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市場掃描

2021-09-01

台塑集團減碳轉骨 射三箭
歐盟宣布將徵收碳關稅,中國也表態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全球電子、傳產製造業均嚴陣以待,為此,石化業龍頭台塑集團的新階段轉型計畫,確定要求各子公司總動員,加速調整產品,朝向低碳、資源循環及綠能等方向發展。其中台塑與經濟部合作的「煙道氣二氧化碳捕獲再利用」計畫,下半年將在仁武廠完成建置運轉,台塑並宣示自 2025 年起,停止供應一次性民生用品塑料。
在中美兩大經濟體均設有生產基地的台塑集團,相當關注減碳新趨勢,歐盟徵收碳關稅時程訂在 2023 年,目前台塑集團旗下的台塑、南亞、台化等銷售歐盟占比約 0.8~1.38%間,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時間略長,但也明訂時間為 2050 年。減碳計畫的落實,已成為集團下各企業轉型發展的重中之重。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表示,南亞推動廢棄物資源化,化纖製品已透過回收寶特瓶取代原生聚酯粒,碳排放量可少 84%;2021 年估使用回收寶特瓶 113 億支,每年可減少碳排放 26.6 萬噸,相當於 683 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另離型膜在客戶使用後原須以廢棄物進行處理,現由南亞進行回收再利用,已建置每年回收處理量可達 7,200 噸之設備。

鴻海電動車評估歐洲設廠 
美國泰國產能規劃出爐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集團評估在歐洲設立電動車工廠,目前洽談中;美國電動車工廠規劃 2023 年年產能 15 萬輛、逐步提升至 30 萬輛到 50 萬輛;泰國廠初期年產能 15 萬輛至 20 萬輛。
鴻海積極在電動車領域布局,劉揚偉指出,持續發展關鍵零配件和軟體,預估到 2023 年,電動車將開始貢獻營收,明年電動巴士可銷售。
鴻海集團布局三電和智慧系統關鍵零配件,因為這些占電動車成本比重結構高達 6 成,也是電動車差異化所在,力拚電動車零配件自製率達40%。

看好晶片業能源需求 日 JERA 將斥資在台興建燃氣電廠
據報導,由東京電力和中部電力合資成立的電力事業 JERA,將在台灣興建燃氣發電廠,看準台灣晶片業在內企業對乾淨能源與日俱增的需求。
JERA 在台關係企業 6 月拿下豐德發電廠的擴建競標案,這座發電廠的新投資案 總額約為 1,000 億日圓 ( 約 9.12 億美元 )。 JERA 握有該關係企業 19.5% 股權,其餘股東包括台汽電。豐德電廠為森霸電力旗下的發電廠。
根據計畫,這座新的燃燃氣發電廠將蓋在既有的發電廠旁,發電量估 100 萬千瓦,相當於一座傳統的核子反應爐,預計 2024 年開始運作,預料使豐德電廠的發電量提升一倍。
這項交易案符合 JERA 的經營策略,就是在燃煤發電轉向再生能源這類能源的潮流中創造機會,為全球脫碳付出努力。

華德營運多箭齊發  電動巴士交付量勝去年
國內電動巴士大廠華德動能今年營運將多箭齊發!華德董事長蔡裕慶 8 月 23 日股東常會表示,公司去年交付淡水、指南及欣欣等業者共計 34 輛電動巴士,今年還有欣欣客運等多家公司電動巴士訂單,預期公司今年交付電動巴士數量,肯定會超過去年。
另華德與工研院等單位共同推動「新竹縣高鐵自駕接駁運行實驗計畫」,華德共有 4 輛自駕車與科技之星交通合作,預定今年 9、10 月試運行新竹高鐵站與竹北市區之間,希望未來能建立起「台灣電動巴士產業生態鏈」。
至於海外市場,蔡裕慶透露,車王暨華德中港新廠,明年第一季量產電動巴士及底盤三電系統;其中,預估整車年產 1,700 輛,及年產六千輛的底盤三電系統,未來將以出口為主,整車以外銷東南亞市場為主。此外,華德也將與日本住友及海外客運業者合作,聯手搶攻海外電動巴士市場。

成運汽車砸 20 億進駐中科  助陣電動大客車產業鏈
科技部 8 月 18 日科學園區審議會通過 4 家投資案,總額達新台幣 23.23 億元。其中,成運汽車投資 20 億元進駐中科二林園區,未來有望提升國內自主設計製造電動大客車的能力,帶動產業鏈發展。
這次投資金額最大筆的是成運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金額 20 億元。科技部表示,成運汽車主要研發製造電動巴士、電池模組/電池箱及三電系統整合,產品已通過交通部電動大客車示範型計畫車輛業者資格審查,並成為我國電動大客車國家隊的一員,符合未來國內外大眾運輸電動化發展趨勢。

中鋼:汽電共生鍋爐 提前 8 月 24 日停用燃煤發電
中鋼公司宣布,8 月 24 日停止最後 2 部 鍋爐使用燃煤發電,提前完成汽電共生鍋爐全面停用燃煤時程,預估每年可減少燃煤量 30.6 萬噸、二氧化碳 34.0 萬噸、粒狀物 7.2 噸、硫氧化物 164.0 噸、氮氧化物 281.7 噸。
中鋼公司指出,動力工場共有 12 部汽電共生鍋爐,9 部純粹燃氣,另 3 部可以燃氣也能燃煤,以補足能源需求。 因此,針對可燃煤的 3 部鍋爐,已於今年 3 月 1 日先停止 1 部,另外 2 部鍋爐原本預計 9 月 15 日以後不再使用燃煤,但中鋼公司全力加速執行相關計畫,將時程提前於 8 月 24 日完成。

對煤電說不! 花旗、滙豐、保誠、貝萊德擬買下 亞洲燃煤電廠加速除役
據報導,在亞洲開發銀行 (ADB) 推動 下,花旗、滙豐、保誠、貝萊德這些大型金融機構正研擬計畫,加速推動亞洲燃煤電廠關閉。 這些金融機構計劃促進公部門和民間部門合作,買下亞洲的燃煤電廠並使其提早在15 年內就除役,讓員工有更多時間可以退休或找到轉職,也幫助各國朝再生能源轉型。
燃煤發電占全球約五分之一溫室氣體排放,是最主要汙染源,研議中的新機制希望以低成本的混合融資催生一個減碳機制,並成立另一個機制資助再生能源計畫。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ICC) 目標則是,讓全球燃煤發電占全球總發電量的比率,在 2030 年前從 38% 下降到 9%,到 2050 年進一步降到 0.6%。

受惠油價上揚 英國石油公司獲利 優於預期股價大漲
英國石油公司 (BP p.l.c.) 8 月 3 日公布, 2021年第二季,該公司營收年增 71.5% 至 364.67 億美元,略遜於分析師平均預估的 377 億美元;重置成本利潤 ( 該公司所定義的淨利 ) 28 億美元,則是高於分析師平均預估的 20.6 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為虧損 67 億美元,今年第一季則是獲利 26 億美元。該公司第二季平均銷售油價為每桶 60.69 美元, 較去年同期的每桶 22.75 美元上漲 167%。
英國石油公司執行長隆尼 (Bernard Looney) 表示,該公司對未來幾年平均油價的預估已經從每桶 50 美元上調至 60 美元,主要因為需求強勁的影響;因全球的經濟增長正回到疫情以前的水平,疫苗也已經被證明能有效對抗疫情,石油輸出國組織及俄羅斯等產油盟國 (OPEC+) 仍維持生產的紀律,油市的供應仍然吃緊,特別是美國的頁岩油。
英國石油公司表示,全球天然氣需求的恢復將快於原油市場,預期今年底天然氣需求就可以回到疫情以前的水平,液化天然氣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主要因為亞洲國家的進口需求強勁的影響。

需求改善及生產提升 二疊紀盆地產油明年中將創新高
據報導,英國數據分析以及市場調查公 司 GlobalData 報告表示,截至 8 月 3 日, 美國最大頁岩油產地二疊紀盆地的原油日產量約為 460 萬桶,預期至 2022 年中將可以達到創新高的 490 萬桶/日,超過疫情前 489 萬桶/日的紀錄水平。
GlobalData 油氣分析師 Svetlana Do 表示,二疊紀原油產量一直增長至疫情到來的 2020 年 3 月,隨後才在疫情的衝擊下回落。在美國經濟重啟之後,該區原油產量也開始回升。美國能源部預估,8 月份,二疊紀盆地的原油日產量有望達到 470 萬桶。隨著需求的改善以及生產的提升,預期至明年中該區原油產量就有望完全自疫情當中恢復。
Svetlana Do 指出,雖然原油價格已經完全回到疫情以前的水平,但美國石油探勘井數量則遠還沒有回到疫情以前水平,這是原油生產還未能完全恢復的主因。不過,該行認為,在油價以及需求復甦的帶動下,未來幾個月探勘井的數量也將快速恢復,從而真正擺脫這場全球疫情所帶來的衝擊。

石油巨擘積極投入氫能計畫
隨著各國政府努力對抗氣候變遷,包括英國石油 (BP) 在內的全球石油巨擘相繼投入氫能計畫,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包括英國石油 (BP)、荷蘭皇家殼牌石油 (Royal Dutch Shell),與法國道達爾 (TotalEnergies) 在內的石油巨頭,目前均投入規模數百萬美元的氫能計畫,這些計畫大多獲得政府補助。
儘管業者雄心勃勃,但專家表示,石油公司發展氫能仍面臨不少挑戰。現階段大部分的氫能仍來自石化燃料,主要為天然氣,業者的挑戰是以再生能源替代石化燃料,並且藉由大規模生產來降低成本。再者,氫氣容易爆炸,而且不易儲存與運送。
石油巨擘以綠色氫能為長期目標,並且利用碳捕集技術來對抗石化氫能產生的汙染。根據氫能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6 月底止,全球共有 244 件大型綠色氫能計畫,較 1 月底激增逾 50%。

Delta 變種病毒肆虐 IEA 下調石油需求預估
根據國際能源署 (IEA) 在 8 月 12 日公布 的最新報告顯示,由於 Delta 變種病毒肆虐 使疫情重燃,重創主要石油消費國,該機構 大幅下調了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預估,但預計 明年下半年全球石油需求仍將恢復到疫情前 水準。 IEA 指出,由於傳染性更強的 Delta 變 種病毒肆虐,幾個主要石油消費國,尤其是 亞洲地區,實施了新的防疫封鎖限制,恐將 減少人員移動和石油的使用,因此下調了今 年的石油需求預估。 報告指出,今年 6 月,北美和歐洲的人 員移動有所增加,因而拉高了石油需求,但 是 7 月份的走勢出現逆轉,主因是 Delta 變 種病毒衝擊了中國、印尼和亞洲其他地區的 運輸。 報告中指出,由於疫情的惡化,以及歷 史數據修正,今年剩餘時間的石油需求前景 也已明顯下調,需求的復甦可能將延至明年。

高盛:OPEC+ 不會因應白宮要求增產 維持年底 80 美元目標價
高盛分析師認為,有鑑於 Delta 變種病 毒威脅需求成長,白宮要求 OPEC+ 增產的呼籲,在短期內不太可能導致產量增加。
美國拜登政府 8 月 11 日呼籲,OPEC 及其盟友應該擴大增產,避免因此拖累全球經濟復甦。高盛認為,白宮這紙聲明不會帶來太大影響。
高盛指出,近期全球供應令人失望,到年底,OPEC+ 上調配額似乎愈來愈有必要。但白宮最近的聲明,不會威脅到當前的市場赤字,也不會威脅到今年下半年的再平衡步伐。
高盛在 8 月 12 日的報告中,維持他們對布蘭特原油年底 80 美元的預測價格。高盛認為,短期內 Delta 變種病毒對石油需求的威脅已經削弱了全球平衡,赤字從 230 萬桶/日縮小到 100 萬桶/日,並預計 OPEC+ 閒置產能將在 2022 年春季完全正常化。

沙烏地能源部與德國經濟暨能源部簽 MOU,合拓國際氫能市場商機
據報導,沙烏地能源部與德國經濟暨能源部所簽署之合作備忘錄 (MOU) 頃獲沙烏地內閣於 8 月 9 日批准,兩國將合作搶佔國際氫能市場商機。由於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 (Saudi Aramco) 計畫擴張藍氫 (blue hydrogen) 產能,加上沙烏地未來城發展計畫 (NEOM) 將於 2025 年前開始生產綠氫 (green hydrogen),前述沙、德合作 MOU 將有助業者搶市。
據悉,NEOM 已有德國及荷蘭專業進駐,Aramco 則正與日本及韓國業者洽談銷售及供應協議,並已於 2020 年 9 月與日本 Institute of Energy Economics (IEEJ) 宣布第一批藍氫供貨,該交易亦有沙烏地基礎工業 (SABIC) 參與合作。 另據專家表示,綠氫係指採用再生能源發電,以電解水產製的氫,由於製程中無碳足跡,因此被視為是環保之綠色氫,至於藍氫則係以天然氣水蒸氣轉化法搭配碳捕捉技術而成,製程中可達減碳。

全球最大礦商 BHP 宣布出脫油氣 業務、鎖定未來 100 年大趨勢
全球最大礦商必和必拓 (BHP Group Ltd) 8 月 17 日宣布與 Woodside Petroleum Ltd 簽訂合併承諾契約、透過股票合併方式整併兩家公司的石油天然氣業務,藉以創造出全球前十大獨立能源生產企業。
交易完成後,必和必拓的油氣業務將併入 Woodside 旗下。Woodside 將發行新股給必和必拓股東。
華爾街日報 8 月 17 日報導,從去年起, 包括 BP、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在內的幾家大型歐洲石油公司公開承諾將減少碳排放量並開始出售排放更多碳的化石燃料資產,同時加碼投資可再生能源。
AFR 指出,「地球電氣化以應對氣候變化」是必和必拓押注的未來 100 年兩大趨勢 之一。
必和必拓 7 月宣佈與特斯拉 (Tesla Inc.) 達成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必和必拓將從西澳 Nickel West 供應電動車電池所需的鎳。

疫情復熾恐衝擊需求 亞洲買家仍搶購美國廉價原油
儘管因為疫情復熾而擔心需求,但亞洲買家仍搶購廉價的美國原油,連串交易可能影響中東石油的市場。
買賣原油的貿易商表示,中國、印度和南韓公司 8 月至少購買了 700 萬桶原油,預 計 10 月到 11 月間到貨。
中東石油生產商 8 月提高對亞洲客戶的報價,儘管 Delta 新冠變種病毒快速傳播導致該區重新對交通運輸設限,尤其是中國。疫情復熾已使國際能源署 (IEA) 大幅下修今年剩餘時間的全球石油需求預測,估計 2022 年重新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面。

埃克森雪佛龍衝刺再生能源
美國兩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正在尋找直接利用現有設施生產再生能源的方法,以便用最低成本擴大在清潔能源這個快速成長領域的版圖。
據報導,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都想生產再生燃料,但又不希望為此花費數十億美元改造煉油廠。雖然再生燃料目前在美國燃料消費中只占 5%,但隨著愈來愈多產業為對抗氣候變遷而實施減碳,這個比率預料有增無減。
因此,這兩家石油巨頭正研究是否能直接將植物油等生物原料和半加工的生物燃料,與石油分餾產品混合,製造成再生柴油、永續航空燃料 (SAF) 和再生汽油,以避免大幅提高資本支出。消息人士表示,在埃克森的要求下,美國國際材料和試驗協會 (ASTM International) 已成立特別小組,確認煉油廠是否有能力處理可用於生產 SAF 的生物原料類型。
雪佛龍則在研究如何利用重油媒裂反應器 (FCC) 處理這些原料,「我們的目標是年 底前能用 FCC 處理這些原料,為南加州的消費者供應再生能源產品。」

賣家具還不夠看! IKEA 瑞典門市 9 月開賣再生能源
瑞典家具龍頭宜家家居 (IKEA) 宣布,9 月起將首度在瑞典門市開賣再生能源,插旗日漸壯大的綠電市場,做為多元化旗下事業的一環。 IKEA 表示,將與能源供應商 Svea Solar 攜手提供太陽能和風電電力,計劃最後把售電業務拓展至其他市場。 IKEA 推出這項新服務,目標是鼓勵生產更多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此時從重工業到運輸紛紛轉向電氣化,用電需求持續升高。 IKEA 跨足零售能源市場,朝脫離販售組合家具這個傳統事業再度邁出一步。IKEA 已販售太陽能板,和推出銀行與保險服務。

油輪積極拆船,惟需求改善有限
國際疫情反覆,原油需求疲軟,在原油 需求疲軟影響下,油輪需求也遲遲不見回溫, 7 月油輪運價仍然持續低迷,許多油輪業者也紛紛選擇退場,今年上半年拆船量增加至 275 艘、年增 4 成,主要係上半年油輪拆解 了 131 艘船所帶動;然而短期來看,疫情反覆導致市場持續看壞原油需求,在原油需求 回溫狀況有限影響下,研調機構評估恐要到 2022 年原油需求才會好轉,屆時可能才有機會見到油輪運價改善。
在油輪後市來看,市場原先預期 2021 年下半年在拆船數量大幅增加以後,應可改善 整體運能供過於求的現象,然而由於近期受 到 Delta 病毒變異株疫情肆虐影響,市場看壞整體原油需求,在原油需求回溫狀況有限影響下,研調機構評估恐要到 2022 年原油需求才會好轉,屆時可能才有機會見到油輪運價改善。

美元反彈油價承壓 瑞銀估油價 6 個月內回升至 75 美元
聯準會鷹派立場激勵美元彈升,美元指數更創 9 個月來新高,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表示,美元走強讓大宗商品與油價承壓,看好明年前市場對石油需求仍在,預估油價可望在未來 6 個月回升至 75 美元以上。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表示,布倫特油價 8 月 19 日走跌,下跌 2.6% 來到 66.4 美元,連續第 6 日下跌,也是自去年 2 月以來最長的跌勢,但隨著全球出行活動持續改善,而石油供給增長相對落後,預估明年前石油市場維持供不應求,支持油價在未來 6 個月回升至 75 美元或以上。 另外,中國為大宗商品市場降溫,加上最近公布的經濟數據弱於預期,對工業金屬價格構成衝擊,但瑞銀認為,美國貨幣政策在下半年轉向中性偏鬆,而工業金屬市場供需仍然緊張,國際銅及鋁價有望重返 11,000 與 2,700 美元。

SK 擔心錯過最佳投資時機、10月分拆電動車電池業務
據報導,SK創新(SK Innovation Co Ltd) 8 月 4 日表示,電池業務、石油和天然氣生產業務將在 10 月分割成為獨立部門,新實體將由 SK 創新子公司全資擁有。 SK 創新宣布,董事會批准石化、電池業務分割計劃,以加速將營運模式從碳密集型轉向環保。SK 創新電池客戶包括福斯、福特、戴姆勒、現代汽車以及起亞。SK 創新電池事業負責人 Ji Dong-seop 表示,SK 應盡快進行分割、以免錯過最佳投資時機。他說:「我們將在 2022 年底躋身世界前三大廠商。」 福特汽車公司 (Ford Motor Company)、 SK 創新 5 月 20 日宣布簽署備忘錄,雙方將攜手成立一家名為「BlueOvalSK」的合資企業,2020 年代中期起年產能預估將達 60 GWh。

日經:Toyota 9月全球生產大減4成 股價重挫
據報導,日本汽車業龍頭豐田汽車的 2021 年 9 月全球生產,會較原本計畫減少 4 成。依照該公司 7 月下旬擬定的最新計畫, 原本規劃在 9 月生產近 90 萬輛汽車,而在重新調整後也將降至 50 多萬輛。在理由方面,除了全球性的半導體短缺問題外,東南亞國家的疫情升溫也影響汽車零組件的調度。 豐田 2021 年 9 月的汽車減產規模,約為 35萬輛左右。其中,日本國內主要生產據點、位在愛知縣豐田市的高岡工廠以及同一縣市的堤工廠等,有多座工廠的複數產線將從 9 月上旬開始停工數週時間。

電動汽車銷售升溫  今年前 7 月出貨已超過去年總和
多份調查顯示,消費者對電動汽車 (EV) 的熱情在過去一年大幅增長,今年迄今的 EV 銷量,已經突破去年全年總和。 據 Researcher and Research LLC 指出, 儘管今年 7 月受到全球車用晶片缺貨、季節性淡季與部分國家補助政策調整的影響,7 月全球電動車市場銷售量僅 483,839 台,較 上月減少 18%,但相較去年同期,仍有 91% 的成長。
根據Worldwide Monthly BEV & PHEV Tracker 數據,今年 1~7 月,累計全球已售出逾 312 萬輛電動汽車,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約 290 萬的總和。

IHS:全球汽車業晶片短缺現象恐 延續至 2022 年第 2 季
IHS Markit 分析師 Mark Fulthorpe、 Phil Amsrud 8 月 19 日發表報告指出,晶圓廠產能吃緊主要影響汽車 MCU( 微控制器 ), 而晶片封裝產能不足則是影響所有半導體類型,包括感測器、電源供應和分離式元件。 就像晶圓廠產能一樣,封裝產能也應該擴增。然而,封裝測試利潤率遠低於晶圓廠,因此廠商的增產態度就會顯得更加猶豫。
晶片封裝設備目前也呈現短缺,部分訂貨交付時間已延長至 40 週。這些設備交貨時間拉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設備商無法取得晶片。簡言之,生產更多晶片所需的設備、因為無法取得足夠的晶片而導致供給受限。 IHS Markit 據此推測,整個汽車業的晶片短缺現象將延續至 2022 年第 1 季、並可 能進一步拖到當年度第 2 季。英特爾和英飛凌都警告,晶片短缺情況可能會持續到 2022 年底。因此,儘管晶圓產能已有所改善,但形勢仍充滿挑戰。

中國「茶壺」煉油廠遼寧寶來恐破產 傳已被盤錦市政府接管
外媒引述,陷入困境的中國民營煉油廠遼寧寶來企業集團,已被當地盤錦市政府接管,該公司正面臨稅務調查,恐吃下大量罰款或潛在破產。
據報導,盤錦市已成為中國整治民營煉油廠的焦點,位於該市附近的幾家煉油廠近期都面臨違反稅務及不守環境規則的指控。
中國政府今年也減少對民營煉油廠 ( 或稱茶壺 ) 的原油進口配額,收緊對該部門的管控。
寶來是中國最大的民營煉油廠之一,原油加工產能每年超過 2,000 萬噸,知情人士稱,若寶來破產,可能會對盤錦市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並導致大規模財權。

前進巴西車市  中國長城汽車收購戴姆勒旗下工廠
德國戴姆勒公司和中國長城汽車 8 月 18 日公告,戴姆勒已將巴西的一家工廠出售給長城汽車。長城汽車將改造該工廠,使其年產能達到 10 萬輛。這也象徵長城汽車將進軍巴西這個拉丁美洲最大的經濟體。
據報導,長城汽車決定將其在印度的 10 億美元投資中的一部分重新分配到巴西,因印度政府拖延一年仍未批准其投資計劃,讓該公司感到不安。全球銷售對長城汽車很關鍵。該公司去年共售出 110 萬輛汽車。 長城汽車此次在南美地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建廠投產,不僅因巴西是南美經濟實力最強,汽車銷量與保有量最多的國 家,市場潛力巨大。更因長城汽車計劃 2025 年全球銷售達到 400 萬輛,南美市場將是長城汽車實現此一戰略目標的重要支撐,是其 全球化戰略的關鍵區域市場之一。

台灣中油公告遴選 外銷國光牌潤滑油脂經銷商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潤滑油事業部於 8 月 16 日官網公告,遴選外銷國光牌潤滑油脂經銷商。 應徵資格:外銷經銷商須熟悉國光牌潤滑油脂,且對國光牌海運、車用、工業、及 製程潤滑油脂經銷具推廣熱忱,有信心達成業績要求者。經銷區域:台灣地區以外 ( 不包含越南、大陸、印尼 ),商品不得再回銷台灣地區。
簡章索取方式:郵寄索取者請自備「限 掛回郵信封」( 可放 A4 紙張信封 ),並敘明索取外銷國光牌潤滑油脂經銷商簡章。親至高雄市前鎮區成功二路 15 號 6 樓潤滑油事業部海外行銷組索取簡章。 使用電子信箱電郵索取,標題請敘明索 取外銷國光牌潤滑油脂經銷商簡章。
簡章索取截止日期:自公告日起至 110 年 9 月 17 日 17:00 止。
聯絡人:海外行銷組許先生
電話:+886-7-3375351
聯絡信箱:159204@cpc.com.tw 及 011sign6867@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