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市場掃描
2012-03-05
埃克森美孚將重整日本業務
埃克森美孚日前宣布,將重組日本業務,計劃約39億美元出售日本子公司,並放棄對日本第二大煉油商東燃通用石油的控制權。根據重組協議,東燃通用石油將收購埃克森美孚子公司Exxon Mobil Yugen Kaisha發售的99%股票。目前該子公司係埃克森美孚全資所有。此外,埃克森美孚將放棄對東燃通用石油的控股權益,僅保留22%具有表決權的股份。上述公司計劃在2012年中期完成重組。
有業內人士對埃克森美孚的這一出售行為表示擔憂,恐其影響公司在日本的業務。對此,埃克森美孚副總裁Sherman Glass表示,該公司向東燃通用石油出售股權不會對其在日本現有的液化天然氣(LNG)業務構成影響。他表示,日本是埃克森美孚重要的液化天然氣市場,這一點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有重大變化。按數量計,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隨著日本逐步退出核能,預計其液化天然氣的進口量將繼續增長。
報復歐美 伊朗切斷對英法石油輸出
伊朗政府2月19日表示,已停止向英、法兩國出售石油,作為歐盟停止進口伊朗石油的報復行動。伊朗石油部當天在官網上公布上述消息,並表示:「伊朗石油將銷售給新客戶。」分析師研判,伊朗說的新客戶,多半是中國、印度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相較於歐洲市場,伊朗銷往亞洲的石油,價格可能低1成到1成5。
歐盟1月通過對伊朗實施制裁,從7月開始將分階段禁止從伊朗進口石油,逼使伊朗政府正視核武問題,美國相繼跟進。不等歐盟禁止令生效,伊朗就宣布已經切斷對英國和法國的原油出口。
有分析師指出,在伊朗的石油出口份額中,法國去年每日從伊朗進口5萬8000桶原油,大約僅占總量的3%,英國約為1.1萬桶,對國際油價影響不大,伊朗此舉主要是要警告大量進口伊朗原油的其他歐盟國家,像是義大利、西班牙和希臘等國。
IEA連兩月下調全球石油需求預估
國際能源署(IEA)2月10日公布月報表示,伊朗情勢的緊張以及全球經濟展望疲軟是近期影響油價走勢的重要因素,布蘭特原油價格在2月份升至半年新高,達到約每桶117.5美元,但美國西德州原油價格則是停留在每桶100美元以下價位。
IEA此次將2012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的預估較上月下調30萬桶,為連續第二個月下調,預期將年增80萬桶或0.9%成為每日8,990萬桶,主要因為對全球經濟的預估較上月更為保守的影響。國際貨幣基金(IMF)此前將全球經濟成長預估自4.0%下調至3.3%。
供應面部份,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國家1月份日供應量減少20萬桶成為5,320萬桶,影響因素包括生質燃料的產量減少、敘利亞以及蘇丹與南蘇丹的衝突升溫,還有北海油田產量持續面臨問題等。不過北美與拉丁美洲的產量仍見成長,預估2012年非OPEC國家石油日供應量仍可望年增90萬桶。
奈及利亞減壓井工程進行中
Chevron石油公司2月17日宣布已於奈及利亞離岸鑽探減壓井,以便封住失火的Funiwa 1A天然氣油井。Chevron奈及利亞公司宣布該鑽探工程將使用埃克森美孚的Transocean Baltic鑽油塔設備,此工程完成後,Chevron將著手封閉並廢棄該天然氣井。
Chevron發言人Sean Comey 2月3日表示,「Chevron奈及利亞公司已協同第三方油井控制公司評估環境狀況及鑽探計畫,得出的結論是佈置單一一座鑽塔鑽探減壓井能讓Chevron奈及利亞公司聚焦並提供最快且最安全的方式撲滅火勢同並永久封閉該油井。」
Funiwa 1A天然氣井於2012年1月16日失火,火勢造成兩名工人死亡並燒毀該鑽油平台及接駁的船隻,共152名工人被疏散。
起火時該天然氣井已鑽探至12,945呎深,該天然氣井距離岸邊6英哩,水下深度約40呎。Chevron表示Funiwa 1A天然氣井並無洩漏情形。Funiwa油田由Chevron持有40%股份並代表持有60%股份的奈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經營。
美墨簽訂跨國深水石油協議
美國2月20日宣佈和墨西哥達成協議,美國公司將和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共同開發墨西哥灣的深水石油。
這項協議自去年起就開始協商,這次終於簽署生效,表示在墨西哥灣西口禁止開採和生產石油的禁令將被取消,並由此建立起多國公司共同開發跨國資源的法規。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表示這項協議的簽訂是一項雙贏。雙方致力於確保能源的供應,並且轉向更利於環保的開採方式,同時尋找可再生能源。
據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估計,在墨西哥灣有超過290億桶原油,佔墨西哥潛在資源的58%。墨西哥是世界第七大石油生產國,但在開採深水石油方面卻遠遠落後於美國,在墨西哥灣只有不到20個深水油井。
中東風雲急 油價有撐力
國際油價持續飆高,美國布蘭特原油每桶價格不到一個月上漲了約9%,投顧公司認為,針對伊朗發展核武事件,歐盟已經決議加入美國制裁伊朗的行列,由於伊朗是OPEC重要產油國,且威脅封鎖荷姆茲海峽(每日約有1700萬桶原油通過,約占全球原油需求19%),使全球原油供給更顯緊俏。預期地緣政治風險將持續支撐油價居高不下。
原油價格走高,天然氣也有隱憂。由於天然氣目前庫存呈高庫存水平,成為影響近期天然氣價格走勢的負面因素。美國天然氣公司Chesapeake已宣布將減少鑽探活動,並將關閉每天0.5億立方英尺的產出,其他包括ConocoPhillips、埃克森美孚、Occidental與雪佛龍也都計畫減少產出並降低資本支出。
長期來看,若2014年美國與加拿大天然氣能夠出口到歐洲、亞洲,將使天然氣區域價格趨於整合,有助提振北美天然氣價格,長期展望仍可樂觀以期。
世界能源50強公布:大陸中國石油排第2
著名的PFC能源公司公布了2011年上市能源公司50強排名,美國石油天然氣生產商埃克森美孚以4063億美元的市值蟬聯冠軍,大陸中國石油和荷蘭皇家殼牌緊隨之后。
在PFC的這份榜單中,中石油曾於2007年和2009年兩度問鼎,其他年份榜首位置全部由埃克森美孚占據。
在2011年的50強榜單中,共有3家來自中國內地的公司入圍,除了排名第2的中石油,還有第9位的中國石化和第15位的中國海洋石油。
不過,盡管目前的油價遠比4年前要高,但50大能源公司的總市值尚未突破2007年達到的5.2萬億美元的最高值。
對此,PFC能源公司CEO指出,導致總市值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北美天然氣價格的下降,以及全球股票市場的活躍度低。
中國中石油參股皇家荷蘭殼牌
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2月3日表示,中國石油已收購皇家荷蘭殼牌石油集團(Royal Dutch Shell PLC)在加拿大Groundbirch(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頁岩氣專案20%權益。
毛澤峰指出,這項購買殼牌公司在加拿大的Grounbirch資產協議是在2月1日完成,並分別獲加拿大政府和大陸政府批准,但他拒絕透露這次股份收購的價值。
頁岩氣是目前世界上潛力巨大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大陸的非常規天然氣勘探和開採技術較為落後,因此透過收購外國相關項目,而獲得先進的技術。中石油希望通過與荷蘭皇家殼牌的合作,在非常規天然氣勘探和開發方面獲得管理和生產經驗。
歐盟禁運伊朗石油 大陸油商得利
歐盟禁運制裁將使伊朗每日減少對歐出口45萬桶石油,這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石油營收,將從伊朗政府轉移至大陸的主要油商,大陸的石油交易商是世界級的買家,這些油商相信,比起與美國合作,大陸政府更重視供油的穩定與安全。珠海振戎因與伊朗關係匪淺,是最被看好蒙受其利的公司。
華爾街日報警告,歐盟制裁雖以伊朗的核子計畫為目標,卻造成油市洗牌,讓國家支持的大陸油商蒙受其利,在能源饑渴的今天,無心造成的後果可能影響重大。
此外,以色列情報分析網站「DEBKAfile」披露,為避歐盟對伊朗的制裁,印度同意以黃金、而非美元,向伊朗購買原油,大陸可能有樣學樣。印度每年約向伊朗購油120億美元,如此巨額的交易將導致國際巿場金價飆漲、美元貶值。
石油儲備 大陸拚全球第二
大陸國家能源局表示,首批石油戰略儲備一期工程的4個儲油基地已投入使用,儲備總量大約1,400萬噸。業內人士分析,這樣的儲油量相當於大陸10多天的原油進口量,加上本土21天進口量的商用石油儲備能力;目前大陸的儲油能力已達到30天的進口量。
此外,大陸正計畫到2020年,完成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的全部工作,總共將建成大約5億桶儲備規模,相當於90天的石油進口量,屆時石油儲備規模將位居世界第二。
大陸石油進口主要來自中東和非洲,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由於中東局勢持續動盪,全球能源供應日益緊張,促使大陸加快石油儲備的步伐。
投資支出壓力大 中國中石油開年兩月發債400億
隨著海外收購和新建煉油、管道等項目陸續執行,中石油現金流也備受考驗。
2012年剛進入2月,中石油就接連2個月發行兩筆200億元的企業債券,共計400億元。分析師認為,中石油未來的投資支出壓力較大,該公司發行企業債規模越來越大,籌資性凈現金流增幅較大。不過,2008年,中石油經營性凈現金流呈上升趨勢,經營性凈現金流對債務有相當的保障能力。
對於中石油整體現金流偏緊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整體經濟環境的疲軟,加上中石油近來在海外頻頻出手,給中石油的現金流帶來了較大壓力。
分析員認為,中石油負債規模不斷擴大,應付帳款和應付債券是負債的重要構成部分;有息債務在總負債中占比較低,有息債務壓力較小。
通用打敗豐田重登汽車銷售冠軍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M)2011年終於打敗強敵日本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重新坐上全球汽車製造商的龍頭寶座;豐田汽車則是遭受日本311大地震的影響,排名下滑至第3名。
根據美國通用汽車公布的銷售數字,2011年通用在全球售出902.6萬輛汽車,比2010年成長7.6%。而旗下的雪佛蘭(Chevrolet)則是以476萬輛的銷售數字創新高。通用汽車表示,銷售量主要成長的原因是美國和中國大陸市場的銷售量大幅成長。排名第2的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 AG),2011年共售出816萬輛汽車;排名第3的豐田集團含括旗下大發汽車(Daihatsu)和日野(Hino)於2011年則售出790萬輛汽車。
阿拉伯之春帶動 中東車市銷售暴衝
「阿拉伯之春」席捲中東及北非地區,造成局勢動盪,卻意外刺激阿拉伯汽車市場的買氣暢旺。因此福斯、福特與雷諾等各大車廠,今年紛紛擴大投資中東市場,以期能在一片陰霾的全球市場中,找到一個亮點。
由於革命潮帶來不確定性,過去1年原油價格累計上揚6.7%。同時IHS汽車業分析師指出,阿拉伯世界各國政府為了安撫人民,都不惜擴大開支,這有助於提升人們消費力。
根據研究機構IHS估計,今年6個波斯灣阿拉伯國家的汽車及輕型商用車的銷售將成長6.6%,達到128萬輛。相較之下,西歐各國出貨量則預估會下滑5.7%,落至1,360萬輛,並為連續第5年衰退。
看好中東市場成長空間大,福斯今年計畫在伊拉克及以色列等波灣國家,引進Polo及Passat等車款,並預期今年該區銷售將大增40%。福特今年也擬在沙國新開6間展售中心,並引進8款新車。而雷諾早在去年就將波灣國家的賣場數量由22間增設至30間,並目標今年該區出貨量要成長30%。
通用傳出將退出台灣汽車市場
全球汽車銷量最大的通用(GM)汽車集團,年前傳出再度退出台灣汽車市場消息,結束與裕隆集團的7年合作關係。傳出代理紳寶汽車多年的商富公司將有意接手通用旗下歐寶(Opel)汽車代理權。
若通用退出台灣市場,美國三大車廠就僅剩福特(Ford)還在台灣市場經營,且目前福特在台產銷車款均非來自美國,在台灣將形成美系車出現斷層的現象。
裕隆集團在2005年與通用汽車合資設立裕隆通用汽車公司,引進包括豪華車品牌凱迪拉克(Cadillac)、中價位品牌別克(Buick),及歐系的歐寶(Opel)等3品牌經營,並導入別克Excelle與LaCrosse兩款車,透過裕隆三義廠代工組裝銷售。雖然裕隆通用庫存車出清後就吹起熄燈號,但裕隆通用強調,會維持對原有車主的保修服務承諾,不會讓裕隆通用出廠車輛變成孤兒車。
2012年國產節能小車將引領風騷
據統計,目前全台650萬輛汽車中,有超過300萬輛是車齡10年以上的老爺車。台灣進入10年的換車潮,是車商看好換購新車商機將在龍年爆發的主因。
為因應高油價時代,今年各家車商紛紛將產品重心放在節能車上,包括裕日車、福特六和汽車分別推出以低油耗為訴求之New March與Fiesta兩款國產小車。另外今年國產重量級新車包括有和泰車New Camry、裕日車New March、納智捷Luxgen5 Sedan、三陽現代的New Elantra、福特六和Fiesta,紛紛加入這波難得的十年換車潮商機大戰。
和泰車與台灣本田則著重在油電混合動力車(Hybrid)等綠能產品的推廣,和泰車轉投資國瑞汽車,今年第2季將於國內量產豐田Camry Hybrid車款。台灣本田則將引進本田CR-Z與Insight兩款油電車來搶攻綠能車的灘頭堡。
整車銷大陸 裕隆占先機
即將展開的新一回合兩岸ECFA談判,整車項目可望入列,此項目一旦入列,初期裕隆汽車將是最大贏家。除了自創品牌納智捷啟動兩岸分工機制外,裕隆與大陸吉利汽車合作的酷比(tobe)汽車,業務也可望受惠,台灣開發的相關套件有機會回銷大陸,整車甚至有機會賣進大陸與東南亞等市場。
尤其裕隆在台灣以酷比車款開發的純電動車,更受到對岸重視,有機會成為吉利對台採購回銷大陸的整車產品。
早於酷比品牌在台問世前,裕隆就先展開酷比整車外銷業務,透過中間商在兩年內賣出200輛M'car小車至越南銷售,反應不差。
同時裕隆酷比正以W'car等車款,申請政府「優評專案」科專計畫,爭取產品外銷補助,一旦達陣,對外銷東南亞的競爭力,可謂如虎添翼。
反撲油電車 裕隆強打電動車租賃
和泰車發表首款國產油電車Camry Hybrid,訂出106.9萬元,低於市場預期近20萬元的超低價造成震撼;裕隆旗下四大品牌亦聯手反撲。除中華車、裕日車原訂漲價計畫先喊停外,納智捷及酷比也加快租賃市場佈局,要填補純電動車正式上路前的空窗期。
為不讓和泰車專美於前,裕隆訂出「租賃先行」的迎戰策略,旗下格上租車將陸續在板橋、淡水、木柵及南港站,設置電動車租賃站,扶植自主品牌酷比以及納智捷的電動車,為電動車上路暖身。
納智捷總經理胡開昌指出,按照目前進度,電動車可望在後年開賣,電動車價格高於汽油車甚多,要說服消費者購買阻力仍大,但若透過租賃,因為與汽油車租金相同,卻不用負擔汽油支出,有興趣的人會多很多,有助於打開電動車市場。
中鋼斥資30億 取得澳煤礦權
為確保料源穩定,降低採購成本及提高原料自給率,中鋼決定加碼投資澳洲煤礦源。中鋼2月21日董事會通過,將投資澳幣1.02億元(約合新台幣30.6億元),取得澳洲MCG持有的MDL162煤礦10%權益案。
待該投資案完成後,每年可取得60萬公噸冶金煤,屆時礦源自給率可望由原來2%~3%,提高至7%~8%。根據中鋼既定規劃,將於2015年前砸下約25億美元,投資海外煤、鐵礦產,以達成礦源自給率30%的目標。
中鋼指出,此次投資的澳洲MCG公司,是一個新的礦源,預計自2016年起開採,估計煤礦年產量為600萬公噸,開採時間長達20年,若以中鋼和旗下子公司中龍鋼鐵未來完成擴建案後,每年所需煤礦達到1,200萬公噸計算,中鋼在海外投資煤礦自有比例,可望增加5個百分點,加上現有投資部份,合計達到7~8%左右。
中鋼強調,該投資案的最大效益,除可確保中鋼礦源穩定外,隨著開採後每年獲得的股利,有助於間接降低中鋼原料採購成本。
天然氣不跌反漲 監院調查
過完年,中油就宣布調高桶裝瓦斯和天然氣價格,監察院指出,自2007年以來,國際天然氣期貨批發價連年下跌,但國內天然氣現貨零售價卻連番上漲,累積漲幅達8%,監委已決定自動調查。
中油這波調高桶裝瓦斯每公斤1.7元,天然氣價格每立方公尺0.48元,天然氣價格創下5年來的最高,相對紐約天然氣期貨價格近5年來卻是一路跌。
中油雖表示,為求國內供氣穩定,中油有7成2都簽20至25年長期合約,僅1成是短中期合約、1成8視需求在現貨市場購買,因此無法與紐約期貨行情同步。
監委指出,國內天然氣絕大部分由國外輸入,價格應受國際市場支配,雖然期貨與現貨價格有差距,但中油面對天然氣5年來都呈下跌的趨勢,是否在契約上有要求對方彈性調整的空間,或者在期貨和現貨比率上必須再作一些調度,都將是監委未來調查重點。
中市修規定
汽車拖吊3小時內免保管費
不少人汽車被拖吊後,即使馬上衝到拖吊場取車,除交通罰單外,還得繳800元拖吊費與100元保管費;執法人員說,每次提到保管費,民眾都批評「搶錢」。
根據汽車違規停放被拖吊後,得繳交通罰款,加800元汽車移置費(機車100元),及每日100元保管費(機車50元),但交通局統計去年違規紀錄,99%被拖吊車輛車主,在3小時內領車,才決定修改規定。
現今五都的拖吊汽車保管費,台北、新北、台南與高雄都是每日200元,新北市汽車保管無寬限期,台北30分鐘、高雄1小時、台南2小時,台中市每日保管費100元五都最低,3月7日以後寬限期3小時也最長。
交通局強調,常有民眾車輛深夜被拖吊,擔心過夜加收1天保管費,事實上,遭拖吊車輛的保管費以24小時計算,若晚間8點遭拖吊,超過隔天晚間8點才會多收1日。
企業注意:出售公務車 要繳營業稅
財政部規定,企業購入自用乘人小汽車時所支付的進項稅額,依法不得扣抵銷項稅額,且日後出售時,須依規定開立統一發票,報繳營業稅,違反規定者會被視為漏稅,除補稅外還要再處罰鍰。
財政部表示,企業購入自用乘人小汽車多數都是供由企業高級員工使用,購車性質與酬勞高級員工並無不同。購入的自用乘人小汽車,往往與營業行為無關,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19條規定,購入汽車所支拿的進項稅額,不可以扣抵銷項稅額。
財政部提醒企業,出售原購買的自用乘人小汽車時,應特別留意,縱然出售時價格低於原購買價格,且原取得的進項稅額亦未扣抵銷項稅額,不過,若在出售時未開立統一發票報繳營業稅,除補徵營業稅,還要再按漏稅額加處五倍以下罰鍰。
二代健保 衝刺七月如期上路
二代健保原本傳出將延宕到明年1月施行,中央健保局強調,仍以今年7月上路為目標,目前正緊鑼密鼓籌備、全力衝刺。二代健保一旦實施,未來高額獎金、股利、租金收入及兼職所得等,都要以2%比例,多繳一筆補充保費,補充保費實際扣繳辦法預計3月底前核定、4月正式公告。
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即二代健保)去年元月三讀通過,為擴大費基,二代健保除現行的一般保費外,還將加收補充保費,但補充保費每筆金額下限是否定在二千元,健保局坦言各界仍有歧見。
而補充保費採就源扣繳,公司行號未來扣繳員工健保費的名目勢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