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市場掃描

2013-08-05

2013 財富世界 500 強:殼牌石油第一  95 家中國企業上榜

財富中文網 7 月 8 日發布 2013 年財富世界500 強排行榜。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蟬聯 500 強榜首,沃爾瑪今年搶得亞軍,埃克森美孚下滑一位至第三。中國上榜企業從 去年的 79 家激增至 95 家,僅次於美國的 132 家,為連續第十年增加。中石化、中石油分別躋身第四、第五名、國家電網排行第七。 今年,世界 500 強的入圍門檻再次提高 12 億美元,達到 232 億美元;總收入比上一年提高了2013 年財富世界 500 強排行榜新上榜的 31 家公司中,中國公司佔據了 18 個席位,佔新上榜公司總數的 60% 左右,中國新上榜公司的數量在所有國家和地區中排在第一位。2.77%,達 30.3 萬億美元;不過,今年總利潤比去年下降約千億美元,說明世界經濟總體形勢仍然不樂觀。以下為今年榜單的前 10 名:
公司名稱 收入 凈利潤
  排名 ( 中英文 ) ( 百萬美元 ) ( 百萬美元 )  
1 1 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 (ROYAL  DUTCH SHELL) 481700 26592 荷蘭
2 3 沃爾瑪 (WAL-MART  STORES) 469162 16999 美國
3 2 埃克森美孚 (EXXON MOBIL) 449886 44880 美國
4 5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SINOPEC GROUP) 428167.4 8221.1 中國
  5   6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408630   18195.9 中國
6 4 英國石油公司 (BP) 388285 11582 英國
7 7 國家電網公司 (STATE GRID) 298448.8 12317.9 中國
8 10 豐田汽車公司 (TOYOTA MOTOR) 265701.8 11586.6 日本
9 12 大眾公司 (VOLKSWAGEN) 247613.3 27909.1 德國
10 11 道達爾公司 (TOTAL) 234277.5 13743.2 法國
  中國大陸公司面臨的形勢並非像在世界 500 強排行榜上數量連年上升所表現的那樣一片大好。就已經上榜的中國大陸公司看,存在嚴重的結構失衡。首先,上榜公司主要分布在鋼鐵、汽車、資源、化工、金融等領域,而來自第三產業服務業的則較少 -- 這是中國經濟重投資而輕消費的必然結果;其次,上榜公司的主體是國有控股企業, 其中的多數處於受管制的行業,而完全市場化經營的民營企業則較少 -- 這說明中國經濟通過改革開放提升效率的空間仍然很大;第三,利潤在行業分布中失衡,上榜的 9 家商業銀行佔據了所有89 家公司利潤總額的 55.2%。  

俄石油五年內或向東西伯利亞及遠東投資 1 兆盧布

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表示,如果未來 5 年稅收制度及稅率政策穩定,那麼按照保守計劃, 俄羅斯石油公司可能投資約 1 兆盧布發展東西伯利亞及遠東。 國家控制的俄羅斯石油公司的石油開採量居俄羅斯第一位,公司的主要股東是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公司,它持有 75.16% 股份。此外,俄羅斯石油公司目前有大約 13.8 萬自然人股東。3 月份俄羅斯石油公司收購了 TNK-BP 的全部股份,成為世界最大的上市石油公司。  

高油價時代來臨 恐成亞洲經濟成長隱憂

埃及政局變天,中東地區原油供應也被撼動,加上美國原油庫存低於預期,使國際油價大幅攀升。《CNBC》報導指出,中國經濟放緩、美國聯準會量化寬鬆退場引發資金外流,已經對亞洲經濟造成影響,再加上油價攀升,無疑更為亞洲經濟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7 月 4 日紐約 8 月原油收高至每桶 101.24 美元,創 2012 年 5 月以來新高,盤中更觸及每桶102 美元高點。分析師表示,亞洲原油飆漲,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新興市場。新興市場已受到美國公債殖利率飆升和資金外流之苦,現在原油價格又漲,更是雪上加霜。 油價對亞洲極其重要。亞洲佔全球石油需求逾 31%,是目前石油最大消費地區,但區內 3 分之 2 的石油都需倚賴進口。據美國能源局統計, 亞洲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包括中國、日本、印度和南韓;此外,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調查指出,2014 年時,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故油價高漲,不僅只會對亞洲造成威脅,更可能波及全球。  

分析師:美國經濟和原油都被高估了

WTI 油價恐將重跌 35%《CNBC》7 月 22 日報導,一位能源分析師指出,過去一周時間美國原油期價已趕上布蘭特原油,但現在顯得受到過度高估,即將面臨高達35%的劇烈回挫壓力。 研 究 機 構 Fat Prophets 能 源 分 析 師 DavidLennox 指出,由於煉油商需求強勁、美國經濟前景樂觀,西德州中級 (WTI) 原油 2013 年已漲價約 16%,前一周更來到 16 個月新高點。相對比較下,布蘭特原油價格今年目前為止下挫 3%。 23 日下午時段,WTI 原油約報每桶 107 美元,布蘭特原油每桶 108.38 美元,WTI 價格 19 日甚至短暫超越布蘭特,係將近 3 年來首見。 Lennox 認為 WTI 價格在年末時分,將由目前價格劇烈下修35%,原因就是投資人將意識到, 美國需求水準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強勁。 他聲稱:「WTI 價格將向下跌,我們認為將落至每桶約 70-95 美元,若需求表現依然平淡, 我們正準備於年末時段,迎向合理的價格修正。當然若近期中東紛亂情況趨向平靜,則油價將面臨更沈重的下行壓力。」 近期 WTI 價格激漲,拉近與布蘭特原油之間距離,過去 5 個月來差價僅不到每桶 20 美元,讓許多分析師驚訝同時,也警告美國油價可能將出現「閃電崩跌」。  

油價年底腰斬?Gulf Oil:供給增,恐下探 50 美元

油價在過去三個月內大漲了 20%,這也讓全球各地的汽油價格水漲船高。不過,石油業者認為,隨著市場供應持續上升,預期油價可能會在2013 年底遭到腰斬。 石油業巨擘 Gulf Oil 執行長 Joe Petrowski 7 月 15 日在接受 CNBC 電視節目「Squawk Box」專訪時表示,美國、加拿大生產的石油與天然氣已上升至歷史新高水位, 加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的產量仍偏高,預期油價可能會在今年底大跌至每桶 50 美元。 國際能源署(IEA)曾在2012年11月12日預測, 美國將在2020 年超越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至2030 年左右,美國原油產量不僅自給有餘,甚至還可出口平衡貿易逆差。  

埃及情勢惡化中東股神:石油市場恐受衝擊

埃及情勢惡化,連中東股神沙烏地拉阿拉伯王子阿瓦里德 (Alwaleed Bin Talal) 都出言警告埃及的緊張局勢恐怕波及中東其他地區,衝擊石油市場。 《CNBC》報導,阿瓦里德認為,沙烏地阿拉伯也不能倖免於此動亂之外,他認為中東國家應該要趕快把握現有的平靜和穩定,積極盡可能地在經濟、社會各方面改革,革命來臨時才能有免疫力。 有鑑於頁岩油產量增加, 阿瓦里德認為OPEC 組織需要多考慮別的因素,他認為中東的穩定性對於石油價格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未來美國的頁岩油產出將對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造成更多壓力。 阿瓦里德認為,這些經濟依賴石油產出的國家應該要提早預警,讓經濟更多元化。  

油管遭關閉南蘇丹 7 月底停止原油生產

路透社報導,南蘇丹石油部長 Stephen Dhieu Dau 7 月 20 日表示,該國計畫在 7 月底油管被蘇丹 ( 北蘇丹 ) 關閉前出口 640 萬桶的原油,價值約 3 億美元。 一個月前,蘇丹政府指控南蘇丹支持其國內的叛軍活動,稱自 8 月 8 日起將中止油管輸送。南蘇丹 2011 年獨立之後,其原油需依賴油管輸送至蘇丹的港口才能出口。南蘇丹的原油生產今年 4 月才開始恢復,2012 年 1 月,南北蘇丹因油管運輸費用無法達成協議,南蘇丹停止了其國內的原油生產。 Dau 也重申南蘇丹並未支持蘇丹境內的任何叛軍活動,並稱關閉油管將使兩國的經濟均遭受重創。蘇丹內戰是非洲最長的內戰之一,雖然南蘇丹擁有原蘇丹絕大多數的油田,但南蘇丹獨立之後成為一內陸國家,原油出口必須依賴過境蘇丹的油管。而蘇丹財政也非常仰賴自南蘇丹所收取的油管運輸費用。南蘇丹每日約可生產 35 萬桶原油,政府收入有 98% 均來自石油,中國大陸則是蘇丹石油的最大買家。  

替代能源路難行生質燃料投資降至 7 年新低

替代能源發展遭遇重挫!英國石油公司 (BP)和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 (Royal Dutch ShellPLC) 雙雙表示新一代生質燃料 (biofuels) 成本高昂難以商業量產,宣佈縮減投資。 彭博社報導,第一代生質能源將糖或玉米轉換為乙醇作為燃料,但此一技術推升玉米價格, 影響窮國糧食供給。第二代生質燃料改以非糧食作物如玉米梗、麻瘋樹 (Jatropha) 等作為原料。但看似潛力無窮的第二代新技術,商業量產上遭遇困難,要到 2020 年後才有經濟效益。BP 於是放棄在美國佛州興建造價 3 億美元的纖維素乙醇精煉廠;殼牌也取消與 Iogen 公司合建用稻草轉製乙醇的生質燃料廠。 殼牌替代能源主管 Matthew Tipper 強調,新科技在技術上完全可行,純粹是成本考量無法繼續發展;燃料要夠便宜,不然沒人會買。BP 和殼牌刪減開支,第 1 季生質燃料的全球投資額減至5,700 萬美元,創下 2006 年以來新低。生質科技投資曾在 2007 年第 4 季時衝上高峰,總額高達76 億美元。  

挪威英國原油產量下滑北海產油高峰已過

英國全球能源研究中心 (CGES) 7 月 2 日報告指出,從挪威與英國過往原油產量的變化來看, 北海原油生產的高峰已經過去,這顯示北海原油資源仍有其限制。國際能源署 (IEA) 6 月份報告稱,今年北海油田的夏季維護工作沉重,由此造成的減產規模將明顯高於過去六年的平均水準。另一方面,美國原油產量在頁岩油增長的帶動下則是來到了 20 年新高。 IEA 預計, 維護工作將使 2013 年 5 月到 9 月底的北海原油日產量減少 33 萬桶,因為整個石油和天然氣運輸管道系統、天然氣加工廠、碼頭和油田都將進行整修; 預計 6 月 BFOE 原油日產量減少至 55 萬桶,約為 2013 年第一季水準的 60%。BFOE 原油由布蘭特 (Brent)、福爾蒂斯 (Forties)、奧塞貝格 (Oseberg) 和伊科菲斯克(Ekofisk) 四種原油組成。 非傳統原油的生產比重正逐漸提高當中,除了美國的頁岩油之外,加拿大的油砂也是北美原油產量增長的帶動因素。加拿大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已商業化生產油砂的國家,日產量超過 100 萬桶。IEA 報告則稱,美國頁岩油蘊藏量之豐, 如果積極全面開採,全球石油生產排名將重新洗牌;預估至 2020 年時,美國可望取代沙烏地阿拉伯,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  

中國中海油與 BP 簽訂石油合約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7 月 16 日宣佈,母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 中海油 ) 已與 BP 公司就南海珠江口盆地54/11 深水區塊簽訂了石油合約。 54/11 區塊位於南海東部海域珠江口盆地,區塊面積 4,586 平方公里,水深 370-2,300 米。 根據石油合約規定,在勘探期內,BP 將承擔100% 的勘探費用。中海油將有權參與合約區內任一商業油氣發現最多 51% 的權益。中海油將擔任該區塊的作業者。 該合約是中海油與外國合作夥伴簽訂的第200 個石油合約。  

GM 將與 Honda 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技術

為了進行新世代替代能源車款的開發,GM 與 Honda 宣布將攜手合作, 展開一項延續至2020 年的合作開發計劃。GM 與 Honda 會一同就燃料電池系統與儲氫技術進行研發,共享研發 成果,並透過共同採購的方式,降低研發成本, 以利雙方進行新一代氫燃料電池系統的開發。 需求持續成長,Toyota Yaris Hybrid 擴增產能以 德 國 Toyota 於 2013 年 01 月 至 05 月 的新車銷售統計數字來看,Hybrid 車款的銷售佔有率已超過 27%, 而接下來在 2013 年 07 月中即將上市的 Auris Hybrid Sports Touring,將可望繼續增加 Hybrid 新車銷售的佔有率。以 ToyotaHybrid 車款持續成長的市佔率來看,顯見 Hybrid 油電複合動力技術,已成為消費者都能接受的替代能源移動科技。 因為需求持續成長,法國 Valenciennes 生產線將增加 Yaris Hybrid 的產能,使得這裡生產的每兩部新車中,就有一輛是 Yaris Hybrid。  

Mercedes-Benz 9G-TRONIC變速箱開啟九速新世代

全 球 首 發、 首 具 運 用 於 高 級 車 上 的「9G-TRONIC」 九 速 自 排 變 速 箱, 將 由Mercedes-Benz E 350 BlueTEC 搶先搭載,其於NEDC 循環測試中,創下了 18.87km/l 的優異平均油耗表現。 油耗效能上的優勢,得歸功於 9G-TRONIC 變速箱優異的傳輸效能,其一到九檔之間的齒比更高達 9.15,使得引擎的轉速在各個檔位都能有效降低,而這更是全新 E 350 BlueTEC 兼具高效能、與高舒適性的關鍵;Mercedes-Benz 官方也提供一項測試數據,當全新 E 350 BlueTEC 在定速 120km/h、以九檔巡航的狀態下,引擎轉速僅有 1,350rpm。  

陸擬建渤海跨海隧道 世界最長

全世界最長的遼寧大連至山東煙台渤海跨海通道,即將在一個月後定稿再上報大陸國務院,全長 123 公里耗資 2600 億元 ( 人民幣,下同 ) 的這一跨海通道一旦建成,遠超日本青函海底隧道 ( 約54 公里)、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 約51 公里)。目前跨海通道的最後工期還沒有確定,但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表示,整體投資大約在 2600 億元左右。跨海通道建成後,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 整條隧道全長 123 公里, 火車設計時速為250 公里,運行速度能達到時速 220 公里,屆時從大連到煙台最多只需要 40 分鐘。 煙台大連之間的直線距離僅 170 公里,乘船則需 6.5 至 8 個小時,而且每年均有 1 個多月因風浪影響不能通航。目前海峽南北之間的潛在汽車日流量至少在 3 萬至 4 萬輛之間,預計到 2015 年超過 10 萬輛,而煙大鐵路輪渡運力也顯不足, 日運汽車不超過 1 萬輛,很難適應南北兩岸的貨流需求。目前,進出東北的貨車有相當一部分還是經山海關繞行 1600 公里。因此跨海通道有現實需要。  

台宇汽車引進台灣首款DAF 電動壓縮式油電垃圾車

由於垃圾車幾乎是每日定時定點巡迴在都會鄉間作業,且與民眾接觸頻率高,所以對節能減碳的環保需求更顯得其重要性。傳統垃圾車於特定地點執行垃圾壓縮作業時,由於壓縮系統所需動力由車輛引擎提供,引擎須開啟甚至提高怠速運轉狀態,故垃圾壓縮作業不僅增加引擎耗損及燃油消耗,亦造成額外廢氣排放及噪音影響,每車每日接觸的民眾就將近千人,解決社區民眾的污染源刻不容緩。 由台塑集團台宇汽車引進台灣第一台的 12 噸油電動力混合 (Hybrid) 底盤車,車輛本身就具備重車界第一節能減碳的環保先鋒,有效降低油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可達 20%,而且柴油引擎與電池驅動可單獨作業,或是一起共同作業,成為目前台灣第一台獨有且唯一的油電車。

7 月起駕行照免換發即日未隨車攜帶免罰

因應社會環境變化及資訊普及,交通部提供汽機車駕駛人更貼心的服務。自 102 年 7 月 1 日起各類普通駕駛執照不再定期換發,15 日起未隨車攜帶駕、行照也不再開罰,機車換發行照同時徵收 2 年燃料使用費,則改為每年 7 月與自用汽車同時期開徵。 交通部表示,為方便車主繳納,車輛所有人名下同時有汽車與機車者,以總歸戶方式合併詳列於同一張繳納通知單上寄送,由於今年是首次作業,為使相關作業更為周延,以往為每年 7 月 1 日開徵自用汽車燃料費,繳納期間延自 102 年 7月 21 日起至 102 年 8 月 20 日止。 監理所指出,已於 101 年度換照的機車,因燃料使用費已繳納至 103 年間,今年則不另寄繳納通知書;提醒車主若家中有老舊不堪使用的機車,請至公路監理所站辦理報廢登記。  

6 月出口暴跌  創 44 個月新低

大陸海關總署公布 6 月外貿數據,進出口數據暴跌,和去年同期相比皆負增長。出口增速更創四十四個月新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在 7 月 10 日發布經濟展望預測,將大陸今年 GDP 由8.1%調降為 7.8%。 大陸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6 月出口總值1743.2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3.1%,為 2012年 1 月以來首次下滑;進口 1471.9 億美元,下降0.7%。兩數據雙雙低於市場預期。 IMF 表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要加速很難, 因美國擴張力道減弱、大陸經濟趨於平穩,加上歐洲經濟衰退狀況惡化。大陸海關總署發言人鄭躍聲坦承,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善可陳,人民幣兌美元升值背景下,下半年貿易前景仍不容樂觀。不過他並強調,大陸 5 月起有效遏止熱錢套利現象,令這項貿易料更接近真實。  

8 1 日起陸客遊台開放一年多簽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副署長何榮村 7 月 19 日表示,為了增加大陸來台自由行旅客數量,移民署將在 8 月 1 日開放陸客來台自由行 1 年多次簽證。只要在申請日前 12 個月內曾來台自由行 2 次,且紀錄良好;或是持有大陸發出多次簽證的大通證 ( 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 ),將可在 1 年內享有多次來台自由行簽證。 何榮村指出,大通證多次簽證部分目前大陸相關單位仍在研議尚未釋出,若陸方通過之後, 我方將會立即承認辦理。 據了解,2012 年來台自由行的旅客數量前 3 名分別是上海、北京、廈門,仍集中在沿海城市。因自由行客源在消費能力、旅遊品質上都比團客高,且消費區域不會集中在某些飯店或餐廳上,對整體經濟帶動較為廣泛,所以業者與觀光局都希望能放寬自由行條件,爭取更多元的自由行客源。 今年1到6月自由行來台旅客人數共20.6萬人, 距2013 年度目標54 萬人仍有些微距離,觀光局估計,此次移民署開放自由行一年多簽,加上下半年是傳統旅遊旺季,將可讓這個目標更快達到。  

小包寄大陸  中華郵政將降價 3 成

兩岸的郵政公司將合作開辦「郵政 e 小包」服務,未來 2 公斤以下寄至大陸的大宗包裹郵件, 台灣中華郵政初步規畫將降價近 3 成,和民營業者齊平,此舉將可降低電子商務業者的運送成本, 預計 10 月 1 日前上路。 各國郵政公司的郵件費用,由「萬國郵盟」(UPU) 統一規範,但因價格過高,和民營業者相比毫無競爭力,導致全球的郵政公司傳統業務不斷萎縮。 中華郵政董事長李紀珠認為,像是信函等具專營權的業務,才適用萬國郵盟的統一價格。包裹郵件等已完全市場化的業務,若還遵照萬國郵盟的價格,而非從「市場競爭」的角度考量,將無法和民營業者競爭。這個想法,獲大陸、日本、新加坡等郵政負責人認同。 因此,李紀珠日前率團訪問大陸,和中國郵政集團達成共識,針對大宗和長期客戶在 2 公斤以下的輕小件物品推出「郵政 e 小包」服務。以目前中華郵政收寄兩岸小包的平均重量約 700 多公克為例,價格約在250 元,初步預計未來「郵政e 小包」開通後,價格可望降至 180 元,降幅 28%。 另外,「郵政 e 小包」還包含快速通關、電子查詢、時效明確等服務,讓客戶能精準掌握郵件運送進度。  

ESCO 企業節能好幫手

能源技術服務業 (ESCO) 為傳統工程業結合服務業客製化精神,以創新的手法、節能績效保證合約為客戶提供節約能源服務。這種商業模式主要協助客戶規劃節約能源改善工程,並由改善後節省的能源費用,攤提專案工程改善及維護等費用。專案合約期滿後,設備即歸客戶所有,因此客戶不需額外支付任何費用,即可享有節約能源帶來的好處。 經濟部 1988 年參考美日政府成功經驗,引進能源技術服務業商業模式,委託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協助產業建構發展環境及推動產業發展,先後於 2006 年及 2008 年成立產業協會及公會,推動各項措施協助產業發展,如建置節能績效保證示範推廣專案,透過示範補助建置成功案例; 推廣至今共建立公部門行政機關、醫院、學校、量販店、百貨公司及飯店等 101 家成功案例。 ESCO 協會理事長余騰耀表示,ESCO 業者協助醫院進行照明、空調及熱水系統的節能改善, 每年可為醫院節省 493 萬元;依專案規模 1,500 萬元而言,專案僅需四年即可完成攤提 ( 最後一年 21 萬元 ),後續的節能效益即歸醫院所有。且於專案期四年內醫院專案的維修保養等問題,全由 ESCO 業者一手包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