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時間: 2004-05-05 22:23:07
汽車=電子科技?-飛利浦
一部好的跑車就有如一支好的木吉他,它們都有獨特的性格與能力,等你去以觸覺、聽覺、視覺來親自體驗。當然,你可以選擇放下木吉他,拿起那把強力的電吉他,那也無可厚非 – 在很多方面而言,電吉他是木吉他望塵莫及的,就像微波爐對瓦斯爐一樣。但是,一把簡單的木吉他所能提供的樂趣也並非電子玩具能取代的。
對熱愛汽車與熱愛駕駛的人來說,一部擁有最新、最快、最有效率的科技配備的汽車,是否等於一部更好的汽車呢?
我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聽到英文歌曲,是在電視節目上看到播放麥克傑克遜的新歌。完全不懂英文的我,跟著音樂聲哼哼唱唱,爸爸過了不久就帶我去唱片行買了這張CD。對一個只偶爾在夜市攤位買過一兩卷張清芳或周華健盜版錄音帶的小孩子而言,緊緊握在手裡那張昂貴,新奇又閃亮的CD唱片真是讓我感到既神秘又新潮。
當然,買了生平第一張CD之後,家裡總需要有一部CD音響才行,於是我們家就從此由錄放音機升級到雷射唱盤音響的時代了。這種科技大躍進的感覺就有如家裡第一次買微波爐,或電腦螢幕由單色換成彩色 – 你會懷疑自己在這之前怎麼能夠忍受那種原始人的生活的。忽然之間,用瓦斯爐烹調似乎非常缺乏效率,而那些舊的錄音帶聽起來以乎也跟本沒有辦法表現出張清芳亮麗的歌聲。在CD隨身聽上市幾年之後,我也終於忍不住去買了一部來取代雖然舊但沒有故障的錄音帶隨身聽。當時還真是興奮,覺得到那裡都能享受CD唱片的高品質音效實是人生一大樂事。
我一直誤以為自己算是滿站在科技浪潮尖端的新人類。雖然我算不上什麼電腦或電器用品專家,但起碼我對基本的科技潮流還有些概念,對新電子玩意兒的適應力也滿高的。直到前一陣子,我在公車上發現許多小學生隨身攜帶的「配備」,領先我起碼二十光年,而且他們這些輕薄短小工具所擁有的功能我大部份都不會使用!與他們的玩具相較之下,我用了將近三年的手提電話真是有如瓦斯爐遇見微波爐一般的相形見絀。想到這,我偷偷的把電話放到口袋裡,希望他們沒有注意到。

在這個快餐不夠快,速食可從販賣機取得,動輒就要百萬畫像素,千萬解析度,SNG衛星連線的新世紀,我想在很多方面,新科技的確是讓我們的生活過的更好了。
我們可以與千里外的朋友輕鬆的保持視訊連絡,我們可以將全家旅遊的照片存放成檔案而不必擔心它會因時間而退色,在家裡可以有媲美電影院的視聽享受,更不用再忍受那煩人的倒帶與快轉。但是否我們會因為科技的日趨重要而失去了某些方面的樂趣,卻還渾然不覺呢?

就拿汽車來說吧。在四十年前,防鎖死煞車系統(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與電子控制噴射引擎(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EFI)還是屬於航太工業的領域,而今天市面上的新車沒有這兩項最基本的條件是很難想像的事情。隨著電子科技的突飛猛進,汽車工業在近四十年裡也創造了不少重要的科技大躍進。從第一部配備有四輪碟煞(disc brakes)而非鼓煞(drum brakes)的量產汽車,渦輪增壓科技的進步已漸漸普遍,從更新更好更輕更強更抗侵蝕更便宜的材料,到電子噴射引擎的普及,再到ABS的普及。今天,即使是陽春型的入門車種,也有各式各樣的電子系統幫助駕駛人控制現代汽車的大大小小功能。
只要對汽車市場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賓士汽車的名聲是建立在它所具有的高科技之上,以各種電子配備來預測並幫助駕駛人每個可能的需求。最近這幾年來,汽車工業配合電子科技突飛猛進,賓士汽車作為市場的科技前鋒,自然是每年都有新花樣不斷出現,不停的更新自己的產品。別提什麼雙域自動恆溫空調,什麼電子防滑系統,什麼停車感測器系統,那都已經是老掉牙的昨日科技了。

賓士汽車這幾年讓人留意的新配備,除了一般較常聽到的氙氣放電式頭燈 (照明度增加數倍,更似自然光,照明範圍擴大)、主動通風按摩座椅 (各個座椅依駕駛或乘客個人喜好設定的溫度,由椅背送風,另有按摩功能)以外,隨手拈來還有不少。
比如緊急煞車輔助系統(Brake Assist S ystem):賓士研究發現,大部份駕駛人在面臨緊急狀況時不懂得如何利用ABS,並且踩踏煞車力道不足,因此開發了這套新的安全系統,由電腦不停監測駕駛人煞車的習慣、頻率、力道與速度,進而推斷駕駛人是否面臨緊急狀況,再經由油壓系統來補充駕駛人踩踏煞車板不足的力道,有效縮短緊急煞車距離。主動車身控制(Active Body Control):為了克服一般觀念中舒適與操控性能懸掛系統設定相對立的難題,賓士工程師研發了配合電子感應系統與油壓控制懸掛的ABC;在一般行駛狀態時放鬆懸掛系統達到舒適的目標,而在高速過彎或加速減速時對懸掛系統加壓抓緊,大幅減少過彎時車身側傾或加減速時車身前後擺動,增加操控穩定性。還有氣壓車身水平控制系統 (AIRMATIC Suspension):電子控制配合氣壓懸掛系統,在低速行駛如停車場或市中心時自動提高車身高度,以便避開路面障礙物;在高速行駛時自動降低車身高度,以降低車身重心與風阻,幫助高速穩定性。
除此之外還有各式各樣有意思的配備,的確可以說是在汽車科技與使用者介面與舒適,安全駕駛的定義上有了創新的思考。然而這也是令車迷如我們注意與擔心的原因。
賓士汽車在這方面的領先,造成了它的歐洲與日本高級車系的對手紛紛群起效尤,一窩蜂的追逐,嘗試形形色色的類似配備。近年來各大車廠越來越強烈的推動以電子感應控制系統取代傳統機械控制系統,也就是所謂的drive-by-wire,brake-by-wire,甚至 steer-by-wire – 油門踏板,煞車踏板甚至方向盤將由如電腦遊戲的電子感應器取代一般的機械裝置控制。
相信曾因使用個人電腦而被當機連連氣得火冒三丈的人讀到這裡都會相當的擔心。即使撇開安全的考量不論,身為熱愛駕駛,熱愛跑車的車迷,我們不禁要質疑這樣的電子控制系統對整體的操控感與駕駛樂趣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是的,也許這些電子玩具在經過適當的設計之後可以讓跑車的速度更快,但跑車畢竟不是賽車,一般公路也不是賽車場,盲目的追求更高的速度是並沒有太大意義的。一部跑車最重要的目的應該是提供駕駛人極致的感官享受,無論速度快慢都能有某方面的特色讓駕駛人沉浸於操控樂趣之中。機械系統的剛性反應,它的不完美,它各種不及電子感應器的弱點,反而成為了它值得繼續生存的特色。當你輕握著一部Honda NSX Type-R跑車的方向盤在手裡,感覺它因地面的起伏而跳動,因車胎的負重而改變鬆緊與重量時;當你踩著911 RS的煞車踏板,感覺由陸地與車胎介面傳回來的訊息時;當你在一部Mazda Miata MX-5的駕駛座,由彎點開始細心的加強油門,感覺後輪一點一點逐漸側滑時,車子是活的,是有生命力的。而你-車迷-駕駛人,能夠在此時清楚的感覺到汽車的個性,你與它配合,你擁有的控制權。

一部好的跑車就有如一支好的木吉他,它們都有獨特的性格與能力,等你去以觸覺、聽覺、視覺來親自體驗。當然,你可以選擇放下木吉他,拿起那把強力的電吉他,那也無可厚非 – 在很多方面而言,電吉他是木吉他望塵莫及的,就像微波爐對瓦斯爐一樣。但是,一把簡單的木吉他所能提供的樂趣也並非電子玩具能取代的。
現在,經由科技,我們有更快,更有效率,更聰明的汽車了。如果您純粹是一位對擁有最新、最快、最昂貴的玩具上癮的人,這當然是好消息。但對熱愛汽車與熱愛駕駛的人來說,這是否等於更好的汽車呢? 這才是各位愛車人真正應該思考的問題。
對熱愛汽車與熱愛駕駛的人來說,一部擁有最新、最快、最有效率的科技配備的汽車,是否等於一部更好的汽車呢?
我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聽到英文歌曲,是在電視節目上看到播放麥克傑克遜的新歌。完全不懂英文的我,跟著音樂聲哼哼唱唱,爸爸過了不久就帶我去唱片行買了這張CD。對一個只偶爾在夜市攤位買過一兩卷張清芳或周華健盜版錄音帶的小孩子而言,緊緊握在手裡那張昂貴,新奇又閃亮的CD唱片真是讓我感到既神秘又新潮。
當然,買了生平第一張CD之後,家裡總需要有一部CD音響才行,於是我們家就從此由錄放音機升級到雷射唱盤音響的時代了。這種科技大躍進的感覺就有如家裡第一次買微波爐,或電腦螢幕由單色換成彩色 – 你會懷疑自己在這之前怎麼能夠忍受那種原始人的生活的。忽然之間,用瓦斯爐烹調似乎非常缺乏效率,而那些舊的錄音帶聽起來以乎也跟本沒有辦法表現出張清芳亮麗的歌聲。在CD隨身聽上市幾年之後,我也終於忍不住去買了一部來取代雖然舊但沒有故障的錄音帶隨身聽。當時還真是興奮,覺得到那裡都能享受CD唱片的高品質音效實是人生一大樂事。
我一直誤以為自己算是滿站在科技浪潮尖端的新人類。雖然我算不上什麼電腦或電器用品專家,但起碼我對基本的科技潮流還有些概念,對新電子玩意兒的適應力也滿高的。直到前一陣子,我在公車上發現許多小學生隨身攜帶的「配備」,領先我起碼二十光年,而且他們這些輕薄短小工具所擁有的功能我大部份都不會使用!與他們的玩具相較之下,我用了將近三年的手提電話真是有如瓦斯爐遇見微波爐一般的相形見絀。想到這,我偷偷的把電話放到口袋裡,希望他們沒有注意到。

在這個快餐不夠快,速食可從販賣機取得,動輒就要百萬畫像素,千萬解析度,SNG衛星連線的新世紀,我想在很多方面,新科技的確是讓我們的生活過的更好了。
我們可以與千里外的朋友輕鬆的保持視訊連絡,我們可以將全家旅遊的照片存放成檔案而不必擔心它會因時間而退色,在家裡可以有媲美電影院的視聽享受,更不用再忍受那煩人的倒帶與快轉。但是否我們會因為科技的日趨重要而失去了某些方面的樂趣,卻還渾然不覺呢?

就拿汽車來說吧。在四十年前,防鎖死煞車系統(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與電子控制噴射引擎(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EFI)還是屬於航太工業的領域,而今天市面上的新車沒有這兩項最基本的條件是很難想像的事情。隨著電子科技的突飛猛進,汽車工業在近四十年裡也創造了不少重要的科技大躍進。從第一部配備有四輪碟煞(disc brakes)而非鼓煞(drum brakes)的量產汽車,渦輪增壓科技的進步已漸漸普遍,從更新更好更輕更強更抗侵蝕更便宜的材料,到電子噴射引擎的普及,再到ABS的普及。今天,即使是陽春型的入門車種,也有各式各樣的電子系統幫助駕駛人控制現代汽車的大大小小功能。
只要對汽車市場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賓士汽車的名聲是建立在它所具有的高科技之上,以各種電子配備來預測並幫助駕駛人每個可能的需求。最近這幾年來,汽車工業配合電子科技突飛猛進,賓士汽車作為市場的科技前鋒,自然是每年都有新花樣不斷出現,不停的更新自己的產品。別提什麼雙域自動恆溫空調,什麼電子防滑系統,什麼停車感測器系統,那都已經是老掉牙的昨日科技了。

賓士汽車這幾年讓人留意的新配備,除了一般較常聽到的氙氣放電式頭燈 (照明度增加數倍,更似自然光,照明範圍擴大)、主動通風按摩座椅 (各個座椅依駕駛或乘客個人喜好設定的溫度,由椅背送風,另有按摩功能)以外,隨手拈來還有不少。
比如緊急煞車輔助系統(Brake Assist S ystem):賓士研究發現,大部份駕駛人在面臨緊急狀況時不懂得如何利用ABS,並且踩踏煞車力道不足,因此開發了這套新的安全系統,由電腦不停監測駕駛人煞車的習慣、頻率、力道與速度,進而推斷駕駛人是否面臨緊急狀況,再經由油壓系統來補充駕駛人踩踏煞車板不足的力道,有效縮短緊急煞車距離。主動車身控制(Active Body Control):為了克服一般觀念中舒適與操控性能懸掛系統設定相對立的難題,賓士工程師研發了配合電子感應系統與油壓控制懸掛的ABC;在一般行駛狀態時放鬆懸掛系統達到舒適的目標,而在高速過彎或加速減速時對懸掛系統加壓抓緊,大幅減少過彎時車身側傾或加減速時車身前後擺動,增加操控穩定性。還有氣壓車身水平控制系統 (AIRMATIC Suspension):電子控制配合氣壓懸掛系統,在低速行駛如停車場或市中心時自動提高車身高度,以便避開路面障礙物;在高速行駛時自動降低車身高度,以降低車身重心與風阻,幫助高速穩定性。
除此之外還有各式各樣有意思的配備,的確可以說是在汽車科技與使用者介面與舒適,安全駕駛的定義上有了創新的思考。然而這也是令車迷如我們注意與擔心的原因。
賓士汽車在這方面的領先,造成了它的歐洲與日本高級車系的對手紛紛群起效尤,一窩蜂的追逐,嘗試形形色色的類似配備。近年來各大車廠越來越強烈的推動以電子感應控制系統取代傳統機械控制系統,也就是所謂的drive-by-wire,brake-by-wire,甚至 steer-by-wire – 油門踏板,煞車踏板甚至方向盤將由如電腦遊戲的電子感應器取代一般的機械裝置控制。
相信曾因使用個人電腦而被當機連連氣得火冒三丈的人讀到這裡都會相當的擔心。即使撇開安全的考量不論,身為熱愛駕駛,熱愛跑車的車迷,我們不禁要質疑這樣的電子控制系統對整體的操控感與駕駛樂趣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是的,也許這些電子玩具在經過適當的設計之後可以讓跑車的速度更快,但跑車畢竟不是賽車,一般公路也不是賽車場,盲目的追求更高的速度是並沒有太大意義的。一部跑車最重要的目的應該是提供駕駛人極致的感官享受,無論速度快慢都能有某方面的特色讓駕駛人沉浸於操控樂趣之中。機械系統的剛性反應,它的不完美,它各種不及電子感應器的弱點,反而成為了它值得繼續生存的特色。當你輕握著一部Honda NSX Type-R跑車的方向盤在手裡,感覺它因地面的起伏而跳動,因車胎的負重而改變鬆緊與重量時;當你踩著911 RS的煞車踏板,感覺由陸地與車胎介面傳回來的訊息時;當你在一部Mazda Miata MX-5的駕駛座,由彎點開始細心的加強油門,感覺後輪一點一點逐漸側滑時,車子是活的,是有生命力的。而你-車迷-駕駛人,能夠在此時清楚的感覺到汽車的個性,你與它配合,你擁有的控制權。

一部好的跑車就有如一支好的木吉他,它們都有獨特的性格與能力,等你去以觸覺、聽覺、視覺來親自體驗。當然,你可以選擇放下木吉他,拿起那把強力的電吉他,那也無可厚非 – 在很多方面而言,電吉他是木吉他望塵莫及的,就像微波爐對瓦斯爐一樣。但是,一把簡單的木吉他所能提供的樂趣也並非電子玩具能取代的。
現在,經由科技,我們有更快,更有效率,更聰明的汽車了。如果您純粹是一位對擁有最新、最快、最昂貴的玩具上癮的人,這當然是好消息。但對熱愛汽車與熱愛駕駛的人來說,這是否等於更好的汽車呢? 這才是各位愛車人真正應該思考的問題。
Posted in: 業界消息
Tagged: #飛利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