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時間: 2004-01-15 17:42:41

編輯手扎

編輯手扎

選戰方酣中,台灣從2003年過渡到2004年了,從事月刊的出版工作,似乎更隨時在提醒你每個月的時間流逝,眼看你才祝禱過過去那一年的來臨,許下了多少的年度大計,現在又送它走了。

過去的十二個月,在潤滑油領域中,從宏觀的角度看,情況並無大改變:沿續著大合併後的調整期,高耗能產業的外移,持平的新車掛牌數以及二、三百個品牌或上或下的爭逐。但就微觀而言,各品牌的市場策略調整、品牌定位重新建構、經銷系統整合、產品線及銷售管道的更替,無疑的在外在大環境之外,更深長的影響著它們的市場起伏。

同質性極高的產品,在面對相同的市場時,有人很快的找到自己立足的舞台,抓住自己得以發揮的角色,有人則徘徊不進,忽前忽後,防線在一步一步的撤退中。究其所以,你不能不看見「人」在其中的絕對性影響力。事物客觀的存在,主觀的人對之作出各個不同的判斷,產生不同的反應,其獲致的結果也截然不同,市場的競爭正是此種態勢之下最明顯而直接的例子。產品該上或該下了,訂價該高或該低了,經銷體系該挺或不挺了,連串的決定作下來,市場的回應便也很快告訴你成績了。殘酷嗎?有效率嗎?2004年我們又可以看見一些決定之後的效應顯現出來。當然,永遠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的。


Posted in: 業界消息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