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市場掃描

2006-08-05

國內油市

集資18億美元 鴻海切入能源替代產業

鴻海集團看好替代能源產業,宣佈與印尼金光集團、山西蘭花集團合資十八億美元(約合台幣五八○億新台幣)投入山西的煤化工產業,設立年產一百五十萬噸甲醇、十萬噸聚甲醛等石化原料廠,正式向替代能源、燃料電池等產業進軍。由於這個項目投資金額龐大,可望創下台商赴大陸最大投資案!

外資表示,由於甲醇未來可逐步發展成燃料電池,聚甲醛未來亦可取代鎂、鋁或鋅合金,是電子業、汽車業塑膠零組件的重要原料。目前全球八成石化大廠使用輕油裂解,以原油提煉甲醇及其餘化工原料,廠區設在沙烏地阿拉伯等產油國,求取得原料方便。

 

中油汽柴油漲一元 台塑暫不跟進

國際油價持續在高檔盤旋,中油七月七日宣布,自晚間十點起,調漲國內汽柴油及燃料油價格,其中汽柴油每公升調漲一元,燃料油每公秉調漲兩千元,調價後,中油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二八‧六元;九八汽油為三○‧ 一元;低硫燃料油每公秉則為一二四五○元。這也是中油半年內第三度漲價。

中油並首度針對大眾運輸交通業,提出每月花費近億元的優惠配套措施,計程車自八月起將採晶片卡方式管理,每輛車每月最多補助五五○元。

國內另一家油品供應商台塑石化經開會評估後認為,調漲油價影響民生經濟層面過大,需要進一步審慎考量,因此正在密切觀察情勢,暫時不跟進調漲價格,將留待下周再議。

 

台糖加油站 五天不漲價

中油調漲汽柴油價格,台糖公司逆勢操作,旗下六十八座加油站自今八日至十二日汽油不漲價,現金加滿新台幣六百元還送砂糖,台糖藉此吸引顧客,搶發油量。台糖指出,在五天優惠期間,九二、九五、九八無鉛汽油不漲價,現金加滿六百元,刷卡八百元以上,贈送半公斤砂糖;現金加滿一千元,刷卡一千二百元以上,贈送一公斤砂糖。

 

原油進口依賴度 近21年新高

行政院主計處19日表示,在油價飆漲下,今年以來我國所進口的原油金額占全體進口總值已升至一二.五%,創下民國七十五年以來的新高,顯示油價高漲對台灣總體經濟的影響有逐漸擴大的現象。

主計處指出,隨著油價連年上揚,台灣進口原油的金額由民國八十八年以前一年不到兩千億元,升至去年五千八百億元,今年前五個月更已達三千三百億元,增幅驚人。

 

別再漲啦!石化下游業 盼中油留條生路

國內石化中間原料業進入微利時代,而面臨上游中油為了反映成本再度調漲基本原料回溯價,處境更是雪上加霜。以七月份為例,中油七月份乙烯回溯價格,每公噸調漲近五○美元,來到一一二五美元區間,而每公噸丙烯也達一○七五美元,使得下游業者叫苦連天,希望中油能共體時艱,給下游業者一條活路,否則下游業者無路可走,最終也會回頭衝擊上游的生存。

除向中油溫情喊話外,中間業者也調降開工率,來因應景氣低點,就連向來全能生產的台塑集團也罕見地降低開工率,減少進口高價位的乙烯現貨來生產,維持「最適」生產規模,來減損虧損,並積極開拓印度、中歐及中東等新興市場,來取代原大陸市場的出口量,以因應大陸市場萎縮的現況。

 

中油虧損創新高 信評將調降

中華信評副總裁蔡東松24日指出,儘管經濟部日前同意中油調漲油價一元及天然氣價十五%,但因未調足,預估下半年還有超過一百億元的虧損,全年合計則有三百至五百億元虧損,眼看中油將創第二次 石油危機以來首次虧損紀錄、卻孤臣無力可回天,「九月分以前,中油的信評被降級機率達七成以上。」

中油一旦被降評等,例如從目前的twAAA降成twAA,意味中油須支付更高的利息給人家;蔡東松說,從twAAA到twAA ,籌資成本將增加○.○三到○.○五個百分點,意味中油以後每借一○○億,利息將增加三百萬到五百萬,且將由全體納稅人買單。據中華信評估算,中油的汽油價格至少需要再漲個一元,,才可能轉虧為盈,避免被降等的命運。

 

天然氣漲1.5元案 報政院

颱風來襲,天然氣價每度調漲1.5元的方案,七月25日上呈行政院。經濟部長黃營杉表示,天然氣價格調漲15%案上周已在氣價諮詢委員會通過,但最終決定權在行政院,一旦調漲1.5元,將是歷來最大的氣價漲幅。

天然氣若調漲1.5元,每月每一家庭用戶將增加45元支出,一年下來就是540元,日前,經濟部次長施顏祥表示,未來3個月仍有可能再調漲,如果調漲幅度在3%以內,中油可自行決定,不須報請經濟部及行政院核定。

天然氣部分,上半年平均進口成本為每立方公尺11.85元,比平均售價10.33元還貴1.52元,上半年光是天然氣就虧87億元。

 

國際油市
下一個金磚等著你 替代性能源眾所矚目

在全球石油天然氣價格持續高檔震盪、而核能與煤炭能源又面臨嚴苛的環保與安全問題的情況下,替代性能源在全球市場持續增溫中。例如今年年初至5月初,德國的太陽能指標公司Solarworld AG漲幅已經超過200%,西班牙風力發電代表Gamesa成長了將近80%,美國油電混合技術的領導者Quantum Fuel成長率也有60%以上,替代性能源產業儼然已成為本世紀的投資主流。

 

沙特表示將努力維護世界石油市場穩定

沙烏地阿拉伯國務大臣兼石油與礦產事務最高理事會秘書長納菲莎2日在沙特紅海港口城市吉達表示,石油價格劇烈波動對石油消費國和產油國都不利,沙特將努力維護世界石油市場的穩定。

納菲莎指出,最近石油價格攀升受到眾多因素影響,其中包括一些國家煉油能力不足等,但油價居高不下並非是由原油供應短缺造成的。他強調,沙特將繼續尋求實現石油消費國和產油國利益的平衡,並呼籲各方進行緊密合作,以實現石油供應的穩定。他表示,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世界石油需求,沙特將逐步提高其石油產量和煉油能力。

 

油價升破78美元 向80挺進

中東陷緊張情勢,國際油價毫不留情再創歷史新高,每桶破78美元,全球股市遭殃受挫。市場預期,中東情勢不明朗,短期油價恐達80美元,雖不至於引發石油危機,但第三季全球股市蒙上陰影。

全球股市受油價干擾再度下跌,荷銀投顧表示,短期利空氣氛重,建議持有現金投資人按兵不動為妙,七月以前全球股市恐持續下跌,已投資佈局的民眾也不需心慌,日前北韓試射飛彈的影響僅一、二天,不需過於悲觀。

 

BP世界能源統計:全球石油儲量可供生產40年

《BP世界能源統計2006》的資料表明,以目前的開採速度計算,全球石油儲量可供生產40年,天然氣和煤炭則分別可以供應65年和162年。

2005年,石油生產增長了88.9萬桶/日,比上一年增長了1%,而幾乎全部的增長都來自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即期布倫特原油的現貨平均價為54.52元/桶,比2004年上漲超過40%。2005年8月初油價首次突破每桶60美元大關。2005年8月中期,油價達到了67美元/桶的日高峰價。由於世界煉油體系處理新增的高硫重質原油的能力依然受到限制,低硫輕質原油與高硫重質原油的價格差再一次超過歷史平均水準。但《BP世界能源統計2006》的資料表明,無論是石油還是天然氣,實際的供應短缺並未出現。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更多的能源資源將在未來被發現。

 

英國石油(BP)連續一年減產

歐洲最大上市能源集團英國石油(BP),因油價漲近歷史新高,今年第二季產量連跌四個季度。BP在7月3日聲明稱,集團2006年第二季石油日產量為401萬桶,按年下降2.5%。若撇除俄羅斯合資公司秋明BP(TNK-BP),日產量減至301萬桶,低於前季的304萬桶。過去一年,倫敦布蘭特石油每桶平均價,由69.53降至51.63美元。

期內,集團除面對油價從高位滑落,還官司緾身,可能支付多5億美元解決美國德州煉油廠爆炸的賠償案。另一個棘手問題是委內瑞拉加強管制外商,染指石油業。總統查韋斯指摘外資從油價上漲中牟取暴利;06年1月,稅局指控BP、英荷殼牌、美國雪佛龍等32家石油公司逃稅,少交共30億美元。BP沒有受減產利空影響,3日在紐約股市仍漲1.08%,報70.36美元。

 

IEA預期2011年前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將高於過去10年

國際能源署(IEA)七月11日表示,2011年前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長速度將高於過去10年,因高油價未能阻止印度和中國的經濟成長。

IEA表示,全球石油需求將以日均增加180萬桶,或每年2%的速度上升,在2011年將達到每日9,370萬桶。過去10年年均需求增長幅度為1.8%。IEA石油產業及市場部主管伊格斯稱,「油價高漲仍在抑制需求,但中國等許多大型發展中國家的收入達到了一定水平,石油需求開始上升。」

盡管原油價格高漲,但前景預示未來幾年石油需求將加速上升。油價下跌將使需求更加強勁,IEA的預估處於2005年12月預估區間的低端,當時預估2007至2010年每日消費量增幅為180萬至200萬桶。

 

中石油向海外開放9個油氣區塊勘探權

中國頭號石油商中國石油計劃將其在塔里木盆地的9個油氣區塊勘探權向國際石油公司開放。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油氣田,計劃開放的9個區塊的總面積達11萬平方公里,大約相當于塔里木盆地總面積的1/5。它將成為中國近12年來最大的對外油氣合作項目。

據中國石油對外合作經理部透露,目前已有數家跨國石油公司對這些區塊表示出興趣。20多年來,中國石油先後與10個國家和地區的46家國際石油公司開展過合作,吸納外資近14億美元。塔里木盆地最終可探明的石油資源量為6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為8萬億立方米。經過近16年的勘探開發,目前油氣年產量已超過1000萬噸油當量。

 

8月1日起俄羅斯將提高石油出口關稅

據俄羅斯財政部海關關稅管理處副處長亞歷山大.薩科維奇向俄新社透露,8月1日起俄羅斯政府將石油出口關稅提高16.6美元,達到歷史最高水準每噸216.4美元。6月1日確定的現行石油出口關稅為199.8美元/噸。據對俄羅斯“烏拉爾”牌石油在世界市場上價格的監測結果,每兩個月確定一次石油出口關稅。

薩科維奇說,俄羅斯“烏拉爾”牌石油在2006年5月至6月的平均價格為每桶64.46美元,在此價格水準下,每噸石油的最高出口關稅為216.44美元。  據說,俄聯邦政府執行石油出口關稅新標準,將從8月1日起生效。

 

英國石油關閉美國12口油井

歐洲最大油商英國石油,在阿拉斯加普拉德霍灣(Prudhoe Bay)開採油田,暴發漏油問題後,18日宣佈將關閉有問題油井。之前,有員工向傳媒告密公司的油田上有50口油井洩漏,大部份僅漏出一種充填材料,不致於威脅工人或環境生態。惟有些則洩出天然氣、流體碳氫化合物。

 

中石油5億美元入股俄石油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7月19日宣布,該公司於當日通過其全資子公司中油國際投資5億美元購買俄羅斯石油公司首次公開上市發行股票。此間一些輿論認為,這項重大戰略舉措有助於中石油進入俄羅斯石油產業,促進中國能源多元化戰略的實施,其後面映射出中俄能源領域的合作逐漸升級,而中俄戰略協作伙伴亦可由此注入更多實質內容。
俄羅斯石油公司預計到2010年石油產量將達到1.15億噸,到2015年石油產量達到1.27億噸。根據該公司公布的消息,其IPO已募集了104億美元,其他的投資者還包括BP石油公司和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

 

泰國石油公司入選全球五百大企業

財富雜誌公布全球五百大公司,泰國石油公司排名第二百六十五位,是泰國唯一擠進前五百大的公司。根據去年財富雜誌的統計,泰國石油公司在全球五百大公司中,排名第三百七十三名,今年更進一步,躍進到二百六十五名。

泰國石油公司去年的收益為二百三十一億美金,與二零零四年相比,成長幅度為百分之四十四點二,盈餘為二十一億三千萬美金,成長百分之三十六點五。

此外,該公司強調,泰國石油公司的表現,不僅獲得財富雜誌的認同,同時也能刺激吸引外國投資者,有助於提振泰國經濟。

 

中石油出讓三分之一PK石油股權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表示,中石油已於日前通過其百分之百轉投資子公司中油國際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簽訂股份轉讓交割協議,向後者出讓中石油持有三三%的哈薩克斯坦PK石油公司股權。

號稱是中國企業最大海外收購案、由中石化以四一.八億美元收購的哈薩克斯坦PK石油公司;依照互利雙贏原則,中石油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在去年十月十五日正式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將獲得保持國家對礦產資源開發活動的戰略控制所需的PK公司股份股權。

 

OPEC不希望油價處於高位--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長

沙特(沙烏地)石油部長歐那密23日稱,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油國希望避免可能損及全球經濟增長的高油價。他對該國官方媒體表示,「OPEC成員國希望全球油市穩定,並且力求避免油價波動,或油價升至影響全球經濟,特別是那些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水平。」他沒有給出具體的油價水平。

 

7月OPEC石油日產量預計減少20萬桶

石油咨詢機構Petrologistics於七月23日稱,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7月石油日產量將減少20萬桶,因沙特和委內瑞拉產量降低。Petrologistics的主管Conrad Gerber表示,預計OPEC-11國7月原油日產量為2,990萬桶,低於3,010萬桶的6月修正值。他說,預計沙特7月日產原油900萬桶,低於6月的915萬桶。受油田維護影響,預計委內瑞拉7月日產量降至230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