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艱困 品味甜美-專訪金美特技術聯盟店 一新汽修廠(一)
2004-03-05
專訪金美特技術聯盟店 一新汽修廠(一)
浮洲地區有間老字號的汽修廠,屹立19年,也是附近地帶第一家進駐的汽修廠,經歷過賀伯水災,接觸過無數的人、事、車,如今,它依然一本初衷,繼續見證著當地的歷史,它,是一新車輛修護廠。

一新店店長吳昆明先生出身雲林,因為是家中的老么,從小父親對他便有很大的期望,雖然經濟情況並不那麼富裕,但為了讓他有更好的發展,還是在國中時便將他送到當地等同於貴族學校的私校就讀。「那時候年紀還小,愛玩嘛!」吳店長這麼說。畢竟還處在貪玩的年齡,加上本身對念書不是很有興趣,在學校的成績總是無法爬上令父母滿意的層次,種種原因影響下,父親發現這樣的方式對他沒有預想中的益處,而讓他轉到縣立學校就讀。
初中畢業後,父親知道自己的期望勢必要落空,但卻也一時不知該培養他改往哪個方向發展,因此詢問他自己的意見。此時,住隔壁的陳先生給了他一個往汽修方面發展的建議,在考慮之後,他認為自己對汽修業還滿有興趣的,從此踏上了汽修的人生道路。
從學徒時代到現在,吳店長接觸汽修已有26年的時間,自己開業也有19年了,因為本身具有強烈的企圖心,在學徒時代便一直以自我創業為目標,努力的累積自行創業的資源。服完兵役後,因為姊姊住在板橋的關係,轉而上台北發展,剛開始任職於喜美保修中心擔任組長,累積經驗與資金,一年後便達到了創業的目標。
店長說,當時在此地開業,可說是集合了天時地利人和;因為雖然有許多工廠設立在此,附近卻只有他這一家修車廠,別說車子有問題時要找他,就算是輪胎沒氣也得找他,因此在創業之初便已踏出了良好的第一步。而這19年來,店內的營運也一直維持穩定,沒有遇過低潮期,能有這樣的成績,除了在一開始便已奠定的良好基礎外,店長的不斷求進步,以及一直堅持的服務品質,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19年的時間可以讓小嬰孩成長為成年人,汽修業當然也有許多的變化。吳店長表示,以前汽修學的是比較機械式的東西,但是現在已一切往電腦化邁進。「一定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技術、知識能力,不提升就會被淘汰。」這是店長的座右銘,因此當他發現車子的走向即將轉向電腦化時,便積極地買書自修,增加知識,加強對自己的訓練,再輔以每日修車的經驗累積,系統的轉換對他而言絲毫不構成困擾。此外,他也不斷地求新求進步,店內的設備、招牌、與一些工具等,每兩年便會進行一次更換或翻修,永遠用最好的一面面對顧客。
而在汽修廠的經營方面,他也有著洞燭機先的能力,早在開業不久後,吳店長便已注意到汽修業的經營模式勢必將作轉變,除了技術之外,服務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因此開始要求自己與店內的技師們,提升對顧客的服務,務必使每位車主都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完全轉型成功至今也有12年以上的時間。店長對於客戶的服務要求是,對於新的顧客,服務度要以100﹪為目標,務必爭取到他下次還會到店的機會;對於老客戶,也需要不斷地加強服務品質,力求把握住每一位舊客戶;而對於所有的客戶,他們所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是服務的重點,必須要盡量滿足其需求。

店長說,金美特除了有完整的油品系統、優良的品質以外,維修體系中的各保修廠間也會互相交流,另外,汽修廠與公司間的關係也十分良好,可說是個大家庭,各家若是有了什麼問題,公司比店長本人還要緊張,總是積極地給予所需的支援。吳店長從未加入過其他的連鎖保修體系,但即使是在尚未進入金美特體系前,店內所使用的油品品牌也相當少,這是因為店長認為,油品的品牌如果不時有變動,容易造成客戶對保修廠的不信任感增加,因此他一直避免對油品的品牌做更動。

「從事修車業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要能吃苦耐勞。」這是吳店長的經驗之談。從接觸汽修業開始,每天的工作時間都是超時的,從來沒有一天能準時下班,學徒時代當然是事情交代下來就得盡全力完成,工作到十一、二點是家常便飯,甚至有麻煩一點的車子,或是車輛數又多又趕的時候,凌晨一兩點也得打起精神繼續修;自己創業後,也遇到了賀伯颱風所帶來的水災,一新店是附近地區災情最嚴重的。店長當天從住處步行到廠址,越走水淹得越高,越走心情也越低落,等他走到廠裡的時候,水深已及胸口,店裡所有的設備、機械,全都淹沒在水中了!店長說,幸好有一些很熱心的朋友,大家來幫忙他清理店面,不然不知要花上多少時間呢。一直到現在,他都還非常感謝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