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時間: 2019-11-06 15:30:25
201911市場掃描
中油海外探勘有成
印尼礦區獲利5億美元
中油持續在國外進行油氣探採,除了印尼礦區獲利逾5億美元外,預計澳洲普陸氣田第一船液化天然氣將在11月抵台,查德礦區估在年底前開始產油。
根據中油日前提交立法院報告,中油在印尼、厄瓜多、尼日、澳洲以及查德等國探勘以及開發生產。其中,中油印尼山加山加礦區合約已在去年8月屆期,礦區獲利超過5億美元;厄瓜多16號、17 號礦區契約將分別在民國111、114年到期。截至今年7月,分別獲利5.52億美元、0.9億美元。
另外,中油持有尼日阿加德姆礦區20%生產權益,截至8月底已分得748萬桶原油。
礦區合約將在民國132年7月屆滿,中油預計共分得1億桶原油;查德礦區預計在今年年底開始產油,在合約屆滿後,總計將獲得1,000萬桶原油,都將穩定油源。
而中油投資的澳洲普陸氣田,預計第一船液化天然氣11月上旬抵台。
國內海域部分,中油則是從民國57年起在台灣海峽進行石油探勘,並在新竹外海發現長康油氣田。
發明頂級超跑機油主成份
蕭美琛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士
美國國家工程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NAE) 於美國時間10月6日舉行年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校友、石油業巨擘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前資深科技顧問蕭美琛獲選為該院美國籍院士,以表彰她發明新型合成潤滑油的卓越貢獻。
隨著埃克森(Exxon)和美孚(Mobil)合併重組為全球最大民營石油商,蕭美琛於2002年升為埃克森美孚全球研究與工程中心資深科技顧問,這是該公司最高階的技術頭銜,她也是該公司第一位擁有此頭銜的女性。
蕭美琛主要的商業成就之一,是發明新型合成材料SuperSyn™,並以此材料用於製作馳名全球的美孚1 號機油。這項機油採用新型合成材料的專利抗磨技術,讓機油在高低溫環境下都能有效保護引擎、降低油耗,進而減少汽油消費量及排廢物,對整體社會大有益處。美孚1號現為Porsche、Mercedes-AMG、Aston Martin、Nissan GT-R 和McLaren等超級跑車的原廠指定機油。
由於在潤滑油領域的突破性貢獻,蕭美琛迄今坐擁108項美國頒發的專利及200多項公布的外國專利。
環保又經濟!中油重質油升級成
電動車電池材料
中油煉製研究所致力高值碳材料開發,原只能以燃燒處理的「塔底油」,現已研發2類高值精碳材料,包含可運用於電動機車儲電、精製瀝青等應用產品,讓中油將逐步轉型升級為高價值、高技術產業。
中油表示,中油煉化廠重質油料的塔底油,目前除直接供應下游業者做為原料外,其餘則燃燒使用。但隨著空汙排放標準趨嚴、環保等因素,中油投入「重質油料去化」,將塔底油作更有效益的開發利用,目前已成功開發「儲能碳材」與「精製瀝青」等2大類高值精碳材料。
儲能碳材方面研發出「中油軟碳材料」,具有快速充放電速度、快充下維持長壽命、高安全性及一般使用下超長的循環使用壽命等特性,適合應用於電動機車。
「中油軟碳材料」研發的電池可望應用於電動車發展,投入高值化研發項目,可扭轉傳統石化高耗能、高汙染的企業形象。
全台最大沼氣發電廠啟用
永豐餘擠身亞洲頂尖沼氣發電之列
歷時5年努力,永豐餘10月24日宣布,新屋廠正式啟用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系統,每日沼氣產量達2.8萬立方米,甲烷純度達到80%,發電效率為40%,不但三項指標均為台灣業界之冠,永豐餘新屋廠的沼氣轉化率,更已排名亞洲前十大,已躋身亞洲頂尖水準之列。
根據永豐餘統計,目前新屋廠沼氣發電已設置兩套發電系統,容量共2,400kW,第三套容量1,560kW的發電系統,預計2020年第3季完工,屆時年發電量將達3,200萬度,可供台灣近1萬戶家庭用電。永豐餘進行的「循環經濟」,就是期望所有資源都能不斷地循環利用,朝「零廢棄」全循環邁進。
永豐餘新屋廠自2014年開始規劃,2015年動工並完成試車測試,2018年完成發電系統,2019年6月正式併網。新屋廠沼氣發電系統全程以微生物分解、發酵、環境友善進行設計,永豐餘利用獨門微生物技術培養、管理的生物菌,成為沼氣發電成功的關鍵。
台灣汽車零件廠
擺脫中國車市利空
汽車零件廠面對美中貿易戰與中國車市趨緩的市場變革,紛將生產主力移回台灣。
以台灣為生產基地的東陽、堤維西營運不僅未見衰退,獲利表現也逐漸擺脫中國車市不利因素的衝擊。
中國車市不振,雖造成汽車零組件龍頭大廠東陽的OEM (原廠)營收與獲利受到衝擊,但拜產品組合調整及北美AM(售後維修市場) 旺季即將來臨,8月自結合併稅前盈餘2.11億元,成長45%,成為這兩年來少見佳績,並可望延續到明年初的旺季結束前。
堤維西情況類似,第2季起堤維西獲利已較去年同期成長,前八月營收也較去年同期成長8%,中國車市不振對以北美為主要外銷市場的汽車零組件廠而言,影響不大。
智伸科日前宣布併購旭申,除強調旭申的客戶與產品開發都極具價值,也說明旭申在台灣的生產據點是美中貿易戰下,智伸科外銷北美的重要出路。目前智伸科在中國有兩座廠,外銷北美產品採取與客戶平均分擔增加的關稅支出,未來將相關產品移回台灣生產。
Uber條款開始取締
轉型考小黃暫不罰
俗稱Uber條款的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103-1條,經過4個月緩衝期,10月6日正式開始取締;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交通部已針對103-1條補充公告,報考計程車執業登記證考試者有輔導期,開罰期限可延長至10月底。
有意轉型的Uber駕駛,業者須於11月5日前提報「小客車租賃業代為駕駛之駕駛人輔導轉型為計程車駕駛人輔導清冊」,內容應包含姓名、職業駕駛執照證號、駕駛人計程車執業登記證報考情形等資料。交通部表示,被取締者會先留存紀錄,11月5日後核對輔導清冊名單,被取締的車輛,若未在輔導清冊中就開罰。
國內電動汽機車2022年起
能耗多少全要揭露
經濟部能源局預告「車輛容許耗用能源標準及檢查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明訂2022年起製造或進口電動小客車、電動機車等需要標示能源效率,耗電量多少全都要揭露。
國內車輛在領牌上路前,要通過安全、排氣污染、噪音與耗能等4大項法規檢測,取得四張合格證後才能領牌行駛,其中,經濟部能源局掌管耗能項目,並由工研院核發耗能證明函。
不過,耗能規範僅限燃油車,國內電動車還在蜜月期,工研院主管表示,如同電動車目前還是免徵貨物稅,現階段都是鼓勵廠商自願標示,並沒有強制揭露的規定。
國際間針對電動車的能耗標示要求已陸續上路,未來發展電動車更是明確趨勢,工研院主管舉例,國際知名的特斯拉電動車屬跑車型,能耗就相對高,並非前段班,業者自然會較保守不想標示,但這種情況在台灣只能到2021年底,未來若不作能耗資訊揭露,將無法領牌。
追溯自今年6月生效
燃油無人車 列牌照稅範圍
無人車時代來臨,台灣提前鬆綁法規、搶攻8千億美元車聯網商機。財政部近日預告函釋,順應《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將無人車列入使用牌照稅法範圍,比照一般汽機車課稅,並配合交通部辦法、追溯自今年6月生效。
財政部官員指出,如果無人車是電動汽機車,將比照牌照稅法規定,2021年12月31日以前免課牌照稅。但如果是一般燃油無人車,還是要依照各地方縣市標準課徵使用牌照稅,並無免稅規定。
目前我國無人車尚屬試驗階段,交通部預計2個月內將會有首台無人車輛上路。財政部官員表示,今年無人車推出後,領牌時先將今年度的牌照稅按日計算並繳納,明年起則按照一般車輛方式按照自用、營業用兩種類別報繳。
換言之,無人車如果尚未做營業使用,明年4月要比照自用汽機車繳納牌照稅。如果無人車已做營業用途,則是每年的4月、10月課徵牌照稅。
注意! 6/14前汰舊換新大型車
12/16前要申請退稅
老車汰舊換新退稅優惠,自2017年8月18日起至2022年12月底,完成報廢並購買符合規定的大型車,可申請減徵退還最高40萬元新車貨物稅,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提醒,今年6月14日前完成汰舊換新的大型車,申請退稅期限於12月16日到期,提醒民眾把握期限,儘速提出申請,以免逾期而喪失申請退稅權益。
南區國稅局表示,修訂後的「貨物稅條例」,雖然是在今年6月15日公布施行,但大型車汰舊換新可申請減徵退還貨物稅的適用期間,回溯至2017年8月18日起,並延長至2022年12月31日止。
南區國稅局統計,從2019年6月15日減徵優惠擴大起至10月20日止,全國申請案件達2615件。國稅局官員提醒,由於優惠期間回溯並擴大適用範圍,因此,若符合 4 型態減徵優惠資格,也可來補申請退稅。
離岸風電帶來新能源、新商機、新就業三契機
蔡英文總統10月12日出席「世紀離岸風電設備公司台北港南碼頭廠辦啟動儀式」時指出,能源轉型將帶來新能源、新商機、新就業三大契機。
蔡總統指出,就在國慶日前一天,10月9日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場正式完工,等後續併網工程完成後,年底就可以商轉。很高興看到世紀鋼構公司及整個台灣鋼鐵產業,已成為離岸風電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我們的能源轉型,會堅持下去,且將帶來三大重大契機。第一個契機就是新能源,2025年綠電比例達到20%,台灣不僅可提高能源自給率,更能打進蘋果、微軟、亞馬遜、Facebook都重視的綠電供應鏈。
第二個契機是新商機,整個離岸風電產業,將可創造1.2兆元的產值。這項新商機將會帶動國內的產業,從水下基礎、葉片、塔架,到各式零組件進一步升級。
第三個契機是新就業機會,像是世紀鋼就會投資50億以上,創造300到500個直接就業機會。整個離岸風電產業,將可以帶來兩萬個工作機會。
遠東新攜日系車廠
首創煉鋼廢氣循環經濟
遠東新世紀與日系車廠合作,透過收集煉鋼廠廢氣重新製成工業纖維,兼具綠色環保及全球首創利用廢氣達到循環經濟的新營運模式。在台北紡織展開幕前,遠東新宣布導入美國新創公司Lanza Tech技術,成為全球首家收集煉鋼廠廢氣,發酵成為酒精後再轉換成生質乙二醇,將生質乙二醇製作成工業纖維。
此次日系車廠主動找上與遠東新合作,並透過Lanza Tech專利技術,三方耗時5年才讓產品進入商業化。
遠東新以往有透過玉米萃取酒精再製成生質乙二醇,如今透過Lanza Tech,等於多一個來源可以製成生質乙二醇,遠東新內部也稱之為第三代生物質高強力工業絲。
美中貿易戰衝擊車市 車廠轉積極
衝刺ADAS與自駕車發展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銷售預計下滑7%、美國市場則下滑3%,在全球經濟皆受中美貿易戰影響波動之際,全球汽車市場正面臨銷售量未見底的危機。
受到銷量下滑的影響,許多車廠和一級供應商皆採取裁員等節省開支的方式來因應車市的負循環,並集中資源將發展重點放在ADAS系統和自動駕駛等新功能上。
此外,也為原先以供應後裝市場的台灣汽車零組件商創造出進入前裝市場的契機。這些機會可以從新功能和低滲透這兩個面向來切入,其中就包括電動化、智慧駕駛艙、先進輔助駕駛系統(ADAS) 和自動駕駛。
但拉升ADAS系統滲透率的最主要動力還是來自各國的強制性法規,包括歐盟、日本與美國都計畫在2020至2022年間將AEB列為新車標配,將大幅提升自動緊急煞停(AEB)的搭載率。而萬眾矚目的自動駕駛技術,在2019年已開始從路測走向實際商用,預計2020年將看到更多商用的案例。
伊朗新天然氣油田產能4億萬桶
價值高達400億美元
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 副總經理Reza Dehghan指出,位於伊朗境內西南部的法爾斯省,靠近波斯灣地區,發現新的天然氣油田探明儲量達19兆立方公尺,產能高達4億萬桶,總價值高達400億美元。
Dehghan認為,伊朗絕對有潛力使用新探勘技術,發掘更多未探明的天然氣與石油儲量,此舉將大大提升國民財富。
對伊朗來說,新油田的發掘對該國經濟宛如一場及時雨,尤其去年川普政府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後,美國對伊朗重啟制裁,導致以原油出口為導向的伊朗經濟嚴重受挫。
目前,伊朗已探營的原油儲量排名全球第四,可採天然氣儲量約為1,590億桶,根據相關報導,目前伊朗已探明天然氣儲量為33.9兆立方米,位居全球第二。
美國11月頁岩油日產量估接近
900萬桶並續創新高
美國能源部10月15日發佈的鑽井生產力報告表示,美國七大頁岩層包括阿納達科(Anadarko)、阿帕拉契(Appalachia)、巴肯(Bakken)、鷹堡(Eagle Ford)、海恩斯維爾(Haynesville)、奈厄布拉勒(Niobrara) 以及二疊紀盆地(Permian) 等,2019年11月的原油日產量預估將較10月的891.3萬桶增加5.8萬桶至897.1萬桶,持續創下紀錄新高,較去年同期的812.1萬桶增加85萬桶。
今年1~11月, 美國頁岩油日均產量預估為857萬桶,較去年同期的730萬桶增加127萬桶。挪威雷斯塔能源顧問公司(Rystad Energy)分析師維洛妮卡(Veronika Akulinitseva)預估,今年美國頁岩油產量可望年增16%或約110~120萬桶/日。美國能源部數據顯示,截至10月4日當週,美國原油日均產量創新高達到1,260萬桶。
新產能持續上線
美國墨西哥灣原油產量將續創新高
美國能源部10月16日報告表示, 繼2018年美國墨西哥灣海上原油日產量達到年度新高的180萬桶/日之後,2019與2020年,墨西哥灣原油日產量預估將持續創新高,分別將達到190萬桶/日與200萬桶/日。
報告指出,雖然今年7月因為巴利颶風來襲關閉產能,墨西哥灣原油日產量從6月的190萬桶降至7月的160萬桶,但颶風之後產能已經迅速恢復,預估8月份墨西哥灣原油日產量已經達到200萬桶。
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日產量雖然預期將持續創新高,但佔全美產量的比重則是下滑,主要因為陸上頁岩油產量的增長更加強勁的影響。預估今明兩年美國墨西哥灣原油產量均將佔全美產量的15%,較2011年時的23% 有明顯下滑。報告表示,今明兩年墨西哥灣都有新的生產項目上線,預計各貢獻約4.4 萬桶/日與19 萬桶/日的產能;不過,由於石油投資與油價息息相關,生產計畫也有可能因為油價的波動而作出調整。
全球每天約有三百萬桶
高硫燃油被取代
目前距離國際海事組織(IMO)限硫令執行時間已不到三個月。在低硫油在價格部分,標普全球普氏預計,到2020年低硫燃油平均將比高硫燃油每噸貴240美元,到2023年,兩種燃油價差逐漸降至每噸80美元。
KPI Bridge Oil的預測認為,明年燃油價格將上漲每公噸160美元至180美元間。英國海運諮詢機構德魯里認為,到2020年,合規的LSFO (低硫燃油) 將比HSFO價格高出約每公噸240美元。
標普全球普氏指出,目前距離國際海事組織(IMO)限硫令執行時間已不到三個月,屆時全球大多數船舶的燃料將從高硫燃油轉為符合規定的燃油,代表全球每天需有約三百萬桶高硫燃油被取代,燃油價格很可能因而上漲。
全球諮詢公司Alixpartners表示,新燃油規定可能會使東行的亞洲–美洲航線及亞洲–歐洲航線上的航運公司面臨風險,這些航線合計占全球貨櫃運輸量的二成左右,僅額外成本就高達30億美元,而這筆費用預料將由貨主、貨代承擔。
博世攜手嘉實多在中國和美國推出
聯合品牌維修站試點項目
博世汽車售後事業部和嘉實多10月10日宣布:雙方建立全新合作夥伴關係,將在中國和美國推出聯合品牌維修站試點項目。
試點於2019年10月在蘇州(中國) 和奧蘭多/坦帕(美國) 率先展開。合作雙方計劃在兩地分別設立25個聯合品牌維修站。
博世和嘉實多在汽車服務領域均擁有豐富經驗。除充分發揮嘉實多潤滑油和博世零部件及服務解決方案方面的專業知識外,兩家公司還將深度融合各自旗下汽車維修站在運營上的成功經驗和獨特優勢。
在試點階段,聯合品牌維修站將秉承先進的數字化服務理念,以有競爭力的價格為終端車主提供便捷和高品質的服務。參與試點的維修站擁有獨特的店面設計和風格,滿足消費者在維修體驗、便利性需求、數字化選擇以及可持續發展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偏好。在試點階段結束後,雙方將決定是否進一步擴大品牌維修站網絡布局。合作雙方均表示,這些試點項目不會對嘉實多和博世現有的品牌連鎖維修站的運營產生影響。
Dyson 電動車計畫 喊卡
發明無集塵袋吸塵器的英國Dyson公司創辦人戴森(James Dyson)表示,他已放棄打造電動車的宏偉計畫,因這項計畫商業上不可行。戴森10月10日告訴員工,汽車部門的工程師已打造出一輛「很棒的車」,而計畫會結束並非是因研發遭遇困難,而是「儘管我們已在開發過程中非常努力嘗試,就是無法再看到在商業上可行的方法。」他說,曾試圖為這項計畫尋找買家,但未成功。
戴森兩年前宣布正在進行一項秘密車輛計畫,選定沒有汽車生產線的新加坡為製造基地,將以Dyson的電池和電動馬達專業為基礎,研發車輛。
Dyson原本押注能以電池的專業取得優勢,但結果顯示該公司低估了從無到有成立一家汽車公司的複雜度和成本。特斯拉是唯一成功打進電動車市場的全新大型車廠,但至今已燒掉數十億美元,也還沒出現全年獲利。
不敵美國施壓 中國退出伊朗價值
1,559億大型天然氣開發計畫
繼法國道達爾(Total SA,TOT) 後,現又傳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以下稱中國石油集團) 因不敵美國為打擊了伊朗,對其實施的新制裁壓力,而選擇退出伊朗1 項價值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59億)的大型天然氣開發計畫的消息。
據報導,早前法國道達爾、中國石油集團及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PetroPars 共同簽屬合作開發南帕爾斯天然氣田(South Pars)計畫協議。不料,在2018年美國恢復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後,道達爾宣佈退出該計畫。
現又傳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也因不敵美國新制裁的施壓,選擇退出該開發計畫。
對此, 伊朗石油部長Bijan Zangeneh於10月6日證實了該消息, 並稱目前PetroPars已全面接管該計畫。受到美國制裁影響,伊朗石油出口量已經減少了8成以上。現又傳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退出天然氣開發計畫的消息,將讓伊朗經濟更雪上加霜。
提升國際能源定價影響力,
中國首發LNG進口價格指數
據報導,由中國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共同研發的中國LNG(液化天然氣)綜合進口到岸價格10月16日在上海正式發布,為中國首次發布天然氣進口價格指數,將為中國LNG進口貿易提供定價參考。資料顯示,10月7日至13日,中國LNG綜合進口到岸價格為3,497人民幣/ 噸,相較前一週上漲108人民幣/噸,漲幅3.2%。
此次發布的中國LNG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是基於中國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權威、完整、準確的進口統計數據,並透過對LNG貿易特點、歷史資料分析形成,每週將定期發佈。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葉國標表示,與中國海關聯合推出中國LNG綜合進口到岸價格,並將共同努力建設具有市場影響力的進口LNG價格指數,提升國際能源定價影響力。
石油換新生!伊拉克日供10萬桶「黑金」
中國協助重建基礎設施
飽受戰火摧殘的伊拉克仍陷入紛擾,其總理馬帝(Adel Abdul Mahdi) 於9月訪華,希望與中國擴大合作關係。日前兩國正式啟動了「石油換重建」項目,根據協議,中國公司參與伊拉克基礎設施重建工作,伊拉克則承諾每天向對方提供10萬桶石油。
據報導,經過3年的戰爭,伊拉克需要880億美元的資金修復和發展基礎建設。馬帝表示,包括這項新協議在內,伊拉克每日石油產量的約20%將出口到中國,雙方同意建立一個聯合投資基金,石油資金將為該其提供資金,另外亦要求中方不要壟斷境內實施的項目,而應與國際公司合作。
事實上,早在2015年中伊之間就簽署過類似的協議,時任石油部長的馬帝簽署了「一帶一路」倡議書,以原油換取投資、重建和發展項目。從那之後,中國參與了近百個項目的建設,但後來因伊拉克緊張的政治和安全局勢,以及內閣改組而停止。
根據統計,中國在伊拉克的投資總額達到20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能源部門,以跨國公司合作或獨立投資的方式發展能源產業,兩國的貿易額亦達到300億美元,其中150億是中國進口的石油。
中國又一10億噸級油田現身甘肅
「中國再現10億噸級油田,實在是令人振奮」,10月25日甘肅省政府舉行長慶油田公司慶城油田勘探開發重大成果新聞發佈會,宣告以慶城油田命名的長7源內非常規油藏儲量,9月25日已通過中國國家自然資源部終審,新增探明儲量3.58億噸,預測儲量6.93億噸,形成10億噸級儲量規模。
長慶油田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李逵指出,「在這個儲量規模10億噸級的慶城油田,目前已建成百萬噸產能,未來3到4年內將建成300萬噸的生產能力」。換言之,屆時中國又將新添一個中型油田,並對支撐長慶油田、保障中國油氣安全戰略發揮重要作用。
長慶油田由隴東起步,向外擴展轉戰鄂爾多斯盆地五省(區),年產油氣當量於2013年突破5,000萬噸大關,且連續6年穩產高產,成為「中國第一大油氣田」。預估今年油氣當量將上看5,600萬噸,至2025年則可望突破6,300萬噸。
特斯拉宣布中國製造Model 3開放
預訂 售價人民幣35.5萬元起
特斯拉10月25日宣布,標配基礎版輔助駕駛功能的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中國製造)車型正式開放預訂,起售價為人民幣35.5萬元(約新台幣154萬元),預計第一批交付時間為明年第1季。
此一車型續航里程為460公里(NEDC預估),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最快為5.6秒,最高時速為225公里。此次基礎版輔助駕駛功能在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中國製造)上成為標配。
這次的宣布,也應和了特斯拉在美國10月23日所宣布,上海新工廠提前試製車。在中國生產的即為小型車「Model 3」。據指出,最初的年產能為15萬輛,從車體零部件的沖壓加工、噴漆到組裝的全部工序均開始了試製。
在此之前,美國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廠是特斯拉唯一的整車生產基地,年產能為44萬輛。加上上海新廠之後,年產將可達59萬輛,較以往成長34%。
目前在中國銷售的Model 3共3種車型,除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中國製造)之外,還有Model 3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及Model 3高性能全輪驅動版,後兩者的起售價分別為人民幣43.9萬元及50.9萬元。
印尼礦區獲利5億美元
中油持續在國外進行油氣探採,除了印尼礦區獲利逾5億美元外,預計澳洲普陸氣田第一船液化天然氣將在11月抵台,查德礦區估在年底前開始產油。
根據中油日前提交立法院報告,中油在印尼、厄瓜多、尼日、澳洲以及查德等國探勘以及開發生產。其中,中油印尼山加山加礦區合約已在去年8月屆期,礦區獲利超過5億美元;厄瓜多16號、17 號礦區契約將分別在民國111、114年到期。截至今年7月,分別獲利5.52億美元、0.9億美元。
另外,中油持有尼日阿加德姆礦區20%生產權益,截至8月底已分得748萬桶原油。
礦區合約將在民國132年7月屆滿,中油預計共分得1億桶原油;查德礦區預計在今年年底開始產油,在合約屆滿後,總計將獲得1,000萬桶原油,都將穩定油源。
而中油投資的澳洲普陸氣田,預計第一船液化天然氣11月上旬抵台。
國內海域部分,中油則是從民國57年起在台灣海峽進行石油探勘,並在新竹外海發現長康油氣田。
發明頂級超跑機油主成份
蕭美琛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士
美國國家工程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NAE) 於美國時間10月6日舉行年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校友、石油業巨擘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前資深科技顧問蕭美琛獲選為該院美國籍院士,以表彰她發明新型合成潤滑油的卓越貢獻。
隨著埃克森(Exxon)和美孚(Mobil)合併重組為全球最大民營石油商,蕭美琛於2002年升為埃克森美孚全球研究與工程中心資深科技顧問,這是該公司最高階的技術頭銜,她也是該公司第一位擁有此頭銜的女性。
蕭美琛主要的商業成就之一,是發明新型合成材料SuperSyn™,並以此材料用於製作馳名全球的美孚1 號機油。這項機油採用新型合成材料的專利抗磨技術,讓機油在高低溫環境下都能有效保護引擎、降低油耗,進而減少汽油消費量及排廢物,對整體社會大有益處。美孚1號現為Porsche、Mercedes-AMG、Aston Martin、Nissan GT-R 和McLaren等超級跑車的原廠指定機油。
由於在潤滑油領域的突破性貢獻,蕭美琛迄今坐擁108項美國頒發的專利及200多項公布的外國專利。
環保又經濟!中油重質油升級成
電動車電池材料
中油煉製研究所致力高值碳材料開發,原只能以燃燒處理的「塔底油」,現已研發2類高值精碳材料,包含可運用於電動機車儲電、精製瀝青等應用產品,讓中油將逐步轉型升級為高價值、高技術產業。
中油表示,中油煉化廠重質油料的塔底油,目前除直接供應下游業者做為原料外,其餘則燃燒使用。但隨著空汙排放標準趨嚴、環保等因素,中油投入「重質油料去化」,將塔底油作更有效益的開發利用,目前已成功開發「儲能碳材」與「精製瀝青」等2大類高值精碳材料。
儲能碳材方面研發出「中油軟碳材料」,具有快速充放電速度、快充下維持長壽命、高安全性及一般使用下超長的循環使用壽命等特性,適合應用於電動機車。
「中油軟碳材料」研發的電池可望應用於電動車發展,投入高值化研發項目,可扭轉傳統石化高耗能、高汙染的企業形象。
全台最大沼氣發電廠啟用
永豐餘擠身亞洲頂尖沼氣發電之列
歷時5年努力,永豐餘10月24日宣布,新屋廠正式啟用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系統,每日沼氣產量達2.8萬立方米,甲烷純度達到80%,發電效率為40%,不但三項指標均為台灣業界之冠,永豐餘新屋廠的沼氣轉化率,更已排名亞洲前十大,已躋身亞洲頂尖水準之列。
根據永豐餘統計,目前新屋廠沼氣發電已設置兩套發電系統,容量共2,400kW,第三套容量1,560kW的發電系統,預計2020年第3季完工,屆時年發電量將達3,200萬度,可供台灣近1萬戶家庭用電。永豐餘進行的「循環經濟」,就是期望所有資源都能不斷地循環利用,朝「零廢棄」全循環邁進。
永豐餘新屋廠自2014年開始規劃,2015年動工並完成試車測試,2018年完成發電系統,2019年6月正式併網。新屋廠沼氣發電系統全程以微生物分解、發酵、環境友善進行設計,永豐餘利用獨門微生物技術培養、管理的生物菌,成為沼氣發電成功的關鍵。
台灣汽車零件廠
擺脫中國車市利空
汽車零件廠面對美中貿易戰與中國車市趨緩的市場變革,紛將生產主力移回台灣。
以台灣為生產基地的東陽、堤維西營運不僅未見衰退,獲利表現也逐漸擺脫中國車市不利因素的衝擊。
中國車市不振,雖造成汽車零組件龍頭大廠東陽的OEM (原廠)營收與獲利受到衝擊,但拜產品組合調整及北美AM(售後維修市場) 旺季即將來臨,8月自結合併稅前盈餘2.11億元,成長45%,成為這兩年來少見佳績,並可望延續到明年初的旺季結束前。
堤維西情況類似,第2季起堤維西獲利已較去年同期成長,前八月營收也較去年同期成長8%,中國車市不振對以北美為主要外銷市場的汽車零組件廠而言,影響不大。
智伸科日前宣布併購旭申,除強調旭申的客戶與產品開發都極具價值,也說明旭申在台灣的生產據點是美中貿易戰下,智伸科外銷北美的重要出路。目前智伸科在中國有兩座廠,外銷北美產品採取與客戶平均分擔增加的關稅支出,未來將相關產品移回台灣生產。
Uber條款開始取締
轉型考小黃暫不罰
俗稱Uber條款的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103-1條,經過4個月緩衝期,10月6日正式開始取締;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交通部已針對103-1條補充公告,報考計程車執業登記證考試者有輔導期,開罰期限可延長至10月底。
有意轉型的Uber駕駛,業者須於11月5日前提報「小客車租賃業代為駕駛之駕駛人輔導轉型為計程車駕駛人輔導清冊」,內容應包含姓名、職業駕駛執照證號、駕駛人計程車執業登記證報考情形等資料。交通部表示,被取締者會先留存紀錄,11月5日後核對輔導清冊名單,被取締的車輛,若未在輔導清冊中就開罰。
國內電動汽機車2022年起
能耗多少全要揭露
經濟部能源局預告「車輛容許耗用能源標準及檢查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明訂2022年起製造或進口電動小客車、電動機車等需要標示能源效率,耗電量多少全都要揭露。
國內車輛在領牌上路前,要通過安全、排氣污染、噪音與耗能等4大項法規檢測,取得四張合格證後才能領牌行駛,其中,經濟部能源局掌管耗能項目,並由工研院核發耗能證明函。
不過,耗能規範僅限燃油車,國內電動車還在蜜月期,工研院主管表示,如同電動車目前還是免徵貨物稅,現階段都是鼓勵廠商自願標示,並沒有強制揭露的規定。
國際間針對電動車的能耗標示要求已陸續上路,未來發展電動車更是明確趨勢,工研院主管舉例,國際知名的特斯拉電動車屬跑車型,能耗就相對高,並非前段班,業者自然會較保守不想標示,但這種情況在台灣只能到2021年底,未來若不作能耗資訊揭露,將無法領牌。
追溯自今年6月生效
燃油無人車 列牌照稅範圍
無人車時代來臨,台灣提前鬆綁法規、搶攻8千億美元車聯網商機。財政部近日預告函釋,順應《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將無人車列入使用牌照稅法範圍,比照一般汽機車課稅,並配合交通部辦法、追溯自今年6月生效。
財政部官員指出,如果無人車是電動汽機車,將比照牌照稅法規定,2021年12月31日以前免課牌照稅。但如果是一般燃油無人車,還是要依照各地方縣市標準課徵使用牌照稅,並無免稅規定。
目前我國無人車尚屬試驗階段,交通部預計2個月內將會有首台無人車輛上路。財政部官員表示,今年無人車推出後,領牌時先將今年度的牌照稅按日計算並繳納,明年起則按照一般車輛方式按照自用、營業用兩種類別報繳。
換言之,無人車如果尚未做營業使用,明年4月要比照自用汽機車繳納牌照稅。如果無人車已做營業用途,則是每年的4月、10月課徵牌照稅。
注意! 6/14前汰舊換新大型車
12/16前要申請退稅
老車汰舊換新退稅優惠,自2017年8月18日起至2022年12月底,完成報廢並購買符合規定的大型車,可申請減徵退還最高40萬元新車貨物稅,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提醒,今年6月14日前完成汰舊換新的大型車,申請退稅期限於12月16日到期,提醒民眾把握期限,儘速提出申請,以免逾期而喪失申請退稅權益。
南區國稅局表示,修訂後的「貨物稅條例」,雖然是在今年6月15日公布施行,但大型車汰舊換新可申請減徵退還貨物稅的適用期間,回溯至2017年8月18日起,並延長至2022年12月31日止。
南區國稅局統計,從2019年6月15日減徵優惠擴大起至10月20日止,全國申請案件達2615件。國稅局官員提醒,由於優惠期間回溯並擴大適用範圍,因此,若符合 4 型態減徵優惠資格,也可來補申請退稅。
離岸風電帶來新能源、新商機、新就業三契機
蔡英文總統10月12日出席「世紀離岸風電設備公司台北港南碼頭廠辦啟動儀式」時指出,能源轉型將帶來新能源、新商機、新就業三大契機。
蔡總統指出,就在國慶日前一天,10月9日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場正式完工,等後續併網工程完成後,年底就可以商轉。很高興看到世紀鋼構公司及整個台灣鋼鐵產業,已成為離岸風電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我們的能源轉型,會堅持下去,且將帶來三大重大契機。第一個契機就是新能源,2025年綠電比例達到20%,台灣不僅可提高能源自給率,更能打進蘋果、微軟、亞馬遜、Facebook都重視的綠電供應鏈。
第二個契機是新商機,整個離岸風電產業,將可創造1.2兆元的產值。這項新商機將會帶動國內的產業,從水下基礎、葉片、塔架,到各式零組件進一步升級。
第三個契機是新就業機會,像是世紀鋼就會投資50億以上,創造300到500個直接就業機會。整個離岸風電產業,將可以帶來兩萬個工作機會。
遠東新攜日系車廠
首創煉鋼廢氣循環經濟
遠東新世紀與日系車廠合作,透過收集煉鋼廠廢氣重新製成工業纖維,兼具綠色環保及全球首創利用廢氣達到循環經濟的新營運模式。在台北紡織展開幕前,遠東新宣布導入美國新創公司Lanza Tech技術,成為全球首家收集煉鋼廠廢氣,發酵成為酒精後再轉換成生質乙二醇,將生質乙二醇製作成工業纖維。
此次日系車廠主動找上與遠東新合作,並透過Lanza Tech專利技術,三方耗時5年才讓產品進入商業化。
遠東新以往有透過玉米萃取酒精再製成生質乙二醇,如今透過Lanza Tech,等於多一個來源可以製成生質乙二醇,遠東新內部也稱之為第三代生物質高強力工業絲。
美中貿易戰衝擊車市 車廠轉積極
衝刺ADAS與自駕車發展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銷售預計下滑7%、美國市場則下滑3%,在全球經濟皆受中美貿易戰影響波動之際,全球汽車市場正面臨銷售量未見底的危機。
受到銷量下滑的影響,許多車廠和一級供應商皆採取裁員等節省開支的方式來因應車市的負循環,並集中資源將發展重點放在ADAS系統和自動駕駛等新功能上。
此外,也為原先以供應後裝市場的台灣汽車零組件商創造出進入前裝市場的契機。這些機會可以從新功能和低滲透這兩個面向來切入,其中就包括電動化、智慧駕駛艙、先進輔助駕駛系統(ADAS) 和自動駕駛。
但拉升ADAS系統滲透率的最主要動力還是來自各國的強制性法規,包括歐盟、日本與美國都計畫在2020至2022年間將AEB列為新車標配,將大幅提升自動緊急煞停(AEB)的搭載率。而萬眾矚目的自動駕駛技術,在2019年已開始從路測走向實際商用,預計2020年將看到更多商用的案例。
伊朗新天然氣油田產能4億萬桶
價值高達400億美元
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 副總經理Reza Dehghan指出,位於伊朗境內西南部的法爾斯省,靠近波斯灣地區,發現新的天然氣油田探明儲量達19兆立方公尺,產能高達4億萬桶,總價值高達400億美元。
Dehghan認為,伊朗絕對有潛力使用新探勘技術,發掘更多未探明的天然氣與石油儲量,此舉將大大提升國民財富。
對伊朗來說,新油田的發掘對該國經濟宛如一場及時雨,尤其去年川普政府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後,美國對伊朗重啟制裁,導致以原油出口為導向的伊朗經濟嚴重受挫。
目前,伊朗已探營的原油儲量排名全球第四,可採天然氣儲量約為1,590億桶,根據相關報導,目前伊朗已探明天然氣儲量為33.9兆立方米,位居全球第二。
美國11月頁岩油日產量估接近
900萬桶並續創新高
美國能源部10月15日發佈的鑽井生產力報告表示,美國七大頁岩層包括阿納達科(Anadarko)、阿帕拉契(Appalachia)、巴肯(Bakken)、鷹堡(Eagle Ford)、海恩斯維爾(Haynesville)、奈厄布拉勒(Niobrara) 以及二疊紀盆地(Permian) 等,2019年11月的原油日產量預估將較10月的891.3萬桶增加5.8萬桶至897.1萬桶,持續創下紀錄新高,較去年同期的812.1萬桶增加85萬桶。
今年1~11月, 美國頁岩油日均產量預估為857萬桶,較去年同期的730萬桶增加127萬桶。挪威雷斯塔能源顧問公司(Rystad Energy)分析師維洛妮卡(Veronika Akulinitseva)預估,今年美國頁岩油產量可望年增16%或約110~120萬桶/日。美國能源部數據顯示,截至10月4日當週,美國原油日均產量創新高達到1,260萬桶。
新產能持續上線
美國墨西哥灣原油產量將續創新高
美國能源部10月16日報告表示, 繼2018年美國墨西哥灣海上原油日產量達到年度新高的180萬桶/日之後,2019與2020年,墨西哥灣原油日產量預估將持續創新高,分別將達到190萬桶/日與200萬桶/日。
報告指出,雖然今年7月因為巴利颶風來襲關閉產能,墨西哥灣原油日產量從6月的190萬桶降至7月的160萬桶,但颶風之後產能已經迅速恢復,預估8月份墨西哥灣原油日產量已經達到200萬桶。
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日產量雖然預期將持續創新高,但佔全美產量的比重則是下滑,主要因為陸上頁岩油產量的增長更加強勁的影響。預估今明兩年美國墨西哥灣原油產量均將佔全美產量的15%,較2011年時的23% 有明顯下滑。報告表示,今明兩年墨西哥灣都有新的生產項目上線,預計各貢獻約4.4 萬桶/日與19 萬桶/日的產能;不過,由於石油投資與油價息息相關,生產計畫也有可能因為油價的波動而作出調整。
全球每天約有三百萬桶
高硫燃油被取代
目前距離國際海事組織(IMO)限硫令執行時間已不到三個月。在低硫油在價格部分,標普全球普氏預計,到2020年低硫燃油平均將比高硫燃油每噸貴240美元,到2023年,兩種燃油價差逐漸降至每噸80美元。
KPI Bridge Oil的預測認為,明年燃油價格將上漲每公噸160美元至180美元間。英國海運諮詢機構德魯里認為,到2020年,合規的LSFO (低硫燃油) 將比HSFO價格高出約每公噸240美元。
標普全球普氏指出,目前距離國際海事組織(IMO)限硫令執行時間已不到三個月,屆時全球大多數船舶的燃料將從高硫燃油轉為符合規定的燃油,代表全球每天需有約三百萬桶高硫燃油被取代,燃油價格很可能因而上漲。
全球諮詢公司Alixpartners表示,新燃油規定可能會使東行的亞洲–美洲航線及亞洲–歐洲航線上的航運公司面臨風險,這些航線合計占全球貨櫃運輸量的二成左右,僅額外成本就高達30億美元,而這筆費用預料將由貨主、貨代承擔。
博世攜手嘉實多在中國和美國推出
聯合品牌維修站試點項目
博世汽車售後事業部和嘉實多10月10日宣布:雙方建立全新合作夥伴關係,將在中國和美國推出聯合品牌維修站試點項目。
試點於2019年10月在蘇州(中國) 和奧蘭多/坦帕(美國) 率先展開。合作雙方計劃在兩地分別設立25個聯合品牌維修站。
博世和嘉實多在汽車服務領域均擁有豐富經驗。除充分發揮嘉實多潤滑油和博世零部件及服務解決方案方面的專業知識外,兩家公司還將深度融合各自旗下汽車維修站在運營上的成功經驗和獨特優勢。
在試點階段,聯合品牌維修站將秉承先進的數字化服務理念,以有競爭力的價格為終端車主提供便捷和高品質的服務。參與試點的維修站擁有獨特的店面設計和風格,滿足消費者在維修體驗、便利性需求、數字化選擇以及可持續發展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偏好。在試點階段結束後,雙方將決定是否進一步擴大品牌維修站網絡布局。合作雙方均表示,這些試點項目不會對嘉實多和博世現有的品牌連鎖維修站的運營產生影響。
Dyson 電動車計畫 喊卡
發明無集塵袋吸塵器的英國Dyson公司創辦人戴森(James Dyson)表示,他已放棄打造電動車的宏偉計畫,因這項計畫商業上不可行。戴森10月10日告訴員工,汽車部門的工程師已打造出一輛「很棒的車」,而計畫會結束並非是因研發遭遇困難,而是「儘管我們已在開發過程中非常努力嘗試,就是無法再看到在商業上可行的方法。」他說,曾試圖為這項計畫尋找買家,但未成功。
戴森兩年前宣布正在進行一項秘密車輛計畫,選定沒有汽車生產線的新加坡為製造基地,將以Dyson的電池和電動馬達專業為基礎,研發車輛。
Dyson原本押注能以電池的專業取得優勢,但結果顯示該公司低估了從無到有成立一家汽車公司的複雜度和成本。特斯拉是唯一成功打進電動車市場的全新大型車廠,但至今已燒掉數十億美元,也還沒出現全年獲利。
不敵美國施壓 中國退出伊朗價值
1,559億大型天然氣開發計畫
繼法國道達爾(Total SA,TOT) 後,現又傳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以下稱中國石油集團) 因不敵美國為打擊了伊朗,對其實施的新制裁壓力,而選擇退出伊朗1 項價值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59億)的大型天然氣開發計畫的消息。
據報導,早前法國道達爾、中國石油集團及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PetroPars 共同簽屬合作開發南帕爾斯天然氣田(South Pars)計畫協議。不料,在2018年美國恢復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後,道達爾宣佈退出該計畫。
現又傳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也因不敵美國新制裁的施壓,選擇退出該開發計畫。
對此, 伊朗石油部長Bijan Zangeneh於10月6日證實了該消息, 並稱目前PetroPars已全面接管該計畫。受到美國制裁影響,伊朗石油出口量已經減少了8成以上。現又傳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退出天然氣開發計畫的消息,將讓伊朗經濟更雪上加霜。
提升國際能源定價影響力,
中國首發LNG進口價格指數
據報導,由中國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共同研發的中國LNG(液化天然氣)綜合進口到岸價格10月16日在上海正式發布,為中國首次發布天然氣進口價格指數,將為中國LNG進口貿易提供定價參考。資料顯示,10月7日至13日,中國LNG綜合進口到岸價格為3,497人民幣/ 噸,相較前一週上漲108人民幣/噸,漲幅3.2%。
此次發布的中國LNG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是基於中國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權威、完整、準確的進口統計數據,並透過對LNG貿易特點、歷史資料分析形成,每週將定期發佈。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葉國標表示,與中國海關聯合推出中國LNG綜合進口到岸價格,並將共同努力建設具有市場影響力的進口LNG價格指數,提升國際能源定價影響力。
石油換新生!伊拉克日供10萬桶「黑金」
中國協助重建基礎設施
飽受戰火摧殘的伊拉克仍陷入紛擾,其總理馬帝(Adel Abdul Mahdi) 於9月訪華,希望與中國擴大合作關係。日前兩國正式啟動了「石油換重建」項目,根據協議,中國公司參與伊拉克基礎設施重建工作,伊拉克則承諾每天向對方提供10萬桶石油。
據報導,經過3年的戰爭,伊拉克需要880億美元的資金修復和發展基礎建設。馬帝表示,包括這項新協議在內,伊拉克每日石油產量的約20%將出口到中國,雙方同意建立一個聯合投資基金,石油資金將為該其提供資金,另外亦要求中方不要壟斷境內實施的項目,而應與國際公司合作。
事實上,早在2015年中伊之間就簽署過類似的協議,時任石油部長的馬帝簽署了「一帶一路」倡議書,以原油換取投資、重建和發展項目。從那之後,中國參與了近百個項目的建設,但後來因伊拉克緊張的政治和安全局勢,以及內閣改組而停止。
根據統計,中國在伊拉克的投資總額達到20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能源部門,以跨國公司合作或獨立投資的方式發展能源產業,兩國的貿易額亦達到300億美元,其中150億是中國進口的石油。
中國又一10億噸級油田現身甘肅
「中國再現10億噸級油田,實在是令人振奮」,10月25日甘肅省政府舉行長慶油田公司慶城油田勘探開發重大成果新聞發佈會,宣告以慶城油田命名的長7源內非常規油藏儲量,9月25日已通過中國國家自然資源部終審,新增探明儲量3.58億噸,預測儲量6.93億噸,形成10億噸級儲量規模。
長慶油田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李逵指出,「在這個儲量規模10億噸級的慶城油田,目前已建成百萬噸產能,未來3到4年內將建成300萬噸的生產能力」。換言之,屆時中國又將新添一個中型油田,並對支撐長慶油田、保障中國油氣安全戰略發揮重要作用。
長慶油田由隴東起步,向外擴展轉戰鄂爾多斯盆地五省(區),年產油氣當量於2013年突破5,000萬噸大關,且連續6年穩產高產,成為「中國第一大油氣田」。預估今年油氣當量將上看5,600萬噸,至2025年則可望突破6,300萬噸。
特斯拉宣布中國製造Model 3開放
預訂 售價人民幣35.5萬元起
特斯拉10月25日宣布,標配基礎版輔助駕駛功能的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中國製造)車型正式開放預訂,起售價為人民幣35.5萬元(約新台幣154萬元),預計第一批交付時間為明年第1季。
此一車型續航里程為460公里(NEDC預估),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最快為5.6秒,最高時速為225公里。此次基礎版輔助駕駛功能在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中國製造)上成為標配。
這次的宣布,也應和了特斯拉在美國10月23日所宣布,上海新工廠提前試製車。在中國生產的即為小型車「Model 3」。據指出,最初的年產能為15萬輛,從車體零部件的沖壓加工、噴漆到組裝的全部工序均開始了試製。
在此之前,美國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廠是特斯拉唯一的整車生產基地,年產能為44萬輛。加上上海新廠之後,年產將可達59萬輛,較以往成長34%。
目前在中國銷售的Model 3共3種車型,除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中國製造)之外,還有Model 3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及Model 3高性能全輪驅動版,後兩者的起售價分別為人民幣43.9萬元及50.9萬元。
Posted in: 市場掃描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