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市場掃描

2019-05-06

納智捷3年內推8新車 拚翻身
裕隆集團4月10日召開執行長嚴陳莉蓮接棒當家後的首場法說會,裕隆重申發展納智捷自有品牌車的方向不變,將透過模組化、共用引擎底盤策略,加速新車產品開發與降低成本,推「八、四、三」發展計畫,3年內將推URX 等8款新車,力拚谷底翻身。
裕隆、中華車主管均表示,由於中美貿易摩擦、全球不景氣等因素,集團對今年兩岸車市保守看待,台灣車市規模估42萬輛(不含大車),略低於去年的42.3 萬輛;對岸車市則引用中國中汽協的預估2,810萬輛,與去年的2,808萬輛幾乎持平。
不過,裕隆、中華車皆堅持透過增加新車開發與上市,拚2019年業績逆勢增。裕隆表示,納智捷今年啟動「八、四、三」計畫,規畫推出八款新車,並推出四大新營銷模式與三大顧客滿意活動,今年台灣新車銷量挑戰1.2~1.5萬輛的成長目標。
至於在中國產銷納智捷車的東風裕隆,今年重點放在改善車型收益與新能源車布局,並新增雲端體驗會館,擴增第一線銷售能量,力拚新車銷量倍增至1.2~1.5萬輛規模。

租賃新潮流!汽車「訂閱」三年  年年換新車
隨著共享經濟興起,以及環保永續的精神抬頭,沒有商品「擁有權」卻有「使用權」,還享有更多優惠或加值服務的「訂閱經濟」逐漸深受歡迎,和運租車引領潮流,率先將汽車「訂閱式租賃」服務帶進國內市場,訂閱期間為期3年,訂戶可享受年年入主換新車的服務。
和運租車引領潮流,率先將汽車訂閱式租賃服務帶進國內市場,提供滿足客戶想因應人生不同階段及生活型態變更,選擇最適合自己需求車輛的彈性用車服務,隨心所欲自由搭配。針對想體驗不同車型的駕馭樂趣的客人,可以不用一次性的投入大筆金額,也省下了處理中古車輛的麻煩;除此之外,對於不願花費過多精神於車輛上的企業或個人,用車期間的車輛大小事—包含:保險投保(乙式保險)、年度牌燃稅費繳納、定期保養維修、維修期間的代步車輛,都由和運專屬服務管家幫訂戶處理到好。只要按月付費,每年期滿,就會有服務管家開著訂戶指定的新車換回舊車。

撐不下去!中連貨運裁員九成 
大幅解雇上千名員工
老字號公司中連貨運由於經營環境欠佳,4月16日發布重大訊息表示,公司規劃退出貨運市場,轉型以不動產租售業務為主,未來公司需求人力不到20人,意即可能大幅解雇上千名員工,公司於4月16日通報大量解僱計畫書。
中連貨運為國內成立多年的老字號貨運公司,近年因為國內經營環境競爭激烈,加上勞工、環保法令要求趨嚴,運價也只依油價調整,無法反映成本變動,因此在董事會討論後,決定退出貨運業經營,轉型為不動產租售業務。
根據財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中連貨運員工數約1,055人,公司規劃轉型後的人力需求將不到20人,對於大幅解雇現有員工,中連貨運強調,盡力降低對客戶及員工的衝擊,並且確保股東權益。根據中連貨運通報的大量解雇計畫書,將按照各場站與客戶簽訂合約陸續解雇,第一批解雇員工將於9月1日進行,第二批與最後一批則分別於12月1日及明年3月1日解雇。

亂開門等同隨機殺人 
立委擬提修法調高罰金
立委徐永明4月19日舉行記者會,指亂開車門等同隨機殺人,去年有6人因此死亡。同時,他宣布提案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將亂開車門有肇事才開罰,改為有行為就開罰,若肇事還要加重處罰,最重可處7,200元,並納入違規記點。
徐永明援引警政署統計資料指,近5年因開啟車門不當的肇事件數達1萬5,000件,共造成23人死亡、1萬7,654人受傷;台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統計開車門意外發生率,其中駕駛為85%、左後方乘客為13%、右側則為2%。徐永明說,雖然目前肇事傷亡都集中在車輛左側,但現在自行車族群越來越多,他擔憂右方開啟車門的肇事率也會提高。
雖然公路總局將兩段式開車門列為考照項目,但現行條文只針對開車門不當且肇事才開罰,且只罰駕駛,不罰乘客,將讓用路人心存僥倖。交通部路政司副司長張舜清解釋,因為考量警方執法,所以規定肇事要開罰,現在要改為有行為就開罰,需考量警方執法的實際狀況。

省油神車是哪台?
「車輛油耗指南」報你知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消費者購買車輛時特別注重「油耗」表現。經濟部能源局收錄2018年市售車型油耗測試合格資訊與省油排名,TOYOTA PRIUS HYBRID、福特六和KUGA TDCI TURBO 及HONDA MSX125分別獲得小客車、柴油商用車及機車表現排名最佳,可供消費者做為選購車輛的參考。
根據最新出爐的「車輛油耗指南」公布燃油效率表現排名,小客車以和泰公司引進的TOYOTA PRIUS HYBRID 1,798c.c. CVT 5D油電複合動力汽油小客車表現最佳,每公升汽油平均行駛26.7公里。
商用車則以福特六和公司生產的福特六和KUGA TDCI TURBO C520-7T 1,997c.c. A6 5D柴油商用車勝出,每公升柴油平均行駛17.8公里。
能源局強調,以上公布的油耗登錄測試值,是在實驗室的特定條件下,測得各車型油耗測試值。民眾於道路行駛時,因受天候、路況、塞車、使用車上空調系統或駕駛行為與習慣等因素影響,實際油耗未必與油耗指南所登錄的油耗測試值一致。

企業舊車換新退稅 要列收入
為了鼓勵節能減碳,貨物稅條例中針對老車汰舊換新設有減徵優惠,不過公司或個人收到這筆貨物稅退稅款,課稅問題大不同。國稅局指出,個人取得退稅款,可免課所得稅;但若是公司,就必須將退稅款列入年度收入報稅,提醒營利事業注意。
北區國稅局表示,當消費者為個人,所領取的貨物稅退稅款,屬於政府補助性質,依所得稅法規定屬於「其他所得」,但這筆所得100%認列成本及必要費用,等於所得額為0元,因此也就無需併入綜合所得稅申報。
不過如果消費者是公司,情況就不同了。國稅局解釋,對營利事業而言,所領取的退稅款必須列入取得年度的收入,一併計算營利事業所得稅。
國稅局表示,消費者透過產製廠商或進口人向稽徵機關申請退還新車貨物稅時,對廠商或進口人而言,這筆貨物稅將轉交給消費者,也就是「代收代付」,如果收付間沒有差額,就不算所得,也就沒有課稅問題。

出光興產與昭和殼牌完成合併 
銷售額上看5兆日圓
為應對日本國內石油需求萎縮,日本第2大煉油廠「出光興產」(Idemitsu Kosan Co.)與日本第4大煉油廠「昭和殼牌石油」(Showa Shell Sekiyu K.K.) 在4年前即計畫合併。2家公司經長時間協調佈署後,終於在4月1日正式完成合併,預估合併後合計銷售額將超過5 兆日元(約新台幣1.39 兆元)。
據報導,出光興產與昭和殼牌是以股票互換的方式合併,股票互換後,昭和殼牌即成為出光興產全資的子公司,後續對外使用「出光昭和殼牌」的名稱。
2家公司合併後,出光興產員工人數合計達1.3萬人,營運7家煉油廠與約6,500多座加油站,並希望在2021年時合併效果達到600億日元(約新台幣166.56億元),淨利潤達到2,000億日元(約新台幣555.2億元)。
在出光興產與昭和殼牌合併後,日本石油產業只剩下JXTG控股、出光昭和殼牌2大廠商。

殼牌出售墨西哥灣油田股份 
價值9.65億美元
荷蘭皇家殼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已同意,將其在墨西哥灣凱撒- 湯加(Caesar-Tonga)油田的部分股份,以9.65億美元的現金價格,出售給其子公司—以色列德勒集團(Israel's Delek Group)。
殼牌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殼牌離岸公司(Shell Offshore) 將出售其22.45%的非經營權益,給子公司以色列德勒集團。該交易可望在2019年第三季末完成。
荷蘭皇家殼牌於1890年創立,並獲得荷蘭女王特別授權,因此被命名為「荷蘭皇家石油公司」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公司在英國註冊,總部位於荷蘭海牙。1907年荷蘭皇家石油與英國殼牌運輸貿易有限公司合併成「荷蘭皇家殼牌公司」,簡稱「殼牌」。在美國「財富」雜誌2013年評選出的全球500強公司中,殼牌排名第一。

美國石油巨頭雪佛龍 
330億美元收購阿納達科
美國石油巨頭雪佛龍公司(Chevron)4月12日宣布,同意以33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元)收購阿納達科石油公司(Anadarko)全部流通在外股份,相當於每股65美元。
雪佛龍表示,收購阿納達科將大幅度提升雪佛龍已占優勢的上游投資組合,並進一步鞏固其頁岩、深水探勘和天然氣資源的領先地位。
阿納達科董事長兼執行長華克(Al Walker)說,雪佛龍和阿納達科的策略性結合,將形成一個擁有世界級資產、員工和機會的更強大且更好的公司。

美國3月原油日產量1,212萬桶
坐穩最大產油國寶座

美國石油協會(API)4月18日報告表示,2019年3月美國原油日產量達到1,212萬桶,持續坐穩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的位置,較去年同期1,046萬桶的日產量增長了15.9%或166萬桶/日。今年1~3月, 美國原油日產量為1,201.6萬桶,較去年同期1,023.4萬桶的日產量增長了17.4%或178.2萬桶/日。3月份,美國石油需求量達到2,070萬桶/日,則是創下2005年以來的同期新高,較前月以及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4%與0.4%。
API首席經濟學家福爾曼(Dean Foreman)表示,美國油氣產量強勁增長至創新高水平,有助於迎合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長;但與此同時,美國油氣基礎建設需要進一步增強的問題也被突顯。為了延續美國油氣產量增長的趨勢,需要政策鼓勵開放更多資源,也需要更多對於出口基礎設施的投資;當然很重要的一點是,還需要更好的國際貿易關係。
3月份,美國汽油需求年減2.1%至920萬桶/日,較前月則是增加3.8%,主要由於季節性需求回升的影響。蒸餾油需求達到430萬桶/日,則是創下2007年以來的同期新高,較前月以及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8%與3.3%。3月份,石化原料等其他石油需求
較前月減少3.6% 至520萬桶/日,但較去年同期則是增長6.6%,並創下歷年以來的同期新高。

川普加重伊朗制裁,
取消8國豁免許可包括台灣
美國政府在4月22日強化了伊朗的經濟制裁,又再度牽動了地緣政治。
目前伊朗石油有一半是出口給中國,還有包括印度、日本、南韓、土耳其、台灣、義大利、希臘等國,這些都是美國重要的外交及安全夥伴。然而美國將不再給與其他國相關的石油豁免,擬達成伊朗石油零出口。
不過中國可能不會那麼容易屈服,這將影響其能源安全,且正值貿易談判之際,將會再起變數。除中國外,土耳其也表態不支持美國制裁。而以色列則是對美國反恐的決心大加讚揚。事實上,依目前的情勢,若川普真的想要在短期內令伊朗石油零出口,軍事圍堵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這到底是川普的嚇阻策略還是真的有意令局勢升高,將會是接下來輿論關注的焦點,而沙國是否真能跟上產能缺口也是個大問題。而在台灣方面,雖然也被納入取消豁免的名單,但原本進口量就不多,且在去年就逐漸取消訂單,今年已不再進口,不會受到直接衝擊。

埃克森美孚與中國浙能集團
簽署20年LNG供應協議
據報導,美國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表示,已與中國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浙能集團)簽署了一項為期20年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協議。
根據協議,埃克森美孚每年將向浙能集團供應100萬噸液化天然氣。
這份協議是在去年10月雙方簽署的一項框架協議的基礎上達成的,價格未予透露。埃克森美孚去年表示,將從2020年代初開始交付液化天然氣,對中國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將來自其全球資產組合。
浙能集團正在溫州建設一個造價90億元人民幣(13.4億美元)的燃料接受碼頭,年處理能力為300萬噸。中石化是該碼頭項目的合作夥伴。
總部位於北京的思亞能源(SIA Energy)執行總監陳竹表示:「對浙能的天然氣供應將來自埃克森美孚在美國以外的資產組合,」並補充稱,溫州碼頭可能於2022年或2023年投入運營。

九年來最低!
日產汽車擬減少全球產量至15%
據報導,Nissan日產計劃在截至2020年3月的財政年度,將全球汽車產量削減至15%,目前正和供應商討論減產事宜,計畫汽車產量將降至460萬輛,創下近9年來最低。
日產在2月時已下調了營運利潤預期至4,500億日圓,遠低於分析師的預期,加上在中國和美國的市場銷售額下降。
日產可能會在5月14日公佈盈利結果,讓投資人了解其業績,許多淺在因素皆可能影響市場,包括了英國脫歐,以及對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巨額投資。
在今年3月,據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表示,日產汽車將在2020年將中國市場的汽車銷量下調至8%。據日經新聞報導,日本的產量將基本保持不變,超過90萬輛,而海外產量將下降20%至,約370 萬輛。
該報稱,此舉可能會影響營利,且可能使日產與雷諾汽車的合作困難重重。

中國停購加拿大西部石油
據報導,西門菲沙大學物理學教授亨特利(David Huntley) 監測本拿比Westridge碼頭的油輪運輸情況後發現,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三艘油輪從該碼頭裝載原油,沒有一艘運往中國。
2018年是中國購買加拿大西部原油創紀錄的一年,共買了656萬桶原油,12艘油輪運至中國,佔了卑詩省輸出原油的三分之一。
根據溫哥華港口局的記錄,中國從2008年至2018年幾乎年年從卑詩省進口原油,除2016年和2017年外。
亨特利的解釋是:「2018年底加拿大西部原油價格非常低,因此中國進口大量的石油,當亞省省長宣布減產而使價格恢復正常後,中國就停止買油了。」
2018年11月28日,一桶西加拿大精選石油的價格低至每桶10.29美元,如今一桶加西石油約53 美元。

隨著日本平成年號走入歷史?
日本三菱Pajero驚傳即將停產
日本新天皇德仁將於5月1日繼位,同時也將啟用「令和」新年號,結束使用長達30多年的「平成」年號(今年為平成31年)。
許多日本車廠現在不僅正計算於平成時期推出的歷代車款外,更期望能在令和第1年時發表新車一同慶賀。只是,日前卻傳出全球知名的越野硬漢三菱(Mitsubishi) Pajero將會與平成年號於今年一起走入歷史。
據報導,現行第四代三菱Pajero預計在今年夏天停止生產並販售,但僅有日本當地市場車型,國外市場銷售與生產等作業依舊會繼續。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日本市場銷售反應不佳,尤其是現行節能為首的市場趨勢下,三菱Pajero單以柴油渦輪引擎已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去年日本當地銷量更只剩下1,000輛。
現行第四代三菱Pajero於2006年9月巴黎車展亮相,延續過往Pajero越野硬派格調與達卡拉力賽事(Dakar Rally)名譽,隔年在全球就賣破10萬輛規模。但隨著市場變動,讓現在已經高齡13年的三菱Pajero銷售表現至逐年遞減,去年全球僅交付3.5萬輛,往後還能在其他市場再存留多久,現在也很能難說。

中國南高齒與殼牌強強聯手
簽署技術合作協定
4月17日南高齒與殼牌(上海) 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殼牌) 在南京簽署技術合作協定。雙方將在風電齒輪箱與動力傳動系統潤滑方案的市場拓展、資源互通,新能源技術研發及推廣等方面強強聯手,深度合作,共建能源高效利用及裝備智慧化升級系統方案。
南高齒與殼牌在業界有著多年良好的合作基礎。自2008年殼牌為南高齒偏航變槳齒輪箱提供高品質齒輪油以來,雙方已合作十餘載。期間雙方多次進行電力行業潤滑油脂技術交流和聯合測試,共同推進行業提高潤滑管理水準,共商能源高效利用解決方案。
截至2018年年底,雙方合作的偏航變槳齒輪箱市場銷量累計裝機已達9萬台。
未來,南高齒與殼牌將通過新能源領域市場、資源、技術的廣泛合作,共同提升雙方在風力發電領域系統解決方案能力,形成能源高效利用新動能,以此助力風電行業在設備製造、售後運維領域達到全新的高度。

中國車市危機持續 「活下來」竟
成首要目標
中國車市於去年創下28年來首次全年銷售下滑,雖然中國政府已祭出多項刺激措施,但今年以來中國車市尚未沒有回升的跡象,「中國汽車流通協會」(CADA) 4月3日發出調查車市環境的通知,稱其調查「關乎行業發展企業生存」,而中國大型車廠「上企集團」甚至曾稱,今年的首要目標已成「活下來」。
為了優化經營環境、刺激市場活動,反映企業面臨問題,CADA表示即刻啟動調查工作,內容涵蓋經營、政務、稅務、融資等方面,將作成《2018年度汽車流通企業生存狀況及營商環境報告》送交中國政府;CADA還強調,該報告「不披露被調查企業名單」,並稱此調查涉及汽車產業「生存狀況」,關乎產業的「企業生存」。
中國去年以來的車市低迷,連汽車大廠都說重話,3月29日中國上汽集團推出全新較低價的車款「榮威i6 PLUS」,上汽集團副總裁王曉秋表示,低價的背後往往犧牲了品牌,但是現在的重要目標已是「活下來」。

中國車市低迷之際 
這3家日車企在華銷量卻增長
在中國車市低迷之際,日本車企在華銷售卻衝出好成績。據報導,日本車企3大車廠日產汽車(Nissan)、本田汽車(Honda) 與豐田汽車(Toyota) 3月在華銷售量皆呈現增長。
綜合報導,日產汽車3月在華銷量,較上年同期增長8.2%,至13萬3,069輛,其主力轎車「軒逸(Sentra)」與運動型多功能車(SUV)「奇駿(X-TRAIL)」銷勢良好,銷量分別增長25.3%、2.7%。
本田汽車3月在華銷量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5.8%,至12萬2,744輛,其主力車型「思域(CIVIC)」銷量更是大幅大增55.1%;其招牌車型「CR-V」銷量,也連續4 個月高於上年成績。
而豐田汽車3月在華銷量也較上年同期增長1.1%,至12.09萬輛,為連續13個月保持增長,不過成長增速較2018年4.3%相比,有呈現放緩的趨勢。
不過仍有部分日本車企在華銷售並未獲得好成績,像是馬自達,其3月在華新車銷量則減少22.8%,至18,078輛,為該公司連續11個月減少。

中國豪車經銷商虧損15億 
擬賣資產求生
在中國經銷豪華車的潤東汽車公司去年虧損15億元人民幣,公司現擬賣掉4 家全資附屬公司的全部股權,換取流動資金以求自保。
潤東汽車是一家以豪華高端汽車品牌為主導的綜合服務商,也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豪華/超豪華汽車經銷商之一。目前公司經授權經營馬莎拉蒂、法拉利、寶馬、路虎及別克等豪華及中高端汽車品牌,公司在香港上市。
潤東汽車的財報顯示,2018年公司營收127.1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滑33.5%,歸母淨利潤虧損15.14億元,同比由盈轉虧。總體來看,2018年公司營收下滑逾三成,利潤更是大幅下滑680% 至虧損15.14億元。
在嚴峻的市場環境和自身業績的壓力下,2019年4月4日,潤東汽車公告擬以34億元的交易對價向昆明彥恆出售潤東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徐州潤東汽車營銷管理有限公司、徐州悅美汽車營銷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徐州潤東交廣汽車營銷管理有限公司這4家全資子公司100%的股權。
潤東表示,此次出售有助於公司將重點由汽車銷售業務轉向個別品牌組合及擴大其它業務分部,並有效帶來現金流入。

中國:全球最大電動車練兵場
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動車(EV)市場,於2018年共賣出了125萬輛的純電動車。不僅占了該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的一半以上,更是日本國內電動車銷量的25 倍之多。
而造成電動車在中國市場熱賣的原因,則可回溯到中國政府於2010年所推出的電動車補助措施。中國政府對於購買新能源車的補貼相當明確,於2011年時,在購入每輛新能源車的最高補貼金額上,混合動力車5萬人民幣、純電動車6萬人民幣、燃料電池車25萬人民幣。而在10公尺以上大巴,混合動力車每輛最高可補貼42萬人民幣、純電動車為50萬人民幣,而燃料電池車更高達60萬人民幣。
在4月16日揭幕的「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上,德國福斯、美國GM、日本豐田等國際汽車大廠,也都紛紛展出旗下最新電動車款。
主要也是因為各家車廠,為了因應中國電動車的購車補助在2020年退場,而在政策上將轉為雙積分制的緣故。歐美日的所有汽車大廠為了繼續在中國市場銷售燃油車,都不得不展開電動車的生產。而在這樣的趨勢下,中國也成了全世界最大的電動車實驗場所。龐大數量的電動車行駛於中國各地,也讓各家車廠得以進行性能測試,並收集各項數據。

廣東電動車 用電數據大幅成長
南方電網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廣東電動汽車用電數據出現爆發式增長:充電設施累計提供充電服務107.9萬次,同比增長456.2%;累計充電電量3030.6萬千瓦時,同比增長846.2%。
據報導,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尤其是公交、出租、網約車等營運車輛電動化進程加快,以及充電樁布局日趨完善,是數據爆發式增長的主要原因。廣東省級充電設施服務平台「粵易充」後台數據顯示,目前廣東全省充電註冊用戶10.8萬,一季度同比增長790%,用戶量急劇增加。
爆發式增長的電動車充電數據,凸顯出廣東正在加速布局綠色發展。近年來,廣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進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升級,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推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信心滿滿!特斯拉:中國產Model 3
造價將比美國便宜一半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 在中國打造第2代Model 3生產線,上海超級工廠預計將在今年底量產,特斯拉指出,待上海廠正式量產後,每輛Model 3的造價,將比現在「減少至少50%」;特斯拉目前與合作夥伴松下電器在美國內華達州「千兆工廠」(Gigafactory 1)生產電池,並在費利蒙(Fremont) 工廠進行組裝。
《日經亞洲評論》指出,特斯拉相當看好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期待該廠能為公司實現每年50萬輛的生產目標。

~讀者來文更正啟事~
石油情報2019四月號第34頁
標題「食用油」更正為「食用廢油」,內文「馬克沁」更正為「美心」。
更正全文如下:
殼牌將食用廢油轉化為生物柴油
日前,殼牌宣佈,已與美心集團(Maxim's Group)啟動試點項目,使用美心集團的食用廢油生產的生物柴油為其香港艦隊提供動力。該項目是香港首個此類項目,將支持100多輛貨運卡車,年耗油量為39.6萬升。美心集團是香港第一家加入該計畫的餐飲集團。殼牌最近在其第三個提供生物柴油的大埔墟站提供生物柴油,擴大了可持續燃料的覆蓋範圍,以鼓勵商業船隊客戶採用生物柴油。另外兩個提供生物柴油的加油站分別位於青衣及香港國際機場。為了生產生物柴油,殼牌從生物部件(B100)中提取生物部件,並將其混合到柴油中,同時管理端到端的品質保證,以滿足客戶對高品質
燃料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