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攻技術到研修管理 --殼牌加盟店承億汽車專訪(下)
2007-04-05
從專攻技術到研修管理--殼牌加盟店承億汽車專訪(下)
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研究生的店長,從更大的格局來定位保修廠的經營,並經營好自己的保修廠…….
(續上期)
因為專心鑽研學術的關係,現在店內的事務大多已交給師傅處理。許多保修廠都會碰到『找不到合適的人』的問題,而無法將事情授權出去,在承億看來沒有這個問題?「其實是要能捨得把權力放出去,能真的授權給師傅們。當然不可能到100%都授權出去,有些部份還是需要自己處理的,但一般事務,大概70%交給他們都不會有問題,那就大可以交給他們去做;不過很重要的是授權程度的拿捏,因為若放得太多,可能會產生問題,要放不放,還是捏在自己手裏的話,又會讓人覺得不被信任,其中的分寸並不容易掌握。」至於大家普遍遇到的『人』的問題,其實也是困擾他的。
店長說,他曾經想再開一家分店,但最後就是因為沒有合適的負責人選而作罷。雖然店內的師傅在技術方面都沒有問題,但要負責一家店,管理能力與人格特質也同樣重要。「像店裡的兩位師傅,技術上都絕對沒問題,只是個性上一個偏於內向,另一個又容易衝動,都不是很適合負責整間店。」因為這個問題一直沒辦法解決,所以後來才放棄了開分店的計劃。
理想的人選,需要具備的是態度、忠誠、與技術。首先是他看待、處理事情的態度是否正確,有沒有錯誤的觀念。接著是他對企業或公司所抱持的心態,是否能秉持忠誠。以上兩點都屬於人的人格特質方面,主要是先天或生長環境培養而來的,雖然不是不可能改變,但要改變並不容易,所以店長相當重視這一方面。另外,家庭狀況也是他考慮的範圍;如果家族中有人喜歡賭博、或是無所是事之類的,就有可能將腦筋轉到他身上,那對於公司整體來講,也是有害無利。除此之外,各人的個性也是影響因素,性格上是否適合成為領導者,也是必要具備的要素。最後一點才是技術因素。原因是,技術不像人格特質,是容易學習而得的,技術不足,只要學習就好了,但個性想改卻困難得多。所以在忠誠和態度方面,他都會花好幾年的時間來了解,確認這個人是否合適。
而在員工的管理方面,店長說:「只要是牽涉到『人』,就會產生問題,不管你怎麼做,一定都會有人不滿意。」光是以業績獎金計算來說,就有數不清的問題。剛開始,他們是採總體業績法;也就是看整體的營業額,平均分配獎金。但後來發生有些技師接的業績量大,有些小,接量大的難免開始不滿,覺得為什麼做得比較多,卻只能領一樣的獎金,於是改成以個人業績計算。但是,這樣的問題也很大;以個人看的話,有些不好做又利潤少的案件變成沒什麼人要做,大家都會想著要提高銷售量;於是又改成用排班的方式。不過,這樣的方式,因為會接到什麼樣的客戶,事先並無法知道,如果不巧排到這位技師不擅長的領域,對車主來講也不是好消息。「其實,排班這個方法不是不行,只是修的車種要越單純越好,如果我們是專修的保修廠,就比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但是實際上又需要兼顧多種的車系。」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很久,不管怎麼改,都有爭執。最後他想出了整體與個人業績兼具的方式;先以整體營業額平均分配基本獎金,再以個人業績量佔整體的比例,發放額外的個人獎金。到目前為止,這樣的方式雖然還是不能完全滿足大家,爭議卻已少了很多。
目前店內的技師,資歷最久的已經待了8年,最少的也有2、3年,能持續待著的,都是彼此理念比較相近的,就算暫時離開店裡,過一陣子還是會想再回來。之前有位技師因為服兵役的關係暫時離開,但每回放假都會到店裡看看,也不忘告訴他,自己幾時服役完畢,退伍後還想再回店裡工作,拜託務必要等他回來。
店長笑著說:「他都這樣說了,我能不等他回來嗎?」
除了穿著打扮要合規定外,對於廠裡的環境維持他也相當注重。例如維修好的車輛一駛離,維修區就要收拾乾淨、營業時間結束後都要為機械保養,清潔乾淨、上油等。在技師的進修方面,他相當鼓勵師傅去上課、考證照,只要他們有意願,都會排出時間讓他們接受證照測驗。而且,店長喜歡和師傅們聊天,每週兩次的溝通時間也從不間斷,彼此都有相當程度的了解與默契,所以店裡的技師很少是自己說要離開的。店長認為現在的技師數量已經足夠,剩下的只是技術與教育訓練方面還要持續進行了。
在附近一帶,算是斗六保修廠的集中地,但雖然競爭這麼激烈,卻還是能彼此共存,店長說,原因應該是客層的不同。每家保修廠的客層都會受到其店長的影響,店長或加盟主是什麼樣的人,到店的客層自然也會有微妙的不同。以承億來講,他們的客層絕大多數是白領階級,像老師、醫生等,女性車主的數量也不少,因此,他們對技師的外表有特別要求,像是希望不要染髮、打扮要中規中矩等,都是為了讓車主來到這個環境能更自在。
另外他們也盡量避免和計程車、中古車行配合,主要是時間的投資報酬率問題。像中古車,除了售出前的維修整理外,售後若有什麼問題,也都要負責處理,有時候可能一部車就要花上不少時間;而計程車車主的要求通常蠻嚴格的,希望價格能便宜,也希望車子能有高維修效果,也常要花上很多時間在其中尋求平衡,同樣的處理時間,可以服務更多的車主,不然也可以多跟技師們聊天、溝通,或是將店內清掃乾淨;加上運將們有不少習慣抽菸吃檳榔,對以白領階級為主要客戶群的他們來說,若是技師們也學會了這些習慣,並沒有好處。基於這些考量,在店長接手店內事務後,便逐漸轉型,慢慢減少這類客群。「其實也是因為不用負擔店租,開銷比較輕鬆,所以才能這樣做啦!」
接觸、攻讀企業管理讓店長能以更宏觀的角度看待事情,也因為對人際關係更了解,懂得如何與人溝通交往,所以在接待客戶的方面,比普通技師要有信心與技巧,在商品的推廣上也更能事半功倍,因此同樣的一位客戶,由他負責接待的話,有可能會有較高的營業額。但是也因為專心於學業的關係,每天上課、念書、打報告,付出在廠裡的時間相對壓縮,無法時常處理廠務,多少是感到有一點可惜的。
針對現在保修業的市場環境,他認為,有幾點是較為劣勢的。
第一,一般保修廠處於供應鍊的最末端,原廠鎖住某些資訊,減少了核心技術,在在都讓保修廠在維修的時候增加困擾度;像是儀表板需不需要歸零、是否需要晶片鑰匙等。第二是品牌的威力,原廠擁有的品牌威力強大,雖然連鎖保修廠也有品牌優勢,但更需要的是個人魅力或個廠特色。原廠就像患者到長庚醫院看診,常常不是因為哪個醫生前去,而是認著『長庚醫院』這個招牌。
一般保修廠就像獨立開業的小診所,患者比較會因為醫生本人的醫術或個人魅力等前去看診。第三,在進貨方面,一般保修廠的進貨成本比起原廠,大多都是沒辦法比的;連鎖保修廠有可能因為大量進貨壓低成本,不過要端看連鎖系統公司是否有盡力為加盟店爭取。第四是人力資源、制度、福利等,即使他們都有按照勞基法的標準,隔週休二日、提撥6%退休金等,但要比起原廠的大公司,制度與福利還是無法並論,人力較不易取得,也較容易流失。第五,現今的網路發達,各項零件產品的價格都可以查得到,相對的,保修廠的利潤也會被壓縮。
至於優勢方面,第一是汽修業畢竟是專業性高的產業,無論如何都有其需求度,所以不會完全沒有生存空間。第二,台灣地小人稠,車輛數還是很高,而且車子在外面跑動,隨時都可能有維修的需求,不可能每一次都能進原廠,一般保修廠的分布範圍廣、數量多,當車輛從原廠外流時,只要能把握住就是機會。第三是資訊不對稱的優勢,雖然很多產品的價格都能查得,但畢竟各店的進貨成本不一,消費者並無法完全得知,所以還是有一定的優勢存在。
此外,保修廠的趨勢是加入連鎖店、與原廠配合、或是走專修路線—某種車種或某種品項。這是因為,以現在的市場環境來說,單打獨鬥會比從前辛苦許多,在品牌威力和進貨成本等方面,都需要團體的力量。
「其實,像現在北部的大眾運輸業越來越發達,開車的人有可能會變少,車子少了,保養的數量自然也減少,保修廠的生意就會受到影響。另外,科技日新月異,即使是修車的,也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術,像油電混合之類的。而且環保意識日漸抬頭,多年以後,保修廠可能會被認為是造成環境、噪音污染的來源之一,到時候光是選擇廠址都應該夠頭痛的了。」
目前來說,店長還想做的是在廠裡設一面展示牆,將所有常用零件擺出來,附註上零件名稱、用途、壞掉的可能原因、簡單的排除方法等,都展示出來給車主們看,讓想了解的車主可以有些概念,另外也可藉此告訴他們正確的保養觀念,什麼時候該保養、該換零件,當車主更有概念時,行車也能更安全。
店長說,其實書越念是會越有興趣的,他也想過畢業後繼續出國進修或在國內繼續攻讀博士班,但是和想開分店時一樣,還找不到一個適合的接班人,無法安心離開台灣。所以目前的計劃是,等畢業後先考托福,一邊也訓練能接手的人選,如果順利的話,下回再到店裡,可能就會發現店長出國去囉!
承億汽車服務廠 | |
店 長 | 李育憶 |
電 話 | 05-5320872 |
地 址 | 雲林縣斗六市雲林路二段176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