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頭須進步
2006-11-05
百尺竿頭須進步
(續上期)
接任管理階層至今也有數年,詹總經理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身教。「古人說『身教重於言教』,的確是這樣。想要求員工什麼事情,自己一定要先遵守。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位居上位者的觀念很重要,只要你做正了,做好了,底下的人其實都在看你怎麼做,如果讓他們感受到你也確實在執行,自然你講的話份量就會夠;如果只要求別人,自己卻不做的話,就沒有要求、責備人的立場。對於主管們也是這樣,我會對他們說,這些規則不只你要遵守,我也一樣要遵守,讓他們知道是大家一起實行的,等慢慢養成習慣後,就不用多餘的要求,大家自然會執行,只要看呈現的結果就好,只要過程沒有很多瑕疵,都可以放手讓他們去做;而且我覺得做事情最重要的是要全力以赴,如果真的超出了能力範圍,也不用去苛求。當然,也有一些人是需要多次提醒的,不過慢慢調整,他也總會習慣你的要求,養成自然後就好處理了。管理員工,最不好的情況就是對員工的要求自己都做不到,或是說一套做一套,這樣自然是無法達到要求的效果了。另外,主管人員一定也要公平、公正、開誠佈公,盡量排除私心,對大家一視同仁。」
詹總經理接著說。「當然,人不可能完全沒有個人的偏好,就像拿把刀切下去,很難完美地對分成兩半,總是有略微的差異。人也是這樣,有時候怎麼做都不對,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這時候只有靠自己的判斷,覺得該怎麼做比較好,盡量公平地、圓融地把事情處理掉,只要能讓反彈的人減到最少,就算是成功了。」
此外,現代人的想法和從前不同,是各行各業都會碰到的問題,詹總經理也曾碰到過,自然這也讓他感到不太習慣。他說,以前無論是主管或員工,都覺得首要之事是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妥善完成,當員工將工作順利處理完,主管也會考慮員工的需要,盡力為大家爭取應有的福利;這是因為大家有共同的共識,認為若先將事情做好,在和老闆溝通時也比較有爭取的立場。但是現在的情況不太一樣,新人進公司,通常先問福利怎樣、待遇怎樣,要求與付出之比例的轉變,讓他一時不太適應。
詹總經理舉了一個例子:曾有個在工廠當作業員的小姐,因為表現得不錯,被主管提升到品檢崗位,過了一陣子,適應得很好,工作表現也良好,因此又將她拉到採購的位置,工作地點也從作業現場移到辦公室裡。
剛擔任採購的工作,很多事情都要重新學習,電腦能力也是從頭學起;但或許是大家的刻板印象,認為坐在辦公室裡,薪水該比身處作業現場的高,讓她覺得自己的待遇該有所調整,因此某次向主管反應,認為如果待遇沒有提升到與其他人一樣,就不太想繼續待了。聽聞這件事,因為彼此想法、觀念的不同,一開始讓詹總經理有一點無法理解,但他還是盡力去了解對方的立場,試著與她溝通。「當時我問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是否自認有什麼地方做得比原來更好,值得以加薪來給予肯定?」他回憶當時的情況說。「我問她兩個問題;第一,電腦已經學會、會用來處理工作了嗎?是否已經夠熟練?她的回答是正在學習。第二,坐在採購的位置,需要跟廠商議價,為公司爭取利益的,她是否已經做到?她的回答是還沒有。雖然工作上該做的事,都還在學習階段,但因為公司相信她的能力,願意花時間培養她,所以耐心等待她學成;既然如此,是否等到能掌握自己的工作時,再來談待遇問題比較好呢?她其實也很聰明,只是一時沒想清楚,在這樣說明後,她想想也覺得有道理,回頭就能繼續認真地工作了。」
其實,詹總經理和員工們相處都是這樣的模式。他總是藉由溝通、經驗交流,或是以身作則的方式,讓大家知道該怎麼做,透過了解而接受,而非單純要大家照著做。「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經驗、所知的訊息等都告訴大家,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但這些東西是需要各自去體會的,能吸收、接受多少,都要看個人;但把資訊告訴他們是必要的。」
因為這樣的方法,讓豐達的相處氣氛融洽,工作情緒愉快。
接任豐達總經理後,他也逐漸的在調整業務方向中。比較主要的,就是減少OEM業務的比重。總經理表示,他希望可以漸漸地以自有品牌為主,因為豐達的自有品牌評價一直不錯,很有發展的空間。「如果是理念相合的客戶,繼續合作當然沒有問題;不過如果是理念比較不同的客戶,就計劃慢慢地精簡掉。雖然在短期間內看,會覺得客戶數流失,但若從長遠的角度看就是可行的。」會這麼做,有一部份也是源自他『深耕本業』的想法。「雖然集團是希望能盡量多角經營,不過以豐達來講,我覺得還是要在本業深耕,將根基打得更深、更紮實。當在本業站得越穩,遇到什麼風暴都不需要擔心,因為會有足夠的抗衡力。要想達成這個目標,首先要將整體的『質』提升,然後才是『量』的提升,品牌的形象建立了,品質也處理好了,才能永續經營,破壞總是比建設容易,要是自壞招牌,機會就沒有了。」爬得再快、再高,基石不穩都是很危險的。「我覺得還是務實點比較好啦!」
可能有人覺得,身處集團中的豐達,應該『光是關係企業的生意就做不完了』,其實不然。「關係企業的生意才不好做哪!」事實上道理很簡單,並非所有的買與賣方都能兩相得利,當『降低成本』與『提高營收』同時出現在集團中兩方公司時,問題就很可能出現了。
不過,講完了缺點,詹總經理接著說:「在企業集團裡,優點也是有的,還是有不少地方可以創造商機。首先,關係企業都有配合的協力廠商,這些商家都是可以接觸的對象。
再者,不管是關係企業或其協力廠等,都能有相處的機會,當大家都熟悉後,等於是擴展了自己的人脈,而在集團裡,這個過程會容易得多。另外,雖然是不同的公司,但同在一個體系裡,就是一家人,彼此有一種無形的親近感,其間無論是人或產業,都更容易互相了解,而當與相同產業接觸時,先前的經驗就是很寶貴的累積了。總之,任何事都各有優劣,機會還是很多的,只是看有沒有那個敏感度,會不會有效利用而已。而這類能力的發展,就得靠主管們慢慢引導旗下員工,建立起他們開發市場與客戶的信心。」
關於未來的發展計劃,詹總經理認為可以朝異業結合與開發通路兩方向走。因為豐達有自己的分裝廠,也有很好的銷售能力,若能和掺配廠結合,應該可以產生更大的競爭優勢。而通路配置方面,則是希望可以建立得更完整;以經銷商來說,若能找到更多理念相同、願意彼此配合的廠商,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公司的發展方面,那麼,關於總經理個人呢?
「其實我覺得個人沒那麼重要啦!」他笑著說。「進公司也二十幾年,要論退休資格,很快也能達到了,所以現在我最想做的,就是找到適合的人才,將豐達傳承下去。一個公司想發展得好,人才是很重要的,但適合的人不是想找就找得到,相關的訓練也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完成,需要時間、需要歷練,要先把組織弄得很好,不管任何人隨時離開職位,公司都還能照常營運發展,不會因為一個人不在,就造成作業上的影響,這樣才能讓人放心。」總經理說,目前訓練人才的計劃持續在進行,希望兩三年內可以得到期望的成果,那不管他什麼時候退休都不用擔心了。「因為,要是沒把能處理的都處理好,就離開崗位的話,對同事們也不公平啊!」
接觸油業多年,對自己要求嚴格的詹總經理認為還是有自我提升的空間,「我給自己的期許是,達不到一百分沒關係,但是至少希望可以達到八、九十分,這就是對自己的目標了吧!」
豐達貿易(股)公司
桃園縣龜山鄉振興路229巷37弄10號
TEL:03-3209311 FAX:03-320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