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2市場掃描
2020-01-03
中油新德里辦事處揭牌 與印度石油共推投資案
台灣中油公司印度辦事處12月2日在新德里舉行揭牌儀式,同時與印度石油共同推動約8億美元的丙烯衍生物投資案,希望把台灣石化技術帶進印度,再創台印合作新高峰。
台灣中油公司總經理李順欽指出,由於台灣中油駐印度辦事處正式成立,代表台灣中油在新南向政策及印度總理莫迪提出的「來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政策下,開始深耕印度,目前更與印度石油洽談合作,準備在印度設廠生產丙烯衍生物,預估投資額8億美元。
他說,目前印度沒有可作為壓克力樹脂、螢幕材料的丙烯衍生物的製造與技術,加上印度經濟成長快速,人口紅利龐大,丙烯衍生物相關需求預料將不斷擴大,台灣中油希望與印度石油合作,推動丙烯衍生物在印度製造生產的發展。
和泰看車市 轉趨樂觀
國內汽車銷售龍頭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表示,在汰舊換新效應下,預估2019年全年掛牌數將與2018年全年相當,且2020年仍有汰舊換新的補助,估計可維持43.5萬輛規模。這將是連續三年維持43萬輛的水準。
另一大汽車集團裕隆則預期2020年市場規模約在42.2萬台(不含重車,重車約1萬台),與2019年的市場規模相當。主要是認為2020年是貨物稅汰舊換新補助的最後一年,勢必有效刺激買氣,另一個考量則是大選之後,市場有機會出現新的動能。兩大集團對2020年車市維持持平看法,較原先樂觀。
2020年的車市預期可望與2019年相當,都落在43.5萬輛上下。主要是2020年還是有汰舊換新的貨物稅5萬元補貼,這項政府利多每年都挹注相當可觀的買氣。汰舊換新補貼案2020年進入第5年,由於這項政策利多對車市,對業者、對消費者都是相當正面的政策,政府的稅收也並未減少,預期車市2020年可望因此維持在2019年的水準。
電動車熱銷,碳排放量仍增加?研究指出又是 SUV 惹的禍!
各國都在積極推動更嚴苛的排放法規,希望進一步降低車輛的碳排放,但英國能源研究中心(UKERC)指出,過去3年來,新車的總體廢氣排放仍持續增長,其中一大原因就是SUV車款熱銷,呼籲政府訂立更多規範措施。
根據UKERC的報告,過去4年英SUV的銷量達到180萬輛,而且SUV在2018年新車銷售的占比已經高達21.2%,但SUV由於更大更重,碳排放比起一般中型汽車還要高出約25%,更是中型電動車的四倍之多。
UKERC指出,架設這些SUV中大多數都行駛至少10年,估計額外產生的碳排放量會達到約820萬噸。而電動車雖然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但銷售增長速度不夠快,與 SUV之間的對比更是懸殊,平均每售出37輛SUV才會售出1輛電動車。
UKERC總監Jillian Anable呼籲政府應該立即淘汰碳排放過高車款,或是協助消費者轉移目光到電動車上,畢竟電動車已經推出多款SUV車型。
客運大巴電動化 商機蓄勢待發
大眾運輸工具轉型,行政院提出2030客運大巴全面電動化目標,趁勢推動電動大巴技術自主及產業升級,從車型設計、扶植誘因、產業鏈整合、培植審驗能力等四路著手,規畫於未來10年內投入約900億元預算,屆時將帶動高達1,700億元的龐大效益。
根據經濟部工業局資料,2018年台灣車電產值約2,202億元,以駕駛資訊系統占54%為最多,其次是引擎傳動系統24%,第三則為車身系統10%,其餘為保全、安全等系統,預估2020年產值可成長逾2成、達2,700億元。
為強化產業體質及競爭力,配合2030年市區客運全面電動化,有約1.6萬輛的汰換需求,而柴油大巴也要建立退場機制,環保署、交通部有千億預算規模可協助。
配合政府政策,凱勝綠能於嘉義馬稠後籌建的電動車基地,占地達1.08萬坪,第一期即將於2020年1月底竣工啟用,屆時將成為國內車體製程最先進且最大電動車之生產基地。
巴西10月原油產量增長 2020年原油日產量將超300萬桶
據巴西國家石油管理局(ANP)12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0月,該國原油日產量達到296.4萬桶,較前月的292.7萬桶增加1.3%,較2018年同期的261.4萬桶增加13.4%,當月天然氣產量為1.316億立方公尺/日。巴西國油探勘與生產主管Carlos Alberto Pereira de Oliveira表示,2019年底至2020年初,巴西國油的產量平均可以達到290萬桶油當量。巴西國油預期2020年的產量持平,原油產量為220萬桶/日,油氣總產量為270萬桶油當量/日。
巴西2019年8月的原油產量創新高達到140萬桶/日,當月天然氣產量為1.333億立方公尺/日。ANP預估,2019年巴西原油產量將年增13%達到291萬桶/日,2020-2023年產量將持續增長,分別達到329萬桶/日、343萬桶/日、364萬桶/日與373萬桶/日。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此前稱將會考慮加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並預期至2030年該國原油日產量將達到550萬桶。巴西10月份油氣日產量月增1.4%至379.2萬桶油當量,較2018年同期的335萬桶油當量則是年增13.2%
油源逐漸乾涸 布蘭特原油將名存實亡
據報導,世界最知名油氣田、同時也是全球原油定價基準的布蘭特石油正逐漸乾涸。這也意味未來不久,布蘭特基準油價將不再有布蘭特原油的存在。
荷蘭皇家殼牌公司2020年將封閉位於北海東部海槽地區僅存的最後一座布蘭特油井。這也意味布蘭特原油的時代將正式走入歷史。
許多石油公司目前正關閉在1970年代發現的油田,雖然布蘭特也是當時其中之一,但地位卻與眾不同。該油田曾為殼牌與其另一合作夥伴埃克森美孚、還有英國政府貢獻數百億美元的收入。
到了1980年代後期,布蘭特原油已成為全球石油的定價基準,如今它仍然被用來為價值數兆美元的州際交易所布蘭特石油期貨價格設定標準。
殼牌英國營運部門董事菲米斯特(Steve Phimister)表示,布蘭特石油在過去40多年來,一直扮演著石油產業基石的角色。
雖然布蘭特原油將名存實亡,不過以它為名的基準油價將會繼續保持它的名稱。
最反對OPEC減產國家轉向 國際油價跳漲逾2%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盟國準備討論減產協議,就在12月4日伊拉克石油部長蓋德班(Thamer Ghadhban)表示支持石油減產,外媒報導伊拉克表態的意義在於,作為OPEC第2大產油國,伊拉克過去一直以來都反對減產,是OPEC成員國中產量超標最多的國家之一,也使得國際油價當天跳漲逾2%。
蓋德班12月4日在OPEC總部奧地利維也納向《CNBC》表示,OPEC 2018年底達成平均每日減產120萬桶的作法顯然「效果不是很好」,對於可能減產到160萬桶的說法,蓋德班表示「無疑地會更有效些」。
由於經濟十分仰賴石油,伊拉克過去一直反對減產,一直處於超標生產狀態,產量逐步增加,2018年底卡達退出OPEC時,甚至有專家指出若堅持減產,伊拉克恐是下1個退出國,不過到了8、9月日產485萬桶的高峰後,伊拉克也開始慢慢減少產量了。
Aramco年度淨利…高於五巨頭總和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籌得256億美元,公司估值更達到1.7兆美元。這家能源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公司,提供全球10%的供給,2018年淨利比埃克森美孚、雪佛龍、殼牌、英國石油(BP)和道達爾等「五大巨頭」的總和還多。
Aramco於2018年每日生產1,030萬桶原油,生產成本號稱為全世界最低,每桶僅2.8美元,且生產每日110萬桶的液化天然氣(LNG)、及每日89億標準立方英尺的天然氣。原油出口約有四分之三(相當於每日520萬桶)出口到亞洲,客戶包括台灣、中國、印度、南韓和日本。
這家沙國國營企業是全世界獲利最高的公司,半年淨利達到469億美元,2018年度淨利為1,110億美元,甚至比埃克森美孚、雪佛龍、殼牌、BP和道達爾的加總還多逾三分之一。
為了多元化事業發展,Aramco也正在拓展煉油和石化工業領域,目標在2030年前將化學產品年產量增加到3,400萬公噸,為目前的3倍,並將全球煉油產能從現在的每日逾500萬桶提升到介於800萬至1,000萬桶。
雪佛龍減記第4季資產 石油業正浮現隱憂
石油與天然氣2019年危機重重,兩燃料供給過剩與報價跌價造成石油業者面臨許多挑戰,其中雪佛龍受產業因素影響,使美國的天然氣投資連年虧損,因此將第4季資產價值減記為110億美元,而多家石油業者也出現減記資產的現象,供需失衡使石油業浮現隱憂。
石油產業近年因技術革新,石油業者於美國二疊紀盆地中發現大規模頁岩油與天然氣資源,因而出現大規模的開採,導致2019年石油供給不斷出現過剩,即使 OPEC不斷實行減產,仍無法抵擋石油與天然氣的不斷跌價,導致石油業者獲利不斷受到侵蝕。
其中石油巨頭雪佛龍受產業影響,使美國阿帕拉契州的天然氣投資連年虧損,因此將第4季資產減記為110億美元,此外,雪佛龍表示,目前正在重新審視阿帕拉契州的頁岩鑽井與加拿大的液化石油氣等投資案,不排除將有撤資的可能。
出口持續增長 美國60年來首度成為能源的淨出口國
美國石油協會12月19日發布月報表示,2019年11月,美國60年來首度成為能源的淨出口國,美國原油產量也達到創新高的1,280萬桶/日,是全球最大的產油國。其中在石油(原油以及油品)的部分,11月美國石油出口量為830萬桶/日,較前月增加2.5%,較2018年同期增加0.7%;11月美國石油進口量910萬桶/日,較前月減少3.7%,較2018年同期減少2.0%。11月美國石油需求達到2,100萬桶/日,則是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報告表示,在生產力提高以及油管基礎建設擴充的帶動下,2020年美國石油與天然氣產量仍將繼續增長。而儘管有中美之間的貿易衝突,2019年以來美國的能源出口也仍持續增長。2019年前三季,美國天然氣發電需求年增5.6%,佔美國天然氣需求的31.5%比重,主要得益於天然氣的成本優勢;工業需求佔天然氣消費的30%比重,商業以及住宅需求分佔9%與12.5%比重。2019年以來,美國國內的石油需求基本維持在接近歷史新高的位置。
BP和雪佛龍將投資澳大利亞新油氣勘探項目
據報導,BP和雪佛龍將投資1.165億澳元(合8,011萬美元)用於新的油氣勘探活動,其中大部分計畫用於南澳大利亞項目。
北澳大利亞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Matt Canavan)表示:“英國石油公司和雪佛龍公司分別於2017年和2018年停止了在大澳大利亞灣的勘探計畫。澳大利亞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氣政策可確保致力於勘探計畫的公司根據政府的良好信譽協定政策履行這一承諾。
南澳大利亞能源和礦業部長丹·范·霍爾斯特·佩萊卡恩表示,對南澳大利亞州的資源部門來說,好消息是,根據良好信譽協定,將向我們州投資近6,000萬澳元(合4,120萬美元)。這項投資將有助於挖掘南澳大利亞資源部門的巨大前景,推動在南澳大利亞創造就業、投資和特許權使用費。
2家公司目前有三年時間完成承諾的投資,英國石油和雪佛龍將分別於2022年10月和9月投資4,060萬澳元(合2,790萬美元)和7,590萬澳元(合5,210萬美元)。這兩家公司都在完成與協力廠商支持者進行廣泛區域研究的合同談判。
PSA-FCA合併後 13個品牌將全數保留!
近日車界當中最大的新聞就屬PSA以及FCA兩大汽車集團合併的消息,在正式宣布合併之後,還有諸多的細節尚未公布,現在官方也出來表示,原本兩大集團旗下的13個品牌將會全數保留,並且在未來持續生產車輛。
PSA以及FCA兩大集團合併後,成為了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每年總計售出約870萬輛汽車,僅次於Volkswagen集團、Toyota集團以及Renault-Nissan-Mitsubishi聯盟,雙方合併之後,來自PSA的Peugeot、Citroen、DS、Opel/Vauxhall以及來自FCA的Abarth、Alfa Romeo、Chrysler、Dodge、Fiat、Jeep、Lancia、Maserati、Ram總共13個品牌皆會保留。
PSA的首席執行長Carlos Tavares在接受法國電台訪問時表示,這是一個500億美元的合併案,雙方都沒有計劃砍掉任何品牌,訪問中提到:「我看到所有的品牌無一例外地都有個共同點,他們有神話般的歷史,我們熱愛汽車品牌的歷史,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將自己投射到未來的基礎,因此這項交誼達成並沒有刪除任何品牌的必要,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歷史,也都有自己的優勢在。」
卡車商也合體 五十鈴斥近700億買富豪旗下UD卡車
汽車製造商正面臨產業的重大轉變,電動車、自動駕駛汽車和隨選服務的興起迫使車廠需大量投資新技術,或是轉向競爭對手合作和合併。日本五十鈴汽車(Isuzu Motors)與富豪(Volvo)12月18日宣佈合作,五十鈴將收購富豪旗下市值23億美元(約新台幣694億元)的UD卡車。
報導指出,此次合作可削減成本並開發技術,對富豪來說可加強與戴姆勒、中國東風、印度塔塔汽車等競爭;而中小型柴油卡車製造商五十鈴則有機會實現開發電動卡車的目標。富豪是全球第5大卡車製造集團,旗下品牌包括富豪卡車、日本UD卡車、法國雷諾卡車、美國Mack卡車。
富豪表示,其營業收入將因此增加約20億瑞典克朗(約新台幣64.14億元),持有現金增至220億瑞典克朗(約新台幣705.6億元)。五十鈴社長片山正則在聲明中表示,堅信這2個集團之間的商機和合作潛力。
引擎、主動剎車系統瑕疵,日本大規模召回新 Mazda 3、CX-30!
據日本國土交通省最新召回名單顯示,Mazda 旗下的兩款新車,Mazda 3與CX-30 均有引擎與SBS主動剎車系統瑕疵,共計影響超過4萬輛以上!
日本2019年才上架的新Mazda 3與CX-30傳出大規模召回,據日本國土交通省資料說明表示,首先在引擎瑕疵部分,針對 1.5 升、2.0 升Skyactiv-G汽油引擎部分車型公告召回通知,因引擎內部燃油噴射控制氣體不完全,在最壞的情況下,在低速行駛中,恐造成熄火,亦或怠速熄火功能啟動後,引擎無法重新啟動,Mazda 3超過1.5萬輛受到影響,而CX-30約有2,215輛,兩款都在召回名單內。
另外在SBS主動安全系統中也有問題需召回,由於搭載的SBS主動剎車系統,因控制程序問題瑕疵,在某些路況下,系統恐無法正常辨別,最壞情況系統會無預警自行啟動並強制煞車。台灣馬自達表示日本原廠告知,台灣市場的目標車輛SBS系統亦需改正。
VW2020年推出34款新車,包含8款電動化產品
根據Volkswagen的計畫,2020 年該集團將會在全球推出共計34款新車,其中12款為SUV,並且有8款會採用純電動力或油電混合動力。營運長Ralf Brandstätter 表示,VW集團已經進入純電移動新紀元,並且會在2020年展開汽車產業最大規模的電動化攻勢。
在8款電動化產品當中,已經確認有2款會是掛著ID純電家族名號的電動車,其中之一為2020年夏天上市的ID 3,並緊接著則是代號ID Next的新車。關於ID Next並沒有太多資料,據了解很可能會是ID Crozz概念車的量產版本,且未來或許會以ID 4的車名上市,主要針對歐洲、中國以及北美市場。
油電混合動力這部分,首先登場的是Golf GTE,上市時間預計在一般動力車型在 2020年春季開賣後不久。Volkswagen尚未完整公告2020年發表新車完整名單,但強調將推出多達12款SUV產品,以近年銷售表現良好的級距為主要目標。
偉大時代終結,Porsche 991下線停產
代號991的第7代Porsche經典車系911於2011年發表,不僅在這個世代911車系的累積銷售數量突破百萬大關,991也是到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一代,共生產了超過23萬輛。而今這個屬於991的傳奇,隨著最後一輛911 Speedster下線,正式劃下句點謝幕告別。
代號992的新世代Porsche 911於2018年11月的時候在美國洛杉磯車展亮相,雖然發表已經超過一年,不過991世代為了滿足部分市場需求,並未立刻停止量產。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屬於舊時代的991始終還是得面臨退休的事實,而負責劃下句點的車型,是911 Speedster。
Porsche負責產品與研發,同時也是執行董事會成員的的 Michael Steiner 表示:「Porsche代表著傳統與創新,這在我們的品牌核心車系911上發揮得淋漓盡致。Porsche 911在1963年接班356車型,在隨後的幾十年中,以標誌性的後置引擎設定成為難以取代的跑車經典。991尤其在性能、駕駛操控和效率上樹立全新基準。如今要將991送入退休行列,這讓我感到自豪,也有些傷感。以個人來說,991帶給我極大的樂趣。」
從幾個角度來看,991世代無疑是 911車系歷史中表現最為成功的一代,從2011年發表至今總計生產233,540輛,創下全新紀錄;同時也是最多特別版本的一代,像是GT2、GT3 RS、911 R、Speedster等等。
青藏高原唯一煉油廠首批烷基化油走向市場
12月21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格爾木煉油廠獲悉,由該廠生產的首批1,750噸烷基化油日前正式走向市場,標誌著該廠年產能5萬噸烷基化裝置成功生產出完全符合國6標準的成品汽油。
格爾木煉油廠是青藏高原目前唯一的煉油廠,年原油加工能力150萬噸,是青海、西藏汽柴油產品供給的「大本營」。
烷基化汽油具有高辛烷值、低硫含量、無烯烴芳、出油率高、經濟效益好等優勢,是當前綠色環保的汽油產品。在中國環境治理力度持續加大、成品油質量加快升級的帶動下,烷基化汽油作為理想的調油原料開始備受關注,成為高標號汽油的首選原料。
烷基化油與汽油調和後,可有效降低汽油產品的烯烴和硫含量,大幅提升辛烷值,汽油產品可滿足國6標準要求。
格爾木煉油廠表示,格爾木煉油廠烷基化裝置年產烷基化油約3.5萬噸,成品汽油調和成功是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生產清潔能源的又一重要舉措,為格爾木煉油廠汽油生產、優化操作帶來了良好契機,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長慶油田2019年天然氣產量將超412億立方 佔中國25%
據報導,長慶油田2019年累計生產天然氣突破400億立方米大關,繼2013年突破300億立方米之後,實現又一次歷史性跨越。
作為中國最大的天然氣主產區,按目前每天1.23億立方米產氣量,長慶油田2019年天然氣產量將超過412億立方米,預計佔中國2019年天然氣總產量的25%,其產生的熱值當量相當於一個年產3,200萬噸的特大型油田。
長慶天然氣覆蓋上百個大中城市,惠及近4億居民。長慶油田通過陝京管道保障以首都北京為核心的華北地區以及陝甘寧區域的大中城市民生用氣。
長慶油田生產的天然氣85%以上屬於極難有效開發的緻密氣。目前投入生產的氣井,平均單井日產氣不到1萬立方米。長慶人依靠科技創新不斷突破緻密氣效益開發極限,在如此複雜地質條件上建成了中國第一大產氣區,成為中國非常規油氣開發的引領者。截至目前已累計建成1.8萬多口氣井,滿足中國天然氣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
純電動 Mini Cooper SE 將成為中國國產車,年產16萬輛
BMW集團與中國長城汽車合資,將於江蘇建立新廠,專門投入生產 MINI Cooper SE和部分長城品牌電動車,預計於2022年完工並投入生產,每年將可生產16萬輛電動車。
靈動可愛的Mini Cooper,在許多車迷心中都有著特殊的地位,2019年7月發表了首款純電動版本的Mini Cooper SE之後,獲得熱烈迴響,預訂數量已接近8萬台,顯示大家對於純電Mini的熱愛,因為油電版的Mini Cooper Countryman的全球總銷售量也才3萬出頭。
Mini Cooper SE之前公布了官方定價,最低從27,900歐元起算,美國售價約 29,900美元。相比現有的三門款,只貴了一成左右。然而,三年後,中國消費者將有機會買到最便宜的電動Mini。
華昌化工、蘇州金龍合作氫燃料電池車製造完成
12月23日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華昌化工」)發佈公告透露,與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簡稱「蘇州金龍」)合作製造氫燃料電池車的進展,目前已有5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投入示範運行,已上路試運行1個多月。
華昌化工表示,其控股子公司蘇州市華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昌能源」)與蘇州金龍等三方合作,計劃2019年度投入示範運行的5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已製造完成,達到預定可交付狀態。
據悉,2019年6月14日,華昌化工與蘇州金龍、港城汽運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同意在發揮各方優勢的基礎上在氫燃料電池國產化技術研發、驗證及示範應用領域展開合作,即華昌化工供應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蘇州金龍進行氫燃料電池整車製造及集成,港城汽運購買氫燃料電池汽車及投入示範運行。
工具機業:2020年營運向上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12月18日召開理監事聯席會議,會中對2020年工具機及零組件產業景氣展望樂觀,預估業績至少較2019年成長10%以上。
與會業界代表認為,2020年在全球製造業供應鏈挪移大致定案,以及美中貿易爭端日愈趨緩,2020年第2季末整體出貨量可望增加,並逐月升溫。
包括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稍早都說美中貿易戰衍生的第二生產基地效應,以及汽車產業景氣回升,而工具機產業景氣則在第2季逐步明朗。
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在會中發言,由集團最近接單可觀察美中市場已漸漸恢復,他甚至認為,2020年第1季景氣就有可能看得到回溫。
就長期來看,占全球工具機消費量近五成的汽車產業,近年來在EV(電動車)發展趨勢帶動下,生產製程產業鏈的變化,將影響未來5年工具機產品類型、商務模式及服務型態的發展。
潤滑脂產品開發工程研究中心獲授牌
12月10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全國石油和化工科技創新大會,對取得其創新平台認定的企業進行正式授牌。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獲授“潤滑脂產品開發工程研究中心”。
2018年末,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決定申請潤滑脂國家級創新平台,作為其第一步首先申請國家認可的省部級創新平台管理機構,因此先在中國石油和化工聯合會開展 “潤滑脂產品開發工程研究中心”申請工作。中國石化潤滑油天津分公司聯合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和努力,經過現場審核、申請材料審核及專家現場評審答辯等多個審核過程,其主導的“潤滑脂產品開發工程研究中心”創新平台終於10月28日正式獲得批准認可。
本次通過創新平台確認,將會進一步提高長城潤滑脂在行業的影響力,促進企業能夠參與更多的國家級科研項目的開發,共同提升科研水準,為中國潤滑脂產品打造世界一流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