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樞學堂-潛藏的變局已不再隱微 新汽車世界的陌生驚奇與斷崖挑戰

2021-09-08


當全球正在為 COVID-19 變異病毒神經緊繃,也為極端氣候毫不留情而傷透腦筋之際,汽車世界其實也加大了滾動勁道,原本鴨子划水的潛藏變局,已持續浮上檯面而不再隱微,較引人側目的國際新聞當 以戴姆勒規劃出售歐洲 25 個全功能據點,並將出售所得轉為投資未來的資金。本專欄曾一再提出百年巨變暗潮洶湧,也持續提醒 C.A.S.E. 將會是陌生之斷崖挑戰,業友們應深切明瞭看似遙遠星火的轉變,實則正對以不變應萬變發出最後通牒。

賓士母公司戴姆勒 (Daimler),並非第一次出售旗下據點,但就因不是首次,才更值得思索及關注。戴姆勒為何要賣那麼多據點,尤其選在 C.A.S.E.大步向前、電動化車輛如火如荼發展的當下,此盤算到底暗藏多少袖裡乾坤?在百年巨變這個大時代又有何意義?執豪華車牛耳的戴姆勒富可敵國,他的一舉一動是否會產生牽一髮而動全身之效應,其他國際車廠的後續進擊又將何等撲朔迷離,煙霧散了即揭底牌,大企業的棋譜總有邏輯。

綜合 Handelsblatt、Automotive News Europe 於 2021 年 6 月 7 日的報導,Daimler 正尋求出售歐洲地區 25 家 Mercedes-Benz ( 賓士 ) 兼具銷售與售後服務功能之經銷據 點,主要分佈於英國、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家,這些準備出售的據點,合計約有 2,800 位員工。Daimler 發言人已證實此項消息,並強調應以「維護相關員工權利、確保業務持 續營運」為交易前提。報導指出,這筆總值 10 億歐元 ( 約 327 億台幣 ) 的交易,可讓 Daimler 獲得更多投資未來的資金,同時也能減少固定成本,正好符合戴姆勒執行長 Ola Kallenius 的策略方針。

這篇耐人尋味、頗具想像空間的報導,很難不與 C.A.S.E. 產生聯結,值得觀察的是誰會買下這次 25 家經銷據點,在後燃油車時代還能享有幾年榮景;戴姆勒將以出售所得 10 億歐元投資未來,未來不就是 C.A.S.E.嗎? Daimler 發言人強調的交易前提「維護相關員工權利、確保業務持續營運」,不僅完全沒錯而且師出有名,問題是這 2,800 名員工與燃油車設備之不遠未來,會不會成為棘手的沉重負擔?接手者能否優雅轉身笑傲於新智能汽車世代!

成為黃金招牌賓士的授權經銷商,幾乎形同獲利保證,且可累積社會聲望與優勢競爭力,但在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此刻,以平均每據點相當於 13.08 億台幣承接,能否無風無雨就看買家如何盤算。我們不了解交易的內容及條件,當然不能也不該妄加評論,但掌握趨勢脈動之戴姆勒絕非輕率出手,投資未來也說得夠直接,卻何嘗不是在燃油車向晚之際,加速催動 C.A.S.E. 的滾滾浪潮,同時也會提早終結後燃油車時代?

從百年巨變的觀點來看,戴姆勒政策其實非常正確,大多數汽車母廠之發展軌跡也大致雷同,但代理與經銷體系未來麻煩事恐怕不少。母廠總控下的線上購車、訂閱式租車等新型態銷售,不僅金流將匯集於母廠,周邊金融商機也極有可能大量被收歸;原本龐大的銷售團隊不萎縮也難,汽車業代轉行換業之壓力勢將越來越大;寬敞華麗的展車空間,必要性恐須重新審視;聯網、自駕、共享、電動已無法分離看待,而四大趨勢糾結 併發的複雜性,則考驗著決策能力與效率。

經銷商獲利佔比越來越高之售後服務,因汽車動力、構造及主要系統均屬革命性新產品,其所遭逢的變數當不低於銷售,不 僅技師須重新學習維修技能,也要適應新科技帶來的設備與儀器使用。電動化車輛尤其是純電動車,因採模組化設計生產,構造相對簡單、零件數量也大為減少,又具有不容易壞及消耗性零件銳減的特性,預料技職與服務人員需求,將出現供過於求的大幅落差,修車空間也不免閒置,服務廠營收極有可能逆轉直下,弱化經銷商利潤似可預期。

新智能車普及率將快速擴張,線上更新、線上調整以至於線上問診,當使車輛回廠率遠遠不如傳統燃油車,全年無須回廠則屬司空見慣。售後服務同樣面臨母廠總控,雖 然阻絕了獨立車廠的競爭,但在不太會壞及沒 什麼好修換之大前提下,營利雙減甚至市況蕭條恐成宿命。可以預見的是品牌車廠的大型維修據點必然過剩,但市區站需求卻明顯增加; 現今熱門服務品項漸成絕響,人車雙安的理念商機則逐漸崛起,而萬餘家的獨立車廠將備受市場擠壓,能存活的應是相對少數。

尖端科技引領的破壞式創新,將重新定義汽車產業未來的生態及運作模式,在失去傳統燃油車保修生意的同時,新型態商機則會伺機而起,遺憾的是無法嘉惠所有現今業者,樂於腦內革命、認同百年巨變、肯接受新挑戰、商業嗅覺較靈敏者等,才會是新機運的主人。當 C.A.S.E. 時代降臨,汽修業新型態商機,至少包括出車整備中心、車內裝潢、車內空氣品質、車內防疫工程、燃油車電動化改裝、老車延壽、零配件優化、電池再生、隔音處理、車身與塗裝美化新技術等。

汽修業從未有過如此巨大的變動,產品大變、商業模式改了、載具成為移動生活、享有取代了擁有、汽車人投抱他業、他業轉進汽車業、汽修人不再是黑手,我們需要較長的調整與適應時間,但時間顯然已不太友善,如果還認為新智能車世代還太遙遠,那將失去轉型成功的可能機會。汽修人必須了解,維修廠未來將走向調修、充電、零售的新型態,年輕化則是這個產業的新樣貌,汽修業將會是很賺錢的行業,汽修人也會是高 所得族群。戴姆勒大動作出售歐洲的全功能據點,雖然不是熱門大新聞,但產業巨人的動向,卻足以讓我們思考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