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市場掃描
2005-03-08
國內油市
統一速邁樂計畫登陸 瞄準上海
看好大陸地緣廣闊,汽車成長量驚人,在台灣已設置完成一百一十家加油站的統一精工,積極評估至大陸擴展加油站連鎖店,預定評估報告三月底出爐,如果一切順利,今年下半年,統一速邁樂加油站,就將在上海搶灘。
統一精工總經理劉明照表示,今年一月一日,大陸政府已開放外資經營加油站事業,目前上海大都會區,只有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兩大公營系統,及少數個體戶,經營加油站業務。
劉明照強調,如果一切依目前的進度推動,預定今年下半年,大陸第一家統一速邁樂加油站,可望出現在上海市大街。在台灣的經營策略,全國統一速邁樂加油站的連鎖總家數,已達到一百一十家的經濟規模,今年將維持二○%以上展店速度,預估今年底之前,該直營加油站總家數,可望達到一百三十家以上。
台塑石化:旗下加油站不更改商標
針對外傳台塑石化因兩件商標權上訴案駁回,必須更改旗下加油站商標,台塑石化十七日提出澄清,台亞石油之日月星辰商標與 FORMOSA LIFE STATION均已完成第四十二類(加油站服務類)註冊,所以對台塑石油旗下加油站的商標並無任何影響。
台亞石油指出,據查他人完成註冊的「福爾摩莎FOMOSA」所主張的商標權為面紙類,主要是針對面紙之生產製造與銷售,因此最高行政法院日前判決主要是針對FORMOSA這個商標在面紙類上面的使用,惟台亞石油實際上並未從事面紙生產與銷售,因此將與律師研究未來是否能在贈品面紙上使用FORMOSA這個商標。
赴大陸投資輕油裂解廠未開放 業者:將威脅石化業長期發展
台塑公司副董事長王金樹提出呼籲,大陸已大肆擴建輕油裂解廠,若政府遲遲不開放業者赴大陸投資輕油裂解廠,俟大陸建構完整的石化體系之後,台灣業者不僅再難以赴大陸設廠,市場商機也將拱手讓人,進而威脅國內石化業的長期發展。
王金樹表示,台塑企業去年的經營業績有突破性的發展,主要受惠於全球景氣復甦及六輕效應發揮,無論營收與獲利成效都極為可觀,然而今年起產業受到各種因素干擾,再加上兩岸關係仍陷於僵局,最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東協、日本與韓國等將成為自由貿易區與關稅互惠,台灣若持續被排除在外,將面臨經貿發展邊緣化的危機,種種原因顯示仍不能對國內經濟環境樂觀。
王金樹特別提出呼籲,大陸經濟崛起之後,市場潛力與低成本的生產優勢,已吸引世界大型石化業者進駐大陸,全球五大石化集團中的英國石油(BP)、德國巴斯夫(BASF),已分別在上海與南京建廠,SHELL、DOW、Exxon-Mobil也規劃至大陸設廠,這些國際集團早已引進技術到大陸設廠,使大陸擁有世界級輕油裂解技術。加上大陸中石化、中石油及中海油均有擴建計畫,預計上述工程完成之後,大陸乙烯產能將達到一千一百萬公噸,躍居全球第二大的乙烯產能國家,對台灣業者將形成嚴重威脅,另外中東挾低成本的原料優勢,亦規劃大規模的乙烯投資計畫,一旦投產也將衝擊遠東區的市場。
國際油市
美孚預言未來20年美境內不再設置新煉油廠
國際原油價格自兩週來高點滑落,在投資人預期美國公佈石油庫存報告將持續上升,為油價走勢帶來下跌賣壓。美商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資深副總裁Ed Galante表示,美國境內的石油需求在未來20年內達到高峰,爾後幾無成長空間,煉油廠的利潤也將持平,應當不會有新的煉油廠動工興建。他說,中東情勢不可能永遠動盪,中國的能源需求也不可能永遠成長,煉油生意絕非取之不竭的金雞母。
艾克森美孚石油第四季獲利 創空前紀錄
全球最大石油集團艾克森美孚石油集團公布第四季財報,獲利八十四億兩千美元,創歷來單季最高獲利、並超出華爾街預期。
總部在德州爾文的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第四季獲利比去年同期勁揚百分之二十七,主要是油價飆漲、化學部門業績提昇以及一次性稅支二十二億美元所致;相當每股獲利一點三美元,遠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估的一點0七美元。營收高達八百三十四億美元。董事長雷蒙說:「集團旗下所有業務部門營運均佳,協助艾克森美孚在去年有利市場環境下獲得豐厚收成。」
殼牌石油大賺錢 引起英各界反感
殼牌公司2004年獲利創下了所有英國公司有史以來的年度最高紀錄,獲利九十八億英鎊(一百八十四億美元),但在英國卻引起各界一片反感。殼牌公司的獲利主要是因國際油價上漲所致,可說是不勞而獲,然而英國汽車駕駛人並未分享到任何好處。
英國的汽油價格已漲到每公升八十餘辨士的水平,相當於五十元新台幣一公升,或六美元一加侖,大約是美國汽油價格的四倍。雖然此一零售價格的百分之70是繳給英國政府的稅收,但是英國的石油公司從國際油價上漲所獲得的額外利潤仍然非常可觀。殼牌的競爭對手英國石油公司(BP)也已發布去年的業績報告,其獲利也相當驚人,估計超過八十五億英鎊(一百六十億美元)。
日本參加爭奪東海能源競爭
日本與中國大陸的東海能源爭奪戰已迫在眉睫。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石油資源開發」與「帝國石油」兩家大型企業,為著手在東海開發石油及天然氣,已和日本政府進行協商。兩家企業將併購擁有東海礦區的其他日本企業以整合能源開採業務,於二○○五年度內開始試挖。報導也指出,中國大陸與日本在東海界限的劃分上存有爭議,但大陸已先行在東海開發能源,日本必須急起直追。
中國將在新疆建設千萬噸級煉油廠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計劃在新疆獨山子建設一千萬噸煉油、一百二十萬噸乙烯工程,已獲國家批准,中石油正在積極部署先期工作。
據報導,在新疆獨山子的煉油工程將投資兩百七十二億元人民幣,工程項目包括二十套煉油裝置和十二套化工裝置,計劃二零零八年建成。這項千萬噸級煉油工程是繼西氣東輸工程之後,中國西部大開發的又一標誌性工程,也是中哈(薩克)能源合作戰略的重要部分。
報導指出,獨山子石化公司是中石油所屬的大型煉油、化工、精細化工一體化的綜合性石化企業,是中國西部重要的大型石化基地、船舶專用油獨家供應商和高檔潤滑油、清潔燃料、聚烯烴專用料生產基地。
大陸中國海洋石油公司2005新增九個海上油田投產
中國海洋石油公司今年將新增九個海上新油田投產,全年原油產量可望增長百分之十九。新華網報導,中海油全年的開發投資將達到二十二億美元,其中,專事於探勘投資項目二億六千萬美元。中海油在中國近海的探勘,主要將集中在大陸近海新領域和深水區塊。中海油預定今年在中國近海的淨產量為一億四千餘萬桶,在印尼的油田產量將達到一千九百萬桶。
站上49美元 油價漲勢再起
受到美國東北部氣候轉趨嚴寒,市場對取暖油需求大增,伊拉克大選迫近,當地恐怖攻擊增多,以及科威特產油作業面臨攻擊的威脅升高等等因素刺激,油價漲勢再起,紐約輕甜原油又攀升至每桶四九美元以上,創下七週來高點。與此同時,柏克萊銀行更是提出警告,跡象顯示對沖基金與其他投機客又開始返回油市炒作油價,將推升國際油價進一步上漲。
中東情勢則是市場憂心的另一焦點。隨著大選逼近,伊拉克的恐怖攻擊事件也告增多,情勢益趨緊張。此外,科威特產油區日前爆發軍警與恐怖份子交戰事件,使人擔心科威特產油作業遭到恐怖攻擊的威脅升高。
中共建「珍珠鏈」確保油源
根據「華盛頓時報」獨家取得的美國防部題為「亞洲的能源未來」報告指出,中共正採取「珍珠鏈」方式,從地中海到南中國海以設立軍事基地或投射軍力方式,確保石油運輸通道不受威脅。報告說,此舉危及在公海航行的各國船隻,而由於美中之間存在「台灣問題」,一旦衝突爆發,勢必對美國海軍構成威脅,報告說,中共相信一旦「台灣問題」衝突爆發,美軍將打斷中國大陸能源供應。
車輛動態
等了30年 實車碰撞實驗室起跑
國內汽車產品未來無須遠渡重洋測試,每年可為汽車業省下六億元。由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建置的實車碰撞實驗室正式啟用。據ARTC主管透露,國內測試設備完善,相較歐美日實驗室不遑多讓,且送測費用便宜,節省測試時間,裕隆等五大國產車業者都躍躍欲試。
與ARTC曾共同研發測試國產安全氣囊的中科院電子系統研究所副組長駱光祚指出,ARTC目前建置的撞擊測試能量,平均一天約可測試一輛車,扣掉假日,一年可測試二百輛,足供國內車商使用,國產汽車 廠與零組件廠商,從此將不用舟車勞頓遠渡重洋測試,可節省大量測試費用與時間。
競逐Skoda品牌台朔汽車台灣太古雙雄較勁
台朔汽車與台灣太古汽車集團爭奪捷克汽車Skoda品牌,已進入白熱化階段,雙方都宣稱已握有對方的合作意向書,使得Skoda品牌最後花落誰家,已變成十分撲朔迷離。
台朔汽車代總經理陳勝光曾透露,已在爭取VW集團旗下捷克汽車的Skoda品牌。不過,此話一出,也立刻引起另一家覬覦該品牌已久的台灣太古汽車之關切,並且動作頻頻,使得這項總代理權之爭由幕後,正式浮出檯面。
台朔汽車表示,捷克Skoda汽車旗下有Actobia、Superb與Fabia等三個品牌,分別與VW的Bora、Audi A6與VW的Polo等品牌,都是共用底盤,一旦該公司爭取到Skoda汽車品牌後,最大的競爭對手將是台灣太古汽車。
財經要聞
強制車險過關 擴大保障範圍 拼裝車等未硬性納保車輛,發生事故將可理賠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十四日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未來民眾因未投保強制車險,被警察臨檢查獲的罰鍰將大幅降低一半,汽車從原先六千元到三萬元的罰鍰,降為三千元到一萬五千元;機車的罰鍰額度更是降為一千五百元到三千元。
新修正的強保法明確界定死者父母、子女及配偶為第一順位請求權人,以解決以往理賠的紛爭;同時增加了現行法規中所沒有的「請求權停止」,以避免保險公司藉故拖延,即請求權人提出理賠申請,到保險公司回覆是否理賠之前,時間暫時停止計算,不列入二年的時效內。
聲寶和桐聯手打造雙百通路 擬結合明日世界、旭曜等三C通路商及優加利等加油站
原擬併購上新聯晴的和桐旗下中華石油高層透露,上新聯晴、中華石油、明日世界與旭曜電通等三C通路商,以及優加利等加油站連鎖通路,將合組一個五億元資本額的控股公司,通路目標將達三C百家、油品通路百家的「雙百」規模。此舉若成功,將創台灣通路史上異業整併先例。
和桐集團指出,這家跨業控股公司也可能另外成立一家新公司,但仍以上新聯晴為存續公司的可能性較高。
非接觸式信用卡 台灣上路了 國泰世華及玉山銀,與萬事達卡合作當先鋒
國泰世華與玉山銀行,十八日與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共同推出國內第一件「非接觸式信用卡」,由於該卡片不同於傳統信用卡,採取非接觸式感應扣款,可以做到「卡不離手,避免盜刷」的地步,但由於「非接觸式信用卡」收單機器費用約在一萬元左右,國泰世華與玉山,先以伊士咖啡與山隆加油站為試辦對象,國泰世華信用卡處表示,非接觸式信用卡還需要三到五年才能普及化。也就是說,使用這種信用卡未來在刷卡時,不必再把卡交給其他人,而可以確保信用卡不會被部分歹徒盜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