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市場掃描

2019-08-07

中東局勢緊繃+低硫政策 台塑化營運推進 台灣與南韓煉油業者7月開始試銷超低含硫量的船舶用燃油(VLSFO),以因應國際海事組織(IMO) 於2020 年開始實施的輪船用油新標準。對此,台塑化證實7月已出口兩批VLSFO,是十多年來首次,將了解市場可能有多大,並計劃在麥寮對油輪供應VLSFO。 VLSFO 的含硫量低於0.5%,通常用於進一步提煉成汽油,但因最近汽油獲利率偏低,因此台灣及南韓煉油業者將VLSFO改為船用燃油銷售。 第三季起是暑假旅遊、開學、年底返家旺季,包括汽柴油各式成品油的使用量會上升。台塑化近期汽油每桶價差回到8美元,柴油、航空燃油約12~13美元;伴隨乙烯報價彈升、油價蠢動走堅,有助催化營運動能。 台灣台塑化、南韓湖南煉油、雙龍煉油及現代石油銀行等業者已從6月起開始銷售VLSFO;其中,南韓湖南石化7~9月出口3 批,並計劃擴大供給。業者認為,如果VLSFO供給增加,可能使船用輕柴油(MGO) 需求下降,因VLSFO 價格比MGO便宜,並也將為亞洲的汽油價格提供支撐。 台塑化第三季OL-2 (第二套烯烴設備)於8月13日至10月6日歲休,輕油裂解開工率降至81%,第四季則是回到94%;油品事業第三季日煉量50.5萬桶,產能利用率93%,第四季因有定檢,會下滑到82%。 保時捷美孚1號聯名機油 「源自賽道暢馳公路」打造極限性能駕馭 為與原廠接軌,台灣保時捷與全球同步導入由ExxonMobil為Porsche量身打造的專屬油款,並於7月2日起全面進駐保時捷服務據點。 台灣保時捷總裁Mathias Busse強調:「甫落幕的FIA WEC世界耐力錦標賽Super Season賽制中,保時捷獲得GT廠隊總冠軍殊榮,不僅為20多年來Porsche與ExxonMobil聯手征戰無數賽道的優勝紀錄再添一筆輝煌戰績,也印證在發揮最佳性能表現的共同目標下,Porsche與ExxonMobil具備極佳的合作默契與成果。」 針對雙品牌於台灣市場正式啟動合作計畫,台灣保時捷售後服務處表示:「唯有選擇最合適的機油,才能使每一具保時捷引擎發揮出其最大潛能。而於台灣經銷服務體系正式引進的保時捷美孚1 號聯名機油,將更提升顧客品牌體驗與保時捷專屬駕馭樂趣。」 針對台灣天候與駕駛環境保時捷美孚1號聯名機油導入三款型號的機油:0W-40、ESP 5W-30 與ESP X2 0W-20。透過Porsche與ExxonMobil聯手打造的客製化專屬禮遇,使每輛保時捷具備最佳性能表現。 台灣今年上半季新車銷售前10名出爐! 隨著7月到來,台灣今年上半季新車銷售也告一段落,從今年銷售數據來看,Toyota在前五名就奪得三席,成為最大贏家。

2019 台灣上半季新車前10 名排行榜
1. Toyota Altis 13,401 輛
2. Toyota RAV4 12,718 輛
3. Nissan Kicks 8,069 輛
4. Honda CR-V 7,896 輛
5. Toyota Yaris 7,665 輛
6. Toyota Sienta 6,628 輛
7. Honda HR-V 4,399 輛
8. Toyota Vios 4,349 輛
9. M.Benz C-Class 4,191 輛
10. Ford Focus 4,175 輛
台灣車廠上半年銷量結算: 多數下滑,卻有幾家逆風高飛! 今年上半年總結,比起去年下滑近7%,也使得各車廠今年截至上半年的表現,都比去年差。不過仍有少數品牌逆勢崛起,包括Toyota、Lexus、Ford、Volvo、Porsche 及Infiniti。 Toyota雖然在前兩個月因為缺車,所以銷量驟降,不過3月一口氣打出Altis及RAV4大改款兩張王牌,讓Toyota不只是截至目前銷售最多的品牌,還能持續成長,相當驚人。 Lexus今年上半年,也比去年成長,去年的佈局就顯得非常重要,ES以及UX陸續推出,加上原本的NX小改款,以及銷量一直都很平穩的RX,建構Lexus四大天王。 Ford近幾年表現都不突出,但今年靠著Focus大改款,終於有所改變成為Ford神車。 Volvo今年雖然都還沒新車,銷售卻仍能成長,V40絕對是一大主因,由於即將銷售完畢,在價格下殺之下還能再更低,讓Volvo銷售得以成長。 Porsche成長的關鍵在於4月推出的911跑車及5月的Macan休旅。 另一大爆發的品牌,就是Tesla於3月宣布大降價,光是兩個月就有近800輛的Tesla電動車領牌在路上行駛。 新3款大型車退稅適用追溯條款 最高退40萬元 貨物稅條例修正條文6月15日起生效,追溯條款擴大適用。修正條文新增大客車、大客貨兩用車及大型特種車,這三種大型車汰舊換新可以退貨物稅,最高退40萬元,而且適用追溯條款,民國106 年8月18日起至108年6月14日止,已完成汰舊換新者,要趕快申請退稅,逾期就不能退了。 還有一種情況也可以追溯,例如今年3月買進一輛新的大客車,買進的時間恰在追溯期間,在7月修正案生效後才報廢舊的大客車,也可以適用退稅。 鼓勵大型車汰舊換新,減少空氣汙染,政府動用了租稅獎勵,減免貨物稅。原先只適用曳引車、大貨車及代用大客車三種車款,最高退5萬元。今年立法院三讀貨物稅條例修正案,提高減徵貨物稅額度到最高40萬元,增加大客車、大客貨兩用車、大型特種車等三種車款適用。修法增訂追溯條款,讓原先退5萬元者,也能適用最高退40萬元,只要申請,財政部再退差額。 中連貨運7月底提前解雇約800名員工 轉型不動產租售公司求生存 老字號貨運公司中連貨運,今年4月宣佈規劃退出貨運市場,客戶紛紛轉單,公司規劃7月12日出最後一趟貨運車,並於7月底解雇員工,未來將轉型為不動產租賃公司求生存。 中連貨運表示,因公司規劃退出貨運市場,轉型以不動產租售業務為主,在客戶紛紛轉單、部分員工另謀出路下,公司貨運業務提前結束,預計於7月底解雇約800名員工,未來公司需求人力將不到20人,意即將大幅解雇上千名員工。 中連貨連為國內成立65年的老字號貨運公司,近年因國內經營環境競爭激烈,加上一例一休等勞工法令趨嚴、車輛環保標準提高、人力聘僱不易,加上運價只依油價調整,無法反映成本變動。 依據財報截至今年3月底,中連貨運員工數約1,055人,公司規劃轉型後的人力需求將不到20人,對於大幅解雇現有員工,中連貨運主管表示,會在確保員工的權利下,儘可能協助員工轉業。 汽車維護修理需才孔亟 萬能科大新設車輛工程系 萬能科技大學位於桃竹苗地區車輛產業聚落的中心區域,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台灣車輛產業的整車廠主要有8家,分別是三陽、中華、台灣本田、納智捷、國瑞汽車、裕隆日產、裕隆汽車與福特六和,主要分布於桃竹苗及屏東。如果以台灣地區汽車銷售量、維修服務量來比較,桃竹苗地區更是高達占全省之17~18%。 由桃苗汽車公司內部資料推估,每年維修人才需求人數約1,000人,但是現階段桃竹苗地區科技大學培育的人力嚴重不足。萬能科大莊暢校長秉持「為企業所需、為企業所用」培養專業人才的教育方針,因此在2018年5月教育部核可萬能科大成立車輛工程系,車輛系馬上於2019年開始招生。 萬能車輛系朝綠色動力系統、車輛維護修理技術、車輛結構與車輛材料三大方向發展,培育符合車輛產業所需的優質專業人才。 主動安全防護系統可能無法啟動! 台灣賓士發布S-Class召回通知 台灣賓士股份有限公司秉持服務客戶,提供車主最佳安全保障及最高品質保證之原則,特此針對Mercedes-Benz車輛進行免費召回改正活動,使您的愛車始終保持最完美品質。 實施安全召回改正活動項目及安全影響戴姆勒公司發現,在部分S-Class上,部份座椅安全帶扣可能未依規格製造。正確固定的安全帶可能會被誤偵測為未固定。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碰撞時,主動安全防護系統和安全帶的束緊功能都不會被啟動。 因此,可能會降低乘員防護系統的完整效果,可能會增加乘員受傷的風險。台灣賓士將透過授權服務廠,針對受影響車輛進行預防性處置,更換全車座椅安全帶扣。工作預計約7小時。回廠免費處理。 商用車的綠能革命! FUSO eCanter 首度空運來台 7月18日於高雄展覽館盛大開展的「2019商業車博覽會」,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是自1992年起連續27年蟬聯台灣3.5噸含以上商用車巿場銷售龍頭的「台灣戴姆勒亞洲商車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DTAT)旗下FUSO品牌,除了展出多款重量級商用車型以外,更選擇「2019商業車博覽會」作為旗下新世代純電商業車FUSO eCanter台灣首演舞台,充分展現對台灣市場的重視。 總經理殷見萍表示:「FUSO在台灣已深耕超過一甲子,連續蟬聯3.5噸以上商車銷售冠軍寶座達27年,我們特別從總部運來品牌大使eCANTER來台首演,而且僅在高雄一地展出。eCanter是FUSO 發表的第一台純電動卡車,源自FUSO的先進科技,擁有零噪音、零污染等特色,此次來台正是希望藉此傳達「在乎環境」的概念,一起來友善我們的環境。」 追加新動力,小改款M.Benz GLC / GLC Coupe推新作! 甫於今年春季才登場的小改款M.Benz GLC休旅系列,原廠近來追加AMG入門款43動力。 M.Benz GLC/GLC Coupe休旅車以流線、動感外型,加上三芒星品牌光環,在全球亦或台灣市場都相當熱賣,為了加強銷售買氣,小改款GLC/GLC Coupe 分別於今年2、3月國外發表,台灣則是最快明年引進登台,而性能休旅在市場也有不錯的銷售比例,不到半年時間,賓士原廠又為小改款 GLC/GLC Coupe這兩輛休旅追加推出AMG 43動力。 小改款AMG GLC/GLC Coupe 43引擎經過重新校調後,馬力小幅提升之餘,破百加速衝刺上較舊款車縮短0.2秒。 小改款AMG GLC/GLC Coupe 43動力來源自3.0升V6雙渦輪引擎,相較於舊款車型,馬力提升23hp、扭力維持不變,配上9速手自排變速箱與標配四輪驅動後,最終擁有390hp/53kgm最大輸出,4.7秒可完成0~100km/h加速衝刺。 與一般款車型相同,小改款AMG GLC/GLC Coupe 43納入新式LED頭尾燈組,畢竟身為AMG性能家族一員,兩位主角更著重於性能、侵略造形呈現,換上招牌的直瀑式水箱護罩,並升級成20吋胎圈,還另提供其他樣式的AMG 20~21吋鋁圈做選配。 GLC Coupe是從GLC衍伸而來,故不論在設計或是車身零件上,大致都能共用,既名為Coupe跑格化休旅,GLC Coupe特色重點在B柱之後的美背線條,經過小改款重新設計後,變得更流線、更優美,再添上AMG運動性能魅力,要來搶攻年輕族群市場。 台灣工廠做四休三普遍 卓永財:工具機下半年保守 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對下半年台灣工具機景氣看法保守。他表示,受貿易戰影響,第三季景氣不會比第二季好,第四季也不樂觀。 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7月19日舉行35周年慶祝大會,卓永財指出,美中貿易戰牽動市場景氣,牽涉美中政治角力及國家競爭力,預期不會那麼快結束。今年來看,受美中貿易戰影響,中國工具機市場衰退,東南亞廠商觀望情緒濃厚,使台灣工具機景氣變差。 前兩年景氣好時,工具機業及零組件業生產規模都在擴張,然而今年景氣變差,目前還有消化庫存的問題。整體來看,今年下半年景氣仍保守,國內部分工具機廠無薪假或每星期「做四休三」情形相當普遍。 面對美中貿易戰衝擊,不少廠商轉進東南亞建廠,或回流台灣,很多廠商今年才下決定,從籌備到投入建廠,至少要一年以上的時間,廠商投資智慧機械或設備投資,明年才會發酵。 台商回台投資衝破4,520億元 美律、正隆等4家通過審查 台商回流一波波,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7月19日宣布,再核准美律實業、正隆公司、康舒科技及某光學設備龍頭大廠4家台商申請案,帶來超過82億元的投資,截至目前已有93家台商通過審查,投資金額突破4,520億元,可帶動超過4.2萬個本國就業機會。 全球電聲產品龍頭美律實業為國際品牌大廠重要供應商之一,產品98%集中中國生產,42%銷往美國,為了降低貿易戰高關稅影響及配合客戶要求,考量台灣擁有高素質人力、穩定完善電力與基礎建設,決定投資逾22億元,在台中工業區建立電聲產品研發及實驗性工廠,做為全球化工廠布局前哨站,將可帶來553個就業機會。 正隆紙業專攻NIKE鞋盒、也是蘋果前200大供應商唯一包裝材廠,台灣最大工業用紙及紙器龍頭,為了因應貿易戰與中國禁廢令,持續整頓中國產能,擴大台灣投資力度與深度,落實本土化營運,董事會決議斥資超過20億元在高雄燕巢興建新廠、增設生產設備、並招募35人,可就近服務既有及返台投資廠商的紙包裝材需求,強化紙業供應鏈與提升國際競爭力。 康舒科技隸屬金仁寶集團旗下,為全球前十大電源供應器ODM/OEM研發及製造廠,近年積極布局新能源應用,客戶囊括世界各大電腦及資訊知名品牌商。為了降低美中貿易戰風險及配合客戶要求,同時發展綠色新能源事業,計畫砸下25億元在台新增投資,以提高淡水總部廠區高階產品研發與產銷比重,鞏固全球競爭優勢,估增1,300個就業機會。 某光學設備龍頭大廠,則在中部地區投資逾10億元整建廠房添購機器設備,持續擴增高階產品產能,並招募數百位本國人才,將可整合上中下游廠商,擴大產業群聚效應,進而增進產值及技術提升。 倫敦證交所重新分類,油氣公司形象雪上加霜 倫敦證交所日前悄悄將石油和天然氣業者重新分類為「非再生能源」,讓不少投資人大吃一驚,此舉目的是將高度汙染的能源公司與綠能公司做區別。但有分析師批評,此舉可能使形象已經很糟的能源公司進一步遭到汙名化。 RBC資本市場公司能源分析師表示:「石油和天然氣產業與煤炭業已經陷入困境。」 英國石油(BP)、荷蘭皇家殼牌石油、以及凱恩能源(Cairn Energy) 和圖洛石油(Tullow Oil)等上市油氣探勘和生產商,如今被指數編纂公司富時集團(FTSE Russell)編在「非再生指數」裡,先前則被稱作「油氣生產商」;至於先前被編在「替代能源指數」的綠能業者,現在被重新分類在「再生能源」。 韓國SK創新收購緬石油股份 據報導,韓國SK創新宣佈,該公司通過兩家子公司收購緬甸石油公司(BOC) 35%的股份,以加速海外擴張。兩家子公司分別是SK能源公司和SK國際貿易公司,其各自將持有BOC 17.5%的股份,收購價格約為1,500 億韓元(約合1.27億美元)。 本次投資是SK 集團的一項戰略投資,確保公司穩定的出口和貿易市場,並創造進入海外市場的機會。公司通過本次收購將繼續增強在東南亞市場的影響力。 BOC在緬甸石油市場佔有17%的市場份額,並擁有兩家子公司PT Power(負責緬甸南部的石油進口和分銷),以及PSW (負責建設和運營石油產品進口終端)。 埃尼在埃及權益油氣日產量 提高到35萬桶油當量 據報導,義大利埃尼公司7月23日在埃及西部沙漠發現石油後開始了生產,並宣佈了幾項新的石油和天然氣發現,稱埃尼公司去年在埃及的油氣產量提高了30%左右。 埃尼公司表示,該公司日前投產了2018年在西瓦綠洲和地中海沿岸之間的西南梅雷哈地區中發現的兩口井,目前日產量為5,000桶,9月份應該會達到7,000桶。 埃尼公司說,該公司已把其在埃及的權益油氣日產量提高到了35萬桶油當量,高於去年平均30萬桶油當量的水準。埃尼公司表示,隨著祖爾深水氣田產量增加以及尼羅河三角洲淺水區Baltim South West氣田的投產,其在埃及的權益油氣產量還將進一步增加。埃尼公司持有祖爾深水氣田的50%權益。 聲明中凸顯了埃尼公司在埃及所有主要石油和天然氣省份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蘇伊士灣、西部沙漠、尼羅河三角洲以及深水和淺水地中海。埃尼公司在埃及最接近的競爭對手英國石油公司去年在埃及的日產量剛剛超過20萬桶。得益於2017年發現的祖爾深水氣田,埃及在2018年9月實現了天然氣自給自足,現在每月出口幾船液化天然氣。 葉門廢棄油輪載21億元石油 恐成「漂浮炸彈」釀巨災 據報導聯合國(UN) 警告,漂浮在葉門海岸附近、自2015年初以來被遺棄的「Safer FSO」油輪,載有價值超過7,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1.7億元)、約114萬桶石油,該油輪可能即將破裂或爆炸,恐釀世界最大石油洩漏案之一。 專家認為該油輪的石油儲存罐,因長期處在鹹水和腐蝕性海洋環境而積聚揮發性氣體,爆炸風險隨之增加。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 更將「Safer FSO」稱為「漂浮炸彈」。 聯合國指出若油輪破裂或爆炸,紅海的沿海海岸線將被污染,而洩漏可能從曼德海峽達到蘇伊士運河,甚至達到荷莫茲海峽,對環境、航道和全球經濟造成重大衝擊。 「Safer FSO」的危險每天都在增加,而目前沒人能確定這艘船的狀況,理論上,所有紅海周邊國家應該共同解決問題,但事實正好相反。據報導,葉門由沙烏地阿拉伯支持的政府和胡塞組織,並未就如何處理「Safer FSO」達成解決方案。 而葉門政府已在7月初警告,和著名的1989年埃克森美孚石油洩漏事故相比,「Safer FSO」爆炸造成的環境災難將高出4倍。 殼牌再拓下游領域 近日,殼牌表示,未來10年將繼續每年向其化學品業務投資30~40億美元,並計畫向選定的衍生品和特種化學品領域拓展。 殼牌公司2018年銷售化學品1,760萬噸,該公司近期發佈的2021~2025年更廣泛戰略稱其化學品業務計畫將是該戰略的一部分。新發佈戰略更加強調“價值高於產量”理念。 殼牌公司首席執行官Ben van Beurden表示,將這些業務稱作引領轉型主題,對於該公司低碳能源轉型戰略至關重要。石化品需求將超過GDP增長水準。化學品在降低全球經濟碳強度方面將發揮著重要作用。與替代能源相比,它們的資源強度較低從而提高了能源效率。 才賣2年就撐不住? 賓士首款皮卡出師不利恐面臨停產 在2017年與Renault-Nissan合作之下,Mercedes-Benz推出品牌首款皮卡車X-Class,當時引起廣大車迷討論,但經過短短2年的銷售,近日外媒掌握到原廠消息指出,X-Class有可能會退出Mercedes-Benz車款陣容。 據外媒引述來自原廠的消息,Mercedes-Benz母集團Daimler有意降低各項成本,優化集團利潤,而X-Class將是首批受害者,原因就是這款皮卡在去年於歐洲、澳洲以及南非等市場,銷量僅16,700輛,遠遠低於品牌預期。 另外Daimler集團與Renault-Nissan聯盟之間的合作,最近也傳出可能破裂的消息,同樣是導致X-Class停產的關鍵因素之一,之所以X-Class銷售表現不佳,外媒認為主要是售價太高,光基本價格就達到37,294歐元(約130萬元台幣),市場太過狹小。 內裝雖說有大量賓士設計元素,但並未如旗下其他車款豪華。 再加上X-Class在短短2年銷售中,還發生駕駛座下方燈具可能鬆脫,會卡住煞車踏板的召回事件,很難想像是一款售價如此高昂的豪華皮卡會發生的事,同時Daimler集團近來經歷高田氣囊召回與柴油造假事件,因此外媒表示將X-Class停產相當合理。 Q1 營業利潤慘跌98.5%, 日產汽車宣布全球裁員1.25 萬人 日產汽車(Nissan Motor)因歐美市場需求持續疲軟,2019會計年度第一季營業利潤持續走跌,更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98.5%。 為重振低迷的銷售業績,日產宣布將在202會計年度結束前減產一成,並擴大全球裁員規模,從原先公布的4,800人增加至1.25萬人以上。 據日產最新發布的財報表示,2019會計年度第一季總營收2兆3,724億日圓,較2018 年同期下滑12.7%,營業利潤也從1,091億日圓暴跌至16億日圓。日產表示,業績走低主要是因為美國、歐洲等主力市場銷量衰退,加上自動駕駛與電動車技術開發支出升高,以及車款更新頻率緩慢、以舊平台打造的「新車」高齡化等原因所致。 為了讓慘澹的業績谷底回升,日產將從成本結構和生產體制等面向實施企業改革,計劃至2022會計年度止降低3,000億日圓成本。日產社長兼執行長西川廣人指出,除了全球減產10%並提高稼動率外,也將裁撤全球1.25萬名員工;目前已針對全球8個廠區據點進行減產計畫,包括停線、關廠等措施,並裁員6,400人以上,接下來2020至2022年度也會在另6個廠區據點裁撤至少6,100名員工,總裁員數約占日產全球總員工數13萬近一成左右,也遠超過2019年5月所預告裁減的4,800人。 此外,日產也計劃縮減10%旗下車款陣容,並聚焦投資在核心車款及各地市場的區域車款、提升產品競爭力,也將加入自駕電動車款。西川表示,下半年度應能有所改善,也盡可能在兩年內恢復業績水準。 中國首座油氫合建站 廣東建成 中國中石化7月1日表示,中國首座油氫合建站──中國石化佛山樟坑油氫合建站正式建成,這是中國首座集油、氫、電能源供給及連鎖便利服務於一體的新型網點。 氫能源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具有熱值高、能量密度大、可儲存、可再生、零汙染等優勢。目前,中國正加快氫能開發力度,國家氫能標委會發布的《中國氫能基礎設施》藍皮書中明確了到2030年,中國將建成加氫站1,000座,氫燃料電池車達到100萬輛。 此次建成的樟坑油氫合建站日加氫能力達到500kg,主要服務周邊使用氫燃料的公交線 新能源汽車產業 閩台合作空間大 中國福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很快,其中充電樁的建設、新能源電池技術領先世界。 福建省長張志南表示,台灣在汽車零件製造產業具有優勢,未來兩岸可加強在車聯網領域、零件、加強技術創新合作。 張志南表示,福建省新能源汽車產品基本涵蓋了所有類別,動力電池、新能源客車等技術水平處於全中國前列,閩台汽車產業合作具有堅實的基礎。早在1995年,福建省汽車集團就與台灣裕隆集團合資組建了東南汽車公司。展望未來,一是加強車聯網領域合作。 張志南表示,發揮福建在新能源汽車的生產、研發及通訊方面的產業優勢和台灣企業在半導體、集成芯片、光電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共同打造兩岸車聯網產業基地。 二是加強零部件合作。張志南表示,台灣汽車的零部件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目前有50多家台資汽車零部件企業與東南汽車配套。福建將積極推動福建的汽車企業與台灣企業在發動機、電氣信號設備、自動變速箱控制系統、底盤系統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同提升產品競爭力,共同開拓市場。 三是加強技術創新合作。福建將進一步推動閩台企業、科研機構圍繞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聯合研發、聯合攻關,加快氫燃料電池、無人駕駛汽車智能系統和車載終端系統等新技術商用步伐,進一步提升閩台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合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