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市場掃描
2019-04-03
國內首座離岸風電碼頭
將在台中港營運
為配合行政院推動離岸風力發電於民國114年達5.5GW 裝置容量之目標,台灣港務公司台中港務分公司整建新建符合風電重件裝卸作業承載的碼頭,台中港首座離岸風電專用碼頭已在今年初完成改建工程,將投入營運。
台灣港務公司為配合行政院推動離岸風電產業政策,陸續新建和整建台中港2 號、5A、5B、36 號、106 號碼頭及相關專業區,作為未來各風場開發商離岸風電機組之生產、儲存、組裝及運輸之基地,台中港務分公司表示,台中港2 號碼頭已在今年初完成改建工程,現階段可供風電業者推動「Formosa_1」示範風場建置,達成108 年示範風場營運之國家風電發展目標。
台中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鍾英鳳表示,風電產業作業碼頭有別於一般碼頭均佈載重每平方公尺3 噸設計,2 號碼頭為符合「Formosa_1」示範風場使用需求,改建後可達每平方公尺10 噸之承載力,符合現場風機塔筒組裝作業環境。
台中港定位為「離岸風電作業母港」,為符合作業需求,目前陸續新建整建相關碼頭及專業區,以滿足海上風機施工船機停泊、裝載、出港吊裝、水下基礎存放及離岸風機零組件安裝等供給作業。
跌破2萬輛、8年來最冷 2月新車銷售重挫27%
國內車市受不景氣,加上傳統淡季、工作日短等因素影響,2月新車銷量跌破2萬輛,不僅較去年同期重挫27.2%,更改寫近8年單月新低紀錄,為今年車市前景添變數。
3月儘管有豐田第五代RAV4、福特Focus等大改款新車蜜月效益拉抬,但車商仍不敢樂觀,尤其素有銷售神車美譽的豐田Altis,3月進入新舊世代車型交替的業績空窗期,業者預估單月車市規模僅3.5 萬輛,將遜於去年同期的3.9萬輛,首季新車總銷量恐跌破10萬輛。
車商指出,若首季新車銷量少於10萬輛,年率(以當期新車銷量推估全年市場規模) 僅37~38萬輛,先前各家車商預估2019年的42~42.5萬輛的市場規模,恐面臨進一步下修的壓力。
根據監理所新車領牌資料,2月國內新車總領牌數為1.96萬輛,累計前二月新車領牌總數約6.38萬輛,年減14.8%。
然車商私下坦言,市場前十大品牌除三陽現代外,其餘前二月新車領牌數均較去年同期衰退;就連過去兩年業績一路飆升的豪華進口車,2月銷量也出現年減近25%的低迷,奧迪(Audi) 銷量更重挫六成。
車商預期,3月工作日恢復正常,且多款重量級新車上市,包括豐田RAV4、寶馬(BMW)3系列大改款等,車市可望回溫,不過整體市場規模預期僅3.5 萬輛,仍將不如去年同期的3.9萬輛。
台灣機械在中國進口市占第五
經濟部統計處指出,我國機械在中國市占居第五,2018年各國在中國機械進口市場市占前五名分別為,日本占27%、德國占16.1%、美國占11.9%、南韓占11.7%、我國占6.1%。
統計處指出,2018年各國機械在中國市占率與2011年比較,日本及德國各下降3.3及3.0個百分點,美國、南韓及我國則各上升2.3、2.7 及1.1 個百分點。
中國為我國第一大機械出口國家,近年其積極扶植半導體、面板產業,對我國設備需求增加,2018年我國對其出口機械80.2億美元,占29.3%;對美國出口48.4億美元,占17.7% 居次,對歐洲及東協各占13.5%及13.4%,分居第三及第四,日本占7.5%居第五。
若以貨品別觀察,工具機為我國機械出口第一大貨品,2018年出口36.6億美元,占13.3%居冠,年增9.5%;線性滑軌及滾珠螺桿等傳動元件,出口21.6億美元,年增25.0%,成長動能最為強勁。
車美仕:要成為全球Toyota No.1的用品公司
和泰車多角化經營成果驚人,旗下車美仕從汽車配件單一產品擴及車用電子產品與智聯車載系統,甚至透過母廠Toyota的認證,打入Toyota通路擴及海外市場,除了國瑞汽車、和泰與中國、東南亞之外,今年並將進一步發展至北美與巴西。
車美仕原本是和泰車轉投資的事業,但因產品開發具備競爭力,受到Toyota青睞,主動要求投資,如今Toyota持股33.4%。
並因為產品獲得原廠認證,取得進軍全球Toyota通路的入場券,車美仕全面經營搶攻市場,去年營收規模已達到58.2億元,今年再加上北美場與巴西,規模可望進一步成長。
一開始車美仕開發的配件是以較簡單的車內配件,像是腳踏墊的產品為主,但因應和泰車的需求,自行開發適合台灣市場的車用配件,尤其是日新月異的汽車導航系統。
因為原廠搭配的汽車導航系統除了價格相當高,更新速度也較快,無法滿足和泰車希望降低成本提供消費者更具優勢條件的期待。
隨著車美仕的發展愈來愈多元,而且技術門檻愈來愈高,也讓原廠另眼相看。尤其是相關的發展速度竟然還比日本更快,為車美仕找到更好的發展空間。
車美仕總經理賴宏達說,車美仕願景係成為全世界Toyota體系下 NO.1 的用品公司。以 Total Solution Provider定位並期許,將台灣Toyota汽車用品,行銷至全世界。
豐田通商入股台灣企業富田電機,
揮軍車用馬達製造事業
日本豐田通商(Toyota Tsusho) 3月15日宣布,已入股台灣車用馬達製造商富田電機(FUKUTA),取得富田電機部分股權,藉此揮軍車用馬達製造事業。
豐田通商指出,會入股富田電機主要是因為電動車(E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V)等電動化車款正在全球市場加快普及,預估車用馬達需求有望因此呈現大幅度增長,其中特別是中國市場,自2019 年1月起開始實施新能源車(NEV)規範,預估中國NEV生產將加快,從供應、需求面來看,中國有望成為電動化車款的最大市場,也讓豐田通商決定搶進車用馬達製造以及核心零件馬達鐵芯(Motor Core) 加工事業。
豐田通商表示,富田電機設立於1988年,主要從事電動化車款用馬達/馬達鐵芯製造研發,員工數300人,是一家在馬達製造擁有高技術研發能力及加工能力的台灣廠商。
豐田通商於2017年開始從事富田電機產品的銷售、營業活動,藉由出資、今後將強化雙方的合作關係,且豐田通商為了進一步提升富田電機的技術能力,將在最新技術介紹以及馬達用電裝品/原材料供應鏈的建構上提供援助,今後也計畫藉由和富田電機合作搶進中國市場。
光陽、和泰車拼電動機車短租
力搶過半市佔
伴隨共享經濟潮流,看準國內汽車短租市場持續擴大,和泰車子公司和運租車成立全新和雲行動服務公司,3月18日與機車龍頭廠光陽(KYMCO) 共同宣布,正式以電動機車跨入路邊隨租隨還機車短租市場。
光陽在去年啟用全新Ionex車能網系統後,第一個正式上線的商業版系統,光陽看好透過與和泰車和雲iRent 合作,將有助於今年光陽電動機車市佔率達到50%。
和雲總經理謝富來表示,今正式導入全新電動機車之後,民眾透過手機APP就可尋車導航隨租隨還iRent 電動機車,取車及還車都可在路邊停車格完成,初期在台北市全區及新北板橋、三重及新莊共7個行政區都可租借,6月底前使用APP 租借機車,租機車前10分鐘10元起,之後每分鐘1元,連續使用24小時,則僅收取10小時租金,且無里程費。
此外,為推廣綠能車款,謝富來也宣布,將全面導入Prius 綠能車款,路邊隨租隨還服務平日優惠價前3小時每小時租金99元優惠,價格相當划算。並指出,2 年內希望可導入1,600台。
另在電動機車部分,謝富來表示,初期雖僅300台,不過是年底前將達到3,000台。
Honda 攜屏東技職 建就業專班
Honda Taiwan Motor 為了協助提升國內汽車產業服務體系的人才育成發展,2019年3月起與鄰近Honda 屏東工廠的技職學校「中山工商」及「正修科大」三方攜手合作,成立「就業導向專班」,專班學生除可獲得優渥實習津貼及獎助學金外,讓畢業生順利銜接就業,並可同時就讀機械系進修部取得大學學歷,達到落實雙方倡導的「學以致用、做學相長」的技職教育目標。此外,本回更
捐贈旗下最暢銷車款CR-V共2輛,提供給中山工商技職院校之莘莘學子做為技術研習使用。
Honda Taiwan Motor 希望透過此產學合作計畫以孕育及培養出更多汽車修護技職人才,讓學子們能將理論與實務有效結合。
Honda Taiwan 致力協助汽車工業技職人材的育成及發展,長期以來與教育部協力推動「產學合作」計畫,除與全省多所院校合作辦理儲備人才引薦就業媒合,提供年輕學子就業機會外,2014 年1 月起更配合教育部所推展的「技職再造計畫」,擴大與多所技職學校合作,捐贈Honda 熱銷車款做為學子養成及磨練汽車修護技能使用,讓莘莘學子可於在學期間透過理論與實務的結合達到產學接軌,提升未來投入職場的競爭力。
埃克森美孚及雪佛龍
大幅調高頁岩油產量預估
美國兩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 及雪佛龍(Chevron) 大幅提高2020年代上半期在美國西南部二疊紀盆地的頁岩石油產量預估。
埃克森美孚在分析師說明會上,調高公司對2024年在西德州及新墨西哥州二疊紀盆地的原油日產量預估,由目前每天60萬桶提高到時的每天100萬桶;雪佛龍公司也將2023年時的預估日產量,由65萬桶提高到90萬桶。與2018年兩家公司的實際產量相比,都增加約兩倍。
兩大油公司提高產量預估,一方面顯示業者對頁岩石油及天然氣生產深具信心,也反映頁岩油業已經由中小型公司打前鋒,逐漸變為由大型石油公司主導。
兩家公司都預期當地的原油及天然氣生產將有利可圖,並能產生現金流量。
雪佛龍強調本身在產區的優勢,因為公司擁有自己的土地,不必向地主租用鑽油權。
埃克森指出,即使油價跌到每桶35美元,預料也能達到逾10%的報酬率。
OPEC 降今年原油需求
限產料延長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3月14日削減今年全球對其原油需求量的預測,並計劃延長原定6月到期的產油限制,以防止任何新的產能過剩。
OPEC和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成員國,早前商定自1 月起每月減產120萬桶,為期6個月;但來自美國等其他國家的產油量增加,抵銷了OPEC+ 的部分努力。
OPEC在最新月報中指出,今年各國對OPEC 的原油需求將是平均每日3,046萬桶,雖然較2 月預計的少13萬桶,但是該需求量低於其當前的產量。
OPEC表示,今年原油需求量預計溫和增長,但增速料遠低於期內非OPEC成員國供應量的強勁增長,因此,參與減產的各國應該繼續共同承擔責任,來避免原油供需再次出現不平衡,同時保持今年油價穩定。
持續的限產有助進一步支持油價。今年以來,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施壓OPEC壓低油價,但在OPEC+執行減產的努力下,布蘭特油價累計上漲約25%至每桶68美元。
英國BP Marine
推新型低硫船用燃料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因為國際海事組織(IMO)2020 年限硫日期逐漸逼近,英國石油天然氣公司BP 準備開始出售極低硫燃料油(VLSFO),含硫量最高為零點5% 的VLSFO 符合新的MARPOL 法規,同時BP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衛普(ARA) 及新加坡中心生產及供應的燃料進行海上試驗。
消息指出,英國石油公司開發一種船用燃料產品,包括新的VLSFO 及船用瓦斯油及用於配備洗滌器船舶使用的高硫燃油。BP公司打算在全球販售新的0.5% 硫VLSFO。
BP Marine 全球主管Eddie Gauci 強調,BP公司已展開一項全面測試活動,對新型極低硫燃料進行船載試驗。經由海上試驗成功,並與BP 公司客戶密切合作,相信具有龐大商機,能支持客戶遵守MARPOL 法規。
BP 公司補充,其煉油廠進行一系列配置變更,以支援燃料分離、處理及貯存。BP、埃克森美孚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在3 月初指出,英國石油公司及埃克森美孚宣布與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公司(AGDC) 達成協議,就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項目進行合作,三方將共同提高競爭力,並促使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進行授權。
殼牌將食用廢油轉化為生物柴油
日前,殼牌宣佈,已與美心集團(Maxim's Group)啟動試點項目,使用美心集團的食用廢油生產的生物柴油為其香港艦隊提供動力。該項目是香港首個此類項目,將支持100多輛貨運卡車,年耗油量為39.6萬升。美心集團是香港第一家加入該計畫的餐飲集團。殼牌最近在其第三個提供生物柴油的大埔墟站提供生物柴油,擴大了可持續燃料的覆蓋範圍,以鼓勵商業船隊客戶採用生物柴油。另外兩個提供生物柴油的加油站分別位於青衣及香港國際機場。為了生產生物柴油,殼牌從生物部件(B100)中提取生物部件,並將其混合到柴油中,同時管理端到端的品質保證,以滿足客戶對高品質燃料的期望。(20190415來函更正)
加速電動車、自駕發展
福特在密西根廠大砸270億
隨著電動車市場逐步發展,各車廠開始投入自動駕駛技術,美國汽車品牌福特(Ford) 也嗅到了市場動向,決議加速發展品牌電動車和自動駕駛,並在美國密西根車廠投入9億美元(約新台幣270 億)。
據報導,本次福特於密西根車廠投入9億美元,給當地帶來就業機會,預計車廠將可以釋出900個職缺。對此福特國際業務負責人Joe Hinrichs表示,車廠已經重新審視電動車在市場上的成長,從中決議要加速品牌電動車計畫,因此需要有額外的生產能力。
在自動駕駛方面,福特先前曾表示,預計會在2年內開始生產搭載自動駕駛的產品。實際上,福特去年才宣佈110億美元(約新台幣3,300億) 的長期開發計畫,計畫正是瞄準電動車以及自動駕駛系統,本次投入密西跟車廠的資金,也是110億計畫的一部份。
沙國拓展市場 擴大投資中國
沙烏地阿拉伯與中國將加強石油合作,包括擴大對中國投資,與中國煉油業者簽訂長期供油合約,以確保並擴大沙國原油在中國的市場。沙國2月已擠下俄羅斯,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給來源。
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Saudi Aramco) 執行長納瑟3月25日在「中國發展論壇」上表示,Aramco承諾將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並相信這對中國的能源安全非常重要。阿美準備對中國擴大投資,包括能源相關的基礎建設,以確保中國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能夠獲得可靠的長期能源供應。他並指出,將石油/天然氣與其他新能源做務實的結合,有助於中國達成清潔能源及經濟成長目標。
據中國海關進口數據顯示,沙國2月對中國出口595萬公噸原油,相當於每天155.2萬桶,比去年2月激增28.5%;中國2月每天從俄羅斯進口將近150萬桶原油。
相較下, 俄國2月對中國出口574萬噸原油,年增13.7%。由於沙國與中國的中油─恒利、浙江榮盛及其他煉油業者簽訂供油合約,使中國進口沙國石油量激增。反觀中國從美國進口原油量卻比去年同期大減91%,僅每天約2萬桶。
沙國石油巨頭:2050年電動車市佔率 不會超過1成
雖然電動車已是近年來交通運輸最夯的話題之一,不過全球原油蘊藏量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 的技術長認為,電動車仍未能取代傳統動力引擎,石油需求量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減少,並稱直到2050年左右,全球電動車市佔率仍不能超過1成。
Aramco 技術長阿卡威特(Ahmad O Al-Khowaiter) 3月5日在日內瓦車展(Geneva International Motor Show) 中表示:「外界預測都有共識,就是內燃機引擎仍會持續數十年以上」,並指出:「我們仍然認為,直到本世紀中葉以前,90%的汽車仍將使用傳統內燃機引擎。」
阿卡威特出席車展乃是為了向外展示,Aramco能在減少引擎廢氣排放上出一份心力,阿卡威特表示,與汽車業合作減少廢氣排放是公司「社會責任」的一環,他也認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減少廢氣排放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引擎的燃油效率。
阿卡威特還表示:「我們認為改善內燃機燃油效率是很有價值的,對於需要從發電廠供電以取得動力的電動車而言也是如此。」
中國持續放寬市場准入,
殼牌獲中國成品油批發資格
據報導,經中國商務部批准,浙江外商獨資企業殼牌( 浙江) 石油貿易有限公司獲得中國成品油批發資格,這也標誌著中國首家以外商獨資的國際石油公司獲得成品油批發資格,可以直接從煉油廠批發成品油,向企業客戶和加油站供油。
殼牌(浙江) 石油貿易公司是殼牌中國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近年來,中國逐步放寬了外資油企的經營限制,截至目前,殼牌在浙江在營加油站共14 座,為其在中國經營加油站數量最多的省份。
進入2019年,外資正加速湧入中國市場,這主要受益於中國持續擴大開放,尤其是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今年1月7日,特斯拉超級工廠在上海開工建設,這是第一個獲批在中國獨資建廠的外資車廠,並且從簽訂協定到破土動工,僅5個多月時間。
而中國持續放寬市場准入,激勵更多的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1月29日,全球最大石油與天然氣公司之一BP(英國石油) 首家全新品牌加油站在山東落實,正式開啟了這家外資油企在中國未來新增1,000家網站的五年計劃。
中國渤海發現千億氣田
華北民眾受惠
中國海油於2月25日宣告,渤海海域渤中凹陷的渤中19-6氣田,測試獲得優質高產油氣流,確定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過了千億立方公尺,可供百萬人口城市的居民用上百年。不僅為渤海灣盆地50 年來最大的油氣發現,也可望讓華北地區的冬季不再缺氣。
渤海油田地處京津冀腹地,雖為中國第二大原油生產基地,但因複雜的地質構造,近半世紀以來的探勘發現儲量均以原油為主,鮮有天然氣被發現。
如今不鳴則已,渤中19-6氣田一舉發現超過千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儲量,不但百萬人口城市的居民可用上百年,體積更達到1萬5,000個鳥巢體育場的總合。
自「十一五」以來,在渤海油田打響的「天然氣大會戰」,迄今才終告傳出捷報。
中國中石化對美企
達成LNG 採購協議
據報導,中國「三桶油」之一的中國石化,即將和總部位於美國休斯頓的Cheniere能源公司Cheniere Energy 達成一份價值高達18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LNG) 採購協議。這將是Cheniere 與中國簽署的第三份長期天然氣協議。該協議一旦完成,中國將成為美國LNG 出口商的主要市場。
2018年2月,Cheniere與中國簽署了第一份長期供氣合約,該公司每年向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供應120萬噸LNG,直到2043年。Cheniere 首席執行長弗斯科(Jack Fusco) 在2018年8月曾表示:「中國對於Cheniere 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市場,我們將繼續與中國主要企業鞏固關係,預計未來將向中國出售數量可觀的LNG」。
隨著中國近期加大使用乾淨能源,中國已成為進口LNG 主要的國家。麥格理集團報告顯示,中國在2010年進口LNG不足1,000公噸,到了2025年,進口量將增至8,800萬噸。但Cheniere 對中國的押注並非毫無風險,中國自2018年9月宣佈對美國LNG加徵10%關稅後,中方從美國進口LNG幾乎陷入停滯。
日本出光興產將在中國上海
成立潤滑油研發中心
日本大型石油經銷商出光興產將開拓汽車零部件生產設備等使用的潤滑油市場。該公司於4月在中國上海開設繼美國之後的第2個海外研發中心。此外,1 月還在菲律賓開設了營業網點。出光興產認為,從長期來看汽車和建築機械的潤滑油需求將擴大,力爭到2020年度使全球銷量比2018年度提高2成,增至150萬公秉(KL)。
潤滑油使工廠的生產設備和建築機械順暢運轉。出光興產在中國設有營業網點,今後將進一步在中國進行研發。
上海市的設施將引入成分分析等最新設備。融合耐用成分以及阻燃成分等,開發符合需求的產品。
出光興產在美國和印度等15個國家設立了潤滑油的營業網點。計劃以巴基斯坦等亞洲國家為中心,進一步擴大包括非洲地區在內的營業網點。出光興產的潤滑油市佔率進入全球前十。包括潤滑油在內的石油產品2018年4~12月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8%,達到2.6263萬億日元。
受少子化和環保車普及影響,日本的汽油需求將進一步縮小。出光興產2019年4月將與昭和殼牌石油公司實施經營重組,並以此為契機強化海外業務。
中國新能源車2020 年取消補貼
市佔率恐砍半
據報導,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虹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目前仍以政策驅動為主,市場驅動力不夠強。到2020年購置補貼取消後,若無其他政策跟進,很可能導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40%左右的「斷崖式」下滑,特別是純電動汽車受到的衝擊更大,市佔率可能下滑50%左右。
中國車市連8 個月下滑
「關廠風」吹向中國韓資起亞汽車
中國汽車銷量下滑,繼南韓現代汽車決定關閉中國部分生產線後,它的子公司起亞汽車也可能跟進,考慮關閉位在江蘇省鹽城市的第一工廠,做為強化競爭力的長期計畫之一。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3月11日發布數據顯示,1 月和2 月中國汽車銷售共計385萬輛,比去年同期下降15%;2月汽車銷量148萬輛,較去年同期下降13.8%。
這是中國汽車銷量連續第8個月出現下滑,延續1月下滑16%及去年12月減少13%的頹勢。
3月6日,南韓現代汽車因為銷售持續不振,已宣佈將暫停中國北京第一工廠的生產。目前,現代在中國北京、常州、重慶和四川等地有6座工廠,產能達到181萬輛。
但現代汽車2018年在中國市場只銷售79萬輛,工廠開工率僅為43.7%。
起亞汽車是南韓現代汽車集團的關係企業,在中國與東風汽車及悅達投資合資成立東風悅達起亞汽車公司,並在江蘇省擁有3座工廠。據報導,南韓起亞汽車可能將暫停其在中國首家工廠的營運,以提升公司的整體效率和盈利能力。
中國充電樁2月保有量增76.8%
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簡稱充電聯盟)3月11日發布2019年2月充電樁運營數據。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34.8萬台;根據車企隨車配建充電樁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 月,通過聯盟內成員整車企業採樣約75.1 萬輛車的車樁相隨信息,其中隨車配建充電樁51.8萬台。累計來看,截至2019年2月,中國全國公共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總計保有量為86.6 萬台,同比增長76.8%。
分省市來看, 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北、天津、安徽、湖北TOP 10 地區建設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佔比達76.7%。
綜合來看,2019 年1~2 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5.8 萬台,同比增加93.9%,公共類充電基礎設施增量小幅增長,隨車配建充電設施增速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