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市場掃描

2012-09-05


沙烏地阿拉伯超越俄羅斯成全球最大產油國


引述統計數據顯示,沙烏地阿拉伯6月份平均原油日產量產能上升3%至1010萬桶,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產油量最多的國家。俄羅斯6月份的平均日產量約為990萬桶。

根據Joint Organization Data Initiative的資料,沙烏地阿拉伯6月份石油平均日產量增幅創2005年11月份以來最高,其產量也升至3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今年上半年,俄羅斯還位居世界石油產量第一位,略高於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公開資料顯示,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三國的石油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1/3以上;其他在全球石油產量排行榜前10位國家還包括:中國、加拿大、伊朗、墨西哥、伊拉克、科威特和巴西。

石油專家認為,從目前俄羅斯的情況看,不但保證不了自己的領先位置,還有可能跌到第三位,原因是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增長速度極低。據歐佩克公布的數據,上半年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僅增長了1.6%,而同期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產量增長了11.3%,美國的石油產量增長了11%。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那麼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在2013年將排名在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之後。

 

G7稱可能釋放戰略石油儲備抑油價


七大工業國財長開會後發表聲明表示,為了抑制油價上漲,影響環球經濟增長,必要時會釋放戰略石油儲備。同時呼籲產油國增加產量。聲明要求國際能源署,採取適當行動,保證市場供應穩定,又認為現時的油價,反映供需失衡的情況,以及國際政治局勢的影響。

西方國家近期對伊朗採取制裁措施,導致伊朗原油出口,每日減少一百萬桶,令油價高企。颱風艾薩克襲擊美國中南部,進一步重創當地石油產業,墨西哥灣超過九成離岸鑽油台暫停運作,接近一半天然氣供應停頓,美國白官再次表示,可能會動用戰略石油儲備。

 

全球石油需求 明年恐大減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警告未來經濟情勢可能動盪不安,導致明年石油需求大幅下滑。OPEC的每月原油市場報告顯示,OPEC上月產量已降至2月來最低。

OPEC表示,全球經濟前景籠罩不確定性,對OPEC明年原油需求成長預估形成重大風險;若情勢惡化,可能導致明年的需求比目前預測的水準降低20%。OPEC預估明年原油需求較今年增加每日81萬桶,而今年將增加每日90萬桶。

不過,OPEC預測今年原油需求為每日8,872萬桶,略高於7月時預估的8,868萬桶;明年原油需求預估為每日8,952萬桶,也略高於7月時預估的8,950萬桶。12個OPEC國家原油產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OPEC表示:「全球原油需求克服稍早預期的成長動能下滑,並邁向較穩定的趨勢,原因是受夏季開車旺季、熱浪與日本多數核能廠產能關閉的因素支撐。」另外,OPEC 7月產量下滑至每日3,120萬桶,比6月減少15.7萬桶,主因是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利比亞與安哥拉的產量減少。

 

雪佛龍一哥地位備受威脅 泰斯洛購BP加州煉油廠


美國煉油廠泰斯洛(Tesoro Corp)於8月13日與英國石油(BP)發布聯合聲明,同意以 25 億美元買下英國石油位於加州的 Carson 煉油廠,將使泰斯洛成為美國最大煉油廠。

BP英國石油希望能將業務範圍專注於美國北部的煉油廠與便宜的加拿大原油供應來源,而決定出售加州Carson煉油廠。Carson煉油廠日產能為 26.6 萬桶。泰斯洛總裁認為,Carson 煉油廠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該公司計畫將 Carson 廠與自家鄰近日產 9.7 萬桶的 Wilmington 廠合併,使產量提升至 37 萬桶。

但可能使監管機關憂慮加深的是,泰斯洛吃下 Carson 煉油廠後,泰斯洛每日 70 萬桶產能將成為德州以西最大,超過雪佛龍(Chevron)的日產 57.5 萬桶。

由於美國政府規定各石油生產州每日煉油上限為 312 萬桶,買下Carson煉油廠後,泰斯洛所占的生產比例將從 17.66% 提升至 25.35%。但若泰斯洛售出位於夏威夷的煉油廠的話,生產比例則將降至 20.1%。若監管機構同意這宗交易,泰斯洛將於加州擁有 3 座煉油廠,另外在華盛頓、阿拉斯加、夏威夷等州各有 1 座。

 

英國石油明年將重新啟動利比亞能源勘探計畫


英國石油公司8月24日表示,該公司預計明年重新啟動在利比亞的深海石油勘探。

英國石油公司的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在今年5月份解除了其在敘利亞的活動禁令,將很快開始重新恢復鑽探勘探井前的準備,正式的鑽探工作將在2013年年底之前開始。

據2007年達成的協議,英國石油公司將勘探敘利亞Sirt盆地的前沿。英國石油公司稱描述稱,該地區的石油儲量規模相當於安哥拉深海勘探片區的十倍以上。根據2007年的協定,英國石油公司已經獲得了3.1萬平方公里的海上和陸上三維地震資料。

英國石油公司已經增加了其核心戰略的勘探計畫,這主要是因為該公司擬在2010年深海地平線號災難發生後促進新的發展。英國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要求該公司在2013年一年勘探25口新探進,他希望這能幫助促進現金流的增加。

 

規避美制裁 泰伊擬石油換大米


據泰國媒體報導,泰國正在考慮與伊朗進行易貨貿易的可能性,以回避華盛頓對德黑蘭的制裁。

泰國外交部長素拉蓬稱,伊朗需要泰國大米,伊朗作為交換將向泰國供應原油。伊朗每年需要350萬噸大米,而當地的產量僅為250萬噸。泰國也需要廉價的伊朗石油,因為該國沒有足夠的能源。

素拉蓬說,根據他的看法,這樣的貿易協議不會與美方的制裁發生衝突,因為不會通過美國機構進行資金轉賬。依照美國推出的多輪制裁伊朗措施,美國禁止本國金融機構與伊朗央行往來。白宮還向其他國家的金融機構發出警告,如果它們同伊朗央行有業務往來,就有可能面臨美國的嚴厲制裁。

泰國是世界大米主要出口國,約佔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場,而伊朗則是大米主要進口國之一。2008年,兩國曾嘗試「大米換石油」,以規避這兩種大宗貨物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韓國9月初將恢復進口伊朗原油


據韓國《朝鮮日報》8月19日報導,韓國煉廠將從9月起恢復自伊朗20萬桶/日的原油進口,從而結束因“歐盟禁止對伊朗原油海運提供保險”而已中斷兩個月的伊原油進口。

報導稱,韓國知識經濟部一位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稱:韓國進口伊朗原油將在9月初恢復,意味著船貨將在9月末到岸。原油將自伊朗裝運,由伊朗油輪運輸,保險也由伊朗公司提供。恢復進口後的總進口量約為每月600萬桶。SK Energy將每月進口400萬桶,Hyundai Oilbank每月進口200萬桶。

 

雪佛龍遭厄瓜多法庭重罰190億美元


美國石油巨頭雪佛龍公司(Chevron)因長期汙染亞馬遜(Amazon)地區,厄瓜多法庭日前判決雪佛龍必須繳交190億美元的賠償金額,以作為環境損失。

據《中央社》報導,德士古石油公司(Texaco)多年來造成亞馬遜地區的汙染問題,雪佛龍公司於2001年併購德士古,因此厄瓜多法庭判決雪佛龍須賠償190億美元,這一賠償金額較去年2月的初審判決金額多了10億美元。

對此,雪佛龍公司曾經表示這項判決是賄賂與詐欺的產物。如果雪佛龍公司不遵照厄瓜多這家法庭的命令,原告將可要求禁止雪佛龍交易。不過原告也表示,雪佛龍公司在厄瓜多並無可供扣押的資產。

 

蘇丹與南蘇丹就石油爭端達成協議


經過非洲聯盟的調停,蘇丹與南蘇丹於8月4日達成協議,結束兩國對石油收入分配的爭端,當地停止運營半年多的石油業也有望恢復生產。

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調停人、南非前總統姆貝基(THABO MBEKI)表示,蘇丹和南蘇丹已經同意解決石油爭端,並將討論從甚麼時候開始,恢復從蘇丹北方出口南蘇丹的石油。

由於南蘇丹位在內陸,生產的石油必須透過蘇丹的港口運輸到國外,蘇丹因此要求南蘇丹付費。今年一月份, 由於雙方在費用問題談不攏,南蘇丹因而停止石油生產。雙方先前遭到聯合國警告,必須在8月2日以前解決石油問題的分岐,否則將遭到制裁。

 

委最大煉油廠爆炸  當局稱不影響石油供應


8月25日淩晨,位於委內瑞拉法爾孔州的巴拉瓜那半島的煉油廠發生爆炸,這是委內瑞拉最主要的煉油廠,也是世界最大的煉油廠之一。爆炸同時造成了至少2個儲油罐著火,火勢同時蔓延到了煉油廠周邊地區。

此次發生爆炸的阿姆阿依煉油廠每日可產油64萬餘桶,是構成委內瑞拉巴拉瓜那煉油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委內瑞拉能源部長稱,此次事故不會影響委內瑞拉對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石油供應,因為該國的石油庫存非常豐富,希望民眾不要進行恐慌性搶購。他還表示,由於加工區並未受到影響,預計很快可以恢復生產。

 

大陸企業砸166億現金併購兩公司


大陸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7月宣布其收購了加拿大能源企業尼克森(Nexen)流通中的全部普通股,緊接著,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下稱『中石化』)也宣布與加拿大塔里斯曼能源公司簽署認購協定,以15億美元收購後者英國子公司49%的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尼克森分布在加拿大西部、英國北海、墨西哥灣和尼日利亞海上等全球最主要產區的資產中包含了常規油氣、油砂及頁岩氣資源,且2012年第二季度的平均日產量為20.7萬桶油當量。此外,尼克森還擁有以加拿大油砂為主的56億桶油當量的潛在資源量。

至於塔里斯曼能源公司,新華社資料顯示,其為全球大型獨立石油公司之一,其英國子公司在英國北海有51個油氣田,擁有權益勘探區面積約1800平方公里,具有進一步滾動勘探開發潛力。其概算油氣儲量約4.89億桶,2011年日均產量超過7萬桶,是該區域的重要油氣生產商。

在分析人士看來,中國能源企業看中加拿大市場,一方面,相較于地緣政治局勢不穩的中東和非洲地區,加拿大能源企業的資源相對安全與穩定;另一方面,相較而言,加拿大對外來能源企業的政策相對寬鬆。

 

世界石油25強 中石油中石化雙雙入選


《富比世》公布2012年世界石油25強公司排名情況,中石油與中石化雙雙入選,分別位列第5和第23名,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被評選為全球最大石油公司。

據悉,排名主要是依據各公司石油和天然氣的日均產量。統計顯示,沙特阿美憑借其1250萬桶油當量成為最大的石油公司,日均收入超過10億美元,其最大的油田日產量就達到500萬桶當量。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日產量為970萬桶油當量,排名第2;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由于國際制裁,產量遭到削減,日產量640萬桶油當量,排名第3;埃克森美孚日產量為530萬桶油當量,位列第4。

此外,中石油日產量為440萬桶油當量,位列第5。相較中石油,中石化日產量略低,為160萬桶油當量,成為第23名。富比世顯示,中石化的石油產量已經超過埃克森美孚,考慮到中國擁有龐大的頁岩氣潛在儲量,預計中石油或會同俄天然氣爭取區域天然氣老大的地位。

 

中國之石油三巨頭上半年淨利下滑


中國石化所公佈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淨利潤236.97億元,同比下滑41.1%。這一下滑比例也位列三大石油公司之首。中石化表示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原油成本上升,國內汽柴油價格受控,煉油虧損加劇導致。

分析人士指出,與中石油相同,中石化也是上下游一體化的石油公司,不過由於中石化上游勘探板塊小,煉油板塊大且抵禦高油價成本能力有限,導致其業績表現不如中石油。

中石油上半年實現營業額10466.61億元人民幣,增長9.9%,中石化上半年營業額達到13481億元,增長9.3%。中海油的經營收入則僅為油氣銷售收入956.6億。

但扣除成本費用後,中石油以620億元居首位,中海油以318.7億元次之,中石化最末僅為236.97億 元。分析人士表示,這是由於中海油的業務相對單一,僅為油氣勘探業務,而兩大石油公司還有煉油及油品銷售板塊,一旦國際油價高漲,油價調整不到位,煉油虧損就會大大抵消其巨額的銷售收入。

 

油價漲破表 創4年來新高紀錄


油價連續4周調漲!中油公司8月26日宣布,從27日凌晨0點開始,各式汽油每公升將調漲0.3元、柴油每公升則漲0.4元,除了92無鉛汽油外,所有的油品全部創下近4年來的新高記錄。

根據調漲完後的汽、柴油價格,92無鉛汽油每公升為34.8元、95無鉛汽油則為36.3元、98無鉛汽油38.3元,其中後2項油品價格,都創下2008年7月以來新高紀錄。

中油表示,油價調整主要因素,是受到美國可能實施「第三波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3)刺激經濟復甦,以及原油庫存大幅減少等因素的影響。

油價不斷上漲,加上近期又有多個颱風來襲,菜價、原物料價格飆升,可說是讓民眾的荷包大大失血。

中油公司建議,如果想省錢的民眾,可以考慮到自助加油站手動加油,每公升可便宜0.8元,想省錢的民眾可以多加利用。

 

廢食用油再回收 搖身一變公車柴油再上路


經濟部能源局委託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進行B8生質柴油先期研究及車輛使用生質柴油的測試,目前已由台北首都客運、元誠通運(竹科交通車)、高雄客運三家業者實際運行。

由於全球原油枯竭以及綠能減碳目標,各國紛紛大力推動生質燃料替代能源政策,國內生質柴油主要以廢食用油進行產製,可依一定比例直接添加於傳統化石柴油中使用,例如目前國內各加油站所販售的柴油,都是符合國家標準之B2柴油,其比率是添加2%的生質柴油與98%傳統化石柴油混合。

以目前國內使用的B2生質柴油為例,每年可減少250萬桶進口原油的能源依賴、27.3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未來若使用更高濃度之生質柴油,可更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Google自動駕駛汽車安全行駛超30萬英哩


日前,Google宣佈其測試中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安全無事故行駛了超過30萬英哩。Google強調這樣的安全行駛是在“大量各不相同的交通環境”下取得的。這樣的測試結果對於Google無人駕駛汽車項目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30萬英哩的行駛里程已經超過了大部分普通轎車的生命周期。

不過Google同時表示他們還需要再接再厲進行更多的測試,在汽車正式上市之前還要繼續測試更多的路況、跑更長的里程,以及添加更多的車型。

 

Spyker控告通用汽車蓄意令紳寶汽車破產,索償逾30億美元


荷蘭汽車生產商Spyker代表子公司瑞典紳寶汽車(SAAB)控告美國通用汽車,指控通用阻礙紳寶與中國投資者的交易,蓄意令紳寶破產。Spyker尋求逾30億美元的損害賠償。

紳寶因無力再償付供應商和僱員而於2011年5月停產,同年12月,紳寶宣布破產,距離通用汽車將紳寶出售予Spyker後不到兩年。Spyker指稱,通用汽車設法阻撓紳寶的交易,是為了減少在中國的潛在競爭對手。

Spyker稱,通用汽車不想讓紳寶在中國與其競爭,當紳寶計劃借助中國浙江青年蓮花汽車的幫助獲得流動性和持續經營時,通用汽車以一切手段破壞這項交易。

通用汽車發言人Dave Roman表示,該訴訟「並無根據」。他表示,將堅決保護通用汽車免受這些毫無根據指控的困擾。

 

中華汽車LANCER轎車外銷中東


受惠於日圓匯率居高不下,中華汽車接獲來自中東方面的一千輛LANCER FORTIS中型轎車訂單,這是中華三菱的轎車首次銷往中東地區。

中東地區三菱的車款多半都是由日本進口,由於日圓強勢,日本車進口成本偏高,因此中東買家轉向中華汽車訂車,首批外銷中東的LANCER FORTIS轎車,是目前中華汽車內銷的主力產品。中東地區全年有120萬台汽車銷費量,中型車轎車占比為第二大宗。

今年中華汽車自主開發的電動機車、自行車外銷歐洲小有斬獲,而成車外銷則是今中華汽車業務重點。

中華汽車表示,LANCER FORTIS外型是由中華汽車自行設計改造,由於LANCER FORTIS生產品質受到日本三菱原廠認可,也得到中東地區經銷商的肯定,未來中華汽車在中東地區外銷台數,將會逐年呈倍數成長。

 

五大車廠7月營收未同步,僅和泰車、三陽成長


7月份新車掛牌數超逾4萬輛,創下今年車市的單月銷售新高,也較6月成長34.9%,但五大車廠7月營收卻未如預期般同步成長。

和泰車7月衝出1.55萬輛的高銷售紀錄,較6月大增61%;營收則是79.96億元,僅較6月略增1.8%。雖然營收表現未如銷售成長亮眼,但已較其他車廠表現為佳。

另一營收表現正成長的三陽,7月機車營業額雖略減4.4%為10.18億元,但汽車營業額成長16%為9.22億元,致7月仍能微幅增長1.36%為21.02億元。

中華車則是7月掛牌數月增23%至6,026輛,但營收月減7.8%為32.65億元;裕日車7月掛牌數月增13.7%至4,063輛,營收月減6.6%至23.68億元。連帶影響負責組裝製造的裕隆7月營收下滑11.86%至25.13億元。

和泰車、中華、裕日車等車廠,之所以會出現7月掛牌數衝高,但營收成長幅度卻未如預期,業者表示,主要是經銷商在6月先行拉貨,故部分在7月掛牌的新車營收已提前在6月底入帳,這也是6月各車廠新車掛牌數偏低,但營收卻逆勢走高的原因。

 

空氣當汽車能源 時速可達70公里


印度塔塔集團數年前聲稱的空氣汽車,如今證實真的以空氣做燃料,時速還可以達到70公里,為主打方便與環保、兩門四人坐椅設計的小車。

印度塔塔車廠設計的「空氣小車」,最大特色在於車子行駛所需動力,可以脫離傳統的燃油驅動或電力驅動,而只依靠壓縮空氣提供動力。開車前不管是從加氣站加氣,或在電動引擎運轉同時吸進空氣,也可以具備類似油電混合車在剎車時「充氣」的功能,最高時速依路況可以從45公里到70公里,「氣桶」加滿「氣」最遠距離可達200公里。

不過,目前因為尚未設計氣囊,有人認為這種小車沒氣囊相當危險。塔塔車廠表示,目前「空氣小車」已進入原型測試第二階段,未來還有各種車款,現階段的「空氣小車」售價一萬美金(約台幣三十萬元),再過幾年就可以問世。

 

俄車市大餅 大陸車廠先卡位


俄羅斯車市儼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全球知名車廠相繼卡位,除了美、法、韓系國際車廠之外,大陸車廠也相當積極搶進,包括奇瑞、吉利、長城及比亞迪汽車,7月銷量都明顯成長,優於俄羅斯整體車市成長幅度14%。

根據外電報導,俄羅斯車市五強分別為俄羅斯國產拉達、美國通用雪佛萊、法國雷諾、韓國起亞及韓國現代。大陸車廠方面,7月以力帆汽車銷售1902輛表現最佳,其次是奇瑞汽車1722輛、吉利汽車1721輛、長城汽車1151輛、比亞迪汽車204輛、北京汽車164輛,都是自主品牌。

車廠主管表示,自從俄羅斯加入WTO後,降低關稅並開放市場,這也是成為國際車廠及大陸自主品牌切入俄國車市的利基點。

台灣品牌納智捷是否進軍俄羅斯,車廠主管認為,俄羅斯每年車市300萬輛,是台灣的10倍,況且納智捷在產品上不輸大陸自主品牌,若能搶得市場先機,未來表現未必會比大陸車廠差。

 

南韓前十大集團富可敵國 佔韓GDP近8成


南韓「財閥網」的報導指出,南韓三星集團和現代汽車集團等南韓10大企業集團於2011全年的銷售總額為946兆1000億韓元(約8372億5000萬美元),占南韓2011全年GDP的76.5%。

根據統計,南韓前10大企業集團的銷售總額占GDP的比率,從2002年的53.4%提高到2008年的63.8%,到2011年更提高到近80%。

2011拔得頭籌的是三星集團,該集團在南韓國內外銷售總額為270兆8000億韓元,占南韓GDP的21.9%。現代汽車的155兆8000億韓元,占GDP的12.6%,排名第2。SK集團則是排名第3,集團銷售總額為144兆2000億韓元,占GDP的11.7%。其後依次是:LG集團(9.0%)、GS集團(5.4%)、現代重工業(5.0%)、樂天集團(4.5%)、韓華集團(2.8%)、韓進集團(5.0%)、斗山集團(1.7%)。

另外單從各集團國內銷售總額占GDP比率來看,南韓10大企業集團去年的國內銷售總額438兆5000億韓元,占南韓GDP39.1%。其中三星集團占GDP9.6%;SK占GDP7.3%,超過現代汽車;現代汽車占GDP6.8%;LG集團和樂天集團各占3.9%。

 

環保署將修法!高溫汽車怠速可望免罰


「機動車輛停車怠速管理辦法」因為是全新的法規,施行以來各界對該法中「排除管制」規定有不同期待,在考量民眾反應的問題後,認為確實有檢討修正的必要。

為考量該法實施的效能及民眾的便利性,環保署預告將修正該法第四條條文,把氣象預報氣溫最高溫超過攝氏30度、下雨致影響稽查儀器判讀、排班候客計程車、幼童專用車、遊覽車及大客車車上有乘客、正有任何人(不包含司機)上車或下車時之車輛、因實施道路救援、濾煙器手動再生須怠速運轉或因機械故障無法阻止引擎怠速之車輛及執行法令規定檢驗測試時須怠速惰轉之車輛等列為排除對象。

根據該法規定,若發現汽機車有怠速之情形,機車可罰1500元罰鍰,並可每三分鐘連續開罰,最高上限為6萬元;小型車則罰鍰3千至6萬元;大型車為5千至6萬元。

環保署表示,相關預告資料將詳載於環保署網站,民眾可上網參閱,對於公告內容有任何意見或修正建議者,可於公告日起14日內陳述意見。此外,環保署後續也將辦理修正草案公聽會及研商會,聽取各界意見。

 

7月景氣9連藍燈 追平史上第二長記錄


經建會發布7月景氣對策信號燈,連續亮出第9個藍燈,景氣持續低迷,追平史上第2長藍燈期。

7月景氣對策信號續呈藍燈,綜合判斷分數 16分,較上月增加1分,主要是因為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由藍燈轉為黃藍燈,分數增加1分所致;其餘8 項燈號維持不變。

根據經建會資料,2000年12月至2002年2月網路泡沫危機時,共亮出15個月藍燈,是史上續亮藍燈最長期間。其次在1985年3月到 11月第二次石油危機及十信風暴,以及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金融海嘯時期,均續亮9顆藍燈。而本月再亮藍燈,已追平史上第二長紀錄。

經建會指出,目前國內勞動市場尚稱穩定,但金融面、生產面、貿易面、消費面指標仍持續不理想,而領先及同時指標微幅下滑,景氣對策信號正顯示出國內景氣依舊低緩。

 

大陸經濟減速 工業企業利潤連續4個月下降


大陸國家統計局8月27日發布資料顯示,前7個月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6785億元(以人民幣計價,以下同),同比下降2.7%。其中,7月當月實現利潤3668億元,同比下降5.4%。2012年以來,工業企業利潤已經連續4個月出現下降。

1-7月份,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超過12%,而私營企業及集體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同比增長15.5%。

其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油企上半年淨利均告下滑,中石化下滑最多,同比下降 41.1%。

 

挪威百年包裹被打開! 不見鑽石海洋之星!


當地時間8月24日晚間,挪威小鎮烏塔在1912年封存的「百年包裹」被打開了!

烏塔鎮位於挪威首都奧斯陸以北290公里處。1912年8月26日,挪威著名的克林恩戰役300周年紀念日之際,時任烏塔鎮所在市市長的約翰‧尼高封起了一個包裹,並在上面寫了一句『2012年才可以打開』,幾年後這個神秘的包裹被托管給了市議會,而議會也就安安分分地將它一直保管到了今天。

由於資料顯示,當時尼高市長曾向議會保證,包裹中的東西『一定會讓我們的子孫後輩們欣喜和受益』,所以人們對這個神秘包裹充滿了遐想。有人猜測包裹裡可能是1912年隨泰坦尼克號一 起沉沒的那顆『海洋之星』鑽石,甚至有可能是一大捆石油公司的股票。

當晚由兩名博物館人員進行拆封,並拿出大量文件,包括100年前的電報、信件、記事本等,還有各種顏色的彩布,以及一條繡上『國王贈』的圍巾或橫幅。據了解,這可能是挪威獨立後第一任國王哈康七世所贈。

在整理包裹內的物品後,烏塔鎮鎮長稍顯失望,他解釋說:『裡面沒有能夠解決我們財政困難的東西,但它是一種文化傳承,令我們的歷史文化更為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