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樞學堂-夜間冶金術的創利關鍵(下)
2015-01-05
為了達成準時交車的承諾,業務鼎盛的廠店大都採取加班方式,如果員工必須經常超時工作,其產值效率降低應屬非戰之罪。建立夜間冶金術的戰略觀之後,日班人員加班機會將大為減少,在擁有正常作息與充足體能的條件下,其保修品質與產值當可維持一定水準。而夜班特別是大夜班人員,在沒有顧客、廣播、電話等干擾下,更能專心全力修車,依據過往經驗及與技師探討的結果,其產值效率必然遠優於日班,甚至可高達一倍左右,且保修出錯機率將明顯下降。汽修業的設備投資,將因新動力、新科技的推陳出新而大幅增加,此時設備使用率高低尤須重視,即使以現況來看,不僅遠低於租金利用率,其回收速度通常也不如購買時的預期。假設貴公司目前每月修理 1,500 台車即已出現兵疲馬困現象,若實施待修車輛去化更快之全時保修制度,將很快紓解車滿為患的壓力,接待人員當可儘量接車,並盡力催促久未回廠之失聯客戶,於交車效率提高的良性循環下,每月保修車口數將可快速增加,設備使用率也會因而提高,每車分擔之折舊費用當可大為減輕。
對預約車輛大排長龍的服務廠, 最大損失其實就是轉往其他同業之車輛,此現象雖早已見怪不怪,但實質上等同商機流失, 該賺的錢卻一直沒賺到,而這些沉沒商機的車主,很可能從此琵琶別抱。推動夜間冶金術戰略,除可放大保修能量,也成就了交車時間變快的優勢,且能大大縮短預約時間, 而真正貢獻則是尋回潛在商機,以台灣當前六百多萬輛汽車的分母來看,任何個別廠雖很難談市佔率多寡,卻也透露出夠強就有無限發展空間。
新近公佈的J.D.Power 台灣區售後服務滿意度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於車輛保修時間之重視度已日益提高,交車效率將會成為業績興衰關鍵。汽修業有一種長期存在的怪現象,即需要越長時間修護的車輛,往往越難準時交車,論其原因並非接車時估計錯誤, 而是技師常被調去應付短期工作,解決之道應是全時保修的落實。若保修時間可 24 小時彈性運用,交車效率必然遠優於當下,顧客滿意度之提高則有如探囊取物般的容易。
企業經營的共同目標,當是兼顧履行對利害關係人承諾的永續發展,夜間冶金術則是打開營收與獲利的寬廣大道。此趨勢戰略當然有執行上必須面對與解決的困難,但卻是追求永續發展之重大突破。對品牌車廠而言,售後服務已逐漸成為新車銷售的領頭羊,誰的售後服務滿意度高,誰就會是新車銷售的常勝軍,誰的獲利就可締造新高峰;以獨立車廠來論,車源爭奪戰早已默默改變了營運榮枯的命運,誰的顧客滿意度高,誰就擁抱消費者青睞,誰就能賺進前所未有的利潤。逐步的小改善儘管重要,但戰略之大躍進卻能遠拋競爭對手。趨勢讓富可敵國的諾基亞吹響熄燈號,也讓蘋果與三星成為新的英雄;趨勢使傳統引擎感受極大威脅,也使新動力成為兵家必爭之研發;汽修業走過數十年習以為常的營運模式,而新趨勢終將改變保修世界。許多同業正面臨著車輛過多與車源太少之不同困擾,也多少忽略了該回廠而未回廠的既有商機,而存在已久的這些課題,其實已到必須克服之關鍵時刻,對缺車的同業而言更是刻不容緩。
夜間冶金術戰略,係在既有的廠房與設備下推動,無須增加任何投資,其最大利基就是由原本的一班制變為二班制或三班制, 在車源不虞匱乏的情況下,其營收與利潤之擴增,有的可能達不到班制倍數,但也有機會超過此倍數。全時保修的最大成本為薪工津貼,費用部份當以電費增加較為明顯,水費及電話費則微乎其微。在產值效率高於現況日班、管理階層少於日間、折舊與租金費用得以更有利分攤的情況下,其淨利率肯定優於現況,對公司盈餘的擴增則有絕對貢獻。業務鼎盛的服務廠,不妨查看一下便速( 方便快速) 性的客怨記錄,以及失聯客戶變動表,並思考潛在商機有多龐大,品牌車廠則請留意保固期後之五年回廠率,當可發現業績再成長的必然軌跡。生意量不足的服務廠,體質、制度、廣宣與客服改善應是長期的功課,若想加速擴增保修車源,那成本低、針對性高之夜間冶金術,則是風險最低且可隨時發動的特色攬車法。
2006 年開春之後,我即在講堂上與車伍報導月刊,陸續預測新車年銷售量將長期大幅滑落,也警示汽修同業們此去一路下坡, 雖然我始終不樂意這些預測成真,但遺憾的是多年來已成為事實。此際,我再提出夜間冶金術這項 2015 年趨勢戰略,也許很多人會認為窒礙難行,更多人則因史無前例而輕忽,或以老二心態等人先行,但容我誠摯呼籲,這項利基明確的趨勢戰略,將會在台灣陸續出現大贏家,只是眼前我尚無法預知到底有哪些先驅者。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