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殼牌喜力汽車服務中心系列報導-殼牌上群汽車專訪
2017-09-05
過往為台北市保養廠林立的內湖,雖然歷經產業更迭及都市更新,不少獨立保養廠已遷出或轉型,卻也吸引到各歐、美、日車系原廠不論汽柴油車乃至電動車搶進駐點,開設旗艦店,讓內湖不再只是新興的科學園區,也是車輛售後服務各展風采的舞台。
能夠在炙熱的六月拜訪到殼牌喜力汽車服務中心-上群汽車的蔡閔丞老闆,著實不容易,子承父業的上群已在蔡閔丞老闆此深耕近三十年,店裡生意門庭若市,好不熱鬧。問他對於放眼望去皆是各大車系原廠的競爭者有何感想,英雄出少年的蔡老闆幽默的表示『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只要“實在”又有“同理心”,上群仍會是這場戲的要角!』
蔡老闆一見面便不諱言,先前求學時不若許多保養廠老闆是汽修科出身,自己原是學習建設機器相關,因等待兵單時跟著父親於店裡幫忙,博學旁通而開始了汽車售後維修這一行。雖然一開始被客戶覺得”頭家仔”的印象,但在一完全接手,就經歷200 年金融風暴所帶來的市場冷清與度小月後,現在的他已經是能獨當一面的專業保修廠經營者。
對於如何把傳承自父親的店面到跟隨現今潮流並脫胎換骨,蔡老闆強調了『求變但不忘本』的精神。他提到,現在許多同業無論是原廠或獨立保養廠,皆著重網路與媒體推廣,卻往往吸引來僅追求價格而忽略品質的客戶,與客戶間的技術交流及品質口碑才是讓客戶細水長流的關鍵。
蔡老闆分享了當初接手後轉型的小故事:上群早年並非使用殼牌機油,而是另一德國品牌機油,父親當時並未細查與其配合的業務是否為授權經銷商,便開始合作,殊不知蔡老闆接手後才發現對方是平行輸入的廠商,售後服務及品質保障讓人心生疑慮,因此當機立斷決定與大品牌油商合作。考量殼牌的整體配套與合作模式,才決定與殼牌合作,替自己買一份安心,同時也建立更好的公司形象。
其實早年上群未轉型前,重心大多放在輪胎更換業務,然而輪胎供應商近幾年將業務轉往賣場與網路銷售,使原先的輪胎經銷體系不但需備大量庫存,又在僅有微薄利潤被客戶反覆比較殺價,心寒於輪胎供應商殺雞取卵的方式而漸漸淡出,把重心轉往引擎維修保養。相較之下,殼牌堅持不進入賣場與透過網路銷售的通路管理策略,和其他機油及輪胎廠商是反其道而行,同時區隔水貨也避免削價競爭,給合作保養廠無後顧之憂的通路合作關係,亦是當初蔡老闆選擇殼牌的另一主因。
長久使用殼牌的蔡老闆深深感覺,殼牌機油對於車輛好比一劑溫和滋補的良藥,雖然在剛換完油後感覺差異不大,但品質穩定且清潔效果佳,減少油泥與積碳產生,讓車越開越順暢。相較某些品牌如引鳩止渴,換完油後車子如脫韁野馬,雖有力道但卻無法持久,長久下來對引擎造成傷害往往得不償失。選擇殼牌,不僅符合自己對品質的要求,也讓保養的生意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