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時間: 2010-01-05 15:36:03

油樣化驗的一些是非

油樣化驗的一些是非

作者 黃益勤

事非經過不知難,聽來不過舉手之勞,稀鬆平常的取油樣送驗,經過勤前講習之後進行,還會出狀況嗎?以下的經驗可以與大家分享
許多工廠的設備保養人員與大型車隊的保養人員,常會利用使用中的油品送化驗的數據,來做為是否更換油品的依據,但其中有些觀念是有誤解的,若不加以釐清反而會造成不好的後果。

藉由舊油化驗分析我們可以:
• 瞭解油品是否適合繼續使用
• 確定排水週期
• 瞭解設備是否運作正常
• 協助解決問題如:
- 潤滑油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 設備無法達到預期效益

但單單只是一次的化驗分析,就想要能解釋所有的事情,很有可能讓誤判的機率大增, 進而做出錯誤的決定;舉例來說,若所化驗的樣品因為取樣時不正確的操作或錯誤的取樣方式,就會造成這樣的後果。取樣有什麼好注意的呢?取樣絕對不是隨意拿個用過的寶特瓶,然後讓油把它裝滿就好,其中還有很多需

要注意的細節:

1. 樣品罐是否潔淨?
樣品罐本身若已有其他物質在內,化驗結果會因為這些物質含量而有不同的結果

2. 標籤上的訊息是否完整?
最基本的送樣公司、取樣日期、油品潤滑部位、設備編號、化驗油品名稱與油品使用時數,都應有詳細的標示,若有其他相關資訊能一並提供更佳

3. 取樣點

工業設備取樣點 
 從系統排水孔取樣 – 確定排水孔清潔,同時先捨棄第一段(一開始流出來的)油液,從第二段取樣。
 從加油孔,以抽油器取樣 – 確定抽油器清潔,最好使用該油品專屬的抽油器。



車輛引擎油取樣點
從油尺孔取樣 – 插入取油管,當油管末端觸到油底殼底部,將油管上提 3~5 公分為取樣點。



4. 取樣時機

在設備運轉時取樣,若取樣時設備已停止運轉多時,在系統中的污染物、水份或磨損的粒子可能都已經沉積在底部,所取得之樣品化驗結果可能就無法正確觀察到問題所在。

最近在進行某國內客運車輛引擎用油的化驗追蹤,以確定換油保養合適的週期時,因為取樣時機與取樣點等細節沒有注意,致使化驗結果產生極大的不確定性。檢討起來,是為了配合該客運車輛使用的時間,追蹤該客運車輛的多次油樣,都是在車輛回廠隔日,直接從油殼底部洩出取樣,但是車輛引擎油經過一夜的靜置,煙灰(Soot)、水份與磨耗粒子都堆積在底部,油樣本身因此失去代表性,化驗的結果也因此無法使用。後來發現在取樣細節上的錯誤並加以修正,重新開始化驗計劃才得以完成,但也已經造成計劃的延誤以及化驗成本的提高。

還有一項謬誤的觀念,保養人員會等到該次化驗的結果,確定油品已不堪使用,再進行設備保養換油!若等到該次化驗的結果出來才決定需要換油,這代表的是該設備已磨損了一段時日,反而會因小失大。所以正確的保養換油週期應是在油品效能喪失前,才能避免這樣的狀況。

長期且確實的記錄化驗結果,持續追蹤才會在保養上具有意義,藉由分析數據的變化, 可做為設備是否正常運轉的參考依據,但它不是絕對的結果,若出現異常的數字變化,更應實地調查以確認真正的問題,才是正確的方式。


Posted in: 業界消息  
Tagged: #油品化驗   #隆福行   #黃益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