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市場掃描

台灣中油、台積電簽署 「天然氣碳中和計畫合作意向書 (MOU)」共同宣示支持環保理念
為了進一步深化企業成長與綠色環保共榮的共同理念,台灣中油公司於 9 月 16 日與台積電簽署「天然氣碳中和計畫合作意向書 (MOU)」,未來將由台灣中油提供符合碳中和產品認證之天然氣給台積電使用,在「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以實際行動展現雙方對於減碳的 決心,並藉此喚起公眾的環保意識,別具深意。
台灣中油總經理兼代理董事長李順欽表示,台灣中油為國內主要液化天然氣進口業者,負有穩定供應國內天然氣需求之責,將持續進口碳中和液化天然氣,積極與國際能源產業接軌,展現面對能源轉型之企圖心,並與價值鏈中利害關係人合作,供應天然氣碳中和產品,協助國內製造業者共同面對及因應歐美地區所訂定之減碳要求。
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林錦坤指出,身為世界領先的半導體公司,台積電長期致力推動綠色製造,並堅守負責任的採購者角色,除了積極採用再生能源,台積電亦於今年初向台灣中油提出使用碳中和商品的需求,在雙方齊心努力下,目前相關作業皆已完備。他強調,採用符合碳中和產品查證之天然氣,不僅是台積電實踐淨零排放目標重要的一環,也期許發揮綠色影響力,帶動產業共同邁向永續供應鏈之目標。

2050 年淨零轉型  經部設定中油轉型氫能供應商
企業製造朝向碳中和目標,政府單位也力拚淨零轉型,經濟部旗下 2 大國營事業中 油、台電為排碳大戶,同樣面臨綠色轉型。經濟部正設定中油未來經營朝向氫能供應商; 至於台電則全力發展儲能系統。 中油的氫能供給將採三步驟進行,第一 階段仍以「灰氫」為主,第二階段為「藍氫」, 最終為「綠氫」。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 禮說,傳統化石燃料、天然氣在產氫的過程 中,會排放二氧化碳,所以叫做灰氫。 至於台電,曾文生表示,路徑很清楚, 要朝低碳電力技術發展,並在 2025 年要 達到燃氣占比 50%、燃煤 30%、再生能源20% 的「532」架構,再循序漸進,隨著碳 捕捉技術成熟、電動車使用愈來愈多,無碳 能源就能逐步替代低碳能源。 攤開二氧化碳產出結構,高達 90.4% 屬 於能源排放,僅有 9.6% 來自非能源,像是 科技產業製程會使用特殊氣體等。在 9 成的 能源排放當中,又有 56.4% 來自電力;34% 則是其他能源,多為汽機車燃料所產生。

鴻海聯手泰國國家石油, 外資齊讚聲喊買進
鴻海積極發展電動車,9 月 14 日更宣布 與泰國國家石油 (PTT) 簽署合資協議,而外 資也一致看好鴻海此一布局,認為有助於鴻 海擴大在東盟市場的曝光度,同時也及早掌 握泰國電動車的成長潛力。 大摩表示,鴻海與 PTT 成立合資公司, 將分別擁有合資企業 40% 和 60% 的股權, 並將在早期投資 20 億美元建設新工廠,該 工廠可能位於東部經濟走廊 (EEC)。合資公 司將利用 PTT 的本地關係和鴻海的電動汽車 開發專業知識 ( 包括 MIH 開放平台 ) 生產和 銷售電動汽車,到 2023 年,目標年產能為 5 萬輛,2030 年產量達 15 萬輛。 大摩認為,此一合作旨在先掌握泰國電 動車成長潛力,並將其逐漸打造成歐洲、美 國傳統 ICE,或打算進入東盟市場新電動汽 車新創企業的重要製造中心;同時這也是鴻 海實現 2025 年全球電動汽車製造市占達到 5% 目標的重要一步。

西門子歌美颯 台中港組裝廠投產
離岸風電國產化邁入新的里程碑,西門子 歌美颯離岸風力再生能源公司在台中港投資 的機艙組裝廠,9 月 14 日正式啟用,成為台 中港離岸風電國產化專區首家進駐投產的業 者,也預告台灣將進入離岸風場建置高峰期。 西門子歌美颯亞太區離岸風電營運發展 董事長表示,台中機艙組裝廠落成,再次兌 現風機國產化承諾,此機艙組裝廠不但是台 灣首座,也是西門子歌美颯在歐洲以外的第 一座離岸風機機艙組裝廠,也期待機艙組裝 廠能加速台灣成為亞太區風電出口中心。 台中港因距離風場運程最短、加上碼頭 水深及後線場地足夠,相關基礎建設完備, 可容納大型安裝船靠泊,作為推動離岸風機 重件施工碼頭的最佳基地,已被定位為離岸 風電母港,目前包含西門子歌美颯共有 4 家 廠商。

停車充電正夯! 商家搶車位安裝充電樁, 電動車主「主動上門」創造新商機
電動車風潮席捲台灣,據統計今年 1~8 月份台灣電動車掛牌 2,222 輛,比去年同期 成長 41%,此刻在全台路上奔跑的電動車累 計更達到 1.6 萬輛,而且每一季都在急速增 加中。 伴隨電動車口數大幅增長的,自然就是 充電站,除了可見到許多大型充電業者搶地 設站,許多嗅覺敏稅的商家也看上「停車順 便充電」的車主需求,紛紛為賓客車位設置 充電樁;因為能充電就代表可以吸引車主上 門,為商家開拓 EV 新客源。 無論電動車配備豪不豪華、續航里程多 或寡,充電永遠是車主最在意的事情。但不 是每個人都能在家裝充電器,因此電動車主 更看重的是「停車順便充電」。
因為這些業主發現,電動車主在規劃行 程時會將「充電」列為優先條件,既然車主 都在找可以充電的場域,業者自然也就樂得 趕緊裝上充電樁,讓電動車主願意停留、製 造更多消費的機會。

2 大工具機展明年 2 月聯展  業者擴徵才
台灣工具機產業大團結!國內 2 大工具 機展—由外貿協會及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 共同主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 (TIMTOS)」 及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主辦的「台灣國 際工具機展 (TMTS)」將於 2022 年首次攜手 聯盟,於 2 月 21~26 日在台北盛大舉行,將 創造 1+1 大於 2 的展覽效益。 TIMTOS 及 TMTS 多年來分別於台北及 台中展出,但在受到疫情及場地的影響下, TIMTOS 2021 及 TMTS 2020 都改以線上 展方式辦理。由於全球工具機產業復甦、需 求提高,業者對於實體展規劃也殷切期盼。 在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的指導下,兩展將以 聯名方式合作。2022 年二展聯合展出內容除 金屬切削工具機、綜合加工機及金屬成型工 具機外,也將展出各式智慧機械。

颶風擾亂美煉油重鎮運輸 埃克森美孚獲150萬桶戰略儲油應急
艾達 (Ida) 颶風肆虐美國路易斯安那州, 導致原油輸送困難,美國能源部 (DOE)9 月 2 日授權釋出美國戰略儲油 (SPR) 給埃克森 美孚 (Exxon Mobil) 的煉油廠應急。 白宮表示,這是四年來首次釋出戰略儲 油,也證明美國總統拜登傾全力行動與賑災。 受到艾達颶風的影響,埃克森美孚巴頓 魯治煉油廠 8 月 29 日被迫暫停營運,其他 石油設施與當地電力系統也遭到重創。埃克 森美孚 9 月 1 日表示,巴頓魯治煉油廠已重 啟營運。 據統計,目前墨西哥灣仍有 90% 的石油 生產無法營運,路易斯安那州煉油廠煉油產 能約占全美近 2 成,該州正在努力應對阻礙 救援工作的燃料短缺問題,同時也使全美的 汽油價格上漲。

IHS Markit:全球汽柴油需求 2032 年達到顛峰
研究機構IHS Markit表示,全球對汽油、 柴油等化石燃料的需求最快將在 2032 年達 到高峰,但石油消耗量要等到 2043 年,才 會大幅下降到疫情爆發前的水準,顯示能源 轉型雖然正在加速,然而改變人類習慣還要 一段時日。 IHS 和愈來愈多機構站在同一陣線,認 為化石燃料需求將在 10 年後達到高峰。例如 彭博 7 月預測,石油消耗量將在 2033 年之 前觸頂,然後到 2041 年回落到 2019 年 ( 疫 情尚未爆發前 ) 水準。 IHS 的預測不包括主要用於生產塑膠的 液化天然氣消費量。 IHS 表示,雖然能源轉型在疫情爆發 後 加 快 腳 步, 但「 淨 零 排 放 」(net-zero emissions)、甚至是石油需求大幅下降,都 受到技術和政治阻礙,若要達成上述目標, 需要推行「遠比目前遠大的」政策。 IHS 並預測,全球煉油產能除了疫情期 間永久消失的每日 230 萬桶,還會進一步萎 縮,預估接下來到 2050 年間會減少超過每 日 300 萬桶。

美銀:如果出現嚴寒冬季 油價可能衝上 100 美元
由 Francisco Blanch 帶領的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團隊表示,原油期貨的漲 勢自 6 月以來一直停滯不前,但可能會再次 恢復,甚至可能達到 100 美元,具體取決於 天氣有多冷。 美銀認為,沙烏地阿拉伯與 OPEC+ 的 增產行動,抵消了需求的改善,儘管仍可能 偶爾出現價格戰,但 OPEC+ 正採取行動, 以確保油價穩定。 美銀預計,全球石油需求可能會大增每日 100 萬至 200 萬桶。在這種情況下,今年冬 季的石油市場赤字很可能會超過每日 200 萬 桶。如此一來,原本美銀預計明年中會達到 油價 100 美元的目標,可能提前 6 個月出現。 美銀強調,其基準預測依然是認為油價 將在下半年維持區間震盪,布蘭特原油的年 底目標價為每桶 75 美元,但目前出現愈來愈 多的上行風險。

石油巨頭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長 46%
根據阿納多盧 9 月 13 日從財務業績中彙 編的資料,在從疫情引發的大規模需求衝擊 中反彈後,全球十大上市石油生產公司的收 入在 2021 年上半年增長了近 46%。 在 2021 年 1 月至 6 月期間,大型石油公 司的總收入超過了 8,250 億美元,而去年同 期僅為 5,660 億美元。 在去年 COVID-19 大流行,減緩全球流 動性並打擊全球經濟後不久,這兩個基準均創 下歷史新低,石油需求也降至前所未有的水 準。由於低油價對石油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產生 了負面影響,石油公司不得不克服許多困難。 因此,包括美國埃克森美孚、雪佛龍、 法國道達爾、荷蘭皇家殼牌、英國 BP、義大 利埃尼、挪威 Equinor、俄羅斯盧克石油、 俄羅斯石油公司和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在 內的主要石油公司宣佈,2020 年同比出現巨 額虧損。 疫情發生後,各國實施了新的或持續的 封鎖和其他措施,新的疫情爆發,以及正在 進行的疫苗接種工作取得成功,這些都繼續 在更加動盪的市場中影響能源需求和價格。 然而,隨著石油需求反彈,油價回升至疫情 前水準,市場目前正顯示出復甦跡象。 根據財務業績資料計算,今年上半年, 10 家主要石油公司的收入增長了 2,590 億美 元,達到 8,250 億美元。 沙特阿美、雪佛龍、Equinor 和盧克石油 是這一時期收入增長最多的公司。今年前六 個月,沙特阿美的收入增長了 66.8%,雪佛 龍增長了 54.7%,Equinor 增長了 54.2%, 盧克石油增長了 53.8%,殼牌的營收同比增 幅最低,為 29.4%。

日本郵船將與英國石油公司 (BP) 合作探索零碳船用燃料
日本郵船與英國石油公司 (BP) 簽署諒解 備忘錄,將共同探索未來燃料和運輸解決方 案,幫助航運業等工業部門實現脫碳。 在航運市場,雙方將合作尋找機遇,幫助 航運業從目前的船舶燃料過渡到 LNG、生物 燃料、甲醇等替代品,並開發氨氣和氫氣等未 來零碳燃料。兩家公司表示,正確地完成轉型 之旅對於航運業實現長期脫碳目標至關重要。 對於其他難以脫碳工業部門,日本郵船 和 BP 還將考慮潛在的船舶運輸和其他二氧化碳解決方案,並探索參與用於重工業和發 電的氨和氫供應鏈,以幫助這些部門實現脫 碳化。 日本郵船指出,航運是全球貿易活動核 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航運和物流公司之一, 日本郵船正在尋求通過與 BP 的合作來引領 整個行業的脫碳工作。BP 專注於與需要管 理大量碳排放的關鍵工業部門的企業合作, 以幫助這些企業實現脫碳;BP 的目標是在 2050 年或之前成為一個淨零排放公司,並幫 助整個世界達成零排放。

康菲石油一年內豪擲230億美元收購 躍居美頁岩油業二哥
康菲石油 (ConocoPhillips) 以 95 億美元 收購荷蘭皇家殼牌 (Royal Dutch Shell) 德州 二疊紀油田後,使執行長 Ryan Lance 在不 到一年的時間共為頁岩油砸下 230 億美元, 助康菲成為二疊紀油田第二大頁岩油生產商 的地位。 Lance 在 9 個月前以 133 億美元完成對 競爭對手、頁岩油鑽探公司康喬資源(Concho Resources) 的收購後,9 月 20 日又以 95 億 美元收購殼牌在德州的二疊紀油田,此舉確 立該公司未來經營重心將放在頁岩油上。 康菲石油的戰略是基於全球對廉價石油 的需求,以及公司能以更少碳排開採頁岩油 的技術上,雖然殼牌、英國石油 (bp)、挪威 石油公司 (Equinor) 紛紛放棄石油轉向開發 綠能,但 Lance 認為石油與天然氣不會這麼 快被取代。 根據 Enverus 數據,康菲石油在收購康喬 資源後,全球石油生產商排名第四,如今收購 殼牌油田資產後,排名瞬間躍升至第二位。 晶片就是等不到! 福特、通用 9 月再停工減產 美國兩大汽車廠福特(Ford)與通用(GM) 因為晶片短缺,9 月再進一步縮減生產規模, 9 月中旬開始多條位於北美的生產線暫時停 工。通用被迫減產影響到公司最賺錢的卡車 與運動休旅車 (SUV) 車種。 不過最近幾周已經撐不下去,停工減產 必須擴及組裝大型皮卡的生產線。這是通用 自年初鬧晶片荒以來,在卡車生產方面的首 度大減產。 福特方面,4 月福特已預警,晶片短缺將 導致今年福特減產約 110 萬輛,估計損失 25 億美元。

全球汽車業上半年已呈復甦, 營利總額較前一次高峰點 2016 年 高出 32%
根據企管顧問公司安永的分析數據,全 球汽車產業在 2021 上半年已呈現復甦景象, 營利總額高達 714 億歐元,較前一次高峰點 的 2016 年高出 32%,相較之下,2020 上 半年因 COVID-19 疫情導致的總虧損為 41 億歐元;此外,全球各區域汽車銷售都有成 長,總計銷售量約為 3,350 萬輛,較 2020 年同期成長 27%,但仍較 2019 年同期減少 11%。 安永表示,儘管面臨種種困難,但頂級 汽車業者上半年的表現異常強勁,息前稅前 獲利率平均為 8.8%,甚至高於疫情爆發前, 其中BMW (14.5%)、賓士(Daimler)(12.9%) 為表現最佳者;此外,BMW、賓士與福斯 (Volkswagen;VW) 的總營利達 303 億歐元, 個別表現也都較競爭對手佳。
利潤成長主因在於許多業者在疫情期間大 幅降低成本,加上因晶片短缺,業者目前生產 主力為高利潤率且折扣少的汽車,另外,銷售 電動汽車對獲利率的負面影響也遠低於預期。

現代汽車確立「棄油轉電」 2035 年歐洲停賣燃油車、 2045 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現代汽車選在 2021 IAA 慕尼黑車展對 外公告「棄油轉電」時程表,要分階段的從 歐洲市場開始先於 2035 年停賣燃油車,終 極目標則是要在 2045 年實現完全的碳中和。 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豪華汽車品牌 GENESIS,日前已早一步宣告 2025 年開始 就不會推出新的燃油車型,並預計 2030 年 時轉型為純電動品牌。而現代汽車的規劃則 是先要在 2030 年把電動車的銷售比例提高 到 30%,然後 2035 年要在歐洲率先停賣燃 油車。還宣示 2040 年的碳排放量將比 2019 年大減 75%,要在 2045 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今年全球電動車銷量估超過500萬輛 增長潛力巨大
市場調查公司 IDTechEx Ltd. 報告表示, 今年全球電動車銷量預估將會超過 500 萬 輛,反映出電動車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該 公司的報告坦承,在十年前電動車銷量僅 3 萬輛的 2011 年,其對電動車市場看好的預 估為至 2021 年電動車銷量將達到 150 萬輛, 而實際則超出了該公司當初的預期。這意味 從 2011~2021 年,全球電動車市場的複合年 均增長率將達到約 86%。 報告指出,過去十年的電動車市場繳出 強勁增長的成績單,但更為重要的是,其中 還包括了去年全球疫情的重大干擾,許多的 汽車廠商都被迫關廠停止生產,以及近期的 汽車晶片短缺問題;這些負面因素都未能夠 阻止電動車市場的增長步伐。該公司的數據 顯示,過去十年電動車市場幾乎每年都增長, 只有 2019 年因中國以及美國的補貼減少而 下滑。 報告表示,整體來說,世界各國正努力 令電動車在 2030 年以前成為車市的主流, 這對電動車的供應鏈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增 長機會。除了電動汽車之外,包括電動卡車 乃至於電動船隻也都正積極加入此一電動家 族,儘管當前電池的效能是否能夠承擔起電 動卡車的長途載重仍然有一些疑慮。

豐田狠砸 3,800 億 只為了一顆電池
電 動 車 的 競 爭 越 演 越 烈, 由 特 斯 拉 (Tesla) 掀起的電動車革命已經席捲全球,對 於開創油電複合動力的豐田 (Toyota) 來說, 他們知道電動系統的研發已經百家爭鳴,但 是要成為電動車的強者,關鍵在電池。 電動馬達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相對電 池的研發腳步還跟不上使用者的需求,現在 的電池技術還有一段進步空間,此外電池的 研發相當困難,也需要花大把資金投入,如 果不是大型汽車集團,很難有能力自行研發 電池,即使許多歐系大廠已經市售純電車, 電池大多數還是向電池供應商採購,因此電 池技術才是電動車的研發關鍵。 日本大廠對電能的想法較為多元,他們 認為在鋰電池之外,氫燃料電池會是另一條 道路,加上福斯集團將資源投注在固態電池 研發,現在的電動車競爭實際上是一場電池研發的角力戰,因此豐田宣布,未來 10 年要 投注 136 億美金 ( 約 3,800 億台幣 ) 的資金, 全力投注在電池研發與生產。

普利司通大步轉型電動化: 全球工廠轉型、門市設置充電樁, 電動車專用胎佔比上看九成
在全球各大車廠積極在朝向電動化轉型 的同時,日本輪胎大廠普利司通也宣告要跟 上這波未來的趨勢,計畫要調整後續的產品 銷售重心,目標要在 2030 年時把旗下針對 電動車打造的輪胎銷售佔比提升到 90%。 據報導,福斯部分的 ID 電動車產品已在 使用普利司通的純電動車輪胎,而為了進一 步提高純電動車輪胎的銷售佔比,普利司通 計畫要改造歐洲、美國、日本的現有工廠生 產線,預計 2021 年就會把原本用來生產燃 油車用低價位輪胎產線,改造成純電動車輪 胎的生產線。之後普利司通的全球 50 座輪胎 生產工廠,預計也將會逐步變成生產電動車 專用輪胎的生產線。

日本豐田減產變停產  和泰示警存車將見底
汽 車 晶 片 短 缺 問 題 延 燒, 日 本 豐 田 (Toyota) 繼日前宣布減產,最新再公告日本 國內 14 家工廠將實施暫時停產。對此,豐田 在台合作夥伴、國內汽車龍頭和泰車日前就 已經示警,存車到 9 月就將見底,今年式車 款到 10 月恐沒車可賣。 全球晶片短缺與東南亞新冠疫情持續延 燒,迫使日本豐田汽車與本田汽車 (Honda) 等車廠減產,豐田日本所有 14 座車廠,10 月起將暫時停工多日。 和泰車表示,8 月國內車市買氣沸騰,蔓 延到 9 月,已把能賣的車掃光,現在碰到日 本原廠因晶片短缺暫時停產,只能銷售先踩 煞車。

美國紐約州政府:設定2035年新售 汽車及卡車須為淨零排放的目標
紐約州政府宣布設定 2035 年新售汽車及 卡車須為淨零排放的目標。 紐約州政府於 9 月 8 日公告,州長霍楚 已簽署法案訂定 2035 年紐約州境內所有新 銷售的汽車及卡車須實現淨零排放目標,並 指示環境保護廳發布研議顯著減少卡車所製 造空氣汙染的法律,預期若通過立法,將加 速紐約州淨零排放卡車的銷售,改善紐約州 空氣品質,加快實現「氣候領導力和社區保 護法案 (CLCPA)」,推動紐約州交通運輸業 完成電氣化轉型。 紐約州預計將在未來 5 年針對零排放車 輛投資超過 10 億美元,且將投入超過 210 億美元於全紐約州 91 個大型可再生能源項 目,68 億美元於減少建築物碳排放,18 億 美元於擴大太陽能項目,超過 10 億美元用於 綠色運輸計畫,超過 12 億美元於紐約綠色銀 行承諾。透過 CLCPA,紐約州正逐漸實現 2040 年前電力行業零排放的強制目標,包括 2030 年前實現 70% 可再生能源發電,預計 2050 年前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將較 1990 年減 少 85%,推動紐約州 2025 年能源效率目標。

中國使出抗通膨殺手鐧 首次釋放儲備原油
據中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消息,中 國國家石油儲備中心在 2021 年 9 月 24 日在國家儲備石油交易系統進行 2021 年第一批 國家儲備原油競價交易。 據報導,有分析師和貿易主管表示,中 國的首次原油儲備拍賣可能會對市場情緒產 生巨大影響,這表明這個最大的石油進口國 仍然致力於透過控制大宗商品價格來抑制通 貨膨脹。 第一批戰略石油儲備 (SPR) 的銷售規模 僅為 738 萬桶,約為中國半天的用量,這在 每天消費近 1 億桶的全球市場中幾乎泛不起 水花。 牛津能源研究所中國事務主任 Michal Meidan 指稱,這是一次測試,對中國國內機 制及市場影響均是如此,為了抑制通膨及學 習如何像美國那樣運用 SPR。

中國暴買天然氣 亞洲掀爭奪戰
在官方的減碳政策下,天然氣成為中國 積極進口的能源商品,2021 年上半年,中國 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天然氣最大進口國。 在中國帶動下,除推升今年國際天然氣價格 居高不下,也在亞洲掀起天然氣爭奪戰。 據報導,當前中國開始「爆買」天然氣。 中國海關統計顯示,2021 年 1~6 月,中國 液化天然氣 (LNG) 進口量比 2020 年同期增 長約三成,增至 3,978 萬噸。此前全球 LNG 最大進口國的日本,同期為 3,889 萬噸,中 國的進口量已經超越日本。 報導指出,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 「雙碳」(2030 年碳達峰、2060 年碳中和 ) 目標後,在去碳化前提下,中國政府大力推 動進口液化天然氣。 在中國帶動下,各國對天然氣需求擴大導 致其價格直線上漲。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 9 月上旬公布的中國 LNG 出廠價格指數為每 噸人民幣 ( 下同 )5,922 元,近四個月漲幅 ( 較 5 月 6 日 3,292 元 ) 高達 79.89%,更較今年 3 月 3 日的年內低點 3,152 元大漲 87.88%。

中國限電衝擊 蘋果和特斯拉多家重要供應商停工
中國「能耗雙控」造成企業限電、停產 的影響持續,蘋果和特斯拉的幾家關鍵供應 商已經宣布中國廠停產,以響應北京的能源 消耗政策,但此事將危及供應鏈的穩定性, 尤其此時正要進入包括新款 iPhone 在內電子 產品的耶誕旺季需求高峰期。 鴻海關係企業乙盛精密工業,以及蘋果 和特斯拉的一家重要構件供應商表示,江蘇 昆山廠從 9 月 26 日即暫時停產,配合該市 停供工業用電的政策。乙盛已經公告:「停 工期間暫以庫存維持營運,預計假日或連假 安排生產以滿足客戶出貨需求」。 中國要求節能減排的時機,正值全球市 場投資人信心因恒大集團債務危機而受到動 搖,這次限電造成的經濟衝擊可能更大,使 全球供應鏈短缺的情況進一步惡化。 蘋果的印刷電路板供應商欣興電子及 iPhone 的聲學元件供應商康而富控股,因大 蘇州地區停供工業用電,為配合停工,會協 調其他廠區生產或調用庫存,以減少影響。 北京最近緊盯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等省 的能源消耗不降反升,誓言對未達標者祭出 較嚴格處分,其他像是江蘇、浙江和廣東, 有許多科技製造商設立生產基地的省分,也 限制工業用電。嚴格管控已影響到大範圍傳 統產業,包括煤炭和鋼鐵生產,以及電子產 品製造。



Posted in: 市場掃描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