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混合車和另類能源-felix談車

2006-07-05

油電混合車和另類能源-felix談車

對許多人而言,這個暑假除了炎熱的天氣之外,荷包上的負擔更是讓人吃不消。除了一般物價上漲,不定期的蔬果價格因天災大跳躍之外,七月一號開始,不只是交通違規的罰單要調漲,連電費都要更昂貴了。但最令駕駛人吃不消的,一定還是讓人氣得牙癢癢的油價。以駕駛為生的計程車,需要經常來往台灣南北部的司機,不得不開車到處拜訪客戶的業務員,還有各種與交通運輸有關的行業無不直接的受到高油價的衝擊,而各公司行號則別無選擇的間接將成本轉到消費者身上。

在這樣的氣氛下,如何發展另類能源在短期內支援供不應求的石油,乃至在長期的計畫下可以永久取代所謂的黑色黃金(black gold),是目前全世界炒得最熱的題目之一。
發展另類能源的動機已廣為大眾所知,在社會上一般的接受度也相當高。許多人都認為,如果市場有提供合理的選擇,那麼消費者不會排斥購買運用另類能源的產品。那麼,既然另類能源有這麼大的社會共識與市場潛力,每年更有越來越多的公司與資金投入這項產業的研發,為什麼一般的消費者卻還未感到任何真正的改變呢?

打開電視新聞,常常可以看到某國政府或某某機構又宣佈,在未來幾年內提供數百萬到上億美金不等的資本來鼓勵另類能源產業的發展。而在電視新聞的廣告時間,則可以看到某某汽車公司推出了新一代的省油科技。奇怪的是,這類型的新聞在過去的四,五年內已經多到讓人覺得厭煩了,為什麼到現在大部份人家裡用的還是傳統的瓦斯爐,開著傳統的汽油引擎汽車?

首先,另類能源開發的課題最大的致命傷在於它所牽涉到的各分支領域太廣泛也太敏感了。
首當其衝,也是讓一般人最快與另類能源連想在一起的,當然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環保議題和全球溫室效應。從簡單的層面來想,另類能源所宣稱能提供的環保效能與減輕消費者荷包負擔的雙重利益對一般人而言,當然是極大的且合理的吸引力。但是有人省錢當然就有人要賠錢。對於那些長期以來投資龐大人力與資源於傳統能源的跨國性大公司而言,當然是希望有足夠的時間讓它們轉型,以保証他們在新的能源市場上仍能保有它們一貫的領先地位。另一方面,溫室效應這個燙手山芋也是個還沒定論的問題。雖然國際上的意見越來越傾向肯定溫室效應的存在這一邊,但還是有許多強國與科學家、經濟學家與各式各樣的專家們,以證據不足等理由,對溫室效應持保留或否認它存在的態度。

再者,與另類能源牽扯在一起的廣泛環保議題與溫室效應,其中所牽涉的利益龐大,而各國政府、公私機構、單位團體,各種不同產業對發展另類能源的動機皆不同,而所想要發展的方向也不一致,所以研究的資源與人力分散是可以預期的。


當然,另類能源面臨的一大難題還是來自於它的內部 – 也就是發展另類能源的支持者。在任何研究領域的人都明白,政府或慈善機構所提供的研究經費乍看之下可觀,但是做研究本來就不是一項便宜的活動,而經費在分發給各地眾多的需求者以及行政費用之後,真正到手的是少的可憐。因此,支持各種不同另類能源者,彼此之間競爭往往激烈。在另類能源的學術研討會上,往往會見到要提供資金的贊助商代表被爭著搶的現象。

支持太陽能的批評水力,支持水力的批評風力,支持風力的批評氫氣,支持氫氣的批評核能,大家互相爭執,到底這筆研究經費該如何分配呢?在眾多的另類能源中如何挑選,如何評估它們呢?在這個節骨眼上,並沒有一個客觀的共識。因此,一般人所想當然爾的,推廣另類能源背後所帶來的潛在龐大利益,也許就是它發展進度緩慢的原因之一。

不可否認的,在技術方面與社會架構方面也有許多的阻礙。舉例而言,現在最熱門的油電混合車,其造價昂貴,而省油量是否真的超越新一代的柴油車,還有待觀察。更何況,油電混合車的電池,和任何可充電電池一般,早晚是需要更換的,那麼這筆不小的錢如何在消費者與車商之間消化,也還沒有成熟。有汽車公司近兩年推廣它們的氫氣車科技,但是在何處可以讓駕駛人放心方便的補充氫氣呢?冰島聽說已經與有許多加油站開始實驗性的提供氫氣的服務,但是這項科技,如大多數的另類能源,距離融入社會大眾的生活還有很長的一段日子。

在汽車科技方面,目前最熱門的油電混合車種類是由Toyota公司領先群雄,並已經將此科技應用在它旗下各款車系中。油電混合車利用煞車時阻力所產生的熱能為電池充電,再加利用電馬達來提供車子起步、低速,或加速時的需求,如此便可減少許多最讓一般汽油引擎感到吃力的情況,進而達到省油的功效。

但是,如前所述,除了電池是遲早需要更換的問題之外,許多汽車界的人士都認為油電混合車只是在全電力汽車科技成熟前的一個中間站,因此汽車公司似乎並沒有百分之百投入此類汽車的打算。更何況,油電混合車常被批評它們並沒有真正解決環保問題,因為還是有排放廢氣,而且電池的製造與回收也是一大問題。

在省油方面,許多歐洲車廠近年來推廣新一代柴油引擎科技也是來勢洶洶。Audi更是在今年創下了歷史上第一次使用柴油引擎賽車贏得利曼24小時大賽的記錄,證明了柴油引擎科技被廣泛運用,取代汽油引擎的潛力。而同為德國車廠的BMW與賓士汽車則傾向於發展氫氣科技來取代汽油引擎。雖然氫氣車的科技還在極早期的階段,但這兩家公司已投入可觀的資源在做這方面的研發。

那麼,到底何時消費者才能真正享用到這些新科技為環保與經濟所帶來的好處呢?好消息是,有心的人已經可以在各方面找到提供這些另類能源應用的公司。從汽車到家庭電器,都有產品在市場上流動。但壞消息是,目前這些產品由於產量低,因此價格大多數都比相同的傳統產品較高。也因此,一般民眾要普遍享受到另類能源所帶來的周邊利益可能還要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