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基潤滑油脂之來源與製造 │ 各種石油基潤滑產品簡介 │ 合成液體潤滑油 │ 潤滑脂
             → 
            潤滑脂的特性  潤滑脂的組織   潤滑脂的分類   潤滑脂的選用 
             
              四、潤滑脂 
            
 (一)潤滑脂的特性 
			
			將某種稠化劑均勻地分散在潤滑油中,得到半流體狀或粘稠膏狀的物質就是潤滑脂,俗稱黃油或牛油。潤滑脂因具有許多優點而被普遍應用,主要優點如下: 
			
			1.
			
			黏附性好,能附著於摩擦表面,不易流失或飛濺。正常工作時,不會有漏油現象。 
			
			2.
			
			防護性能較好,特別是防鏽能力比潤滑油強。 
			
			3.
			
			特別適用於對滾動軸承的潤滑,不但注脂方便,而且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用加脂,大 
			大減少了維護工作量。 
			
			4.
			
			密封性好,可以防止外界塵土侵入軸承。 
			
			5.
			
			可在較寬廣的溫度下操作。 
			
			6.
			
			其外顯黏度較不受溫度影響。 
			
			7.
			
			比油有較低的磨擦係數。 
			
			8.
			
			可混合固體添加劑使用。  
			
			
			潤滑脂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因而使用範圍受到限制,主要缺點是: 
			
			1.
			
			散熱能力差,不能像油那樣對摩擦件進行循環冷卻,因此不宜用在高轉速的軸承。 
			
			2.
			
			對絕大多數滑動軸承不適用,其流動性差,內摩擦阻力大,無法形成液動油膜。 
			
			3.
			
			輸送性能比潤滑油差得多。 
			
			4.
			
			儲存程序容易變質,受到汙染後無法淨化。 
			
			由於潤滑脂的獨特優點,以及隨著品質不斷提高,其應用範圍日益擴大。例如某些封閉式減速機,過去都採用潤滑油油浴潤滑,現在試用潤滑脂潤滑,效果良好,避免了用油潤滑時的漏油現象。  
            (二).潤滑脂的組成 
			潤滑脂(Lubricating 
			grease)為半固體之製品,主要由三種成份所組成。其一為油份,如各種潤滑油、矽油、合成油等;其二為「稠化劑」或「增稠劑」(Thickener),三為添加劑。 
			稠化劑有1.脂肪酸之金屬皂(Metallicsoapoffatty 
			acids),2.金屬之有機脂類,3.特製二氧化矽粉,4.特製油土(Bentonite 
			clay),5.金屬或非金屬之有機特製化合物。一般狀況下,
			潤滑脂含65-95% 
			w/w的油份, 
			5%-35% w/w的增稠劑與0-10% 
			w/w的添加劑.
			
			製造潤滑脂時,先將脂肪油或脂肪酸摻混少許潤滑油後,與鹼(如苛性鈉,碳酸鋰,石灰等)製成金屬皂,然後加入多量潤滑油,使金屬皂均勻分散於油中,使其變成一種半固體狀之膠凝體(Gel)。 
			
			金屬皂之作用有如看不見之海綿,可吸收大量之油料而呈半固體狀態。但皂分越多,稠度越硬;反之,含皂越少,稠度越薄,欲得不同稠度之成品,可調節皂份予以控制。 
			
			實際製造時,頗為繁雜,皂化之方法、時間、溫度、以及皂化後及膠凝化後之冷卻速率,對於成品性狀,均有重大之影響,必須慎予控制,才能製成一定品質之潤滑脂。  
            (三).潤滑脂的分類 
            一般之分類法依其稠化劑而分,有: 
              1. 簡單皂基潤滑脂 
              以簡單脂肪酸與鹼金屬化合物製成之金屬皂為主體之潤滑脂。因其製造容易,價格低廉,應用最廣。有下列各種: 
            
              (a)杯脂 
                以鈣皂(Calcium soap)或石灰皂(Lime soap)與潤滑油結合而製成之潤滑脂,稱為「杯脂」(Cup grease),亦稱為「鈣基潤滑脂」(Lime 
                base grease),性耐水,可耐70℃以下之溫度。按其稠度之不同, 可製成No.0,1,2,3,4,5..等不同號碼之製品,供一般潤滑之用。 
              (b)鈉基潤滑脂 
                以鈉皂(Soda soap)與潤滑油結合製成者,稱為「鈉基潤滑脂」(Soda base grease),滴點高、抗氧化,可製成長纖維狀,適用於減阻軸承之潤滑,但耐水性不佳,故現多為「鋰基多效潤滑脂」所取代。 
              (c)鋰基潤滑脂 
                以鋰皂(Lithium soap)與潤滑油為主要原料而製成之潤滑脂,稱為「鋰皂基潤滑脂」(Lithium base 
                grease)。本潤滑脂具有耐高溫(達125℃)、耐水、抗氧化、抗剪力、防銹、以及耐低溫(可達-40℃或-40℉之低溫)之特性。此潤滑脂乃美人Earle 
                在於1940年所研究製成,當時限用於飛機,迨其大量生產,價格低廉後,使用極為普遍。目前市售之潤滑脂中一半以上為本類潤滑脂。 
              (d)鋁基潤滑脂 
                鋁基潤滑脂(Aluminum base grease)乃由鋁皂與潤滑油結合而成,成長纖狀、性耐水、但耐溫性較差。 
              (e)石墨潤滑脂 
                含有石墨粉之潤滑脂,呈黑色,多用鈣皂製成,耐溫為70℃,但如其石墨粉含量較多,可供高溫下一般機械(不包括減阻軸承等精密機件)之潤滑。 
              (f)二硫化鉬潤滑脂 
                多以鋰皂基潤滑脂調和5﹪以上二硫化鉬製成。呈黑色,附著性良好,能耐高溫及嚴重之衝擊性負荷,防止極高壓力下摩擦表面之磨損,適用於重負荷之車輛底盤,車輛之球形接頭(Ball 
                joint),巨型車輛之第五輪、火車之轉向架等。 
              (g)極壓潤滑脂 
                含有極壓添加劑之潤滑脂,稱為「極壓潤滑脂」(Extreme pressure grease),專供高負荷及振動負荷之軸承、齒輪等需要此種品質油料之用。 
             
              
            2. 複合皂基潤滑脂 
            由複合皂份(Complex soap)與潤滑油製成之半固體製品,稱為「複合皂基潤滑脂」(Complex soap base grease)。 
            所謂複合皂份者,指一皂份分子中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脂肪酸或其他原子團者而言。故惟有兩價以上之金屬,如鈣、鋇、鋁、鎂等金屬,才能製成複合皂份。 
            由複合皂份製成之潤滑脂,具有多種之共通特性,如滴點高、耐水性良好、耐高溫、具極壓性等。 
            
              (a)複合鈣基潤滑脂 
                複合鈣皂潤滑脂具有很多優點,例如:滴點約可高達500℉或570℉,而鋰基潤滑脂則在400℉以下。故複合鈣皂潤滑脂不但適用於高溫,而且適用之溫度範圍也廣。圖表14表示由複合鈣皂製成潤滑脂之代表性性質。 
              複合鈣皂潤滑脂的另一特性,為極壓性(E.P.Properties)。由一分子硬脂酸與一分子醋製成的複合鈣皂其分子量為172。如果減少硬脂酸而增加醋酸,則可製成分子量為77之鈣皂。此種分子量愈低的鈣皂,其極壓特性也愈顯著。複合鈣皂潤滑脂之耐剪力較弱,但在高溫下稠度的變化有限。 
              (b)複合鋇皂基潤滑脂 
                複合鋇皂基潤滑脂的優點,也是滴點約可高達425-475℉之間,其他各性質,大體與鋰基多效潤滑脂相似,具有良好耐水性,抗乳化性,而且不易油皂分離。 
              (c)複合鋁皂基潤滑脂 
                由複合鋁皂製成之複合鋁皂潤滑脂(Aluminum complex soap grease)之滴點亦高達500℉,其稠度雖經一萬次或十萬次之捏合,亦無顯著之退化,表示其抗剪力效能良好。此外本脂亦具備良好之耐水性,低溫泵壓性等。 
             
            各種複合皂基潤滑脂性能比較如第14圖表所示。 
            圖表14.各種複合皂基潤滑脂性能比較 
             
            
               
                |   | 
                複合鈣皂潤滑脂 
                 | 
                複合鋁皂潤滑脂 
                 | 
                複合鋇皂潤滑脂 
                 | 
                鋰皂基潤滑脂 | 
               
               
                滴點 
                 | 
                 
                   高 
                 | 
                 
                   中至高 
                 | 
                 
                   高 
                 | 
                 
                   中 
                 | 
               
               
                機械作用下之安定性 
                 | 
                 
                   正常 
                 | 
                 
                   正常 
                 | 
                 
                   良好 
                 | 
                 
                   良好 
                 | 
               
               
                耐安定性 
                 | 
                 
                   稍有變硬之趨勢 
                 | 
                 
                   正常 
                 | 
                 
                   良好 
                 | 
                 
                   正常 
                 | 
               
               
                耐水性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纖維結構 
                 | 
                 
                   正常 
                 | 
                 
                   粗大 
                 | 
                 
                   微小 
                 | 
                 
                   -- 
                 | 
               
               
                含皂量% 
                 | 
                 
                   15-25 
                 | 
                 
                   30-45 
                 | 
                 
                   3-8 
                 | 
                 
                   -- 
                 | 
               
               
                附著於軸承上之特性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可逆性 
                 | 
                 
                   中至佳 
                 | 
                 
                   劣 
                 | 
                 
                   佳 
                 | 
                 
                   中 
                 | 
               
               
                | 泵壓性 | 
                 
                   正常 
                 | 
                 
                   正常 
                 | 
                 
                   好 
                 | 
                 
                   正常 
                 | 
               
               
                | 高壓下油份游離性 | 
                 
                   正常 
                 | 
                 
                   正常 
                 | 
                 
                   低 
                 | 
                 
                   低 
                 | 
               
               
                | 耐剪力性 | 
                 
                   正常 
                 | 
                 
                   正常 
                 | 
                 
                   良好 
                 | 
                 
                   良好 
                 | 
               
               
                | 製造 | 
                 
                   較難 
                 | 
                 
                   較難 
                 | 
                 
                   較難 
                 | 
                 
                   普通 
                 | 
               
             
             凡滴點為500℉以上之潤滑脂,通稱為高溫潤滑脂。目前品質最穩者,當推複合鈣皂潤滑脂,具有耐水性、抗氧化、耐高溫(達200℃)、防銹、以及具備極壓特性之效能。  
			 3.非皂基之潤滑脂 
                 
			
			(a)Bentone潤滑脂 
			以一種稱為Bentonite之火山灰黏土製成之潤滑脂。 
			(b)矽酸潤滑脂 
			以極微細之二氧化矽稠化之潤滑脂。 
			(c)聚潤滑脂 
			以聚(Polyurea)為稠化劑製成之潤滑脂,性能優異,正在發展中。 
			
			
			4..合成潤滑脂 
                 
			
			(a)酯類潤滑脂 
			以合成酯類及鋰皂為主體之潤滑脂,稱為酯類潤滑脂(Ester Grease或Fluid Ester Grease),具良好之安定性 
			(b)矽素脂 
			以矽素油(Silicone oil)與金屬皂製成之矽素脂(Silicone grease),具高黏度指數、耐水、極佳之耐低溫性、防火性特佳、但潤滑性較遜。其適用溫度與一般高溫潤滑脂相若:通常在200℃或以下。 
            
            (四).潤滑脂的選用 
            
             
              1.最高工作溫度的確定  
                潤滑脂在使用部位的最高工作溫度下,不應發生軟化流失,是選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確定這一溫度的主要參考性狀是滴點。滴點是在試驗條件下,潤滑脂受熱軟化滴出第一滴時的溫度。一般情況下,潤滑脂的最高使用溫度必須低於其滴點20~30℃或更多些。  
              常用的潤滑脂滴點如下表: 
              
                 
                  |  
                     潤滑脂名稱 
                   | 
                   
                     滴點℃ 
                   | 
                   
                     最高使用溫度℃ 
                   | 
                 
                 
                  |  
                     工業凡士林 
                   | 
                   
                      54以上 
                   | 
                   
                     45 
                     | 
                 
                 
                  |  
                     鈣基潤滑脂  
                   | 
                   
                      75~100 
                   | 
                   
                      55~60 
                   | 
                 
                 
                  |  
                     石墨鈣基潤滑脂 
                   | 
                   
                     80以上 
                   | 
                  
                   65 
                   | 
                 
                 
                  |  
                     鈉基潤滑脂 
                   | 
                   
                     140~180 
                   | 
                   
                     110~120 
                   | 
                 
                 
                  |  
                     鈣鈉基潤滑脂 
                   | 
                   
                     120~140 
                   | 
                   
                     80~100 
                   | 
                 
                 
                  |  
                     滾珠軸承潤滑脂 
                   | 
                   
                     180以上 
                   | 
                   
                     80~100 
                   | 
                 
                 
                  |  
                     工業鋰基潤滑脂 
                   | 
                   
                     170~190 
                   | 
                   
                     120 
                   | 
                 
                 
                  |  
                     鋁基潤滑脂(船用) 
                   | 
                   
                     85~100 
                   | 
                   
                     65 
                   | 
                 
                 
                  |  
                     複合鈣基潤滑脂  
                   | 
                   
                     180~250 
                   | 
                   
                     130 
                   | 
                 
                 
                  |  
                     複合鋁基潤滑脂 
                   | 
                   
                     160~250 
                   | 
                   
                     130 
                   | 
                 
                 
                  |  
                     膨土潤滑脂  
                   | 
                   
                     250以上 
                   | 
                   
                     130 
                   | 
                 
                 
                  |  
                     食品機械潤滑脂  
                   | 
                   
                     147 
                   | 
                   
                     100 
                   | 
                 
               
               
              
              
              必須指出的是滴點不是確定潤滑脂最高使用溫度的唯一標準。例如,用礦物油製成的鋰基潤滑脂、膨脹土潤滑脂、複合鈣基潤滑脂等,滴點雖然可高達190~250℃,但是,若長期處於高溫下,這些潤滑脂會氧化變質,且礦物油易蒸發而使潤滑脂變硬、乾涸。所以,多數用礦物油製成的潤滑脂的最高使用溫度都在120~130℃以內。 
               
              
              2.耐水性的選擇  
                耐水性好的潤滑脂不易吸收空氣中的水汽,而且在接觸水的條件下也能正常使用;耐水性差的潤滑脂不但易吸收空氣中的水汽,而且遇水後像肥皂那樣變成乳白色,甚至溶水變稀完全失去作用。常用潤滑脂的耐水性由好至壞的順序為:烴基脂、鋁基脂、鈣基脂、鋰基脂、鈣鈉基脂、鈉基脂。 
               
              常接觸水,易受潮的部位必須用耐水性好的潤滑脂,鈉基潤滑脂只能在乾燥的部位使用。例如汽車、拖拉機、輪船等常接觸水的部位使用鋁基潤滑脂,易受潮的部位用鈣基潤滑脂或鋰基潤滑脂等。凡士林、通用儀表脂、彈藥保護脂等屬於烴基潤滑脂,它們廣泛用於武器彈藥、金屬材料、儀表儀器、機械部件的保護、封存或潤滑。 
              
              3.極壓性的選擇 
                在極壓條件下,一般的潤滑脂會被擠出而失效,像汽車的鋼板彈簧等必須使用加有極壓抗磨劑(石墨或二硫化鉬等)的極壓潤滑脂,以承受震動所產生的高壓。 
              
              4.潤滑脂硬度的選擇 
                NLGI號碼表示潤滑脂的軟硬程度(稠度,精密儀表脂、合成潤滑脂除外)常用的有:00、0、1、2、3、4、5等幾個編號,號數小則軟,號數大則硬。 
              號數小的潤滑脂運動阻力小,容易進入摩擦表面,保證良好的潤滑,有利於起動和節能(據報導,降低潤滑脂一個編號,能耗減少1~3%)。另外,低硬度的潤滑脂泵送分配性好,適用於集中供脂潤滑系統。汽車等大多數機械應按說明書規定1號或2號;小型封閉齒輪用0號或00號;開放式齒輪箱用高滴點黏附性好的0號或1>號;集中潤滑系統用1號或0號。 
				
				NLGI號碼的分類如下表 
				
					
						| 
						 
						 NLGI號碼  | 
						
						 
						外觀  | 
						
						 
						
						ASTM工作針入(1/10mm)  | 
						
						 
						應用  | 
					 
					
						| 
						 
						
						 000  | 
						
						 
						
						   | 
						
						 
						
						 445 – 475  | 
						
						 
						
						 齒輪潤滑脂  | 
					 
					
						| 
						 
						
						 00  | 
						
						 
						
						 半流體  | 
						
						 
						
						 400 – 430  | 
						
						 
						
						   | 
					 
					
						| 
						 
						
						 0  | 
						
						 
						
						   | 
						
						 
						
						 355 – 385  | 
						
						 
						
						   | 
					 
					
						| 
						 
						
						 1  | 
						
						 
						
						 軟  | 
						
						 
						
						 310 – 340  | 
						
						 
						
						   | 
					 
					
						| 
						 
						
						 2  | 
						
						 
						
						 乳霜狀  | 
						
						 
						
						 265 – 295  | 
						
						 
						
						 軸承用潤滑脂  | 
					 
					
						| 
						 
						
						 3  | 
						
						 
						
						   | 
						
						 
						
						 220 – 250  | 
						
						 
						
						   | 
					 
					
						| 
						 
						
						 4  | 
						
						 
						
						   | 
						
						 
						
						 175 – 205  | 
						
						 
						
						   | 
					 
					
						| 
						 
						
						 5  | 
						
						 
						
						   | 
						
						 
						
						 130 – 160  | 
						
						 
						
						   | 
					 
					
						| 
						 
						
						 6  | 
						
						 
						
						 肥皂狀  | 
						
						 
						
						 85 - 115  | 
						
						 
						
						 塊狀潤滑脂  | 
					 
				 
              
              5.用量的要求  
                一般滾動軸承中填脂量約佔軸承空間的1/3~1/2為好。汙染嚴重的場合,應按說明書規定方可填滿潤滑脂。  
              
              此外,潤滑脂在儲存時還有以下注意事項: 
              
                 
                 - 潤滑脂不要暴曬於日光下,需放置於通風良好、溫度適宜的室內。 
                 
                
 - 開啟桶蓋嚴防砂、塵、雜物混入,用後即蓋好桶蓋。 
                 
                
 - 使用時應將摩擦表面擦洗清潔,不應與其它潤滑油或潤滑脂混用。 
                 
                
 - 潤滑脂保存期一般為一年,儲存中發現脂內少量滲油,可自行捏和,仍可使用。
 
               
              
				
				6.相容性的要求 
				
				如果兩種潤滑脂不相容但卻混合使用的話,將會改變潤滑脂的性能與物理特性,諸如黏稠性、泵動性、剪切穩定性、油分游離性、與氧化穩定性等,同時也將使混合後的潤滑脂變軟,而增加油漏量。如果兩種潤滑脂需要混合,最好是使用相同的稠化劑;如果含不同稠化劑的潤滑脂必須要混合使用,先行核對兩種稠化劑是否可相容。最保險的做法是避免將兩種不同稠化劑的潤滑脂相混合使用。 
				
				不同稠化劑間相容性對照表如下: 
				
				
				B – 
				臨界相容
				 
				
				
				C – 相容 
				 
				
				
				I – 
				不相容 
				
				X – 
				同一潤滑脂
				
				
					
						| 
						 
						
						   | 
						
						 
						複合鋁基  | 
						
						 
						鋇基  | 
						
						 
						鈣基  | 
						
						 
						鈣
						12-hydroxysteric acid 
						基  | 
						
						 
						複合鈣基  | 
						
						 
						黏土基  | 
						
						 
						鋰基  | 
						
						 
						鋰
						12-hydroxysteric acid 
						基  | 
						
						 
						複合鋰基  | 
						
						 
						聚尿基  | 
					 
					
						| 
						 
						複合鋁基  | 
						
						 
						
						X  | 
						
						 
						
						I  | 
						
						 
						
						I  | 
						
						 
						
						C  | 
						
						 
						
						I  | 
						
						 
						
						I  | 
						
						 
						
						I 
						
						
						   | 
						
						 
						
						I  | 
						
						 
						
						C  | 
						
						 
						
						I  | 
					 
					
						| 
						 
						鋇基  | 
						
						 
						
						I  | 
						
						 
						
						X  | 
						
						 
						
						I  | 
						
						 
						
						C  | 
						
						 
						
						I  | 
						
						 
						
						I  | 
						
						 
						
						I  | 
						
						 
						
						I  | 
						
						 
						
						I  | 
						
						 
						
						I  | 
					 
					
						| 
						 
						鈣基  | 
						
						 
						
						I  | 
						
						 
						
						I  | 
						
						 
						
						X  | 
						
						 
						
						C  | 
						
						 
						
						I  | 
						
						 
						
						C  | 
						
						 
						
						C  | 
						
						 
						
						B  | 
						
						 
						
						C  | 
						
						 
						
						I  | 
					 
					
						| 
						 
						鈣
						12-hydroxysteric acid 
						基  | 
						
						 
						
						C  | 
						
						 
						
						C  | 
						
						 
						
						C  | 
						
						 
						
						X  | 
						
						 
						
						B  | 
						
						 
						
						C  | 
						
						 
						
						C  | 
						
						 
						
						C  | 
						
						 
						
						C  | 
						
						 
						
						I  | 
					 
					
						| 
						 
						複合鈣基  | 
						
						 
						
						I  | 
						
						 
						
						I  | 
						
						 
						
						I  | 
						
						 
						
						B  | 
						
						 
						
						X  | 
						
						 
						
						I  | 
						
						 
						
						I  | 
						
						 
						
						I  | 
						
						 
						
						C  | 
						
						 
						
						C  | 
					 
					
						| 
						 
						黏土基  | 
						
						 
						
						I  | 
						
						 
						
						I  | 
						
						 
						
						C  | 
						
						 
						
						C  | 
						
						 
						
						I  | 
						
						 
						
						X  | 
						
						 
						
						I  | 
						
						 
						
						I  | 
						
						 
						
						I  | 
						
						 
						
						I  | 
					 
					
						| 
						 
						鋰基  | 
						
						 
						
						I  | 
						
						 
						
						I  | 
						
						 
						
						C  | 
						
						 
						
						C  | 
						
						 
						
						I  | 
						
						 
						
						I  | 
						
						 
						
						X  | 
						
						 
						
						C  | 
						
						 
						
						C  | 
						
						 
						
						I  | 
					 
					
						| 
						 
						鋰
						12-hydroxysteric acid 
						基  | 
						
						 
						
						I  | 
						
						 
						
						I  | 
						
						 
						
						B  | 
						
						 
						
						C  | 
						
						 
						
						I  | 
						
						 
						
						I  | 
						
						 
						
						C  | 
						
						 
						
						X  | 
						
						 
						
						C  | 
						
						 
						
						I  | 
					 
					
						| 
						 
						複合鋰基  | 
						
						 
						
						C  | 
						
						 
						
						I  | 
						
						 
						
						C  | 
						
						 
						
						C  | 
						
						 
						
						C  | 
						
						 
						
						I  | 
						
						 
						
						C  | 
						
						 
						
						C  | 
						
						 
						
						X  | 
						
						 
						
						I  | 
					 
					
						| 
						 
						聚尿基  | 
						
						 
						
						I  | 
						
						 
						
						I  | 
						
						 
						
						I  | 
						
						 
						
						I  | 
						
						 
						
						C  | 
						
						 
						
						I  | 
						
						 
						
						I  | 
						
						 
						
						I  | 
						
						 
						
						I  |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