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市場掃描
2013-05-05
殼牌在尼日利亞
因偷油賊年損失 70 億美元
疲於應付尼日利亞偷油賊的殼牌將加大打擊動作,據估計偷油賊給殼牌造成每年 70 億美元損失。
公司估計, 尼日利亞偷油賊每天從殼牌當地合資企業偷走 6 萬桶油。殼牌援引聯合國數據稱,加上其他石油公司,失竊原油達到 15 萬桶/ 日, 占尼日利亞原油日量的7.5%。據估計原油非法交易超過西非多哥和塞拉利昂的GDP 綜合。
為阻止盜油和管道可能的漏油,部分西方石油公司關閉輸油管道。上月義大利埃尼集團關閉全部四座陸上設施,聲稱達 60% 的量被偷。殼牌尼日利亞公司計劃於 4 月關閉一條管道以清除盜油點。
美國石油探勘井數量減少天然氣探勘井增加
全球第三大油田服務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 Inc.) 公佈,截至 4 月 19 日, 美國石油與天然氣探勘井數量較前週減少 13座至 1,758 座;較去年同期則減少 214 座,因氣價下跌導致天然氣探勘井年減 252 座的影響。加拿大油氣探勘井數量較前週減少 30 座至 126 座( 加拿大北部地區只在冬季地面冰凍時適宜探勘),較去年同期減少 20 座。
合計北美探勘井數量較前週減少 43 座成為1,884 座,較去年同期減少 234 座。
燃料需求降低 一成歐煉油廠恐關門
根據彭博數據,美國柴油出口 3 年來大增 50%供給量,而歐洲燃料進口需求下滑,加上歐元區陷入 5 年來二度經濟衰退, 導致義大利埃尼(Eni)、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 等企業油品利潤縮減,煉油利潤從2008 年一桶20 美元降至4 月份的7 美元。同時,中東、亞洲新設備採用更便宜原油,卻能提煉出高價值燃料,如沙烏地阿拉伯正興建 3 座新煉油廠,每天產能達 40 萬桶,媲美歐洲最大的荷蘭殼牌Pernis 煉油廠產能。
彭博針對歐洲煉油廠主管的調查顯示,2020 年前,區域內逾一百家煉油廠中約有10%恐將永久關門。
美國頁岩油顛覆局面!
俄國憂石油出口恐縮 5 千萬噸
在「水力壓裂 (hydraulic fracturing)」開採技術的帶動下,美國頁岩油產量大幅跳增,改變了全球石油供應局面。石油出口巨頭俄羅斯甚至坦承,未來數十年假如美國繼續提高頁岩油產量,俄羅斯的石油出口恐會因而大跌。
俄羅斯 2012 年的石油出口量為 2.4 億噸,且其聯邦預算約有半數皆靠石油、天然氣賺取收入。俄羅斯科學院能源研究所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4 月 10 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頁岩油產出逐漸上揚( 尤其是美國),到了 2040 年俄羅斯的石油出口量恐怕會因此萎縮最多5,000 萬噸,進而導致能源產業佔該國國內生產毛額(GDP) 比重由 2010 年的超過 1/4 大減至僅略高於 15%。
美國頁岩氣增長威脅澳洲煤礦與液化天然氣
英美資源澳洲公司 (Anglo AmericanAustralia) 董事長Graham Bradley 表示, 美國頁岩氣產量的大幅度增長,伴隨著未來可能放寬天然氣出口的前景,將嚴重威脅澳洲的煤礦開採以及液化天然氣產業。澳洲目前已有數百億美元的投資正在進行,意欲在 2017 年取代卡達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2012 年美國天然氣發電量增長 21%,創下 1994 年(11%) 以來的最大增長幅度, 主要因為天然氣價格下跌刺激電廠更加傾向使用天然氣發電的影響。美國能源部指出, 天然氣發電主要取代了燃煤發電,2012 年美國燃煤發電量年減 12%。此外,受到產量增加(7%) 以及國內消費下滑(-11%) 的影響,2012 年美國煤炭出口量創新高達到 1.26 億短噸,此較上一年度增加 17%,較 1981 年的前紀錄高點則高出 12%。
OPEC ︰中國 2014 年將超過美國成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
世界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公開表示,中國將於 2014 年取代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
OPEC 指出, 美國國內壓裂採油技術逐漸成熟,對外國石油的需求也正在下降, 故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OPEC 預估,中國石油進口量,將在2013 年底高達每日 600 萬桶以上。2012 年, 美國石油進口下滑了 21%,OPEC 預估,2014 年美國每日石油進口量將低於 600 萬桶。
美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席 MichaelLynch 認為,目前未能確定中國對石油進口的依賴會到什麼程度,但可以確定的是,短期內中國對石油的需求,會持續成長。
隨著水平鑽井技術和水壓裂開採技術日臻成熟,原本埋藏在深地底內的石油和天然氣,現在拜科技發達之福,都可以開採了。據統計,美國能源自給有成,於 2012 年達到 84%。美國原油產量達每日 715.9 萬桶, 創下自 1992 年 7 月的新高歷史。
歐車市買氣 3 月創 20 年新低
歐洲 3 月汽車銷售創 20 年新低,除受德國市場拖累,歐元區 2 月失業率 12% 創新高也打擊需求。業界認為景氣愈來愈壞而深不見底,割喉戰將更激烈,讓歐洲業務虧損擴大,最終沒有一家車商能逃過一劫。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 (ACEA)4 月 17日公布,歐盟 3 月註冊登記的新車數量年跌10.3% 至 135 萬輛, 連續 18 個月下滑; 其中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銷售大跌 17%。第1 季歐洲新車出貨量年跌 9.7% 至 310 萬輛。各大車商的 3 月歐洲銷售方面,歐洲龍頭福斯汽車下跌 9.3%,福斯集團品牌下跌15%;第 2 大標緻雪鐵龍,和福特一樣下跌約 16% 左右。標緻與福特正計劃在歐洲裁員和關廠,以因應車市衰退。
逆勢上游,英國汽車市場連 13 個月展現成長態勢
根據統計,2012 年超越法國、成為歐洲第二大汽車消費國的英國, 在 2013 年月也繳出了較去年同期成長 9%、來到394,806 輛的銷售數據,相較德國、法國、義大利及西班牙等歐洲列強的連連衰退,今年第一季總計仍有較去年同期提升 7.4% 的成長數據。
據瞭解, 英國車市能夠逆勢成長的主因來自於民間購車需求的增加,2013 年迄今的私人汽車登記數量較去年同期成長了11.2%。
英國汽車製造與經銷商協會(Society of Motor Manufacturers and Traders,SMMT) 表示,考量到目前歐洲的經濟危機,英國車市的連續成長是個相當鼓舞人心的現象,也有助於消費者信心的提升。
拓展海外生產版圖,MINI Countryman 扎根印度市場甫 於 2012 年 首 次 打 入 印 度 市 場 的MINI,在一年不到的時間便繳出 302 輛漂亮的銷售成績。
如今,BMW 有意繼續拓展MINI 的生產版圖,且為因應亞洲國家在汽車市場上潛力無可限量的買氣,更將MINI Countryman 生產線佈局到印度市場。
為了刺激擴大MINI 的銷售量,更將以較具競爭力的低價來打入當地市場,值得一提的是, 這將也是 MINI Countryman 除了在歐、美地區生產外,首次進入亞洲國家且於印度南部的港口Chennai 地區進行組裝及生產。
屆時 MINI Countryman 將會是 MINI首輛於Chennai 生產的車型,不僅會發表首於印度所製造的汽油引擎版,同時也將會於當地推出兩款不同設定的柴油引擎。
無法及時充氣,日車廠召修 339 萬輛車安全氣囊豐田、本田、日產和馬自達等 4 家日本車廠因上游供應商生產的安全氣囊有瑕疵,3月 11日宣布全球進行召修,而車輛數高達339 萬輛。
豐田總計召修 173 萬輛車,包括Corolla、Tundra、Lexus SC 等車款;本田將召修113.5 萬輛,包括Civic、CR-V、Odyssey; 日產預估召修 48 萬輛,針對 2000 年 8 月到2004 年 1 月日本出廠的車輛;而馬自達準備召修約 4.5 萬輛。
這幾家車廠表示,高田株式會社生產的安全氣囊因內建的推進器晶片出問題,可能導致前座氣囊不慎打開,或啟動安全帶自動緊束裝置,也可能造成內部零件起火燃燒。目前豐田已接獲五起安全氣囊出問題的通報,其中三例發生在美國、兩例在日本,所幸目前無人傷亡。
租車業兩大巨頭跨國合作, 赫茲入股中國神州租車近 20%
全球租車業巨頭美國赫茲公司與大陸神州租車聯合宣布,赫茲將戰略投資神州租車近20%股權,並獲得1 名董事會席位;同時, 神州租車將收購並整合赫茲在大陸的所有租車業務,為神州租車敲開赴美國 IPO 之門。
新華社報導,神州租車尋求赴美上市機會已久,去年 4 月,神州租車宣布暫停在美國市場的IPO。至於最後一刻放棄的原因, 是認為受目前資本市場「大市不佳」,其價值未能得到合理體現。
神州租車在大陸業績長紅,有業內人士稱,由於估值太低,神州不肯降價賤賣發行、市場認購不足導致公司IPO 擱淺,這讓沒有資金壓力的神州租車等待更合適的上市時機。根據最新統計數據,2015 年大陸汽車租賃規模將超過 60 億美元,大陸已經成為全球增長最快和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租車市場。
中國一汽再打自主品牌 前景未卜
中國一汽集團透露,紅旗H7 即將於 5月正式問世,預售價格區間在 38 萬人民幣( 下同) 至 53 萬元之間。過去備受公務機關呵護的紅旗H7,能否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也將決定紅旗的存續及一汽集團自主品牌的聲譽。
紅旗目前已接受中國政府採購超過 500 輛,隨著各省部級公務車調整採購政策,紅旗在市場上會再造奧迪盛況。因此紅旗上市甚至可能成為拯救一汽的重要契機。
根據一汽的規畫,2013 年 5 月 28 日, 目前在建的 10 多座紅旗品牌城市展廳可望在各大城市亮相,且展廳建店的標準要超過奧迪,從設計、建材、選地到銷售人員培訓, 全都是一汽集中管理。
由於其它自主品牌在市場上慘遭滑鐵盧,紅旗成為一汽集團絕對不能輸的最後王牌。但是在沒有任何市場經驗的情況下,紅旗能依靠政府採購走多遠的路,仍不得而知。
刺激銷售 福斯擬增陸車款
歐洲最大汽車生產商福斯汽車集團打算在 2015 年之前把在中國大陸的車款陣容擴大 29%。福斯認為,大陸是福斯追求 5 年內奪下全球汽車業龍頭寶座目標的關鍵市場。
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 AG) 中國業務負責人海茲曼(Jochem Heizmann) 在上海1 場記者會上表示,福斯將在大陸提供 90 種轎車、休旅車、廂型車以及重型卡車,相較於目前的 70 種。他說,福斯今年在大陸的銷量目標是 300 萬輛以上。
大陸預估未來 3 至 5 年車市年成長 6% 到 8%。海茲曼指出,福斯將努力超越這個擴張速度。而電動車將是 2014、2015 年推出的新車款之一,這些車當中有部分將由福斯位於大陸的合資公司製造。
陸車市打噴嚏 豪華車商心驚驚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過去幾年,歐洲高檔車製造商一致認為,中國大陸汽車市場整體成長多快,豪華車銷量成長就會更快。但中國豪車銷量第一季僅成長了 4%,遠低於輕型車的年增 17%。
汽車分析師表示,如果成長放緩趨勢持續下去,將令全球豪車廠商心生寒意,因為這些廠商的盈利非常依賴喜歡奢華的中國車市。豪車製造商主管表示,目前還不清楚豪車市場是否持續放緩,因為難以判斷主因何在,比如是否因為北京厲行節約政策壓低炫富性消費意願?或是中國企業家是否對自身的經濟狀況喪失信心,依照過往經驗最富有者常擁有 10 輛至 20 輛頂級豪車。
車市分析師指出, 並非所有豪車的銷量成長都在放緩, 受到影響的只是那些最貴的豪車。例如法拉利(Ferrari)、藍寶堅尼(Lamborghini)、賓利 (Bentley), 現在都非常難賣。
中國天然氣汽車產業坎坷前行
因油價上漲,天然氣價格相對低廉,加上天然氣汽車改裝技術成熟,近年來中國各地越來越多車主選擇「油改氣」來節省駕車成本。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天然氣汽車保有量超過100 萬輛,預計到2015 年將超過150 萬輛。與傳統汽車相比, 天然氣汽車的排放物中一氧化碳減少 97%, 碳氫化合物減少 72%, 氮氧化物減少 39%, 粉塵減少100%。推廣使用清潔燃料的天然氣汽車,對飽受霧霾困擾的中國各地城市而言,無疑是平衡汽車數量穩定增長與減少尾氣污染的有效途徑之一。
不過,與此同時,加氣不便、氣價調整等因素也使得天然氣汽車在中國發展障礙重重。
專家表示,中國在推動天然氣汽車產業進一步快速發展中,一方面應儘早規劃、統一協調,通過推廣油氣合建加注站,節約土地資源,加大加氣網絡的密度;另一方面需鼓勵推動天然氣汽車技術研發,降低車輛氣耗,增強天然氣汽車的經濟性來積極應對氣價調整, 充分發掘和發揮出天然氣汽車的比較優勢。
太古商用車接管台灣 UD 卡車業務
太古商用車與日本UD 卡車簽約,4 月1 日起將負責台灣UD 卡車的銷售與售服業務,包含 4 家直營服務廠及 14 家特約廠, 再為UD 卡車擴增更廣大的服務範疇。
Volvo 卡車集團一直在卡車、重車領域裡展現出強勁的研發能力,2011 年 7 月Volvo 卡車集團在台灣設立全資子公司『台灣沃爾沃公司 Volvo Group Taiwan』,統整Volvo、UD 及 Renault 卡車在台灣、 香港及澳門的業務,由於台灣沃爾沃公司與前任Volvo Trucks 的代理商太古商用車的經銷合作關係仍然存在,故日前才決定將UD 卡車在台灣銷售及售後服務業務交由太古商用車負責,以強化全方位的服務網絡。
UD 卡車最早起源於日本柴油工業株式會社 (Nihon Diesel Industries, Ltd), 在1946 年更名為民生產業公司(Minsei SangyoCo);1953 日產汽車集團入主後於 1960 年正式更名為日產柴油工業株式會社(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品牌所生產的車款名稱從 Minsei( 民生 ) 到 Nissan Diesel( 日產柴油),而 2007 年日產柴油工業株式會社納入 Volvo 卡車集團之後,於 2010 年更名為UD 卡車,但還是有許多車主習慣將UD 稱為Minsei。
日系車難降價 促銷催買氣
日圓應聲一路走貶,升高車市對日系車降價的期待,消費者期待日系車降價,車商卻叫苦。為吸引買氣,車商陸續端出促銷優惠,及強調個性化的改版特仕車,但就是不願降價。
2012 年日圓居高不下, 加重日系車商的匯率成本, 大喊吃不消, 代理日本三菱(Mitsubishi) 汽車的中華汽車業務部經理錢經武表示:「汽車的成本結構,不是外界想像的那樣」,「車廠的成本與匯率脫鉤之後,即使匯率急速貶值,也不可能立即調整車價」。
裕隆日產發言人李振成也說,近期日圓匯率並不穩定,還有新台幣等因素,所以暫時不會考慮調整車價,改以促銷優惠吸引買氣。各大車商多推出限量「特仕車」,針對旗下的經典長銷車款,推出改款車,強調配備升級或是增加個性化,持續保持產品的能見度及行銷話題。
投資報捷
中華車 Q1 認列收益 6 千萬人民幣中華汽車轉投資大陸東南汽車營運報佳音,首季獲利逾人民幣 5,000 萬元( 約合新台幣 2.4 億元 ), 賺贏 2012 全年。今年在V5、V6 與V7 等 3 款自主品牌新車接力上市下,東南車自認全年新車銷售成長 40%、15 萬輛新高目標能順利達陣。
根據大陸媒體披露,東南車今年首季新車銷售近 3.1 萬輛創新高,單季盈利超過人民幣 5,000 萬元。中華車依持股比 25% 計,首季財報將可認列約新台幣 6,000 萬元的投資收益,成為中華車海外最賺的事業。
台達電動車充電器 UL 認證過關
向來在「電能」研發不遺餘力的台達電子,其所開發的交流 240V/30A 第二級電動車充電器產品,率先通過北美設置電動車交流充電設施所必需之UL 2594 認證,搭配新型的車載充電器,約 3-4 小時即可完成充電,充電時間可減少約 50%。同時透過國際產品安全測試及認證領導機構UL 成功取得認證,成為台灣第一家可打入北美電動車市場的廠商。
工信部:大陸工業面臨下滑壓力
中國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肖春泉指出,今年第 1 季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加 9.5%,較去年同期和上一季減少2.1 和 0.5 個百分點。在有效需求不足下,中國工業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 1 季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9.5%。其中,重工業增長 9.8%,輕工業增長 8.7%, 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 11.9%,工業投資完成 2.4 兆人民幣( 下同),成長 17.4%。
值得關注的是,第 1 季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9.5% 的成績,不僅比去年第 4 季下滑 0.5 個百分點,也低於去年同期的 11.6% 及今年初工信部定下的 10% 的預期增速。
不過肖春泉也強調,中國工業發展在持續多年高速增長以後,在當前這種情況下, 適度回調是正常現象。當前的速度,應該說既是內外需變化的一個客觀反映,也是更加重視增長質量和效益的實現。
日圓貶 工具機業:後果嚴重
日本央行實施貨幣寬鬆政策以來,日圓兌美元一路貶值,逼近百元大關,連韓國財長都表示日圓貶值對南韓的影響,比北韓核威脅更大。
台灣區機器公會秘書長王正青指出,日圓貶值不只是工具機,大多數產業都會面臨危機,日商只要調整美元報價,台灣業者「就得割肉給人家吃」。
在主要產品滾珠螺桿與線性滑軌上,與日商NSK、THK 在世界前兩大排名競爭的上銀,被認為是受到日圓貶值衝擊的主要工具機廠商之一。以東台來說,與日本重疊的市場約 15% 到 20%, 與韓國的更大, 約 3 到 4 成,若日圓貶值繼續發酵,除波及南韓, 也會對台廠造成更大壓力。
儘管台灣工具機出口與日本直接競爭的重疊性低於韓國。不過,日圓貶值若繼續下去,影響程度恐越來越大,終究對產業產生嚴重衝擊。
裝設 ETC 門架!國道多處路段封閉高公局:5 月高峰期
高速公路用路人要注意囉!國道 1、3、5 號,高公局因配合遠通電收趕工架設ETC收費門架,即日起預計到 6 月份進行晚間封閉國道施工,將有多處路段封閉,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提醒駕駛們必須提前改道。
遠通電收也表示,計程收費門架截至 4月 22 日已完成 165 處,5、6 月將是施工尖峰期,預計 6 月全部架設完成。施工封閉路段可上高公局網站查詢,亦可隨時留意高速公路上宣導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