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市場掃描
2016-10-05
EIA 上修 2016 年油價、美國石油產出預估
美國能源情報署 (EIA)9 月 7 日調高今年美國每日石油產出預估至 877 萬桶,較 8 月預估值增加 0.5 個百分點,主要反映部分油井回復生產,以及現有油井產量增加。
西德州原油期貨 (WTI) 從 2 月觸底反彈以來,累計攀升超過五成,讓美國採探石油活動重現生機,根據油田服務供應商貝克休斯 (Baker Hughes) 統計數據顯示,過去 14 週內,美國油井數共增加 12 座。
EIA 報告還同時上修 2017 年美國石油產出預估至 851 萬桶,同樣較 8 月預估值增加 20 萬桶。EIA 並將 2016 年西德州原油期貨均價從原先的 41.16 美元調升至 41.92 美元,布蘭特原油期貨均價亦從 41.6 美元上修至 42.54 美元。
2 萬桶。在此同時,全球石油產出則是上修另外,據 EIA 報告預測,明年全球每日石油需求為 9,778 萬桶,較 8 月預估值減少20 萬桶至 9,679 萬桶。
Fed 若升息原油市場亦將受到衝擊
根據 OPEC 最近公布的月報指出,在決定全球經濟成長與能源業的整體健康情況方面,全球央行將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在最近公布的 9 月報告中,OPEC 說全球經濟溫和成長的趨勢,於 2016 與 2017 年可能持續,央行即將做出的決議與政情發展, 可能具有影響力。
OPEC 說:「在主要經濟體,利率已經偏低,進一步貨幣振興措施的有效性,已經消退,只是對某些經濟體仍具有重要性。主要國家央行的貨幣政策決議,尤其是美國Fed,將持續具有影響力。此外,在大多主要經濟體,因債務偏高,財政振興措施的空間似乎有限。」
若 Fed 真升息,美元將會走強,使得原油交易對持有外幣的買主變得更貴,這將影響全球的需求與消費,而此時主要原油生產國,如 OPEC,美國與俄羅斯正急於找尋需求,以跟上其供給。
原油避險好手 - 墨西哥看壞油市? 狂砸 10 億美元買保險
據報導,為了替油價續跌避險,墨西哥當局豪擲 10 億美元,把 2017 年油價鎖在42 美元,低於 2016 年的避險價格 49 美元、2015 年的 76.40 美元。實際如何操作?該國向華爾街交易商購買每桶 38 美元的賣權(put),剩下 4 美元由政府預先提撥的穩定基金支付。( 賣權為買方支付權利金後,可在到期日前以約定好的價格,向賣方售出標的物的權利,以避免油價下跌的損失。)
墨國花大錢避險,涵蓋原油數量也增加,42 美元避險價格包含 2.5 億桶原油,高於 2015 年 2.12 億桶。墨國財政部長 Luis Videgaray 說,避險讓該國公共財政能獲得保障,避免不利的國際情勢。墨國預算有 1/5 來自原油收益,今年第二季墨國經濟陷入衰退,為 2013 年來首見,當局被迫二度下砍2016 年成長展望。
哈薩克油田投產 慘況加劇
哈薩克卡沙干油田即將於 10 月開始生產,預估到明年中時每天的產量可能達到 36 萬桶,將使已經供給過剩的國際油市更加油滿成災,並使市場供需恢復平衡的期望更加遙遙無期。
卡沙干油田於 2000 年發現,是近 40 年來所發現規模最大的傳統油田;但由於位置在海的北半部,使開發工作不易展開。
最初計劃投入約 100 億美元,估計將生產 20 年,原油產值將超過 500 億美元。油田於 2013 年開始試產,已經比計劃時間落後八年,之後不久又因為內部油管破裂而停產。另外由於原油蘊藏在高壓、高腐蝕性氣體之下,使開採工作更加複雜。
參與這項開發工作的外國集團由義大利埃尼石油公司領銜,成員包括法國道達爾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儘管現在油田終將開始生產,但產量預估仍相當分歧。
油價崩! IEA:今年油市沒望重回平衡、最快明年上半後
各界原本斷定,今年下半油市將重回平衡,不料備受敬重的國際能源署 (IEA) 澆了冷水,預言要花更長時間才能恢復均衡。
IEA 說,至少 2017 年上半為止,原油將持續淹腳目,油價聞訊大跌。
據報導,IEA9 月 13 日發布 9 月份月度報告,內容指出,全球原油需求的成長速度低於先前預期,第三季成長放緩尤為明顯, 決定把 2016 年的需求成長預估值,下修 10萬桶至每日 130 萬桶。IEA 也不看好 2017年需求成長,估計每日僅增 120 萬桶。
IEA 說,看到當前油價,一般多預期供給將減、需求將增;實際情況似乎恰恰相反,需求成長放慢、供給飆高。IEA 稱中國、印度等亞洲原油消費大國的需求大幅趨緩,已開發國家對原油的需求成長更是完全停滯,導致 Q3 原油需求成長降至每日80 萬桶,為兩年低點, 今年原油需求成長難以超過每日 130 萬桶。
需求不振、供給卻居高不下,非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的減產成效,被 OPEC 增產抵銷。IEA 表示,非 OPEC 國家減產,促使 8 月份全球原油供給每日下滑 30 萬桶, 不過 OPEC 產量增加,吃掉部份跌幅。當前全球原油產出約為每日 9,690 萬桶,比一年前少了 30 萬桶,OPEC 產出逼近空前新高, 抵銷了原本劇烈的跌勢。
IEA 預言,至少到明年上半為止,原油將持續供給過剩,油市得花更多時間才能重回平衡。
油價添變數?睽違兩年、利比亞東部港口恢復出口
利比亞武裝衝突逐漸平息,該國第三大港拉斯拉努夫港 (Ras Lanuf) 在睽違近兩年之後,9 月 20 日終於恢復出口,或許會為油價投下變數。
據報導,原油專家 Omran el-Fitouri 表示,Seadelta 油輪運載 776,000 桶原油,從拉斯拉努夫港出海前往義大利,為 2014 年11 月以來該港口首次出口原油。利比亞強人格達費遭推翻之後,該國內亂不斷,叛軍掌控了東部五大港中的四個港口,使得該國原油出口量減半。
今年年初政府與叛軍達成協議,重獲港口控制權,不過卻因技術問題,遲遲未能重啟港口,如今終於恢復出口,對需錢孔急的利比亞是一大利多。近來該國也衝刺產出, 自 8 月以來,產油量大增 70%,至每日 45萬桶,高於上月的每日 26 萬桶。
究竟利比亞出口增加是否會影響油價, 外界看法不一。OANDA 資深市場分析師Jeffrey Halley 認為,利比亞原油生產仍有重重障礙,不至於衝擊油市。
低油價敗光家產、沙烏地鬧錢荒! 當局緊急注資 53 億美元
油價低迷,沙烏地阿拉伯鬧錢荒!該國銀行同業拆款利率 (Interbank Offered Rate) 不斷飆高,面臨近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當局為了安撫人心,宣布將向商業銀行注資53 億美元,並進行新的貨幣工具操作,避免流動性乾涸。
據報導,沙國央行 9 月 25 日宣布,將以定存方式挹注 53 億美元資金,維持金融穩定;同時也會進行 7 天期和 28 天期的附買回交易 (repurchase agreement),提供流動性。以往沙國央行的附買回交易多為 1 天期。
低油價使得沙國稅收暴跌,流向銀行的油元大減,商業銀行存款一反多年來持續增加的趨勢,今年6 月份下滑3.3%。存款減少, 銀行流動性吃緊,銀行間借款利率因而飆高。過去 15 個月以來,沙國一年期的銀行同業拆款利率跳增 1.5%。
銀行流動性不足,難用低廉利率向民間放貸,也會拉高政府的借貸成本。沙國當局每個月都賣公債給銀行,籌款補足龐大的預算缺口。據了解,沙國從第二季起就開始向銀行注資,以往秘密行事,如今浮上檯面, 可能是要安撫投資人憂慮。
OPEC 終於達成減產協議了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OPEC)9 月 28 日在阿爾及利亞集會達成 8 年來首次「減產」協議,將總產量上限訂為每天 3,250 萬至 3,300 萬桶,比 8 月產量減少約 24~74 萬桶,減產細節將於 11 月 OPEC 部長會議再決定。這項「意外」消息 9 月 28 日激勵油價大漲逾 6%,但由於缺乏減產細節引發市場疑慮,油價 9 月 29 日盤中在震盪中小幅上揚。沙烏地阿拉伯在會中同意伊朗不受上述產量目標的限制,促成 OPEC 達成協議。伊朗石油部長桑賈尼表示,「經歷兩年之後,OPEC 達成控管市場的共識。我們已決定每天減產約70 萬桶,並分配給 OPEC 各會員國」。
OPEC 並邀請俄羅斯也共同減產。俄國9 月日產原油約 1,100 萬桶,比 8 月再增加40 萬桶。
OPEC 將成立委員會,決定各會員國的產量,於 11 月部長會議中提出報告。能源角度顧問公司指出,油價要持續回升,細節中必須包括如何落實協議;如果只有集體減產數字,將不會對油市產生重大影響。
中油董座訪後勁 允拆遷五輕
中油公司新任董事長陳金德是五輕興工後迄今 26 年,第一位走入後勁社區的董事長。居民見到中油最高領導人,傾訴反五輕過程所受種種委屈,陳金德靜靜傾聽每個人發言,未多做回應。
中油公司新任董事長陳金德表示,高雄廠已停止操作,將會遵守行政院當年承諾, 五輕相關設備拆除後可能整廠輸出,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在東南亞國家尋找合作對象。議員黃石龍也說,半屏山油槽不能留下來,批評中油太霸道,認為國家要進步,國營事業要先整頓。
至於中油公司遷籍後,是否會實質南遷, 陳金德表示,還要與工會討論,花時間瞭解問題。
陳金德是歷任董事會全部贊成通過人事案,顯示中油員工對他有很深期待;總公司南遷是府會共識,如此才會與地方成為共同生命體,事涉員工權益需要時間思考處理。
中國粵運交通與中國中石化廣東合作經營便利店
中國粵運交通公布,與中國中石化旗下中國石化銷售廣東石油分公司達成框架合作協議,在部分高速公路服務區共同合作經營便利店。
根據協議,中國中石化廣東將在其經營的部分服務區內為集團提供經營場所,雙方共同經營便利店,並同時懸掛「易捷」和「粵運樂驛」品牌;集團將所經營的部分服務區內的便利店,交由中國中石化廣東經營管理, 集團負責便利店商品的配送。
集團相信,此次合作標誌著雙方強大的高速公路零售資源網絡初步實現共享,將有利於自有品牌「粵運樂驛」零售網絡的擴張及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中國石化國際產能合作聯盟成立支持石化企業全球化戰略
據報導,由中國 70 家大型石化企業組建的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國際產能合作聯盟週三正式成立,該聯盟將進一步推動中國石化產業的全球化發展,更好地配合“一帶一路” 戰略。該聯盟的成立已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聯盟成員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神華、中化、中國化工、延長石油等大型石油石化企業。
天津南港工業區領航 10 萬噸潤滑油項目開工
據 9 月 17 日報導,天津最大化工園區南港工業區領航 10 萬噸潤滑油生產項目完成施工許可證的審批工作,標誌著此專案開始進入正式施工階段。南港領航 10 萬噸潤滑油生產項目坐落於南港工業區倉儲物流組團,占地面積36,000 平方米,總投資9,000 多萬元, 建成後將形成 10 萬噸潤滑油的生產能力,產品覆蓋中國各地,年產值 6 億元。
中國 8 月原油產量續降, 進口保持快速增長
中國國家統計局 9 月 19 日公布,今年 8 月原油產量繼續下降,進口保持快速增長, 加工量比較平穩,成品油出口大幅增長。
8 月規模以上工業原油產量年減 9.9%,為2003 年以來單月最大降幅,延續了年初以來的下降趨勢,主要受到國際油價低迷影響, 企業計畫減產比較明顯。
原油進口保持快速增長,中國國家統計局指出,今年初以來,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迷和民營煉油企業逐步獲得進口原油配額的影響,原油進口量基本保持兩位數增長;1~8 月原油進口量年增 13.5%,原油進口量占產量與進口量之和的比重達到 65%,較去年同期提高 4.2 個百分點。
原油加工量相對平穩,中國 8 月原油加工量略減少,年減 0.7%;累計前 8 月原油加工量年增 2.1%;自 2015 年以來,月度日均原油加工量均在 140~150 萬噸之間。
成品油出口則呈現大幅增長,中國國家統計局指出,1~7 月成品油 ( 汽油、煤油、柴油、其他燃料油和石腦油) 出口 2,603 萬噸,年增 52.1%;其中,汽油、煤油和柴油大幅增加,出口量分別為 542、685 和 812 萬 噸, 分 別 年 增 145.2%、46.1% 和 181.8%,其他燃料油有所減少,年減27.3%,而成品油出口大幅增長主要係與近年來原油加工能力增長有關。
中國船大堡礁擱淺漏油達和解賠 3,900 萬澳元
澳洲政府 9 月 19 日和中國深圳市能源運輸公司,就後者旗下的運煤船「深能 1 號」於 2010 年撞向大堡礁淺灘後擱淺,洩漏以噸計高濃度燃油的案件達成和解,深圳市能源運輸公司將向澳洲支付約3,900 萬澳元( 約2.3 億港元) 罰款。
經過多年的訴訟,澳洲政府終於和中國深圳市能源運輸公司達成和解,但自然資源保護學者對此感到不滿,形容這筆和解費用「完全不恰當」。據悉,清理油污總費用高達 1.39 億澳元( 約 8 億港元),但和解費用只佔清理總費不到 30%。
「深能 1 號」屬深圳市能源運輸公司所有。該船 2010 年 4 月在海上偏離航道,在道格拉斯淺灘擱淺並漏油,導致部分珊瑚礁受損,受影響面積達 40 公頃。當局指,有毒化學物質污染延綿數百公里,減慢該海域生物的生長,要移除污染物才可令生態復原。
中海殼牌擴建項目融資 251 億
今年中國石化行業金額最大的專案融資在大亞灣簽約。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下稱“中海殼牌”) 與 8 家金融機構組成的銀行團在惠州大亞灣簽署了擴建專案貸款協定,融資總額為等值人民幣 251 億元。
作為中國排名前列的中外合資石化聯合工廠,中海殼牌自 2006 年投產運營以來, 在安全、生產可靠性、運營業績等多方面表現優良。本次融資中海殼牌首次獲得了全程無擔保信用貸款的優惠條件,並以極具競爭力的利率取得了貸款,同時在融資結構和條款方面實現了多項創新。
作為大亞灣石化區第一家大型石化聯合工廠,中海殼牌採用與國際接軌的管理模式設計、施工和運營,吸引了 10 多家供應客戶落戶園區,促進了園區石化產業鏈的延伸和珠三角區域精細化工、新材料和塑膠產業的發展。
電動車續航在加州破世界紀錄: 一天跑 2,314 公里!
加州一家叫 True Zero 的氫能源公司, 與豐田汽車合作,駕駛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 環繞加州行駛 24 小時,行程共計 2,314 公里!這個數據打破了電動汽車該項金氏世界紀錄的 2,142 公里。
此次行程,從加州 Long Beach 出發, 途經加州六大城市。這輛豐田 Mirai 依托True Zero 公司遍布加州的加氫站,需要添加燃料時,只需要花費四分鐘,就能讓電動汽車充滿復活。
與特斯拉這樣的鋰電池電動汽車相比,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市佔率極小的電動汽車類型,目前僅有豐田、本田、現代等車廠生產, 車型也只有豐田 Mirai、本田 Clarity、現代Tucson FCV 等有限的幾款可供選擇。
氫燃料電池汽車最大的優勢主要有兩點: 一是無需充電等待,而是直接像加油一般加滿氫能;二是氫燃料電池與鋰電池相比,重量更輕,這樣能減少車身重量,提供更快的加速度。
True Zero 公司董事 Joel Ewanick 向記者表示,「這次駕駛實驗向人們證明了電動汽車能取代燃油車,實現長途駕駛,並做到污染物零排放。」
汽、機車白天開頭燈保安全明年起分階段強制實施
車燈不是只有夜間照路用,明年起白天上路也得開大燈!交通部 9 月 2 日表示,明年起新款式機車必須配備與引擎連動之日行燈或頭燈,後年開始新款式汽車也將跟進, 未符合規定者將不得領牌,以降低事故發生率。交通部表示,目前此政策在亞洲國家均已普及,根據國外數據顯示,日間行車時點燈,可降低 5.9% 的事故發生率;此一政策將分為兩階段推動,明 (2017) 年起先從新款式機車開始執行,預估影響約 60 萬部新車, 後 (2018) 年再擴及汽車,影響層面達 40 萬部,現有款式生產之汽機車,則在 2019 與2020 年後開始強制實施。針對目前已在路上行駛之車輛,交通部表示不會溯及既往,但會宣導日間行車開燈的好處,此外也會要求中央與地方所屬之公務車、客運、公車、遊覽車等,即日起開始實施白天點燈的規定。
鴻海集團斥資 37.7 億元入股滴滴出行
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商鴻海科技集團投資中國叫車服務滴滴出行 1 億 1,990 萬美元( 新台幣 37.7 億元),使滴滴出行估值來到約 340 億美元。
據報導,鴻海集團的鴻海精密工業公司持有滴滴出行 0.355% 股權。這家蘋果公司裝置主要組裝企業表示,這項交易是打造物聯網產品和服務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
滴滴出行在聲明中表示:「滴滴出行和鴻海聚焦於創新和執行力,我們在探索各種可能性。」
和泰汽車 8 月不淡, 營收年增逾 34%
車廠打破民俗月業績下滑的慣例,今年 8月業績奮力衝,龍頭和泰汽車受惠於高單價的凌志豪華進口車交車量大增 22%,單月營收衝出近 110 億元、年增逾 34%的好成績, 改寫同期新高。
裕日汽車同樣受惠於豪華進口車 Infiniti 銷量增長,8 月營收達 22.48 億元,繳出逆勢成長 6.32%的佳績。中華汽車拜汽車舊換新政策所賜,旗下輕商車銷售受益大,8 月營收年增逾 14%,增幅居裕隆三寶之首。
裕隆則因中國 9 月上市納智捷 S3 轎車, 工廠 8 月起開始出貨,刺激 8 月營收達 85.1 億元、年增 2.57%,重回正成長。
車商表示,往年民俗月為汽車銷售淡季, 今年 8 月又與民俗月完全重疊,原本預期營收將不如去年,未料在政府舊換新政策刺激,加上熱銷的高單價進口車適時到港大量交車,帶動上市車廠今年8 月營收淡季不淡、逆勢走揚。
別小看這一片 油耗看它就對了
依規定在車輛展示間內之展示車輛必須張貼「車輛能源效率標示」,別小看這張小小的紙片,裡面提供的資訊涵蓋車輛類別、廠牌、車型相關資訊、油耗認證數值、年耗油量、油耗測試方法等,為了讓民眾更容易了解,採用直覺式的能源效率級別。所謂的能源效率等級的分級基準是依照車輛每個排氣量等級各分為 5 個能源效率等級,表示在同個排氣量等級內能源效率等級數字越小者效率越佳。
傳高田可能破產,股價暴跌
日本安全氣囊製造商高田預計選出第 1 輪競標的潛在買主,但近日媒體報導求購的私募基金及汽車零件業者有意採取激烈手段,讓高田進入破產程序以減輕債務,使高田股價暴跌 12%。
高田生產的安全氣囊在去年上半接連發生氣囊充氣時爆炸的意外,至少造成 15 人死亡及上百人受傷。過去 1 年來包括本田、福特、通用及飛雅特克萊斯勒等採用高田安全氣囊的汽車大廠總計召回將近 1 億輛車,堪稱美國史上最大規模汽車召回行動,不僅重創高田商譽,隨之而來的調查、訴訟及賠償費用也讓高田陷入虧損。
分析師估計高田安全氣囊召回成本總計超過 1 兆日圓( 約 98 億美元),即便高田手頭現金多達 459 億日圓,不至於立即陷入資金危機,但外界一致認為高田需要尋求金主才能承擔整體費用。
瞄準緬甸商機 我中古車業前進仰光
緬甸近幾年經濟發展快速,汽機車需求殷切,為了解緬甸中古車市場,台灣的中古車業者在 9 月 28 日參與仰光的汽機車零件展,探訪緬甸商機。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和展昭國際企業公司共同主辦的「第四屆緬甸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與「緬甸國際電機電子暨電力設備展」在 9 月 28 至 30 日於緬甸仰光舉行,除台灣業者外,南韓和中國廠商也報名參展。
台灣廠商部分有南港輪胎、中興電工等參展,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省汽車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也首度率領中古車業者組團參加, 了解緬甸市場概況,尋找適合的機會。
台灣中古車業者指出,要和日韓中古汽車業者競爭,必須強調優勢,另外,價格因素是緬甸民眾購車的重要考量,緬甸市場很大,值得試試機會。
中國車貸漸普遍 汽車銷售反彈
外媒報導,中國消費者愈來愈能接受以貸款方式買車,車貸增加也促使中國市場汽車銷售在 2015 年底開始反彈。
據報導,中國人傳統不喜歡借貸,但根據研究機構 Sanford C. Bernstein 和德勤的分析,2015 年有近 30% 的中國汽車買家貸款購車,比 2013 年的 18% 高,這個數字預計到 2020 年將會是 50%。美國目前的貸款買車比例則是超過 80%。
看準這個趨勢,許多金融公司也積極進入車貸市場。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的汽車網站就提供「車秒貸」,最短 20 秒內就可以批准車貸。
不過,報導也指出貸款違約的風險。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後,中國曾透過放貸刺激汽車銷量,但由於風險管控不足,中國政府不得不在 2000 年整頓車貸行業。
天津新能源車 中國政府明年補助降 20%
天津明年實施的新能源汽車地方補助管理暫行辦法日前正式發布,今年購買新能源車可拿到中央和天津市補貼各 4.5 萬元人民幣( 下同 ),一共補貼 9 萬元。而明年國家補貼退 20%,變為 3.6 萬元,天津補貼變成70%,補貼減少至 6.12 萬元。
詐騙政府補貼 中國財政部施鐵腕重罰 5 企業
中國為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採用補貼政策,不料卻成為不肖廠商鑽漏洞騙取政府補貼經費,為了遏止這種不法行為,財政部官網特別公布了 5 個典型案例,其中還涉及2 家上市公司。財政部決定,對惡意騙補情節最嚴重的蘇州吉姆西客車製造公司,取消中央財政補貼資格。
江淮攜手大眾 搶攤新能源汽車
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牽線下,打開了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 台灣稱福斯 VW 汽車) 的合作大門,雙方 9 月 6 日在德國簽署合作備忘錄,決定成立合資公司聯手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雙方持股比例各占 50%。德國 VW 集團已宣布了 2025 年戰略目標, 將推出 30 多款電動車,這次雙方聯姻意味著VW 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寄以厚望,準備全力爭食中國市場。
中國再生能源浪費 專家砲轟
持續大手筆投資再生能源風電和光電, 同時又大規模棄用花大錢蓋好的風電和光電設備,這就是當前中國再生能源發展的浪費現狀。中國專家認為,應啟動究責程序,才能解決「棄風棄光電」問題。
據中國國家能源局資料,今年上半年, 全中國風電平均棄風率高達 21%,比去年同期上升 6 個百分點,甘肅、新疆等「棄風」重災區,棄風率甚至接近 50%。
而中國國家電網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累計棄光電量為33.05 億度,比去年同期增加 91%;棄光比率為 12.1%,比去年同期上升 2.05 個百分點。
報導引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主任王仲穎認為,這樣的「雙棄」資料,意味著「2016 年上半年全中國棄風棄光量已相當於去年全年的棄風棄光量,超過 2015 年中國全年新增用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