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時間: 2004-07-05 16:43:53

石油情報出版社榮獲 微軟與華碩頒發的中小企業e化專家證書

石油情報出版社榮獲 微軟與華碩頒發的中小企業e化專家證書



石油情報出版社早在1997年就已經登錄網址設置網站了,同時十多年來不斷在業界鼓吹倡導應用網路科技的重要,多次舉辦相關的研討會,鼓勵業者應用這項新科技,今年五月石油情報出版社並獲選為台灣「中小企業e化專家」。

這幾年出生或是在唸書的孩子,從小就是生活在網路時代,不像三、四年級的朋友,可能從出生到上學時連電話都沒看過。而你還是要在社會的舞台上和人競爭,當越來越多年輕的對手,用電腦、網路、手機來通訊作事時,死守著傳真機還能跟得上時代嗎?

樣樣精通其實不可能也未必需要,但瞭解趨勢,利用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好處,總是保持競爭力避免被淘汰的務實作法。

石油情報出版社成立於1980年代初期,正好趕上人類第一部個人電腦Apple II的誕生期,之後個人電腦的發展神速。由於出版刊物需要編輯大量資訊,在人手有限的情況下,我們盡量應用電腦提升效率,因此可以說石油情報出版社是跟著電腦的發展一起進步的。

出版社的前身叫作「潤滑雜誌社」,成立於1981年底,當時的出版業和現在比起來,可稱是「全手工」時代,每一個字要用機械式的中文打字機打出來,然後剪剪貼的拼在完稿紙上。當時最怕的就是修改,改個小小的幾個字,可能就要剪刀、膠水還有好幾個小時的汗水勞作才能了事。這種輜硃必較的苦工,恐怕非經過的人很難以想像的。

到了APPLE II的漢卡出來後,電腦會講中文了,但到真正可用還是在PC-AT,和80386CPU出來後,才能開始能夠應用到排版編輯上。「雅墨」中文第一代的排版軟體出來後,出版社很快就應用上了,有了電腦編輯、排版軟體,我們才可能再度恢復月刊的發行,之後的月刊及專書的出版就都完全電腦化了。

全電腦化的編輯排版不但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文章甚至於廣告稿的修改也不再是夢魘了。當時出版的另一大難題就是資訊的取得,只能靠大量訂閱報紙或專業期刊,孜孜不倦的在書堆中披沙撿金。隨著電腦的普及,電腦與電腦之間開始透過BBS溝通,爾後BBS又演變出更多的工具:telnet、archive、gopher….,這些東西後來被整合成http協定,最後由微軟的Explorer一統江湖。在這個過程中,出版社充份應用了網路科技帶來的好處。

今天一塊小小的獎牌,代表的是對出版社多年努力的肯定。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出版社裏可說是電腦人才濟濟,去年新成立的資訊部門,更有多名具資訊工程碩士及博士學位的同仁。網路及電腦科技的演化一日千里,作業系統的選擇也更加廣汎。這些多樣、豐富的選擇其實對於企業的發展都有長遠的影響,慎選系統,充份應用,其所帶來的效益真可以比上幾個好手。

出版社組織了一個知性的聯誼會:PIP-KWH,歡迎加入!讓我們彼此加油共求進步。


Posted in: 業界消息  
Tagged: #石油情報   #e化專家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