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汽車夢-felix談車

2005-07-05

我的汽車夢-felix談車

 

小時候難得能坐飛機,心情總是興奮得不得了。雖然沒有人教我物以稀為貴的道理,但人自然就懂得珍惜稀少的經驗。那個時候坐飛機,因為身材還小,所以即使是長程的旅途也不覺累,反倒覺得經濟艙座椅寬敞,而且有大人(空中小姐)伺候吃喝真快樂。

歲月不饒人,年紀步入青年時期,身材卻早一步進入中年時期。小時候覺得寬敞的座椅變得擁擠得有點難以忍受,而年輕貌美的空姐曾幾何時也年華不再,成了馬虎應付乘客的老小姐。最糟的是,連曾經讓人食指大動的飛機餐都變得平淡無味。

長大後要面對的現實生活很容易把小時候的天真幻想泡泡戳破。現在坐飛機除了對來無影去無蹤的亂流感到害怕外,還會擔心航空公司是否在地勤人員訓練上與飛機保養上有偷工減料的情況。忐忑不安的心情加上極不舒適的座椅與難吃的食物,讓我曾經對飛行抱有的興奮心情消失殆盡。似乎有太多事情都是這樣 – 坐飛機、穿西裝、吃麥當勞 – 小時候覺得美好的事情在長大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的。

剛開始喜歡車子時還不能考駕照開車。想像中,等考到駕照,有一部自己的車子時,這個世界應該會多美好 – 鳥叫聲更清脆,陽光更耀眼,綠葉更綠,紅花更紅。看著別人開車總是喜歡想像行動自由的感覺,或是操縱如此龐大機械的感覺。「會不會像電腦或電玩遊戲裡一樣呢?」,心裡總是會如此好奇。

真正考取了駕照有一部車之後才發現,殘酷的現實生活充滿的不是紅花綠葉的愉快駕駛生活,而是昂貴的保險費用,枯燥的塞車時間,與乏味的義務接送親友。能夠享受駕駛操控樂趣的機會並不多,但反而更加珍惜與細細體會每一次享受的經驗。有時會聽某些人說出 「我曾經也蠻迷汽車的啊…」 如此之類的話,我免不了想,不知曾幾何時,為何原因他對汽車熱情的泡泡被戳破了。會不會是因為經不起現實生活的考驗呢?


近幾年來我倒是發現自己對汽車的狂熱逐漸轉移重點。早期總是把重點放在跑車與性能上。與朋友開口談車也不外乎比較不同跑車的性能,還可以為純粹在腦海中想像的性能高下而爭的面紅耳赤。現在想起來都會為當時理解、認識範圍的狹窄與井底之蛙自大的心理感到非常不好意思。若說要為這做解釋,也許只能說年紀小時,常識與知識都不夠,只能夠對最淺顯易懂,最容易現實化的特性有反應,而這不外乎是跑車、馬力、加速時間之類的簡單指標。

 

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由於對物理與化學的興趣,我迷上了汽車機械結構及設計。在雜誌裡總是特別注意介紹機械的章節和專題,自己也購買了一些此類型的書籍研究,而且在大學也選擇了工程系,滿心以為將來希望能參與汽車設計有關的行業。

但如前所述,看車子這麼多年了,注意的重點也不同了。雖然喜愛跑車的熱忱沒有減少,但隨著年齡與知識的增長,漸漸感到跑車設計與市場往往趨於單調。 舉例來說,雖然許多最新汽車工業科技往往首先應用在高價位的跑車上,但有經驗,有仔細留意的車迷或專業人士都知道,汽車工業科技在一百多年來真正有的革命性突破是少之又少。今天的汽車科技大多數是一點一滴不斷改進而來,而有全新創意的突破性設計思考屈指可數:internal combustion引擎取代蒸氣引擎、米奇林(Michelin)發明充氣輪胎、碟煞系統的普及,一直到電子控制系統的引進。除此之外,嚴格而言,現今汽車的基本架構與概念並無與六十,甚至八十年前差別太大的地方。若說性能嘛,早在1930年代中期,德國的Auto Union與賓士汽車就已經在設計,生產時速230英里的賽車了。再說跑車市場吧,它的消費群眾不外乎絕大多數是有閒錢的男性,在整個世界汽車市場裡佔了很小的一部份,而也因為這樣,它的行銷方式少有新意。雖說以另一個角度來看,能在如此小的一塊高競爭性市場裡長久生存的汽車公司必有其獨到之處,但觀察久了也難免會覺得它有點單調。

除此之外,身處工程系五年之後,對數學,物理與化學原有的興趣,對熱力學,流力學原有的憧憬,皆難免被沉重的課業與繁雜的公式所消磨。自此開始打消從事設計汽車相關行業的念頭。
與此同時,汽車市場與汽車公司的行銷策略及起落卻逐漸帶領我的興趣進入了商業與政治的領域。至此我終於發現原來在狹小的跑車、高性能的轎跑車,高性能的房車世界之外還有那麼有趣的一片天地,並且有那麼多的刊物和專家在觀察分析。

譬如說去年美國通用汽車與義大利飛雅特工業糾纏不清的利害關係,這其中的曲折要比Audi或賓士又推出了幾部新車複雜而且有趣多了。三大日本車廠如何在美國將傳統所謂的“big three”美國車廠打得落花流水,而其中又如何牽涉到美國內政政策、民意與總統大選,是極廣也極有意思的題目。世界的各大車廠如何彼此合作、消滅、併吞、進退,同時敲鑼打鼓的為未來社會資源不足及資訊革命進行密集的準備,一場好戲正要上演。凡擁有健康汽車工業的國家幾乎皆為世界大國,而這些國家的政府與自己國內的汽車公司配合程度多高,又要如何在滿足環保團體的要求時,還能達到平衡穩定的經濟成長,也是非常值得老車迷注意的話題。



對於汽車科技的興趣我並沒有完全放下,而是將其轉向,集中在賽車領域。 賽車界的激烈競爭往往導向它使用未量產的科技,因此就尖端而言,它又領先了汽車工業一步。而激烈,時間緊密的競爭也吸引了許多工程業頂尖的人才,在嚴格的賽車設計規則裡力求突破。若由這個角度來看,一級方程式 (F1, Formula One) 在賽車界被看做科技的最頂端是絕對當之無愧的。

由於一賽季接一賽季的行程緊湊,各車隊為佔有任何一點的優勢,無不竭盡所能投資於設備與人力。隨意問一個人,單單一支F1車隊每年為了準備兩部賽車去參加十幾場比賽,須要多少人力與資金?多數人也許會猜測最多約在一百人左右。事實上,在目前F1與各大車廠緊密結合的情況下,要有在前方爭取勝利的希望,一支車隊起碼每年約要有3億美金左右的預算,並有800至1000的人力資源,來進行科技研發、設計、生產、測試、賽事運作、公司管理、財政、會計、宣傳、法律等部門。

舉例來說,許多車隊都投資建造私人的最新風洞,來進行流體力學研究,而每一個最新的風洞動輒需要花費兩、三千萬美金。建造了風洞之後當然是希望能物盡其用,所以又必須實行三班制,24小時,幾乎全年無休的進行測試開發。真正在賽車場上的較勁其實是最後集眾人之力的成果,也只是一支F1車隊約三分之一的部份而已。對於喜愛工程科技的車迷而言,日新又新的F1賽車無疑是足夠滿足胃口的。更精彩的是,F1還涉及了相當重的商業管理、政治與行銷層面。如何網羅最好的人才,如何讓這些頂尖,但通常自信甚高的工程師們配合無間,如何妥善的分配每年的預算,平衡資金的開銷,如何取決新科技的開發優先順序,如何行銷,吸引更大的贊助商,如何與提供引擎的車廠合作,如何在複雜的F1商業與政治結構裡穩住陣腳 – 這些都是一個車隊老闆要面對的問題,也是吸引不少人注意F1的原因。

有著這麼豐富的題材,又跨越了這麼廣泛的領域,從汽車市場到賽車,相信對汽車熱衷的泡泡應該還能支持好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