissan 當家性能象徵、而且還是御用改裝廠子品牌的Nismo,碰上以節能、環保為主軸的Leaf,看似衝突的兩者卻擦出了Leaf Nismo這般美好的火花!在二代車型繼承 IDS Concept的前衛基礎上,透過換上Nismo為其打造的專屬水箱罩、前下擾流、側裙以及後分流器等空力套件上,賦予Leaf更具侵略性的風格,此外胎圈也換成18吋專屬式樣與 Continental ContiSportContact 5
性能胎的組合,當然紅色塗裝與Nismo 徽飾也不會缺席。
日本設車業30年目標:全面生產電動、混合動力車
隨著電動車漸成趨勢以及競爭加劇,日本經濟產業省提出,日本政府計畫至2050年,所有乘用車皆須使用電動車或動力混合車。
據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由豐田汽車、日產汽車等日本主要汽車製造商組成的官產會議7月24日表示,為應對電動車未來發展,日本政府計畫到2050年,實現所有日本銷售的新車,皆為電動或混合動力車,並設立2050年單一乘用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2010年相比減少90% 的目標。日本經產大臣世耕弘成在會議中表示,「日本希望在全球範圍內推廣電動車,藉此落實全球零碳排放,這是只有日本頂級汽車製造業才能達成的成就」。
同時,為了和中國快速成長的電動車電池製造業競爭,該會議表示,明年3月將成立新的行業組織,日本汽車製造商將透過該組織聯合採購非血汗鈷礦,以確保電動車電池的鈷原料供應無虞,除了汽車製造商,日本電池產業也可能加入此新組織。消息人士透露,新組織將和全球現有鈷供應商簽訂長期合約,或投資政府提供財政支持的新開發項目以確保供應。
金屬礦諮詢公司Roskill估計,去年的鈷礦總需求量為11.8萬噸,但到2027年將達到31萬噸,其中超過24萬噸將用於電動車、筆記型電腦和手機電池。
環保難擋經濟需求 煤炭仍是東南亞依賴的動力來源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亞洲地區反對使用燃煤的公眾聲浪與日俱增。泰國宋卡府和喀比省的地方人士抗議,阻止了燃煤電廠的專案進行,而在緬甸孟邦,當地民眾強烈抗議下也阻止了 28 億美元的建廠計畫。即便如此,亞洲煤炭能源需求仍在不斷增長。
印尼二大煤礦公司Tambang Batubara Bukit Asam 和Adaro Energy 仍為東南亞國家的6,500萬人提供煤電。
據煤礦公司Adaro Energy第一季財報數據顯示,淨利年增率高達45%,來到4.83億美元,而Tambang Batubara Bukit Asam第一季財報淨利年增率更是高達123%,報3.25億美元;煤炭價格上漲是該兩家公司獲利大增之原因,而且Bukit Asam 與Adaro都希望持續收購新的煤礦場。
據消息其他印尼公司也表達相同的意願,ABM Investama已投入5億美元收購新礦區;印尼國家電力公司(PT PLN)正在蘇門答臘與加里曼丹取得8個礦區。
據英國石油公司稱,2017年全球煤炭產量較2015年下降2.4%,但亞太地區煤炭需求增長,佔全球煤炭消費量近7成5,全球煤炭消費在2017年僅下降了0.8%。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等5個東南亞國家的燃煤消費量,在2016~2017年的兩年內暴增10.4%,而印度則增長了7.2%。
回顧2015年,全球有196個國家/地區簽署了《巴黎氣候協議》,提倡全球停止燒煤以減碳,協議升降溫不超過正負2度C,對比今日礦場開採與購買煤炭的高度需求,目前煤炭的蓬勃發展絕非環保人士所樂見。
部分汽車製造商 再爆排氣造假
據報導,歐盟執委會7月25日指出,他們發現部分汽車製造商再次蓄意造假排氣數據,這次是透過「不正當手段」讓檢測結果變糟,目的是為了降低2020年上路的廢氣排放標準。
報導指出,部分車廠涉嫌在接受「全球統一輕型汽車測試流程」(WLTP) 排氣檢測時利用不當方法造假排氣數據。比方說,使用充電不足的電池讓引擎發動更加耗油或停用「汽車怠速熄火系統」,藉此提高汽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排氣新規預計於2020年上路,此次檢測數據將作為未來排氣標準的參考,這便是汽車製造商「人工提高」廢氣排放量的原因。
中國電動汽車銷量 摩通:2 年後占全球6成
汽車加速電動化浪潮中,中國將領跑世界各國。摩根大通預估,在2020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將在全球範圍中達到59% 的高比例,維持電動汽車最大銷售國的地位。至2025年,全球汽車銷量中,純電動汽車(BEV)占比6.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 占1.4%,而同時具有內燃機和電力驅動系統的混合動力汽車(HEV) 也將占23%。
摩通預估,已經擁有龐大生產、製造規模的中國將成為電動汽車市場的最大贏家。預計在2020、2025 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占全球銷量比重將分別高達59%、55%。產量方面,預估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6%,產量從2017 年底的77萬輛增加至250萬輛,2025年該數字能進一步增長至460萬。這也代表2020年和2025年,中國新能源車產量占汽車總產量的比率將從2017年的2.3%,提升至7.2% 和12%。
中國車市六月雪 銷售不佳庫存多
中國車市下起六月雪,寒冬提前報到。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18年1到6月乘用車市場綜合銷量數據資料顯示,6月中國汽車市場年增率、月增率均呈現負成長,年增率為-3.5%,月增率則是-6.6%。今年上半年汽車總體銷量有微小成長,較去年同期增加4%,但整體來說,銷量表現依舊不佳,汽車市場仍備受挑戰。
根據資料顯示,今年6月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為168.7萬輛,年增率下滑3.1%;1到6月汽車市場累計銷量為1097.4 萬輛,較去年同期微增4%。雖然汽車總體銷量有些微成長,但由於車企數量以及車型數量都在不斷增加,個別車企上半年是負成長的狀況,顯示汽車市場依然冷清。
京東無人物流配送車正式上路 未來物流人力將減50%
中國京東商城近期再度擴大自駕技術在物流業務的應用,透過智慧配送機器人運送消費者貨物,藉此提升物流效率並降低人力成本。然而人工智慧(AI) 技術雖然對企業有利,卻也將造成人類員工被取代,京東執行長劉強東表示,未來該公司員工人數將減半,工作時間更將減至2~3小時。
據報導,電商業者京東研發的智慧物流配送機器人6月底正式在北京上路,有20多台機器人在接收平台調度的指令後開始為618電商節期間的訂單送貨。
這些智慧配送機器人除了能夠執行識別與躲避障礙物、辨別紅綠燈、自動駕駛、路線規劃、主動變換車道、識別車位、自動停車等動作,更能夠在將貨物送達目的地時將取貨訊息發送給消費者,通知消費者下樓取貨。
用戶可以選擇人臉識別、輸入取貨驗證碼以及點選手機應用程式(App)連結等三種方式取貨。除了無人貨物配送車之外,京東近期也透過重型無人機達到24小時內將商品送至國內各地的任務,該重型無人機能夠載重1~5噸,飛越里程可超越1,000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無人機與無人配送車一樣,將貨物送達至配送站後的自動卸貨過程皆不需要人類員工的參與,從入庫、包裝、分揀到將貨物裝上車等程序皆由機器執行,意味著未來可減少入庫配貨員、分揀員以及貨物打包員的人力。
劉強東指出,未來將以比重型無人機更大的超重型無人機配送貨物,並表示目前京東已取得無人機飛行空域的批准文件,並成立全球首間無人機調度中心,未來計劃在四川與陝西等地區建設超過100個無人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