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時間: 2011-01-05 20:29:40
美孚1號車養護中心 逸群汽車展新貌

走進逸群汽車,迎面而來的是陣陣茶香。那是店長張文青先生泡著的一壺好茶,總是等待著往來的老朋友與新朋友們。

來自嘉義的張店長,與車為伴已邁入第33個年頭,接觸汽修業的契機,則出於父母親分散風險的想法。張店長的兩位兄長都從事機車修理業,很自然地,他也在哥哥們的店中幫忙、學習;直到有一天,父母親與他商談,認為三兄弟都從事同一個行業,若碰上什麼狀況,很可能三人都受到影響,建議他改換跑道。一開始,他由汽車冷氣入門,接著再往他原本便已熟悉的引擎方面深入進修。『不進則退』是張店長一貫的理念,多年來也一直力行不輟,至今他還是時常參與各種汽修課程,從不停止學習新知,因為他認為,若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將會很快被市場淘汰。

創業的初始總是辛苦的,對於當時的張店長來說更是如此。因為早日獨立的希望很強烈,學徒時期一直努力的存蓄基金,剛存夠便迫不及待地開了店。雖然獨立開店是很令人興奮的,但也因這份熱切,資金又不夠多,造成開店就花光資本,連備貨量都相當有限的困窘情況。回憶當時的情景,他說,「我的人生可以說是從一條皮帶開始的。」剛開業的一星期,完全沒有客人上門,心情也從興奮、期待,轉為緊張。因為全部的積蓄都投入店中,萬一不成功,將會一無所有。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這樣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幾乎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連左鄰右舍的目光,都令他感到害怕。就在第七天,他已經在認真的考慮,如果店撐不下去,接下來的生活該怎麼辦的時候,終於有一台車開進門。這位車主行駛在路上時,車子突然冒起煙來,正好看到路旁的逸群汽車,因而就近尋求協助。張店長檢視之後,發現是皮帶需要更換,但當時店內也沒有庫存,為了這條利潤5元的皮帶,來回跑了好幾趟向同業調貨,好不容易才調到合適的產品。雖然只是如此微薄的利潤、如此碰巧的交易,但卻讓他重拾了衝勁,確定了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的決心。

在頭一筆生意開張之後,隔天依然還是門可羅雀。張店長的妻子,當時雖還是女友關係,但全家人都很關心他的狀況,熱心地為他設計了羅列車主常見問題的宣傳DM,並在人潮聚集的西門町發放。DM的宣傳效果很快就出現了,營運狀況漸入佳境,也讓他感受到宣傳的重要性。出身務農家庭的張店長,也發揮了他堅毅的個性,無論什麼工作都盡力做好,犧牲休息時間也不在意,還曾經有連續忙了兩日夜不休息的記錄。他說,不是生意太好,而是對『沒工作做』的恐懼感,鞭策著他不斷努力。
現在的他,自然已不需像當初那麼拼命,絕大多數的事情,店內的師傅都足以處理;但若車輛較多的時候,他還是會捲起袖子親自上陣。其他時候,就負責泡泡茶、和客戶聊聊天,每個客戶都是他的茶友。
回想過去的32年,張店長認為,民國78-85年間是汽修業最景氣的時期,之後便漸漸地衰減,到近幾年更是經營越來越不易。面對這樣的情況,他由被動轉為主動,不再靜待客戶上門,而是主動連絡、關心客戶,透過電話、e-mail等方式,有些時候客戶只是沒想到,一旦連絡上了,就會想到自己的愛車也到了該保養的時候。逸群的客戶資料管理電腦化早從20幾年前便已開始,在還沒有多少人使用電腦的時代,他們就聘請專人編寫軟體。在當時,這樣的做法可以說是業界先驅,而店長也是因為實際發生的事情讓他感受到重要性,才毅然地決定引進電腦管理。原來,逸群成立之後,先後搬過四次店址,某次由和平東路搬到基隆路時,才短短的300公尺距離,客群卻流失了大半。許多客戶再也沒進廠過,也有部份是在過了半年、一年之後,偶然看到他,才對他說:原來你搬到這裡了啊?這樣的情況讓他警覺到客戶資料的管理有多麼重要!若在遷移時可以通知客戶,就不至於失去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客戶群了。在使用電腦化管理之後,由基隆路遷移到現址時,客戶數不降反增,除了妥善通知的原有客戶外,又加上了新址的新客群。

身在汽修業多年,張店長最想告訴車主的,就是定期保養的觀念。現在的油品品質越來越好,在廣告宣傳的文字中也常標榜可以延長換油週期,許多生活在台北市區,多在市區活動的車主,平常開車的機會並不多,里程數原本就累積得較慢,加上延長換油的里程數,有時甚至一年才回廠保養一次;張店長強調,這樣的習慣對車子本身並不好。雖然油品的品質的確是很不錯,但首先,車輛在市區中行駛,走走停停的,2個小時可能還跑不到20公里;但若這2小時是在高速公路行駛,可能跑了200公里,雖然字面上的里程數差距很大,但引擎實際的轉速卻會是差不多的。而且不順暢的行車狀況,難免會產生許多未完全燃燒的氣體,這些油氣混合氣,很容易變成破壞機油油質的兇手。另外,台灣的氣候潮濕,即使車子停在車庫中沒有開動,濕氣依然會侵蝕車體零件及油品,使它們在不知覺中緩慢地劣化。想想以上種種原因,若車主們單以行車公里數做為換油、保養的依據,很容易便超過最適宜的保養時機,對車子造成漸進式的傷害,甚至可能造成突然的拋錨情形而不自知。因此,張店長始終強調,愛車若想長久使用,『保養』絕對是很重要的一環。車輛若常使用,每5千公里就進廠保養;若不常開動,至少每半年保養一次,這樣的話,除非特殊狀況,不然車子不會有需要大修的機會。
張店長接觸美孚的油品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一家保養廠開在路邊,自然會有絡繹不絕的各家業務前往拜訪,每個人都是舌燦蓮花,盡力述說自家油品的優點。但他從不妄信旁人說詞,只相信自己親身使用的經驗。他認為,油品的好壞影響甚鉅,也相信好的產品會經得起考驗,不夠好的產品,他就不會推薦給客戶使用。與美孚油品配合多年,張店長一直相當滿意,尤其是Mobil 1 5W-50 RF機油更是他的首推。他說,有一個案例值得分享給大家:曾經有一位車主,表示他的車子行駛時有很大的異音,油泥的淤積情況也相當嚴重,原本車主已經有進行大修的心理準備了,但張店長覺得還有補救的可能,因此建議車主更換使用此款機油,認為它的清淨性應該可以解決油泥淤積的問題。之後,隨著一次次的換油保養,油泥的淤積情況果然越見改善,到了第4次換油時,油泥已幾乎清除乾淨,噪音也越來越少,當然也讓客戶相當滿意。

店長說,「品質好的機油,在5千公里換油時,看它洩漏下來時的顏色,就能分辨出來了。優良的油品,它的顏色依然是漂亮的紅褐色;比較不好的油品,顏色就比較黑。而美孚這款機油,光是換油時它油品的顏色,就可以說服大多數的客人了。在換油時,我一定會請客人看,說這顏色簡直秀色可餐了;打開引擎蓋時,看到的也都是乾乾淨淨、亮晶晶的。若要說美孚機油讓我多年來一直持續使用的最大原因,就是打開引擎蓋時,眼睛看到的一切了。」
正是由於長期使用美孚油品而產生的信心,當美孚機油要在台灣成立美孚一號車養護中心Mobil 1 LCC時,張店長便豪不猶豫的第一個加入,希望在這非常的時期與這位可靠的戰友一同為將來打拼,也期許美孚機油以新形態的經營方式能帶領逸群汽車進入保修業另一個層次與規模。
經營至今,一路上也有賴許多貴人的協助。例如開業初期,某位在國泰人壽工作的嘉義同鄉引薦他成為特約保修廠,就給了他很大的幫助,這個業務佔了當時店內一半的營業額呢!珍惜情份的張文青店長對於曾接受的一直銘記於心,懷抱著感恩的心情,以不變的初衷在汽修路上一路邁進。
Posted in: 業界消息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