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市場掃描
2025-04-07
中油簽署阿拉斯加天然氣
投資意向書 引發韓國關切
台灣中油3月20日與美國阿拉斯加州公營公司AGDC在台北簽署「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買賣暨投資意向書」,引發韓國關注。韓媒報導,美國可能因此對韓國施壓,要求
參與該計畫。
川普總統曾表示,日、韓希望與美國合作投資440億美元建造800英里長的天然氣管道,將北極圈天然氣輸往阿拉斯加南部,再液化出口亞洲。然而,由於成本高、建設期長,日、韓多年來遲遲未投入資金,導致計畫進展緩慢。
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中油僅簽署意向書,並非正式合約,未來仍需視與其他國家的合作進展決定分配方式。目前計畫尚處於支持天然氣開採階段,預計2030年後才會執行。中油也強調,該計畫涵蓋天然氣開採與輸送,未來將爭取上游股權,以擴大能源布局。
台塑化擴大美國天然氣投資
強化乙烷與乙烯採購
台塑石化投資重心由中國轉向美國,董事長曹明證實,台塑石化將擴大美國天然氣開採,並計劃2026年麥寮港開始接收乙烷,以增加對美採購,確保供應穩定與成本優勢。此外,當美國乙烯供過於求時,台塑石化將透過冷凍船採購美國乙烯回台,以降低生產成本。
曹明指出,台塑石化2007年進軍美國,現擁有天然氣井,2018年起開始獲利,並計劃增資擴大投資。乙烷煉製乙烯產率高達84%,遠優於輕油裂解的33%,因此台塑計劃自美採購乙烷以提高乙烯生產效率。同時,美國乙烯裂解成本較低,每噸價格比輕油裂解乙烯便宜50至60美元,台塑化將採購美國乙烯供應台塑、南亞、台化等公司,降低整體生產成本。
至於路易斯安那州的石化投資案,因環保團體提告一度停擺,但近期法院判決環保團體敗訴。曹明表示,是否重啟該案仍視美國新政府態度而定,並希望能獲得支持,持續推動布局。
台塑新智能年營收衝百億
大量儲能訂單助攻
台塑新智能3月13日宣布,投資上百億元打造的彰濱工業區台塑尖端能源2.1GWh電芯及模組廠已完工量產,為全台最大鋰鐵電芯生產基地,並已接獲大規模儲能系統訂單。今年將陸續出貨電動車用電芯,全年營收目標突破百億元,正式邁入獲利階段。董事長王瑞瑜指出,全球儲能與電動車產業持續成長,公司在建廠期間即提前布局市場,確保量產與出貨順利推進。目前已確認出貨100MW/350MWh大型儲能案場、電動大巴量產電池包及電動物流車測試電池包等,並成功研發美國資料中心專用UPS電池系統,搶占AI市場商機。
總經理劉慧啟表示,鋰鐵電芯生產線已投產,今年上半年將開始供應電動大巴與電動物流車電池包,並提供美國AI資料中心UPS備援電力模組,積極拓展全球市場。
中油桃煉廠 將設100空氣盒
中油桃園煉油廠空汙問題惹民怨,經民代要求,中油近日與桃園市環保局討論,決定由中油出資,將在陳情熱區建置100個空氣盒子,並採立體化,安裝在大樓不同樓層,即時監控桃煉廠附近空氣品質,預計9月前完成。環保局說,桃煉廠空汙陳情案前年有39件、去年29件。空氣盒子主要可以即時監測空氣品質有無異常,並同步連線環境部空氣網,民眾上網就能查詢。而桃煉廠本身有4個空氣監測站,因此環保局過去未在桃煉廠周邊設置。中油同意出資,經費約500多萬,由市府招標,已在3月初簽約。
環保局也說,此次空氣盒子也會設在大樓,監測不同樓層的空氣品質,但需取得建築所有權人同意,地點還在溝通中。桃煉廠則表示,中油秉持企業責任、社會責任,出資建置空氣盒子,希望為民眾健康把關,也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
桃煉廠除空汙問題,發生工安意外也引起民眾不滿。環保局去年11月對桃煉廠總體檢,當場發現32項缺失及2項違規,依法裁罰67.5萬元。而桃煉廠正式生產至今48年,近2年環保局稽查破百次,裁罰總金額也超過600萬元。
淨零城市展交通部以低碳、綠色、
科技三大主題 打造永續交通生態系
交通部積極推動「國家希望工程」,結合數位科技與淨零轉型,打造以人為本的永續交通生態系。在「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中,首次統合「智慧交通」與「低碳運輸」成果,設立「淨零移動 ∞ 智慧共行」交通願景館,以莫比烏斯環象徵交通、科技、永續與城市發展的無限連結。
展館規劃「低碳」、「綠色」、「科技」三大主題展區,展示我國2050運輸淨零轉型政策、運具電動化策略、TPASS通勤月票、綠色機場及智慧綠色港灣技術等,展現綠能運輸轉型的進展。在智慧科技領域,則應用AI、5G及大數據優化陸、海、空運輸體系,整合氣象與交通數據,建構「數據驅動」的無縫交通,提升運輸便捷性與永續性。
展覽期間除靜態展示外,交通願景館舞臺區安排技術PITCH 演講,分享智慧交通與低碳運輸的最新發展,並設有電動公車造型互動區,透過問答遊戲,讓參訪者深入瞭解智慧科技與淨零轉型亮點。
電動車免稅優惠將於2030年底結束,
2031年起開始徵收道路使用費
全球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台灣以「2050淨零碳排」為目標,積極推動電動車普及化。現行政策下,電動車車主享有免牌照稅與燃料稅的優惠,但這項福利將於2030 年底結束,並從2031 年起開始課徵「道路維護安全管理費用」。
交通部規劃以「隨車徵收」方式計費,根據電動車馬力大小訂定標準,與現行燃油車的汽燃費模式類似。交通部承諾,電動小客車的最高收費不會超過15,720元/年,相當於燃油車8,000cc排氣量的汽燃費。
目前台灣約有9萬輛電動小客車,占比約1%,電動機車則約70萬輛。交通部設定的課稅門檻是電動小客車達50萬輛、電動機車達240萬輛,預計2030年達標,因此
2031年正式開徵。
未來,電動車車主將繳納「道路維護安全管理費」,而非「汽燃費」,以避免車主混淆,並確保稅收用於道路維護及交通安全管理。目前購買電動車仍可享有免稅優惠,但2031年後將與燃油車一樣需支付道路使用費,購車前應將長期持有成本納入考量。
鴻海攜手三菱打造電動車
首款車型即將問世
據報導,鴻海(Foxconn)即將與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簽訂合作協議,由鴻海代工生產電動車,雙方預計數週內正式宣布。根據計畫,三菱將以自有品牌銷售,首款車型可能基於鴻海Model B平台開發。此合作模式將幫助三菱擴展電動車產品線,同時降低開發與生產成本,並加速新車上市。
此外,此合作將惠及台灣裕隆集團,因鴻海旗下鴻華先進目前委託裕隆生產電動車。隨著三菱加入合作,裕隆有望代工生產三菱海外車款,為台灣車業拓展國際市場帶
來新機會。
鴻海持續強化電動車布局,董事長劉揚偉曾透露,公司預計1至2個月內與日本車廠簽訂委託設計製造(ODM)合約。此次合作不僅促進雙方在電動車市場的發展,也讓
台灣汽車產業更具國際競爭力。
英國石油策略調整 擴大油氣投資
英國石油(BP)宣布重大營運策略調整,打算將石油和天然氣的年度投資額提高至100億美元,直至2027年,並削減再生能源支出。陷入營運挑戰的英國石油亦表示,2027年前的年度資本支出將降至130億至150億美元之間,並打算在2027年底前撤資200億美元。
英國石油表示,未來幾年對業務轉型的投資額將大幅下降,每年支出規模可能在15億至20億美元之間。最新支出規劃遠遠低於前次預估的超過50億美元。
英國石油執行長奧欽克羅斯(Murray Auchincloss) 透過聲明稿表示,「今天英國石油基本上重新調整策略。」奧欽克羅斯指出,公司降低資本支出並將資源重新分配至高報酬的業務,來推動公司成長,並且持續追求績效改善和成本效率。種種努力都是為了永續提升現金流和報酬。
Shell計畫2026年在委內瑞拉
龍田開採天然氣 挑戰制裁障礙
全球能源市場再掀波瀾!國際能源巨頭Shell宣布計畫於2026年在委內瑞拉龍田天然氣田展開生產,外界關注該計畫如何突破美國制裁。據報導,Shell 目前仍持有效開採許可,為專案提供一定法律保障。
委內瑞拉擁有豐富天然氣資源,龍田氣田被視為開發潛力巨大,一旦啟動,不僅能滿足當地需求,還可輸往特立尼達與多巴哥,促進雙邊經貿合作,並強化委內瑞拉在區域天然氣市場的地位。然而,該計畫仍面臨美國制裁與市場變動雙重挑戰。雖然開採許可有效,但執行過程可能受法規與政治因素阻礙。此外,全球能源政策轉向綠能,長期投資風險仍待評估。
整體而言,Shell 此舉展現企業在困境中尋求突破的韌性,也突顯全球能源供應鏈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若能克服障礙並成功投產,該專案有望成為區域能源格局的重要里程碑。
FPT攜手印尼國家石油公司
Pertamina推動AI技術應用
全球IT企業FPT與印尼國有石油天然氣公司Pertamina達成合作,引入AI技術提升能源資產管理與安全性。此合作於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林訪問印尼期間簽署,展現兩國在技術與能源領域的深化合作。
FPT將為 Pertamina Hulu Energi (PHE OSES)東南亞蘇門答臘海上平台提供無人機AI檢測技術,偵測異常、洩漏與結構損壞,確保海上資產完整性。同時,在Pertamina Drilling Services Indonesia (PDSI)鑽井現場,AI系統將監控個人防護裝備(PPE) 遵循情況,提升安全性。
FPT執行長Nguyen Van Khoa表示,此合作將推動Pertamina數位轉型,並助力印尼《2020-2045年國家AI 策略》。此外,FPT也計畫擴展至教育、電信與農業領域。
FPT自2017年進入印尼,已與當地能源、金融與電信產業龍頭合作,在雅加達與泗水設有兩大辦事處,擁有200多名技術專家,並計畫於日惹設立第三辦事處,進一步擴展市場布局。
國際油價跌至三年新低
高盛再次下調油價預測
在3月初油價跌落至3年新低之後,高盛再次下調了今年的油價預測。高盛在3月16日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預計今年年底北海布蘭特原油價格將達到每桶71美元,較先前的預測下調了約5美元。同時,美國WTI中級原油預計將交易於每桶67美元。
高盛不僅下調了今年的預測,明年的油價預測也同樣被調降。2026年布蘭特原油的平均預測已從每桶73美元調整至68美元,而WTI 則從每桶68美元降至64美元。
對於此次下調油價預測的原因,高盛指出主要包括美國的關稅政策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可能增加供應的前景。關稅的上升預計將減緩美國GDP的增長速度,進而導致石油需求的下降。關稅的實施會提高進口商品的價格,可能降低市場消費。面臨原材料成本增加和消費減少的公司最終可能不得不削減投資。
前四大非洲國家進口
Dangote石油,加強區域能源貿易
據報導,Dangote煉油將協助非洲能源轉型,預期可成為世界主要石油供應國每日產量65萬桶原油,並提高出口石油規模,2025年2月出口2貨櫃航空燃料至沙烏地阿拉伯並出口石油及柴油至喀麥隆、迦納、安哥拉及南非等4個主要非洲國家,並供應奈國國內需求。
其中喀麥隆長期依賴自歐洲進口石油,本次向Dangote集團進口5萬噸石油,預期可協助降低對歐洲石油進口依賴並加強區域能源貿易及促進區域安全;另迦納自奈國進口石油可望降低物流成本及支持當地製造業等;安哥拉雖列前幾大非洲產油國,惟其煉油能量不足仍有賴自奈國Dangote進口;另南非透過向奈國進口石油多元化能源取得,以穩定石油供應及產業發展。
烏克蘭計劃大幅進口美國LNG
應對俄羅斯攻擊與能源危機
據報導,隨著烏克蘭受到俄羅斯攻擊對其能源基礎設施的影響,該國計劃透過德國、希臘、立陶宛和波蘭的液化天然氣(LNG)終端進口大量美國天然氣。烏克蘭國家天然氣運營商表示,預估在今年4月至10月間進口至少4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
根據估算,烏克蘭進口的天然氣費用至少達10億美元。進口的天然氣中,約一半將來自LNG而非傳統的管線天然氣。烏克蘭天然氣運營商負責人Dmytro Lyppa表示,若價格差異不大,烏克蘭會優先選擇美國LNG,而非其他競爭對手如卡塔的天然氣。
根據Lyppa的說法,美國LNG將從德國、希臘、立陶宛和波蘭的終端運送到烏克蘭。波蘭和立陶宛的運輸路線成本較低,但他指出,由於波蘭的管道連接每天僅能進口700萬立方公尺天然氣,遠低於烏克蘭的需求量(每天2,000萬至2,500萬立方公尺),因此還需要利用其他管線進口。
德國BMW汽車利潤連續兩年下滑,預計今年回升
BMW宣布2024年稅後利潤達77億歐元,較2023年減少7%,為連續第2年下滑。此次下跌主要受中國市場需求疲軟影響,此外,供應商Continental (馬牌輪胎)提供的煞車系統問題亦導致部分損失。BMW營收同比減少8.4%,降至1,420億歐元。
不僅BMW, 競爭對手Volkswagen(VW)與Mercedes-Benz亦受到中國市場低迷影響,企業利潤同樣下滑。然而,BMW預期2025年市場需求將回升,尤其是隨著新一代電動SUV iX3等車款的推出,電動車銷量有望增長。
儘管美國新實施的鋼鋁關稅對企業營運構成壓力,BMW預測2025年稅前利潤可望回升至接近2024年水平,但尚未對稅後利潤作出具體預測。2024年BMW汽車部門的淨利率降至6.3%,低於2023年的9.8%。
Cybertruck不鏽鋼板易鬆脫、傳銷售喊卡 Tesla摔
據報導,「Cybertruck 車主俱樂部」(Cybertruck Owners Club) 網站最近有愈來愈多客戶發文抱怨,Cybertruck 車身的不鏽鋼面板有容易脫落的問題。一些展示相關損壞的影片更在社交平台X及Youtube上瘋傳。多數客戶投訴稱,固定車頂邊飾的黏合劑失效,導致車身面板鬆脫,在寒冷天氣下更容易發生。
Cybertruck不鏽鋼面板容易鬆脫的問題雖已非新聞,卻一直未能解決。特斯拉自從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 1月上任後指派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 統領「政府效率部門」(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簡稱DOGE)以來,股價就一路往下崩跌。川普最近力挺馬斯克,決定購入一台特斯拉電動車,並聲稱要把發生在特斯拉門市的暴力行為貼上「國內恐怖主義」(domestic terrorism)的標籤。
日本出光興產建鋰硫化物工廠
支持豐田電動車計畫
日本第二大煉油企業出光興產稍早宣布,將在東京附近的千葉煉油廠建設一座大型鋰硫化物工廠,支持豐田汽車的電動車計畫。
鋰硫化物是全固態電池的關鍵成分。全球各大汽車製造商與電池供應商正競相開發全固態電池,此技術被認為是提升電動車續航力、安全性並降低成本的關鍵,特別是在電動車市場成長趨緩的情況下。
本次建廠計畫是出光興產與豐田合作的一部分,目標是推動下一代電池商業化,並支援豐田於2027財年推出採用全固態電池的電動車。豐田期望透過全固態電池大幅提升電動車續航里程,且該技術相較傳統鋰離子電池充電時間更短。
韓系油電車全球熱賣
韓2月汽車出口創同月新高
據報導,根據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3月18日公布,2025年2月南韓汽車出口額達60.7億美元,較2024年同月勁增17.8%,不僅為歷年2月首次突破60億美元大關,也寫下歷史同期新高。
以數量計算,2月汽車出口數為23.3萬輛,相比2024年同期亦大增17.3%。南韓2月汽車出口締造亮麗成績,最大功臣來自韓系油電車在全球熱賣,2月油電車出口數激增61.7%至39,489輛,金額衝上9.8億美元。相較之下,純電車2月出口數降至23,151輛,年減2%。
以出口地區來看,美國是南韓汽車出口的最大市場,2月出口金額為31.8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增加14.8%,其次為歐盟,2月出口額年增22.6%至8.06億美元,對亞洲及中東也同步加溫,分別大增42.3%、38.2%。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預告加徵進口車關稅,預計4月2日上路,南韓政府表示,將全力協助國內汽車產業,包括盡速制定因應對策,將關稅戰衝擊降到最低。
德汽車業逆風未止
奧迪集團計劃裁員7,500人
德國汽車產業近年遭遇逆風,福斯旗下的奧迪集團(Audi AG)計劃在2029年前裁員7,500人,因應電動車市場轉疲、中國競爭加劇等挑戰。
據報導,奧迪宣佈,計劃自2029年裁減多達7,500個行政、開發職缺,約佔全球人力的8%,目標是在中期內每年節省10億歐元成本,成為又一家宣佈精簡人力的德國企業;福斯、保時捷近期均宣佈裁員計劃。
奧迪品牌近年銷售不佳,財報顯示,集團2024年銷售利潤率(ROS)降至6.0%,較前年的9.0%大幅縮水;奧迪指出,經濟情勢日益嚴峻,競爭壓力加劇,政治不確定性也帶來巨大挑戰。
德國素來以汽車工業聞名,但汽車產業近年面臨嚴峻挑戰,轉型電動車的進度也不如預期;福斯、BMW 等汽車巨頭均繳出疲軟財報,福斯去年底預告,公司規劃於近幾年裁員3.5萬人,並可能關閉工廠。
美國本田汽車轉向採購豐田汽車在
美國製造之混合動力車用電池
據報導,美國本田汽車改變自日本、中國採購HV用電池並運送至美國廠安裝的做法,計劃自2025年起直接向豐田汽車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投資140億美元(約2兆日圓)的新電池工廠採購,以滿足在美國地區約40萬輛汽車之銷售需求,該廠預計本年4月開始量產供貨,所採購電池主要用於“CR-V”多功能運動型車(SUV) 等熱銷車款。
關於本田汽車採取上述策略之原因如下:美國川普總統除表明將廢除拜登前總統推動之普及電動汽車(EV)政策外,已宣布對中國大陸實施追加關稅從10%提高到20%,以及可能將日本汽車關稅從目前的2.5%提高到25%。一旦實施,對每年向美國出口約130萬輛汽車的日本六大汽車製造
商的負面影響鉅大,損失金額可能高達3兆日圓。
美國川普總統對電動汽車(EV)政策的態度,讓燃油效率更高的混合動力車被認為較具市場競爭力,促使日本汽車製造商迫切希望擴大混合動力車的生產規模。
吉利汽車去年獲利年增213%
今年銷量目標拚增25%
港媒報導,吉利汽車公布,去年總收益2,402億元(人民幣, 下同)、年增34%,盈利166.3億元、年增213%,相當於每股基本盈利1.638元;同時,擬派發每股末期息0.33港元。
若計「領克」品牌,吉利汽車去年銷售217.7萬輛汽車、年增32%,超額完成全年經修訂之銷量目標200萬輛;其中,88.8萬輛為新能源汽車、年增92%,銷售佔比達到41%,進一步鞏固集團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先陣營地位。
此外,該集團設定今年總銷售目標為271萬輛(含領克品牌),相當於年增長25%。新能源車方面,今年銷量目標為150萬輛,相當於年增長69%,並首次超越燃油汽車銷量。
特斯拉跌幅加深
比亞迪充電技術突破帶來壓力
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股價連日走跌,已從高點腰斬。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在充電技術上取得突破,帶來新一波競爭壓力。
Business Insider報導, 特斯拉股價走空,主要受四大原因影響。首先,比亞迪新發表的充電技術帶來更激烈競爭,再者,多位華爾街分析師下修特斯拉目標價,使投資人看法更趨悲觀。此外,近期銷售數據不佳、執行長馬斯克分神處理白宮事務,都使特斯拉股價承壓。
比亞迪3月17日召開超級e平台技術發布會,發表「兆瓦閃充」技術,充電5分鐘即可續航470公里,無疑是充電技術的一大進步,並宣佈在中國各地建造4,000個超級充電樁;相較之下,特斯拉目前最快的版本充電15分鐘的續航里程為275公里,擴大中國市佔率的努力遭遇挑戰。
攜手換電合作 寧德時代推進
對蔚來25億人幣投資
綜合報導,蔚來與寧德時代於3月17日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根據協定,雙方將於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趨勢,發揮相關領域所擁有技術、管理、平台、品牌資源等,意在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領先乘用車換電服務網路。
在此基礎上,雙方將進行資本合作,寧德時代正在推進對蔚來能源不超過25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進一步鞏固雙方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透過技術互通、資本和商務合作等方式,實現「1+1>2」的產業貢獻。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統一電池標準的基礎上,深化換電網路共享,推動換電服務的普及與升級。寧德時代將支持蔚來換電網路的發展,蔚來旗下firefly螢火蟲品牌後續開發的新車型將適時導入寧德時代巧克力換電標準和網路;雙方換電網路將採用「雙網並行」模式,共同為換電車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換電體驗,進一步提升純電出行的便利性。
理想汽車去年經調整淨利潤年減12%
據報導,理想汽車披露去年第四季及全年度財務業績,全年收入總額1,445億元(人民幣, 下同)、年增16.6%;淨利潤80億元、年減31.9%;其中,去年第四季淨利潤35億元、年減38.6%。理想汽車去年非美會計準則淨利潤106.7億元、年減12.5%。
數據顯示,去年理想交付了50萬508輛汽車、年增33.1%;車輛銷售收入為1,385億元、年增15.2%。截至去年底,理想累計交付量達到113萬3,872輛,成為首個達成累計交付量100萬輛里程碑的中國新勢力汽車品牌。展望今年,理想指出,將發布全新的純電SUV車型,同時對現有車型進行升級換代,並且進一步加速超充網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