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市場掃描

2015-10-05



 

API 報告美國原油庫存出現大減! 減幅遠遠超乎市場預期


美國石油協會 (API) 報告顯示,9 月中旬美國的原油庫存大減 368 萬桶,市場原先預期減少 53.3 萬桶,庫存減幅遠遠超乎市場預期,油價聞訊瞬間急拉,但收盤仍小跌0.69%。美國能源情報總署 (EIA) 也將於 9 月 23 日公佈官方的原油庫存報告,市場預期原油庫存將減少 70 萬桶。

據普氏能源 (Platts) 估計,統計自今年四月至七月,紐約輕原油 (WTI) 與布蘭特(Brent) 油價已雙雙平均下跌 15% 之多,但同期沙烏地阿拉伯的原油日產量竟不減反增,自四月份的 1,010 萬桶,到七月份更增產至 1,045 萬桶。

 

油價若跌破 40 美元俄羅斯可能被迫減產


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 Alexei Teksler 9 月18 日表示,如果國際油價跌破每桶 40 美元價位,俄羅斯的生產商有可能將會被迫削減原油產量,這是俄羅斯首度坦承油價下跌將會令該國的原油產量減少。前蘇聯第二大產油國哈薩克也稱,若油價跌至 30 美元,該國明年原油產量可能將減少 10%。

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日產量穩定在 1,070 萬桶的高位附近,因盧布貶值降低了生產成本,進而緩解油價下跌對該國生產商的影響。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 9 月初在北京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晤,曾表示委內瑞拉和俄羅斯將聯合起來為油價回升而努力。

俄 羅 斯 副 總 理 德 佛 柯 維 奇 (Arkady Dvorkovich) 9 月 1 日則表示, 雖然原油價格較長時間的低迷可能會導致產量的下滑, 但該國無意削減原油產量來支撐油價。德佛柯維奇表示,俄羅斯願意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共同討論穩定油價的措施,但排除了減產的可能性,因俄羅斯並不像沙烏地阿拉伯那樣具備快速調節產量的生產能力。

 


強人終低頭!俄國財政拮据, 普丁擬對油商拔毛


面對疲弱的油價,即使是強人終究得對現實低頭。俄羅斯總統普丁去年還信誓旦旦承諾不對油商進行加稅,如今政府財政吃緊,這項承諾可能即將跳票。

俄羅斯經濟衰退導致國庫捉襟見肘,在不大砍社福預算的前提下,普丁於 9 月 22 日指示閣員研議加稅的可能性,開刀的對象直指受盧布貶值庇蔭的石油產業,普丁希望油商能共體時艱。

俄國盧布從 2014 年初以來重貶超過五成,最大受惠者就是原油出口商,不過按照尚在討論中的計畫,俄國內政部將要求石油產業未來多繳六千多億盧布或相當於 91 億美元的稅金,以補財政缺口。

俄羅斯財政部估算年底預算赤字占 GDP比重將來到 3 個百分點,普丁下令 2016 年絕對不能超過此水準,不過如果 2016 年油價還是沒有明顯反彈,那麼唯有訴諸加稅才能平衡預算,但這也可能迫使油商減產。


油價若卡在半百,全球 1.5 兆美元石油投資案恐擱淺


油價崩盤已經超過一年,全球石油業投資活動幾乎陷入停擺,即使是頑強的美國頁岩油業者面對油市寒冬也是很難熬。

國際油價指標布蘭特原油目前在每桶50 美元附近震盪,能源顧問公司 WoodMackenzie 於 9 月 21 日發佈的產業報告指出,在此狀況下,約有 1.5 兆美元的石油投資案根本不賺錢,美國頁岩油也包括在內。

Mackenzie 估計未來新石油投資案將減少二至三成,而今年迄今已有 2,200 億美元的投資計畫喊卡,較 2 個月前的估算值高出至少 200 億美元。

美國頁岩油以效率見長,對低油價反映速度也最快,北美資本支出減少四成五,估計一半以上都來自美國。

 

美國外海油氣探勘區塊礦權釋出收入創 30 年新低


普氏能源資訊報導,美國內政部長朱厄爾 (Sally Jewell) 9 月 15 日表示,受到油價下跌的影響,生產商對海上油氣探勘區塊的興趣已經大幅下降。今年美國墨西哥灣西部外海油氣探勘區塊礦權的釋出收入僅 2,270 萬美元,只有去年 1.1 億美元的 20%,並且創下了 30 年以來的新低。朱厄爾表示,油價下跌令生產商縮減投資是相當容易理解的, 如果油價持續低迷,未來生產商的投資興趣還會繼續下降。

美國原油日產量在六月初創下 961 萬桶的新高之後累計已經減少近 50 萬桶。截至9 月 4 日當週,美國原油日均產量為 913.5萬桶,前週與去年同期分別為 921.8 萬桶與859 萬桶。美國能源部最新月報表示,美國原油日產量從去年的 870 萬桶增加至今年的920 萬桶,但油價大幅走跌之後,預估明年的日產量將降回 880 萬桶。能源部對今明兩年美國原油日產量的預估都較 8 月報告下調了 10 萬桶。

 

美國石油解禁撬開國會大門, 傳 OPEC 對油價反彈絕望


美國眾議院能源次級委員會 9 月 10 日終於通過法案,為推翻 40 年的石油出口禁令鋪路。未來如果美國油出口海外,預料將對國際油價( 布蘭特原油) 形成更大壓力。

美國石油產量大增、急尋出路,在國內需求無法消化的狀況下,對外出口是唯一可行方案。9 月 11 日在共和黨議員主導下,小組委員以口頭表決通過法案,下週法案將交付全體委員審議,之後將再依序送交眾議院與參議院進行表決,能否順利出國會大門, 預料還有一番苦戰。

在相關消息方面,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對今年油價回升已經不抱持期待,原因是市場供給太多與中國需求減緩。但即使如此,OPEC 維持市佔率的策略可能不會有所調整。

 

IEA:低油價將令美國頁岩油日產量減少 40 萬桶


國際能源署 (IEA) 9 月 11 日在月報當中表示,受到油市供給過剩的影響,全球石油庫存在截至 6 月底的 6 個季度當中創紀錄增加了 7.15 億桶;不過,接下來 4 個季度的庫存增幅可望明顯放緩,並預計至明年下半年開始,全球石油庫存可望開始下滑。7 月份, 經合組織 (OECD) 國家的石油庫存增加了1,800 萬桶,至 7 月底時達到創新高的 29.23億桶。

IEA 表示,8 月份油價創下了 6 年新低, 主要因為油市過剩以及對全球經濟擔憂的影響,特別是中國大陸。而油價的下跌預計將會令 2016 年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以外國家的原油產量減少約每日 50 萬桶,此將創下 24 年來的最大減幅,主要因為美國、俄羅斯以及北海產油減少的影響,其中美國頁岩油的產量預估將減少約每日 40 萬桶。


頁岩油商投降!Samson 聲請破產, 幕後大咖 KKR 賠慘了


彭博社、路透社報導,Samson 在美東時間 9 月 16 日晚間赴美國德拉瓦州 (Delaware) 法院依據破產法第 11 章正式聲請破產,身上共計背負 42 億美元的債務,規模在美國今 (2015) 年能源業的破產案中名列前茅。

Samson 是在 2011 年由 KKR 帶頭以 72 億美元進行槓桿收購,破產期間會繼續維持公司運作。

Samson 等頁岩油商之前帶頭運用水力壓 裂 法 (hydraulic fracturing) 、 水 平 鑽 井(horizontal drilling) 大舉抽取石油,但毫無節制探鑽石油、卻使得美國石油產出跳增, 成為石油崩盤的導火線,到頭來反而害到自己。

與 KKR 一同出資收購 Samson 的夥伴伊藤忠商事 (Itochu Corp.) 已經認賠抽手, 今年 6 月以僅僅 1 美元的代價將手上持有的 Samson 25% 股權全部出脫,之前付出的104 億美元付之一炬。若以此來看,KKR 對Samson 的投資應該已經一文不值。


中國原油期貨  10 月上市


繼英國布蘭特 (IBCON)、美國西德州(WTI) 兩大原油期貨指標後,全球油市第三大基準呼之欲出。

路透報導,「中國原油期貨」預計 10 月上市,成為全球原油期貨市場第一個以人民幣計價的期貨指標,參與國際油價的定價權。報導並指出,原油期貨價格牽動成品油定價,關係到大陸未來推動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大陸今年開始放鬆對現貨石油市場的控制,首次向民間煉油廠發放原油進口配額,開放准許獨立煉油商能夠進口原油,也迫使三家國有石油巨頭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市場壟斷局面改觀。

更重要的是,透過以人民幣計價的交易模式,更能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全面可兌換,進一步提升人民幣的國際貨幣地位。

中國財經網報導,「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將建立由全球最大石油消費國主導的油價指標,可以抗衡產油國哄抬高油價。


中俄簽逾 20 協議  合作開發石油


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期間,中石化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簽署了廿多項合作協議,涵蓋基礎設施、經濟、金融、能源、投資、交通等領域,包含《共同開發魯斯科耶油氣田和尤魯勃切諾-托霍姆油氣田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協議中,中俄石油公司相互持股。

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 收購中國化工集團三成股權,雙方將在石油、油品和石化產品交易方面合作。另外,協議內容指出, 中國石化有權收購俄羅斯石油公司所屬東西伯利亞油氣公司和秋明油氣公司這兩家公司49% 的股份。這兩家公司分別擁有魯斯科耶油氣田和尤魯勃切諾-托霍姆油氣田,均位於俄羅斯石油公司的重點經營區域,且擁有油氣田的開發許可證。雙方將設立聯合技術工作組,確定最終投資方案和最終協議文本。


中俄將建第 2 條輸油管


中石油副總裁孫龍德 16 日表示,中俄原油管道二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於今年 8月獲得中石油批准,計畫 2017 年完工,屆時中俄之間將有兩條輸油管,2018 年俄羅斯可達到每年增供 1,500 萬噸原油。

目前中俄之間已有一條原油管道,自俄羅斯遠東斯科沃羅季諾 (Skovorodino),經由中國黑龍江省和內蒙古,最終輸往大慶, 全長達 1,000 公里。當時中俄雙方歷時談判14 年,於 2009 年動工,2011 年開始輸油,目前已輸油 6,145 萬噸。不過在開始輸油前3 個月,雙方曾就油價出現分歧,俄方甚至揚言對簿公堂。

近期原油價格重挫也讓中俄能源合作談判產生變數,中俄雙方仍就西伯利亞氣田輸氣至中國進行密集談判,日前俄國能源相關消息人士指出,中俄或在明年春天就西線天然氣管道達成協議。


中海油旗下尼克森恢復在加拿大長湖區油砂作業


中國海洋石油公佈,收到加拿大阿爾伯塔省能源監管機構對旗下尼克森發出有關長湖油砂作業區暫停令的第 2 修訂令,解除部份管道的暫停令,尼克森能夠完全恢復在長湖的油砂作業。

公告提到,為使暫停令能夠全面解除, 尼克森正在遵守監管機構的要求,包括處理剩餘被暫停的管道,監管機構將繼續審查。


中海油與民企合辦深水鑽井公司


9 月 21 日,中海油在官方網站發表文章稱,中海油下屬的海油發展與美鑽能源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下稱美鑽公司) 共同出資成立海油發展美鑽深水系統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發展國家海洋深水油氣勘探鑽採核心系統裝備。接近中海油方面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美鑽公司上屬的美鑽集團在深水勘探技術方面有一定優勢,其於去年末推動了與中海油的合作,這與想要在深水勘探上有所發展的中海油一拍即合。

安迅思能源研究總監李莉認為,在當前的低油價下,油氣公司經營形勢低迷,美鑽公司與中海油合作可以達到「脣齒相依」效果;而在低油價下深海勘探業務收縮最為嚴重,因此新公司未來需要高油價刺激才能有不錯的發展。


印尼求親中油五輕 經部:看各國條件決定


中油高雄五輕廠將在年底關廠,由於設備使用年限不長,吸引馬來西亞、緬甸與印尼等國家廠商來台洽談設備交易。經濟部次長卓士昭 9 月 15 日表示,會考量條件後決定廠落誰家,但目前以印尼最積極。

卓士昭指出,印方不只想購買設備,也看中台灣技術與管理人才,並表達將提供土地、環評規劃與基礎水電設施等協助。印方也希望中油與當地企業合作,提供技術經驗與管理能力。

至於傳聞印尼當地業者競爭激烈,至今未整合完成,卓士昭則說,將交由印方國內自行整合,且不限定非遷廠印尼不可,我方秉持開放態度,哪個國家能提供最好條件就跟該國合作。

 

高煉油總廠 11 月關閉原址轉型生態復育公園


中油積極執行後勁煉油廠關廠計畫,依進度目前尚有 6 座工廠未拆,中油高雄煉油總廠廠長許如凱表示,尚在運作的有脫硫和重油工廠,約 900 名員工,預計 11 月全數關閉,部分生產線遷至大林廠,而林園廠也已升級為新三輕廠,但是仍舊有產能不足問題,需仰賴進口。原廠址拆遷後會留守約200 名人員處理後續廢棄物和廢水等問題。高雄市都市發展局長李怡德表示,初步以「特定生態復育保存專區」規劃,先做土地復育,未來再依據產業需求規劃。高市環保局也表示,將督促中油進行汙染整治工作, 並稽查土壤與地下水汙染情形。

市議員張豐藤則認為,應分期開發整治, 低度汙染區快速整治、行政區機能佳,可引進低汙染產業,帶動工作機會、高度汙染區用自然復育方式長期整治,成為後勁生態公園。


差別油價  台塑化搶客告捷


國內柴油搶客戰悄悄開打,台塑化今年 2 月祭出差別油價後,針對國內柴油價格每公升刻意比中油便宜 0.3 元,這項策略讓台塑化成功拿下台鐵局柴油標案,台塑化主管直言,台塑化國內柴油市占率,已從 17% 多上升到 20%。

國內油品市場居老二的台塑化積極出招, 讓龍頭中油如坐針氈,無法忽視競爭對手動靜。

台塑化今年 2 月以來,對國內油品定價策略相當彈性、靈活,同時也推無鉛汽油95+,讓外界認為台塑化衝著一般消費大眾市場而來。

不過,台塑化坦言,加油站據點沒有大幅增加,汽油發油量難衝高,主因是國內民眾消費習慣注重便利性,台塑化加油站據點僅 527 家,中油則高達 1,584 家,台塑化據點位於市中心更少,不易大幅拉高汽油市占率。

 

 此外,當初台塑化興建煉油廠,設計製程柴油產量會比汽油多一倍,與中油煉油廠相反,台塑化柴油年產能約 1,082 萬公秉,

中油為 628 萬公秉,迫使台塑化必須尋找穩定柴油出海口,以消耗產能。


史上最大騙局?福斯汽車被控排氣造假


美國環保局 (EPA) 9 月 18 日指控全球汽車業巨擘德國福斯汽車 (Volkswagen) 在部分柴油車款的排氣管排放檢測中造假,最高罰款可能達到 170 億美元。

福斯執行長文德恩 (Martin Winterkorn)已就此道歉並於 24 日下臺。

美國環保局指控福斯違反清新空氣法, 過去 6 年來,在美銷售的幾款柴油版福斯及奧迪 (Audi) 汽車以軟體程式進行技術性作弊,這些軟體可識別汽車是否在接受檢測, 並在接受檢測時啟動保護系統減少氮氧化物排放。一旦上路,這些汽車排放的污染物最高可達法定上限的 40 倍。

涉及的汽車包括自 2008 年開始在美國市場出售的 48.2 萬輛汽車,相關型號則有2009 至 2015 年 出 廠 的 Jettas、Beetles、Audis A3 及 Golfs,以及 2014 年與 2015 年出廠的 Passats。福斯將召回此 48.2 萬輛汽車並停售這些車款。

德國政府說,將調查福斯汽車是否也操縱了歐洲的廢氣排放測試。

 

汽車舊換新且出口貨物稅最高抵 7 萬


為提振出口,經濟部研擬汽車貨物稅退稅方案,擬規畫依車齡分 3 個級距退稅,車齡 4 年以下、4 ~ 8 年、8 年以上舊車換購新車、且舊車辦理出口,可折抵 7 萬、5 萬、3 萬元不等貨物稅,以期帶動整體汽車產業鏈發展;至退稅對象,以購車消費者為主。

財長張盛和大力支持表示,這項政策兼具舊車拓銷出口、節能又減碳、帶動汽車產業發展等多重效益,值得大力推動,汽車新掛牌數可望衝刺至 50 萬輛目標。

惟貨物稅執行年限 3 年或 5 年,財政部主張由政院二擇一,比照電動車屆滿再延長; 但經濟部主張此屬常態性退稅措施,不宜訂年限才有執行推動。

財政部早先曾提兩個級距構想,即 8 年以下、8 年以上各減免貨物稅 5 萬、3 萬元, 也將納入評估,政院將二擇一定錘。


尬進口  國產車推特仕車衝業績


民俗月過後車商加速衝刺下半年業績, 國產車透過推廣增加超值配備的特仕車,提升銷售戰力,力抗進口車削價競爭。中華汽車開出第一槍,9 月15 日推出Colt Plus X-sport 勁攻特仕版車型,內裝外觀以籃球球衣元素進行變裝,爭取更多年輕族群青睞。

和泰汽車、福特六和則打科技安全牌, 福特國產小車 Fiesta 上市 Ultra 特仕版限量車,加裝車聯網安全系統;和泰車也將在 9 月下旬針對「神車」Altis 發表增加 9 項科技安全配備的 Safety+ 特仕車。

景氣低迷,使車市自進入民俗月以來明顯下滑,加上近日財政部又無厘頭爆出研擬獎勵中古車出口退稅的說詞,車商憂心將引發買家觀望,影響國產車買氣,因此國內車廠決定先下手為強,針對熱銷國產車型,推出加配備、造型進化的特仕版車款,透過限量供應操作,提升產品行銷話題性與曝光度,進而收到維繫、增加新車買氣的效果。


8 月業績  裕隆超車和泰


受到國內車市買氣下滑,且進入民俗月傳統淡季,汽車製造廠暑休等因素衝擊,上市車廠 8 月營收淡,兩大龍頭和泰車、裕隆年減逾 15%,不僅減幅為今年以來最大,更雙雙跌破百億元大關。

和泰車還因提前於 7 月底結算暑期銷售競賽獎金,8 月業績下滑,單月營收首度遭裕隆超車。惟和泰車前 8 月累計合併營收率先突破千億元大關,來到 1,092 億元,遙遙領先同業。

同屬裕隆集團的中華車與裕日,由於今年 8 月新車銷量稍高於去年同期,單月營收有小幅成長,中華車 8 月合併營收 23.92 億元、年增 2.9%,裕日車 21.14 億元、年增5.12%。

車市龍頭和泰 8 月則因第一線唱空城、新車銷售戰力大減影響,單月營收僅 82.9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近 2 成,跌幅為上市車廠最大,甚至還輸給裕隆,引發外界關注。


巴菲特看衰油價!前景恐怕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美好


素有「股神」之稱的華倫巴菲特 (WarrenBuffett) 看壞油價前景,因此決定拋售埃克森美孚股票 (Exxon Mobil Corp.)。

巴菲特 9 月 8 日接受專訪時表示,他之所以花費 45 億美元購入全美營收最高獨立煉油廠 Phillips 66 的股份,完全是出自對董事長兼執行長 Greg Garland 的敬佩,以及該公司在化學等領域的營運績效,並不是因為它是一家煉油廠或是整合型石油公司的關係。巴菲特隨後表示,他已賣出埃克森美孚持股,主因油價的展望惡化,他認為未來油價的發展恐怕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美好。他目前對油價的看法已沒有當初持有埃克森美孚股票時那麼樂觀。

9 月 8 日彭博社統計顯示,美國煉油類股年初迄今漲幅已多達 15%,但整體能源產業的股票卻重挫約 20%。

彭博社 8 日報導,惠譽 (Fitch Ratings) 資深總監 Maxim Edelson 指出,當油價下滑時、西方產油商的受傷程度會比俄商嚴重, 這是因為俄國稅制會在油價下滑時自動調降產油商的稅率,許多損失都是由政府承擔。年初迄今,Rosneft、Gazprom Neft 在倫敦掛牌的股票逆勢上漲了 2.9%、0.3%,而殼牌 B 股以及 BP 的股票卻分別慘跌 28%、18%。

 

油價低迷不阻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擴張之步


2014 年 6 月至今,油價已經下跌超過50%,許多鑽探商面臨嚴酷的選擇:要麼關閉鑽機保存資本等待破產,要麼向一家財力雄厚的救助者讓渡一些獨立性以換取未來可能的暴利機會。而埃克森美孚恰在市場低迷之時,趁機擴張。

埃克森美孚擴張之步邁出時正是 40 美元的油價摧毀眾多負債沉重的公司之際。而隨著埃克森美孚在美國最大的石油產區—西德州擴張,目前,這家全球能源巨頭正在調整頁岩收購的方式。

據 3 位知情人士透露,埃克森美孚旗下頁岩鑽探公司 XTO Energy 高管正在與二疊紀盆地的小型生產商進行潛在收購和合資的談判。該公司正將 2014 年首次在該地區採用的新規則應用到更廣的範圍,按照這種新規則,營運商將獲得未來的收入,而非大量的前期股票或現金支付。

對於埃克森投資者來說,新交易規則提供了一個額外的好處—該公司不使用庫存普通股來為交易提供資金,個人的資產組合沒有被稀釋。

 

新興國家滄海遺珠找到了! 越南、捷克等五國脫穎而出


在俄羅斯經濟內爆、中國成長趨緩雙重利空壓頂下,新興市場今年並不好過。然而, 若從規模較小的國家著手,還是可以發現一些被人遺落的珍珠。

彭博社 9 月 17 日報導,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的資料,匈牙利、羅馬尼亞、波蘭、捷克與越南這五個國家過去一年的經濟擴張速度比 2010 年還要快;相較之下,其他新興國家過去 12 個月的成長速度卻比2010 年的平均值還要緩慢。

「精選五國」何以如此與眾不同?仔細分析發現,這些國家都是石油進口國,且在2008 年全球爆發金融海嘯之際都名列受創最深的國家名單。過去一年來油價崩盤,讓這些國家順利闖出一片天。數據顯示,波蘭、捷克、羅馬尼亞與匈牙利的經濟成長率已連續七季超越整體歐元區,而波蘭 32 年來首度陷入通縮、再加上薪資上揚與工作機會增加,則使得消費者更有意願花錢。

相較之下,高盛以年輕的人口結構、逐漸增加的中產階級篩選出的「金鑽 11 國」(Next-11,分別是墨西哥、印尼、尼日利亞、南韓、越南、土耳其、菲律賓、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孟加拉),卻還是不敵美國即將升息、原物料重挫與中國經濟趨緩等多重利空的衝擊,股市普遍走弱。

 

中石化前董事、總經理王天普遭開除共黨黨籍


大陸中紀委網站 9 月 18 日發布消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前董事、總經理、黨組成員王天普嚴重違紀,予以開除共黨黨籍。

據瞭解,開除原因是王天普為謀求個人職務升遷進行利益輸送,並收受禮金,而且利用職務之便為親屬經營活動謀取利益,非法佔有公共財務等。


中海油謀劃“大銷售”格局煉化業務有望整合注入上市公司


9 月 17 日有媒體報導,中海油正在推進業務整合,將從中海石油東營石化有限公司撤股,還有意將煉化及銷售板塊合併。

一位不願具名的中海油內部人士表示, 目前中海油的煉化及銷售板塊的確在改革重組,但是將銷售和煉化整合在一起或存在誤會,煉化業務有可能打包並注入到一家公司, 而原油以外的銷售業務同樣將整合到一家二級子公司,這意味著煉化的銷售也將被整合進“大銷售”範疇。“具體的方案還在討論中,目前初步討論的方向有不確定性,未必會是最終的結果。”該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