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市場掃描
2024-08-09
勇奪多項亞洲企業社會責任大獎
台灣中油永續表現再獲國際認可
亞洲企業社會責任大獎(AREA),是亞
洲評價最高的永續獎項之一,每年由亞洲企
業商會(Enterprise Asia)負責舉辦。今年的
表揚類別有綠色領袖獎、人力投資獎、健康
促進獎、循環經濟領袖獎、負責任商業領袖
獎、公司治理獎、社會公益發展獎、企業永
續報告獎等8項,總共表彰了81個單位,
台灣不僅有33家企業獲獎,更有多家企業
同時獲得多個獎項肯定,如中鼎集團、遠東
SOGO百貨、台灣中油、信義房屋等,顯見
台灣企業的永續表現再次受到國際認可。
其中,台灣中油除在報告書中特別彰顯
對環境保護的承諾,推動海陸域生態監測研
究與生物多樣性營造計畫,同時積極進行新
竹油庫之土壤及地下水控制場址,導入綠色
永續整治。除了獲得企業永續報告獎、循環
經濟領袖獎、綠色領導獎,主辦單位更特別
授予最高榮譽銀質勳章,以表揚中油在永續
領域多年深耕的卓越成就。
電動機車停車要錢了
北市公有停車場停第3天將收費
為推動淨零碳排政策,台北市不僅補貼
大量電動車主購車費用,2018年起還免除停
車費,但不少公有停車場管理員發現,許多
車主一停就是10天,造成月票民眾無位可
停。北市停管處表示,7月1日起,電動機
車停放超過2天,第3天0時將依停車場費
率收費,提高周轉率。
北市停管處營運科長李杰儒指出,公有
停車場管理員每天都會盤查停車狀況,與路
外停車的特性不同,有總格位限制,如果電
動機車長期占用,會影響月票車主。過去就
有管理員回報,有電動機車在停車場內停了
7天、10天之久,甚至晚上停車還能發現20
多輛電動機車沒移開。
李杰儒說,台北市鼓勵電動車政策,仍
維持路邊停車格電動機車停車免費措施,公
有停車場第3天0時起依停車場費率收費,
希望能增加機車位周轉率,讓有需求的人停
放。
新北228萬輛機車受惠!
8月起推路邊停車定期票3優惠
新北市機車總數近228萬輛,交通局8
月起推出3大路邊機車停車優惠,包括每日
1張單、機車路邊停車定期票及行動支付繳
費享折扣。
新北交通局長鍾鳴時表示,為紓解機車
族停車需求,目前捷運站及觀光地區的路邊
機車停車格採收費管理;經統計收費管理後,
平均周轉率從0提升至1.5,減少久停占用
狀況,讓機車族更容易找到停車格。
交通局停車營運科長許芫綺說,外送員
及業務員,停車花費較多,為減輕停車費負
擔,第1 重優惠為每日一張單,即同一車輛、
同一日停放在新北市不同路段的路邊機車收
費停車格,每日只收費1次。
其次為路邊機車停車定期票每張定價
399元,民眾可自行選擇啟用日,30日內不
限次數、路段停放新北市路邊機車停車格,
第3 重優惠為申購定期票並使用行動支付、
全國繳費網、金融電信自動代扣繳查單繳費,
價格再打75折。
LG新能源將供應雷諾LFP電池
首次大規模供應力拚提高市佔率
全球動力電池龍頭企業之一的LG能源
解決方案有限公司( 下稱LG新能源) 7月2
日宣布,向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旗下電動車
部門安培(Ampere)供應磷酸鐵鋰(LFP)電
池,是LG新能源首次大規模供應LFP電池,
並反映出該公司在動力電池市場擴大市佔率
的雄心。
目前,各國車廠正透過擴大使用LFP等
不同類型的電池化學材料來降低成本,生產
價格更合理的電動車,並避免鈷等材料所造
成的供應鏈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的
迅速發展和技術層面的持續變革,電池製造
商正透過創新和策略合作不斷提升市場份
額。LG新能源首次大規模供應LFP電池凸
顯其試圖提高電池市佔率的戰略意圖,也進
一步凸顯國際電動車產業鏈上下游的激烈競
爭。
西方石油旗下碳捕捉單位銷售碳權
給微軟
碳捕獲公司1PointFive於7月9日表示,
它已與微軟達成協議,將在6年內向這家科
技巨頭出售50萬噸二氧化碳清除(CDR)額
度。
1PointFive是西方石油公司的碳捕獲、
利用和封存單位。該協議是微軟到2030年
實現負碳目標的一部分。
今年稍早時,電信公司AT&T同意向
1PointFive購買CDR積分,作為其到2035
年在全球營運中減少排放並實現碳中和的目
標的一部分。
碳信用額是可交易的許可證,允許所有者
排放一定量的溫室氣體。每個信用額允許排放
一公噸二氧化碳或等量的其他溫室氣體。
1PointFive表示,微軟的CDR積分將
由STRATOS提供。該設施目前正在德州建
設中;全面投入運作後,每年可捕獲多達50
萬噸二氧化碳。
OPEC月報:
今明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測不變
俄羅斯等3國仍超額生產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7月10日公布
最新月報顯示,今、明年全球石油成長預測
分別維持在每日225萬和185 萬桶不變。另
外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 中的
伊拉克、哈薩克、俄羅斯仍持續超出配額生
產,對油價構成進一步不利因素。
OPEC 在報告中表示,預料夏季駕駛季
北半球強勁的交通和航空旅行將提振對運輸
燃料的需求,推動美國需求成長。
PVM Oil 分析師 Tamas Varga 稱,最新
一輪拋售可歸因於兩個主要因素─以色列和
哈瑪斯之間可能重啟停火談判以及颶風貝羅
(Beryl)。
此外,對中國需求的擔憂也打壓了油價,
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6 月份的消費者價格
(CPI) 連續第五個月上漲,但漲幅低於預期,
同時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持續通縮。
TotalEnergies退出海上天然氣計
畫,南非能源市場恐大受影響
法國石油巨擘TotalEnergies 日前獲得法
院批准出售其在南非Natref 煉油廠36% 的
股份,現已放棄其在南非海上天然氣田的權
益,且英國殼牌石油(Shell) 亦於兩個月前宣
布退出其在德班(Durban) 經營之SAPREF
煉油廠,欲結束在南非市場有關零售、運輸
及煉油等業務,南非能源市場未來可能將因
此而大受打擊。
南非液體燃料批發商協會執行長Peter Morgan 表示,國際石油集團陸續將重點轉
向再生能源投資,因其股東普遍未由其在南
非的投資而獲得足夠報酬。
業界人士推測各國廠商退出主因可能因
為南非天然氣市場充滿高度不確定性,能源
公司與南非政府在天然氣價格談判過程多年
來一直停滯不前。
TotalEnergies 近年已投入巨資於納米比
亞(Nambia) 以勘探更多油田,包括英國殼
牌石油(Shell) 和葡萄牙國際能源公司高浦能
源(Galp) 均陸續發現新油田,納米比亞現已
成為全球能源勘探新熱點。
預期石油庫存減少
美國能源部估下半年油價走高
美國能源部7 月9 日發布月報表示,2024
年下半年布蘭特原油平均價格預估為每桶89
美元,高於2024 年上半年的84 美元/ 桶,因
預期全球石油庫存將持續減少,導致下半年油
價上漲。報告預估2024 年上半年全球石油庫
存將減少50 萬桶/ 日,2024 年下半年將減少
70 萬桶/ 日,庫存的減少部分源於石油輸出
國組織及其產油盟國(OPEC+) 的減產。
美國能源部報告預估,在OPEC+ 自願
減產於2024 年第四季到期以及OPEC+ 以
外國家的預測供應成長開始抵消全球石油需
求成長之後,市場將在2025 年逐漸恢復適
度庫存成長。從2025 年第三季開始,預計
全球石油庫存將平均增加30 萬桶/ 日,並在
2025 年第四季增加40 萬桶/ 日。報告預估
2025 年布蘭特原油平均價格將為88 美元/
桶,因為明年下半年庫存增加將降低油價。
IMF:布蘭特原油須達100美元
才能讓沙國平衡預算
據報導,沙烏地阿拉伯政府預算已連續6
個季度呈現赤字、使得沙國成為新興市場最
大發債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指出,
布蘭特原油每桶價格必須逼近100 美元才能
讓沙國政府平衡預算。彭博經濟研究公司預
估,若將沙國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
(PIF)》的國內支出納入考量,損益平衡價格
將升至每桶109 美元。
IMF 預估,沙國政府債務佔經濟產出比
重將從2014 年的1.5% 暴增至2030 年底的
逾31%。IMF 並且預期沙國今年經濟成長率
為2.6%、低於2023 年底預估的4%。
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計劃成立大約400 億
美元的人工智慧(AI) 投資基金、這可能使得
沙國成為全球最大AI 投資人。
為彌補超額生產
俄羅斯將實施夏季石油減產
據報導,俄羅斯將實施夏季石油減產,
以彌補過去幾個月超出OPEC+ 配額的情況。
由於技術考慮,減產計劃在夏季和初秋進行,
因為俄羅斯在寒冷的月份需要更多的石油供
國內使用。即將到來的減產將集中在西西伯
利亞油田,這些油田更容易進行生產監管。
與東西伯利亞的優質原油相比,這些油田生
產的石油品質較低。
根據油輪追蹤數據,6 月俄羅斯港口的
原油出貨量平均為371 萬桶/ 日,較5 月的
352 萬桶/ 日增加5%,因來自波羅的海和黑
海港口烏斯季盧加(Ust-Luga) 和新羅西斯克(Novorossiisk) 的烏拉爾原油貨運量增加的
影響。俄羅斯6 月原油出口量高於去年350
萬桶/ 日的平均水平。
數據顯示,6 月原油出口增幅最大的是俄
羅斯最大石油買家印度,對印度的原油出口
增加了13 萬桶/ 日。同期,由於中國煉油廠
持續進行季節性維護,俄羅斯對中國的海運
原油出口減少了13 萬桶/ 日,至10 個月新
低的98 萬桶/ 日。
智利去年電動車銷量升至9,336輛,
仍有成長空間
智利電動車市場仍在起步階段,由於充電
站等基礎設施仍未完備、電動汽車售價較高、
政府未提供補貼等原因,電動車銷售量仍有
成長空間。
依據智利全國汽車公會(ANAC) 統計,
2022 年銷售量達到6,904 輛( 占整體車市銷
量1.6%),2023 年銷量持續上升至9,336 輛,
其中純電車共銷售1,588 輛,主因係政府政
策鼓勵、消費者環保意識上升,以及各車廠
爭相引進電動車款而使市面上販售之電動車
選擇變多,尤其中國奇瑞汽車(Chery) 即積
極擴大發展智利電動車市場。
智利市售約有95 款電動車其中包含35
款純電、18 款插電油電車。電動汽車在智利
多由汽車租賃公司購買,在2017 年開始銷
售成長較為顯著。
迄2021 年底智利已設置210 個電動車
充電裝置( 不包括電動巴士充點電站),多數
位在聖地牙哥首都大區,2023 年第三季智利
全國充電站數量約1,032 個。
通用CEO:
將因應市況調整純電動車產量
美國汽車巨頭通用(GM)高層近期透露,
將因應市場需求調整純電動車產量,這也代
表,於2025 年達成電動車產能100 萬輛的
目標可能生變。
通用執行長芭拉(Mary Barra) 7 月15 日
在CNBC CEO Council 會議上表示,由於
市場發展仍未成熟,因此可能不會在2025
年達到生產100 萬輛純電動車的目標,但她
也認為,此一目標遲早會成真。
通用過去兩年一直堅守在北美和中國市
場達到電動車產能100 萬輛的目標,不過,
公司過去一年來已調整部分電動車目標和產
品計劃。
通用發言人表示,公司希望在2025 年達
成100 萬輛產能的目標,但是否會在該年「實
際生產」100 萬輛電動車仍屬未知,將彈性
調整電動車計劃,以因應市場需求。
鑒於電動車市場成長降溫,通用先前已
將今年的純電動車產量預測從30 萬輛下修至
20~25 萬輛,但不影響整體財測。
韓系油電車熱賣
上半年韓汽車出口額創新高
韓系車主打高性價比,成功拓寬全球市
場。最新統計顯示,隨著韓系油電混合車成
為熱賣車款,上半年南韓汽車出口額創下歷
史新高。
根據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Ministry of
Trade, Industry and Energy) 7 月16 日公佈,
2024 年1~6 月汽車出口額達370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8%。以數量計算,累計1
至6 月汽車出口達1,467,196 輛,也較去年
同期相比成長了3.2%。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指出,自2023 年
11 月以來,該國汽車出口表現保持強勁,每
個月皆維持在60 億美元以上,僅2 月因農
曆春節假期而未達標。
從出口目的地來看,北美是南韓汽車出
口第一大市場,上半年汽車對北美出口額強
勁年增25.9%,達到217 億美元;對歐盟出
口額則年減22.7% 至66.9 億美元,主要因
歐盟對電動車需求持續疲軟;對亞洲出口額
年減11.2% 至26.6 億美元。
印度新車銷量創新高;
Suzuki 穩居龍頭、市佔4成
印度車市持續擴大,上季(2024 年4~6
月) 銷售量創下同期歷史新高紀錄,其中日
本鈴木(Suzuki) 旗下,印度最大車廠Maruti
Suzuki 穩居龍頭,市佔率達約4 成。
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SIAM) 公布統計
數據指出,因中產階級增加,帶動印度車市
持續擴大,上季(2024 年4~6 月) 印度新車
( 乘用車、不含商用車) 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增
加3% 至102 萬6,006 台、創歷年同期歷史
新高紀錄。
印度最大車廠Maruti Suzuki 上季銷售量
成長1% 至41 萬9,114 台,佔印度整體新車
銷售量比重達41%,穩居龍頭。
單就6 月情況來看、印度新車銷售量成
長3% 至33 萬7,757 台。
鈴木之前宣布,為了因應今後印度4 輪車市場擴大,計畫在2030 年度之前、將印
度整體年產能提高至約400萬台的規模。
拜登政府宣布將提供17億美元,
資助8州車廠轉型成電動車廠
據報導,拜登政府7 月11 日宣布將提供
17 億美元的補助款,協助8 個州的11 個已
關閉或處於營運危機的汽車製造和組裝廠轉
型為電動車廠及其供應鏈,期創造2,900 個
新的就業機會並保留15,000 個現有就業機
會,支持長期以來推動美國經濟發展的汽車
業。包括密西根州、俄亥俄州、伊利諾州、
印第安納州、賓州、喬治亞州、馬里蘭州和
維吉尼亞州。
美能源部表示,本項補助僅限於申請補
助公司承諾承擔至少50% 計畫經費,另創造
並保留高薪有工會的工作是擇定獲補助公司
之關鍵考慮因素。被選中公司不會無條件自
動收到補助款,能源部仍必須完成與被選中
公司就執行里程碑和其他要求進行談判,並
完成環境審查,才能核撥補助款。
埃克森美孚簽第4項CCS計畫
為夥伴年減一半碳排
石油大廠埃克森美孚公司7 月26 日
表示, 他們與氨生廠商CF 工業(CF
Industries) 簽署碳捕集與封存(CCS) 協議,
預計幫CF 工業的設備年減一半碳排。
據報導, 碳捕集是將工業活動產生
的二氧化碳儲存於地下的工序。包含雪
佛龍(Chevron)、西方石油(Occidental
Petroleum) 和達羅斯能源(TalosEnergy) 在內各家石油公司均對這種技術趨之若鶩。
根據雙方協議,埃克森美孚每年將運輸
並儲存多達50 萬公噸捕集自CF 工業於密
西西比州雅柔市(Yazoo City) 產出的二氧化
碳。這些二氧化碳是CF 工業生產供製造農
業肥料所需的氮氣產品而排放。
埃克森美孚在一份聲明表示,這項計畫
將使CF 工業相關設施的碳排減少高達約
50%,預計2028 年啟動。
這份協議是埃克森美孚的第4 個CCS 計
畫、CF 工業的第2 個。CF 工業去年已先與
Nucor 鋼鐵公司簽署第一個CCS;埃克森美
孚則於今年3 月與殼牌石油(Shell) 共同宣
布,將合作於新加坡發展跨境CCS 計畫。
廣汽埃安首個海外工廠在泰國竣工
首期年產能5 萬輛
據報導,廣汽集團在廣汽埃安泰國智慧
生態工廠竣工暨第二代AION V 同步全球下
線活動上表示,去年泰國電動車銷量增長速
度非常快,相信集團在泰國的投資能夠實現
雙贏。據悉,泰國智慧工廠是廣汽埃安第一
個海外工廠,一期年產能為5 萬輛,未來逐
步擴能至10 萬輛,可實現第二代AION V、
AION Y Plus、昊鉑HT 等多款廣汽埃安車
型的共線生產。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廣汽埃安
是集團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核心載體,將布局
68 個國家和區域,歐洲、亞太、中東、非洲、
中南美5 個核心市場,以及3 個海外工廠,
實現整車出口和當地語系化生產並行。
廣汽埃安東南亞總經理馬海洋指出,廣汽埃安去年6 月啟動泰國戰略,8 月推出首
款產品埃安Y Plus,並在去年啟動泰國工廠
建設。他透露,該工廠每年都會有全新產品
導入並以當地語系化生產。
中國上半年新能源汽車
出口逾60 萬輛、年增13%
智通財經報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7 月
17 日公布,今年6 月汽車出口繼續保持快速
年增長。6月汽車出口48.5萬輛,月增0.7%、
年增26.9%。1~6 月汽車出口279.3 萬輛、
年增30.5%。6 月新能源汽車出口8.6 萬輛,
月減13.2%、年增10.3%。1~6 月新能源汽
車出口60.5 萬輛、年增13.2%。
數據顯示,6 月乘用車出口40.3 萬輛,
月增1.4%、年增29.1%。1~6 月乘用車出口
233.9 萬輛、年增31.5%。6 月商用車出口8.2
萬輛, 月減2.5%、年增16.9%。1~6 月商
用車出口45.4 萬輛、年增25.7%。6 月傳統
燃料汽車出口39.9 萬輛,月增4.2%、年增
31.1%。1~6 月傳統燃料汽車出口218.8 萬
輛、年增36.2%。
中汽協:中國H1 商用車產銷分別
年增2% 和4.9%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7 月16 日公布,今年
6 月商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
客車和貨車產銷均呈小幅下降。6 月商用車
產銷分別完成33 萬輛和33.7 萬輛,產量月
增2.8%、銷量月減1.2%,分別年減3.5%
和4.9%;1~6 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00.5
萬輛和206.8 萬輛,分別年增2% 和4.9%。
數據顯示,6 月客車產銷分別完成4 萬輛
和4.3 萬輛,產量月減5.2%、銷量月增1%,
分別年減6.8% 和3.9%。與上月相比,輕型
客車產銷小幅下降,大型客車和中型客車產
銷呈不同程度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型
客車產銷呈不同程度增長,中型客車和輕型
客車產銷呈不同程度下降。1~6 月客車產銷
分別完成24.1 萬輛和24.4 萬輛,分別年增
6.4% 和9.3%。
上海近期對市民
啟動無人駕駛計程車公測
IT 之家報導,上海已被列入允許使用無
人駕駛計程車的一線城市名單,而百度、上
汽賽可智能、小馬智行及Auto X 安途四家
企業已經在7 月初舉行的2024 世界人工智
慧大會上獲得了上海市無駕駛人智慧網聯汽
車示範應用許可。
據悉,目前上海首批無人駕駛計程車已
在臨港就位,預計會加速啟動面向普通市民
的無駕駛人智慧網聯汽車實地測試,測試期
間全程免費。
此外,上海7 月4 日正式發布無駕駛人
智慧網聯汽車示範應用許可,據測試企業方
面介紹,首批預計將有5 輛車投入公開測試,
後續還會有新車陸續跟進,車型也會有所增
加,具體以實際測試後的表現機動調節運能。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上海開放的自動駕
駛測試道路里程突破2,000 公里,道路數量
超過1,000 條,不過目前自動駕駛計程車仍
處於示範營運階段,而非完全無人的商業化
運行,所以仍配有安全員。
中國購車高端化 機構:
6月汽車零售均價增至18.6萬人幣
中國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7 月11 日在
其個人公眾號發布《6 月乘用車價格段市場
結構分析》指出,全中國乘用車市場價格段
銷量結構走勢持續上行,高端車型銷售佔比
提昇明顯,中低價車型銷售佔比減少,這是
消費升級的推動,同時也是因為換購群體的
消費升級推動,2024 年進一步強化車市消費
結構高端化特徵。
崔東樹表示,近幾年的車市零售均價呈
現持續上升的態勢,2019 年是14.2 萬元( 人
民幣, 下同),2020 年是15.3 萬元,今年累
計平均是17.9 萬元,6 月是18.6 萬元,「乘
用車價格越降越貴」。而造成車市零售均價
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混合動力和增程式
的價格較高,形成結構性拉動,原有的燃油
車也出現平均銷售價格上漲情況,燃油車的
高端化帶動價格上漲較大。
中國6 月新能源車銷量逾百萬輛、
年增三成
IT 之家報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中
汽協) 數據顯示,今年6 月中國汽車產銷分
別完成250.7 萬輛和255.2 萬輛,分別月增
5.7% 和5.6%, 分別年減2.1% 和2.7%。
上半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89.1 萬輛和
1,404.7 萬輛,分別年增4.9% 和6.1%,產
銷增速較1~5 月分別收斂1.7 個和2.2 個百
分點。
據悉,6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100.3 萬輛和104.9 萬輛,分別年增28.1%和30.1%,市佔率達到41.1%。上半年新能
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92.9 萬輛和494.4 萬
輛,分別年增30.1% 和32%,市佔率達到
35.2%。
比亞迪今年將在全球建造
三至四間新廠
中國電動車業者比亞迪表示,計劃到今
年底,將在全球建造三至四間新廠,其中一
間很可能在墨西哥設立,另外三間將會設立
在不同地區,歐洲目前僅一間工廠之產能仍
不足夠。
2023 年,比亞迪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
大的電動車銷售商,比亞迪在比利時已打入
市場兩年,2023 年售出約600 輛汽車。比利
時進口商BYD Inchcape 表示,今年已簽訂
1,000 份訂單,預計到年底達到3,000 輛以
上,2027 年產能將達到每年10,000 輛,與
馬自達、Nissan 等業者一樣多。
與許多中國汽車製造商一樣,比亞迪多
年來一直專注於出口汽車。隨著產能增加,
中國本土品牌之間的競爭顯著加劇。
中國生產商已經組織起來。比亞迪去年
宣佈在匈牙利建造一家工廠,以保護自己免
受歐洲可能提高進口關稅之影響,奇瑞汽車
除推出Omoda 電動車品牌,也將在歐洲生
產,該公司已購買位於巴塞隆納的前日產
(Nissan) 工廠,希望2029 年起每年生產約
15 萬輛電動車。
除了新工廠外,比亞迪還考慮在歐洲設
立開發設計中心,不僅在世界各地銷售汽車,
更在當地投資生產、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