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油郎的銷售能力培養-上海合寅

2013-09-05

賣油郎的銷售能力培養


上海合寅 簡文良

在潤滑油行業沉浸了 26 年,後 10 年主要工作是從事潤滑油行業專業人員(這裡的專業人員指的是除了業務人員、還包括門市、客服人員、業務經理與經銷商老闆等)的培訓;從埃克森美孚的中國培訓經理、到成為亞太區培訓顧問/企業內部講師,最後得於 2007 年年底退休。2008 年於臺灣成立合寅管理顧問公司,2009 年因業務發展需要,在上海成立上海合寅潤滑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很慶幸自己從未離開過潤滑油銷售這個行業,也很高興在退休後仍能在培訓這塊領域裡持續成長、積累經驗;藉由教學與媒體平臺,與人分享在這個行業裡的所見、所聞、所得,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在這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賣油郎的銷售能力培養”。“賣油郎”這個詞,事實上已很少被人拿來這樣用或叫。“賣油郎” 換個現代的說法,就是“從事潤滑油買賣的銷售人員”。我常戲稱自己也是“賣油郎” 一族,是含有點揶揄自己的味道,畢竟自己不再年輕,“郎”這個稱謂對年紀上了 60 的人來說,是有點不適當。這個行業,在中國也不無例外的有很多的女性從業人員,假如是這樣的話,那是應該叫“賣油妹”了吧? 在這個文章裡,我們就權且以“賣油郎”為代表來說明潤滑油業務人員在銷售能力上的需求與它的重要性,及如何養成。

 

潤滑油生意的屬性,少則一罐、兩罐,多則上百、上千大桶;銷售額從幾十元到數千、百萬元;目標客戶群從終端的個人消費、到小、中、大型企業都有可能;銷售時程短從當下立馬交易、長到幾年都有。剖析潤滑油生意的這些屬性,“賣油郎”在賣油時所需具備的能力,實質上跟其他行業對業務人員的能力要求,除了產品與行業專業知識會有所不同外,是沒有什麼太多差別的。所以常有人說,只要你領悟出了賣一種東西的道理與技巧,那麼轉行去賣其他的東西,一樣也能得心應手。我非常同意這樣的說法。

潤滑油銷售是傳統產業,需要勤跑,才能掌握住客戶。但偏偏客戶分散、有些工業客戶的設備車間甚至陳舊、髒亂不堪、溫度很高、環境惡劣,因此,對“賣油郎”的規格要求,除了需具備的基本能力外,還會期望他/她比一般行業的業務人員更能吃苦耐勞,更能忍受長期的出差要求;但兩難的是, 潤滑油行業因競爭激烈,利潤微薄,潤滑企業精打細算,自然無法給出比其他行業較高的工資來進用人才;就是這種“既要馬兒好, 還要馬兒不吃草”兩難的情況,使得整個潤滑油行業普遍面臨兩個人力資源上的大難題。首先是招不到合適的人,其次是留不住人。很多情況是,花了錢做招聘廣告;最後人員終於到位了,但在 3 個月、6 個月、甚至 1 年後,因業務人員表現不如預期,新增業務的利潤甚至連自己的工資都付不了;最後,要不是老闆受不了先說,就是業務人員覺得自己壓力太大(可能是業務壓力,也有可能是養家活口的壓力),最終,不得不選擇自行離去;公司方面只好再重新再做廣告聘用新人。如此戲碼,就這樣不斷周而復始的迴圈著,嚴重影響著公司業務的發展。一旦墮入惡性循環的深淵,還可能動搖到公司的根本生存。

人員流動有很多可能的原因,在我任職埃克森美孚培訓顧問時,曾對這個問題做過調研;經分析後發現,其中可能的幾個大原因之一,卻是新進人員入職後,在沒有得到適當的培訓下,即被要求立刻展開業務開發工作,結果因市場競爭激烈,與客戶互動的能力不足,無法拿到訂單;而直屬領導又無法給予有效的輔導,導致挫折感與日俱增, 終至無法負荷的程度,不得不選擇離開。這對公司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損失與浪費,不管是在時間上還是金錢上。

那麼,給予業務人員具備基本的銷售能力是否就能減緩人員的流動率?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非常肯定的。適當的培訓可以縮短“賣油郎”的學習曲線,少走彎路。再通過工作上不斷地從拜訪客戶中的反復修正與練習,最終必能在客戶那裡建立起專業的形象,贏得客戶的尊重,並與客戶建立長久的合作關係。有了成功的經驗,就對自己更有信心;有信心後,銷售機會的成功率就會增加,成交量慢慢就會成長起來,收入也就相對提高,對公司的忠誠度也就無形中提高了。人員的流動率相對穩定,整個公司便能逐步進入一個正向的良性迴圈,這也正是每家企業想要完成的人力資源規劃。

所以,給予員工適當的培訓是非常必要的。沒有給予適當的培訓,就讓業務人員外出尋求生意機會,交出成果;這就如同讓士兵上戰場,卻不給槍支彈藥一樣、其結果會是如何,是可以預見的。

 

 

那麼應該給“賣油郎”什麼樣的培訓呢?

就像其他行業一樣,簡單的說潤滑油銷售人員需要的能力有五個方面,

1。銷售能力
2。市場行銷
3。商務能力
4。技術與知識
5。個人影響能力,譬如溝通、團隊精神等, 業務人員的職責就是銷售,所以提高業務人員整體的銷售能力,應該是每家潤滑企業重中之重的工作。

建立業務人員的銷售能力,如有可能, 應該從認識銷售流程開始。這是一門學習如何從開始尋找生意機會的線索,到如何把機會轉化成訂單,再到如何拓展生意的課程。世界500 強的企業裡有百分之 70 至 80,都有自己的銷售流程。銷售流程把生意的成交分成幾個階段,論述每個階段該完成哪些工作?嚴格遵守銷售流程的每一步驟,可以確保銷售流程的順暢、不錯失該做的工作,不走彎路,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對於一個剛入社會的新鮮人來說,這是個非常好的課程,最佳上課時間是在入職的 3 個月內,上這個課程的的收穫最高,學習的效率最好。

建議學習的第二門銷售能力課程就是銷售技巧。業務人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拜訪客戶,瞭解客戶的需要,做出提案,並回應客戶的顧慮。好的銷售技巧,能幫助您成功做好每一次的客戶拜訪,展現專業形象,贏得客戶的尊重, 提高業務成交的比率。建議學習這門課程,是入職的三個月後,或與銷售流程課程一起學習。建議學習的第三門銷售能力課程就是銷售談判。在業務接洽的過程中,因為立場不同,總有在產品與服務、交易條件與價格上產生分歧的地方,如何透過技巧的運用,既能拿到訂單、又能維持與客戶之間的長久關係,達到雙贏甚至三贏得結果,是這門課程學習的重點。學習這門課程的時間,是在學習銷售技巧3-6 個月後,學習效果會比較好最好。

 

建議學習的第四門課程是大客戶的管理。業務人員開始做生意,假如沒有特殊情況,應該會是從小客戶開始做起;原因是小客戶的要求會比較少,因為採購量少,所以對價格也不會像大客戶那麼堅持,所以在小客戶上成功的概率會比大客戶要多得多。但經過 1、2 年的工作體驗後,業務代表在銷售量的壓力下,一定會轉向大客戶,因為大客戶能帶來量及收入的增加。管理大客戶的方法是不同於小客戶的,重點要放在與高層之間的接觸、關係、戰略的建立上面,需要不同層次的溝通與拓展關係的技巧。學習這門課的時間,建議在銷售談判課程之後的半年到 1 年之間學習。

 

建議學習的第五個課程是銷售輔導。當業務人員做了 1、2 年後,成為資深的銷售人員或成為部門主管。他的下屬或在輔導的資淺人員是不是用對了銷售流程的工具,銷售技巧及銷售談判與大客戶管理的技巧是不是用到位了,這是需要學習一些輔導的技巧,才能夠去輔導別人的,否則事倍功半,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學習銷售輔導的時機,是當你需要去輔導別人,可能是你的同儕,可能是你經銷商的業務代表、可能是你的下屬,在銷售流程、銷售技巧、銷售談判與大客戶的管理的使用效率時,就是需要學習這門課程時間了。

整個銷售人員銷售能力提升的學習順序與框架就如下圖所示,提供給大家參考。我個人相信,提供員工循序漸進的學習這五個課程的機會,不僅能夠武裝他們需要的能力,給公司帶來效益,更因為在工作上的表現,也會幫自己掙得一份不錯的收入,從而對公司的向心力也是會增強的。這種公司贏、銷售人員贏、客戶贏的三贏局面,一定能夠幫助公司奠定下長久穩定的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