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市場掃描

2015-12-05



 

OPEC 原油產量連減 3 個月創 5 月以來新低


普氏能源資訊 11 月 16 日發佈的一份調查顯示,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10 月份原油日產量較前月減少 12 萬桶至 3,108 萬桶,為連續第三個月減少,並創下今年 5 月以來的新低,主要受到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拉克產量下滑的影響。不過,普氏資深記者 Margaret McQuaile 表示,這並不意味著OPEC 競爭市場份額的政策有所轉變,稱 12 月 OPEC 例會當中做出產量政策變動的可能性很小。OPEC 官方的日產量上限為三千萬桶。

普氏對分析師、石油行業高管以及OPEC 官員所做的調查顯示,10 月份,沙國原油日產量減少了 16 萬桶,伊拉克原油日產量減少 7 萬桶,安哥拉日產量則是減少2 萬桶;利比亞與奈及利亞上月原油日產量則分別增加了 5 萬桶與 8 萬桶,而其餘 7 個俄羅斯稱投資削減OPEC 成員國上月日產量則是沒有變化。而根據 OPEC 上週甫發佈的月報,其 10 月份的原油日產量為 3,138 萬桶,較前月減少每日 25.6 萬桶。


將威脅到長期的能源安全


普氏能源資訊報導,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特克斯勒 (Alexei Teksler) 11 月 17 日表示,明年國際油市仍將是供給過剩的局面, 估計在 2017/18 年以前油市還不會達到供需的平衡;不過,由於油價的低迷導致上游探勘與生產的投資大幅削減,國際油市可能在3-4 年內再度出現新的失衡,屆時需求將會超過供給。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 儘管油價低迷,但因盧布貶值降低了生產成本,有助緩解油價下跌對該國生產商的影響。特克斯勒認為,低油價所造成的上游投資削減中期來說對所有的石油生產者都會造成衝擊,並且也將會對全球油市帶來嚴重的長期後果,因為目前能夠確保 2020 年以後提供穩定原油供應的許多項目都已經被凍結或者是推遲。

國際能源署 (IEA) 執行總裁畢羅 (Fatih Birol) 此前表示,今年全球石油投資已經減少逾 20%,為史上最大減幅之一,其中很大一部份源自北美和巴西。而 2016 年可能會繼續下滑,此將是全球石油投資 20 年來首度連降兩年。IEA 也預估,受到上游支出削減的影響,OPEC 以外的原油產量將會在 2020 年以前觸頂至略高於每日 5,500 萬桶。

 

高盛稱原油恐急跌至 20 美元, 石油 ETF 瀕臨歷史低點


英 國 電 訊 報 11 月 19 日 報 導 , 高 盛(Goldman Sachs) 指出,受今年異常強勁聖嬰效應導致冬季偏暖以及供給過剩的影響, 原油價格急跌至 20 美元的風險依舊偏高。不過,高盛也表示,如果真的出現急跌、反彈速度也會相對變快,情況將類似 1986 年、1988 年以及 1998 年。

原油市場目前正上演激烈的市占率爭奪戰。沙烏地阿拉伯史上頭一遭將原油賣給俄羅斯老客戶 ( 波蘭、瑞典 )。伊拉克巴斯拉(Basra) 重油報價甚至已降至 30 美元/桶。伊拉克總理 Haider al-Abadi 表示,油價下跌對國家來說是一項艱困的考驗。伊朗課已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申請紓困貸款。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高盛預估原油價格明年底將可回升至 52 美元。

 

委內瑞拉籲 OPEC 別不信邪, 不減產恐使油價跌剩 2 字頭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將在 12 月 4 日召開產能會議,成員國委內瑞拉石油部長皮諾 (Eulogio Del Pino) 警告,如果 OPEC 這次再沒有減產動作,油價最低可能下探25 美元附近。委內瑞拉財政瀕臨破產,感受低油價帶來的壓力也最重。委內瑞拉疾呼 OPEC 當下應採行過去用過的均衡定價法 (Equilibrium Price) 制訂產能,以使新投入的開採成本至少能損益兩平。委內瑞拉心裡認為每桶 88 美元才是合理的油價水平。

即將重返國際原油市場的伊朗,目前與委內瑞拉站在同一陣線上,不過伊朗並不認為由沙烏地阿拉伯主導的 OPEC 在下次開會時可能讓步。儘管如此,伊朗仍執意增產, 屆時油價恐進一步走跌。

油價崩盤對能源業者的衝擊是全面性,據顧問公司 Graves & Co 統計,原油供過於求已導致全球石油與天然氣業者裁員人數正式突破25 萬人,未來預料還有更多人可能失業。

 

日本煉油廠掀整併潮!傳龍頭 JX 與老三東燃洽談合併


日本國內汽油市場持續萎縮,也讓日本煉油廠為求生存,掀起整併潮;而繼日本第2 大石油精煉廠出光興產 (Idemitsu Kosan Co.) 宣布將和日本第 5 大煉油廠昭和殼牌石油 (Showa Shell Sekiyu K.K.) 合併之後, 日本煉油業界又將有大規模的整併,傳出龍頭廠 JX Holdings 將和第三大廠東燃通用(TonenGeneral Sekiyu K.K) 洽談合併。

日經新聞 11 月 16 日報導,JX 已於檯面下向東燃提出合併提案,預估雙方將在近期內展開正式協商,且並計畫於今年內完成合併的框架協議。
據日經新聞指出,JX 為 2010 年由新日礦 HD (Nippon Mining Holdings) 和日本最大石油公司新日本石油 (Nippon Oil) 合併成立的公司,目前於日本國內的汽油銷售市佔率達約 33% 高居首位,不過因出光/昭和殼牌合併後的市佔率將突破 30% 進逼 JX,也迫使 JX 找上擁有約 20% 市佔率的東燃洽談合併,而 JX /東燃合併後,其市佔率將衝破 5 成大關,將把對手遠遠拋在腦後。

 

日經指出,JX 與東燃合併後,其營收規模將高達約 14.3 兆日圓,為出光/昭和殼牌( 營收合計約 7.6 兆日圓) 的近 2 倍水準,且JX 和東燃合併後,日本煉油業將整編成 3 大廠體制,即 JX/ 東燃、出光/昭和殼牌、以及Cosmo Energy Holdings ( 營收約 3 兆日圓)。


廣東石油:推廣應用油罐車智能鎖控系統


廣東石油率先在肇慶、雲浮地區進行油罐車智能鎖控系統的試點應用,代替了塑膠封條施封,油庫、油站只需要通過電子鉛封施封卡和電子鉛封解封卡在油罐車感應區進行刷卡就可以輕鬆達成對油罐車的施封和解封,減輕了一線員工的工作量,縮短了司機提油時間,同時節省購買封條成本。成品油智能鎖控系統的發展,實現了油品公路運輸全過程的物流信息收集與監控,堵塞油品配送過程中的“跑、冒、滴、漏”,並有效地控制油品質量、降低安全風險。

日前,智能鎖控系統除在肇慶、雲浮地區正式運作外,汕頭、揭陽、潮汕、梅州、佛山地區已經完成硬體安裝準備上線,廣州、惠州地區正在安裝硬體,廣東石油將逐步利用智能鎖控系統有效達到油品運輸全程封閉式監控。

 

油價 7 年新低    物價回不去了


0.8 元,調整後九二無鉛汽油每公升 21.5 元、受歐洲及西非貨油供應過剩,國際原油市場供需仍失調的影響,中油公司 11 月 22 日宣布,自 11 月 23 日凌晨零時起調降各式汽油價格每公升 0.7 元、各式柴油價格每公升九五無鉛汽油 23 元、九八無鉛汽油 25 元, 及超級柴油 19.2 元,油價創近七年新低。

最低油價上回出現在 2009 年 1 月 24 日, 中油表示,以全國發油量超過七成的九五無鉛汽油為例,最低價每公升 22.9 元,快比市售礦泉水便宜。油價往往被視為拉動大宗物資價格的火車頭,在 2008、2012 年油電雙漲時,物價也跟著一飛衝天。但油價跌近七年新低,消費物價卻回不來了。

台綜院院長吳再益表示,物價無法立即隨油價走勢向下,主因是物價有其「僵固性」,即一旦漲上去後,若業者沒有感受到壓力,如消費者抵制、主管機關「請喝咖啡」協調,很難自動隨市場機制調降。

 

油價走跌     台塑四寶皮皮挫


美國原油庫存持續增加,而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日前又表明,當前經濟狀況似乎已為升息作好準備,此話一出,帶動美元連日走升,國際原油價格受此影響,跌幅增加, 以 11 月 5 日來看,紐約原油下跌 2.4%,以每桶 45.2 美元作收,布蘭特原油也下挫1.2%,收在 47.98 美元。

隨著油價持續挫低,塑化股大受打擊, 以 10 月營收來看,雖然部分個股表現較 9 月佳,但與去年相比,由於油價較去年同期下滑了 47.1%,導致年成長仍呈現負值。

根據台塑四寶的公布資料,台塑 10 月營收為 165.9 億元,約增 3.6%,年減 2.6%; 南亞營收為 231.8 億元,較前月下滑 2.6%, 年減幅度為 11.5%;台化營收金額 259.2 億元,月增 0.4%,年減 11.6%;台塑化 10 月營收 535.7 億元,較 9 月增加 16.2%,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達 30.4%。

 

 

中石化涪陵頁岩氣田 躍升為全球第二大氣田


中石化在天然氣領域的步伐持續加快。位於重慶市的涪陵頁岩氣田探明儲量增至3806 億立方米,成為繼北美之外的全球第二大頁岩氣田。涪陵頁岩氣田發現於 2014 年, 是中國的首個大型頁岩氣田。探明儲量增加後,含氣面積也由 106.45 平方千米擴大到383.54 平方千米。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與能源政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對記者表示,雖然目前中國天然氣市場供過於求,但是從長遠來看,天然氣發展前景廣闊,「涪陵頁岩氣田儲量的擴大,將為中國天然氣未來的大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台灣石化業內憂外患到處都碰壁


國內石化業者多次表示面臨「內憂」與「外患」。內憂就是台灣整體環境不利於石化業發展,從國光石化停止在台設廠,到台塑六輕多次傳出工安事件、高雄氣爆案,連高雄五輕也關閉,石化業別說設廠,甚至連擴廠也不易;「外患」是頁岩氣、頁岩油大量量產,導致價格走低,加上中韓簽訂FTA,且兩岸石化業在ECFA 的早收清單中只有八十八項,對台灣石化業來說當然非常不利。

不少大型集團包括台塑、長春集團、中石化等紛另尋出路,台塑已在中國建廠投產、長春集團選在新加坡,中石化選在中國,第一階段擬投資約五十九億元;而外移腳步最快的長春集團已開始收割,台塑中國產能也開出,中石化投資案仍在進行中。

面對國內石化產業困境。業者認為,短期來看因國際市場不景氣、需求低迷,相關乙烯、丙烯、丁二烯等需求不是很大,若幾年後市場回溫,乙烯需求大增時,別說價格, 連調貨都是問題;屆時料源都掌控在別人手中,「台灣石化業者要看國外業者的臉色, 日子就更難過了!」

 

中油大林廠失火    勒令停工


中油丙烯產能最大的大林廠重油轉化工廠 11 月 11 日重新開爐發生火警,遭高市勞工局勒令停工,初估一至三個月才能復工。由於占中油丙烯總產能 40%,下游榮化、中石化、信昌化和台塑林園廠將被迫減產,恐將錯失年底相關加工業者拉貨潮商機。

該工廠今年 8 月底停爐,歷經二個月歲修,11 月 11 日重新啟動轉運,但在上午 11 時 40 分,煙道氣管線突然破裂,造成可燃性氣體外洩,導致起火,廠方動員撲滅火勢, 未有人員傷亡。

高市府工局勞檢處指出,基於安全考量, 勒令該工廠的旋風分離製程停工,必須完成改善計劃,向該局提出復工申請,並通過審查後,才能復工;初估要一至三個月時間。

 

可再生能源於 2030 年代將超越煤成為全球最主要電力來源



國際能源總署 (IEA) 的《2015 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預期在各國推行積極減碳政策的「新政策」情況下,2015 年到 2040 年全球對發電方面的投資,將有高達 60% 投入可再生能源,主要領導投資國將會是中國、歐盟、美國與印度。此外節能領域的投資也將同等重要,節能投資幫助全球抑制能源使用的成長,IEA 統計在 2014 年,節能讓全球能源實際使用量只有無節能時的三分之一。

報告中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發展預期,相對的煤炭在世界能源市場中所扮演的角色則受到排擠,IEA 指出,過去煤自 2000 年佔全球能源 23%,至今提升到 29%,不過在中國積極減煤的情況下,這個上升趨勢已經反轉, 但同時印度的發展卻抵銷部份中國的努力,印度與東南亞的用煤量卻將在 2040 年增為現在的 3 倍,在一減一增下,預期煤炭至 2040 年佔全球能源的比率將降至 15%。


全台首間 7-11 門市GoStation 電池交換站今正式啟動


能源網路已成為集客新據點!以改進大都會區能源分布與管理為目標的新創公司Gogoro,11 月 23 日與 7-ELEVEN 共同宣布成立全台第一座位於 7-ELEVEN  門市的GoStation 電池交換站,地點是7-11 榮鑫門市。

Gogoro 行銷副總彭明義表示:「一直以來我們都積極爭取更多支持綠能理念的新夥伴加入,這次非常榮幸可以和 7-ELEVEN 合作設置全台第一個在超商的電池交換站。7-ELEVEN 現在已然成為消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夥伴與幫手,Gogoro 也期許未來GoStation 電池交換站可以帶給消費者更多資訊與服務。」

7-ELEVEN 表 示,7-ELEVEN 累積超過 30 年經營連鎖零售通路的經驗,不斷朝向多元化與虛實整合的經營模式邁進,創造消費者新優質生活型態。這次很高興可以與豐田將在中國Gogoro 合作,除了支持 Gogoro 在智慧城市與綠能理念以外,也相信創新科技可以讓消費者生活更便利美好。


大力拓展新能源汽車


豐田汽車未來在中國的推廣重心仍是新能源汽車,將投入更多的技術力量在研發低油耗的油電混合核心動力( 混合動力) 車型上。豐田混動車型在華銷量增長 10 倍的目標有望在未來 1 到 2 年內完成。

第 13 屆中國( 廣州) 國際汽車展覽會與2015 廣州國際電動汽車展覽會上,豐田攜31 款車型亮相,有一半為節能新能源車型。

2012 年,豐田在廣州車展上宣布「將『豐田中國』打造成扎根中國的『中國豐田』」﹔ 同時期豐田宣布在海外推廣了 15 年的混合動力關鍵技術在中國生產,這是豐田首次在日本以外的市場生產混動車型。

2015 年是日系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全面復甦的一年。豐田在前 10 月的銷量增幅已跑贏市場,期間混合動力車的熱銷功不可沒。今年也被稱作是豐田在中國大力普及混合動力的“混合動力元年”。

 

機汽車 Out 出門只靠大眾交通工具 + 步行台北人 OK 嗎?


假如有一天,台北市沒有任何一輛機車,沒有震耳欲聾的噪音汙染,沒有 PM2.5 的威脅,不曉得會是什麼模樣?環基環境永續公司董事長卓英仁認為,「捷運 + 公車+Ubike+ 步行」是台北成為現代環保城市的勝利方程式。

卓英仁投書表示,日前兩度造訪北京, 被嚴重的霧霾問題震撼,進而思考台灣的環境狀況。他認為台北市空氣的最大汙染源來自於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氣,並舉例試算說明。

 

若台北市機車數量以 100 萬輛計算,每輛機車跑 1 公里排放 22.9 公克的二氧化碳;每輛機車平均跑 10 公里計算,1 天產生 229 公噸的二氧化碳,1 年會有 83585 噸二氧化碳充斥台北盆地,若加上新北市的汙染量,1 年可高達 25 萬噸!「平均每部機車排放量是汽車的 3 倍多」,但台北市的汽車數量僅為機車的 80%。

卓英仁認為「以一個大眾運輸如此方便的都市,我真看不出台北市機車存在的必要性。」他也指出,台北市捷運和公車網狀分布,加上Ubike 廣為設點,幾乎全市可到達, 若是再提高市區中心的停車費,應能逼使大眾減少開車出門的意願。

 

大陸可望成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在大陸中央及地方密集祭出補貼等多重利好政策的催化下,大陸新能源車市場持續處於熱潮期。2015 年,大陸有望超過美國, 躍升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大陸國務院辦公廳於 10 月 9 日公布《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到 2020 年,充電基礎設施體系要滿足超過500 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在密集祭出政策、國家大力扶持的背景下,大陸新能源車的發展正大步向前邁進, 讓各方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期待再度升級,「十三五」期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可能進一步提速。

國家科技部 863 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王秉剛近日談到,預計 2015年大陸的新能源車銷量將突破 20 萬輛,全年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無法達到此前規畫 50 萬輛保有量的目標,但大陸新能源汽車發展還是有諸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加快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品日益豐富,預計 2020 年保有量有望達到 500 萬輛的目標。


福斯汽車道歉:望重拾中國消費者信心


福斯(大眾)汽車終於道歉了,這次不是對美國或是歐洲,而是對中國消費者。在廣州車展開幕前夕的媒體溝通會上,德國福斯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福斯汽車集團( 中國 ) 總裁兼 CEO 海茲曼教授 (Prof. Dr. Jochem Heizmann)在百餘家媒體面前表示, 福斯集團尾氣門事件給中國消費者帶來的不便表示道歉。福斯希望通過更多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和措施,重拾中國消費者的信心。今年 9 月曝光的排放作弊醜聞,令原本即將登上世界汽車之巔的福斯汽車的信譽和形象一落千丈,除了在美國和歐洲迎接更多的調查外,福斯汽車對其最重要的中國市場也重視起來。相比於之前久拖不決的 DSG 風波,福斯汽車此時對中國市場的反應可謂迅速且誠懇。除了海茲曼教授親自道歉外, 福斯中國還宣布了一系列針對中國市場的措施和產品規劃。集團旗下各大品牌計劃於明年將中國市場的車型擴充至 150 款,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前所未有的豐富選擇。

 

中國實施購置稅減半 助小排量進口車銷售回暖


記者從中國進口汽車乘聯會獲悉,10 月進口車市場 1.6L 及以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3.9%,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今年 1.6L 及以下進口車首次單月銷量高於去年同期。業內認為,購置稅減半的刺激是小排量進口車銷量提升的主要原因,但受高庫存以及車市整體低迷的影響,進口車市場仍處於深度調整期。

數據顯示,今年 1-9 月,中國國內 1.6L 及以下進口車銷量均低於去年同期,其中今年 1 月銷量降幅最大,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35.2%;同時,1.6L 以上進口車銷量 1-10 月同比均呈現 20% 左右的下滑幅度,特別是 10 月 1.6L 以上進口車銷量同比下降24.5%,創今年單月同比最大降幅。

對於 11、12 月小排量進口車銷量是否能夠保持銷量上漲的態勢,業內人士認為,年末兩個月歷來是汽車行業的銷售高峰,同時,小排量車購置稅減半政策還會持續作用於市場,按目前形式來看,小排量進口車銷量將會繼續增長。

 

10 元以下限 1 次」中油鎖油槍防 A 發票


加油站過去常出現,有怪客為了拿發票, 加油一次只加零頭,還一連加了好幾次,影響到其他排隊民眾。現在中油在全國所有的自助加油機做設定,如果一次加油,金額在10 元以下,油槍就會自動上鎖,不能再加下一次。

 

中華電攻車聯網聯手研華、華電聯網


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總經理涂元光表示,中華電信不僅在 2014 年 5 月率先完成 4G 開台,更積極開發相關應用,透過中華電信行動網路,切入車聯網應用,接下來也將攜手研華及華電網,合作針對企業市場,提供 4G 智慧車載終端,透過中華電信電信研究院研發 ITS 雲端化車載資通訊中華電信、研華、華電聯網 11 月 19 日宣布聯手攻車聯網,將針對「4G ITS 智慧車隊管理系統合作計劃案」簽訂合作備忘錄, 利用 4G 行動寬頻網路與車載終端打造智慧交通服務應用。

(Telematics) 車訊快遞管理平台整合,提供各類型車隊管理服務,讓企業及消費者都能感受智慧城市的便利數位生活。

 

福斯排廢造假事件 美加賠償陸續出爐、台召回最快明年


福斯汽車日前爆發柴油車廢氣排放造假事件,不僅造成高層人士震盪,更引發國際輿論。福斯汽車美國子公司宣布,福斯以及奧迪 2.0 四缸柴油車車主除了已經提供的2 千美元 ( 約 6 萬 4000 元台幣 ) 補償外,11 月 9 日再度加碼 1000 美元( 約 32000 元台幣)。據了解,德國福斯於 9 月底發生柴油車排放檢測弊案,部分車款在車上安裝作弊系統,只要偵測到車輛正在受檢,就會自動轉入符合排放標準的防汙功能。福斯位於美國的子公司,已經提供消費者舊換新折價2000 美元的補償;日前再加碼一張 500 美元的Visa 現金抵用券、500 元的經銷商禮物卡, 以及 3 年免費 24 小時的道路救援服務。

台灣方面表示,美國子公司所提供的補償僅適用於美加地區的消費者,目前仍持續與原廠溝通、等待確切的賠償以及召回資訊。未來也會持續與擁有不合格車款的車主連絡,讓他們可以掌握最新情況,預計最快2016 年 1 月就能夠正式召回約 1.8 萬輛有問題的汽車。

 

 

怎一個慘字了得!料巴西 GDP 墜地、通膨飆十年高


巴西經濟一敗塗地,外界預料第三季GDP 將再傳噩耗。不僅如此,該國通膨竄升, 恐怕會落入「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指經濟停滯,但失業和通膨飆升) 的夢魘。

Zerohedge 11  月 18  日  報 導 ,Capital Economics 稱,9 月份巴西經濟活動年減6.2%,為史上最大年減,顯示 Q3 萎縮幅度 可 能 接 近 5% 。 Capital Economics 的Edward Glossop 表示,他估計巴西 Q3 GDP 數字會很悽慘,Q4 也沒有太多改善。10 月PMI 顯示工業衰退加劇,近幾個月來勞動市場惡化,消費仍承受壓力。

巴克萊更直呼,巴西 GDP 有如自由落體,工業生產嚴重衰退,連續四個月下滑、9 月月減 1.3%,零售銷售則月減 1.5%。經濟萎靡之際,巴西還面臨高通膨問題。巴西將公布 11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IPCA-15Index」,高盛預估將月增 0.87%;通膨年率將高達 10.3%,為十年來最糟紀錄。兩大因素結合,經濟將陷入停滯性通膨的慘況。

 

麻煩大了!美國企業存貨銷售比創 2009 年以來新高


美國商務部 11 月 13 日公佈,2015 年 9 月底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企業存貨額年增2.5% ( 月增 0.3%) 至 1.32 兆美元。存貨為GDP 變動的關鍵項目,上述數據顯示 11 月稍後官方公布的第 3 季 GDP 修正值可望上調。

9 月經季節性因素與交易日調整後的企業銷售額年減 2.8%( 月增 0.0%) 至 1.32 兆美元,連續第 9 個月呈現年減,創 2008 年 10月至 2009 年 11 月以來最長紀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自 1993 年以來這項數據只有在經濟衰退時期才會呈現年減。

9月底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整體企業存貨銷售比自 8 月的 37 升至 1.38,創 2009年 6 月以來新高。企業存貨銷售比處於歷史相對高檔意味著美國企業庫存未來恐將面臨下修;進而拖累經濟成長率表現。

 

受惠油價跌 日本意外呈現貿易順差; 日經衝至 3 個月高


日本財務省 11 月 19 日公佈統計數據指出,在原油價格走跌的背景下,導致能源進口額大幅萎縮,故 2015 年 10 月份日本貿易順差額為 1,115 億日圓( 去年同月為逆差7,417 億日圓),為 7 個月來首度呈現順差。據Thomson Reuters 事前所作的調查顯示, 市場原先預期日本 10 月份將陷入貿易逆差、逆差額將達 2,920 億日圓。

其中,10 月份日本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月下滑 2.1% 至 6 兆 5,440 億日圓,為 14 個月來首度呈現減少,減幅持平於 Thomson Reuters 事前所作調查的預估值。

10月份日本進口金額較去年同月大減13.4% 至 6 兆 4,325 億日圓,連續第 10 個月呈現下滑,減幅遠高於Thomson Reuters 事前所作調查下滑 8.6% 的預估值。

統計數據顯示,10 月份日本對美國貿易順差額較去年同月成長 12.3% 至 6,662 億日圓,連續第 14 個月呈現增長;對歐盟逆差額為 476 億日圓,10 個月來第 9 度呈現逆差;億日圓,8 個月來第 7 度呈現順差。對亞洲順差額較去年同月大增 23.3% 至 1,631億日圓,8 個月來第 7 度呈現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