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市場掃描

2022-03-07

煉油獲利佳 中油和台塑化等
亞洲業者需要更多原油

據報導,儘管國際原油價格已經逼近每桶100美元高價,諸如台灣的中油、台塑化等亞洲煉油公司,還是繼續買進更多原油,把握現在油品市場獲利大好的商機。
台灣汽油市場需求強勁,中油準備進一步提高煉油量。中油表示,目前大林廠的產能利用率在90%以上,桃園廠在80%以上。由於市場現在利潤率很高,中油一位主管說:「煉油廠很自然要把產能盡量加大。」
台灣最大煉油業者台塑化的煉油量,則是受限於4月止排定的歲修,再加上先前加氫裂解脫硫單位火警影響運作直到3月。台塑化發言人林克彥表示,該公司計畫5月提升
麥寮的產能利用率,他說:「現在利潤非常好。我們預期今年上半年的利潤能夠保持在高檔。亞州多家煉油廠在第2季排了歲修。」
由於全球汽油與柴油庫存量下降,生產汽柴油的利潤現在提高到接近新冠疫情前的水準。加以最近幾個月,中國的油品輸出顯著減少,亞洲市場供給縮減;此時多國開始放寬疫情管制,汽、柴油的需求復甦,對供應會否中斷更為敏感。

台灣商用車銷售 2021 爆量
商用車市場受惠於疫情,帶動國內物流用車需求激增,加上2021年9月起全面實施六期環保新規,市場提前換購新車,推升2021年台灣3.49噸以上大型商用車(含巴士) 銷量達2.84萬輛,較2020年一口氣成長逾23%,創下近20年新高。
台灣商用車銷量大增,各業者競爭白熱化,2021年商用車龍頭誰屬更是「鬧雙包」,代理HINO (日野) 品牌重車的和泰汽車宣布,2021年以9,422輛的銷售成績,成為台灣商用車市場的新霸主,FUSO ( 三菱) 重車總代理DTAT (台灣戴姆勒亞洲商車公司)也發布新聞稿,強調自己才是2021年台灣商用車銷售NO.1。
此外,不讓日系品牌專美於前,韓系的現代(Hyundai)商用車也積極部署台灣市場,在原有3.25噸級柴油小貨車Porter的銷售基礎上,擴大引進包括5噸級Mighty等中大型各式貨車產品。

鴻海電動巴士Model T
3 月3 日正式上路

鴻海旗下鴻華先進科技和三地集團在3月3日於高雄市政府聯合舉辦「鴻華Model T電動巴士交車儀式」,宣示鴻海電動車正式上路。
鴻海表示,本次交車儀式主視覺,以藍色為底擘畫出港都的天際線,運用高雄市市徽的金黃色、桃紅色、綠色,結合鴻華先進科技、三地集團Logo顏色,強調交車儀式活動主軸。在視覺上,還特別加入高雄著名地標:85大樓、中鋼大樓、高雄展覽館、高雄港大港橋、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等,呼應MODEL T電動巴士未來在高雄市區上路後,提供高雄更多元的交通運輸選擇,緊密串連高雄各區,給市民貼心、舒適的乘坐體驗。

汽車產業拚轉型
電池成長將超越電動車

全世界掀起電動車浪潮,不僅促使汽車產業積極轉型,且對電池需求成長速度快過電動車,其引發的「電池荒」有望成為市場下一個投資契機。
電動車的銷售在近年快速提升,雖然純電動車的滲透率仍低,但如果將混合動力車(包含輕度、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等)納入考量,其實全球銷售近五分之一的乘用車已經使用強度不一的鋰電池;未來十年全球電動車銷量預估將以21%年複合成長率成長,而電池生產量和容量成長率,將比電動車銷量成長還快。
目前的電動車多半仍是中小型車,未來受政府力推減碳政策,中大型車款也將逐漸轉向電動車,目前一台電動車約需7 千顆鋰電池,中大型皮卡、SUV 耗能更兇,對於電力需求更高,進一步推升電池需求;大量需求推升下,根據SNE Research,電池市場裝置預計將在2025 年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且一路維持到2030 年。

台灣福斯召回08~16年大量車系!
免費檢查變速箱

台灣福斯汽車1月24日公布召回改正活動,將針對2008~2016 年特定期間生產的多款車系進行召回,原因是要對變速箱進行檢查,可能會中斷引擎和變速箱之間的動力傳遞。
根據台灣福斯發布的公告,針對2008~2016 年特定期間生產的Golf、Golf plus、Beetle、Passat、Passat CC、Polo、Touran、Caddy 等車型,進行安全性召回,主要是檢查變速箱閥體上蓋內的蓄壓器固定座件序號。
變速箱中的蓄壓器固定座未達標準的話,將導致變速箱中液壓件的壓力減低,故障警示燈號將啟動,在極少數情形下,可能會中斷引擎和變速箱之間的動力傳遞,導致車輛逐漸減速,會有影響行車安全的疑慮。

泰國國家石油攜手鴻海 
2024 年在泰國量產純電動車

日經新聞於2022年2月10日報導,2021年9月正式簽署合資協議的泰國國家石油(PTT)與鴻海,規劃自2024年開始在泰國量產純電動車,投資總額為10億至20億
美金,初期年產量約5萬台,預計2030年以前擴增年產量至15萬台。
泰國國家石油是泰國最大上市集團及最大國營企業,泰國政府希望藉由該公司的投入,帶動當地汽車零組件廠朝向純電動領域轉型。
除了在泰國量產純電動車,為加速當地電動車普及化程度,泰國國家石油近期展開純電動車租賃業務,並於旗下加油站設置電動車充電樁。

與俄烏經貿往來少
主計總處:戰火對台影響有限

俄烏戰火愈演愈烈,外界關注台灣作為出口導向的小型開放經濟體,是否會受到波及;主計總處表示,台灣與俄羅斯、烏克蘭的直接貿易往來少,戰事對台灣出口、投資等主要經濟成長動能影響有限。
主計總處2月24日舉行經濟預測記者會,分別上修2021年、2022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至6.45%及4.42%;不過國際局勢瞬息萬變,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的空中和地面攻擊,為全球政經局勢帶來極大不確定性,媒體也十分關注是否會拖累台灣經濟表現。
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表示,台灣與俄羅斯、烏克蘭直接貿易往來很少,2021年對俄羅斯出口僅13.2億美元、進口49.8億美元,對俄出口占整體比重僅0.3%、進口則為1.12%。台灣對俄羅斯進口以煤、原油等礦產品較多,出口則是資通訊、機械產品為主。
至於去年台灣對烏克蘭出口、進口金額分別為1.6億美元、1.7億美元,對烏克蘭出口占整體出口結構比重為0.04%,進口占比也是0.04%。
朱澤民表示,支撐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是出口及投資,探究出口暢旺原因,關鍵在於國外對台灣存在較大需求,特別是半導體,這部分需求應會延續,因此推測,俄烏戰爭對於台灣出口、投資不會有很大影響。
俄烏戰事雖不至於對台灣經濟造成直接衝擊,但朱澤民也說,如果俄烏局勢帶動能源價格上漲,或是美國祭出制裁,都可能帶來間接影響;俄烏戰事情況持續多久、程度多嚴重,以及國際制裁力道,都要繼續觀察。

賣電比賣油更賺錢? BP 英國石油
緊追電動車浪潮,充電站點
八年要蓋7 萬個

為了跟上席捲全球的電動化浪潮,不只傳統車廠在力拚轉型,石油業者也積極佈局充電業務。BP英國石油打算大舉擴增旗下的充電站點規模,預計八年內充電站要衝到7萬站,並看好充電站能比加油站更賺錢。
BP旗下充電站點主要選在旗下加油站以及便利商店旁,將專注於提供DC直流快速充電,至於主要競爭對手例如殼牌,則是會同時提供AC、DC充電站點,預計2025年時會在全球擁有50萬個充電點,由於英國最快在2030年就禁售燃油新車,石油業者時間所剩無幾,當然要加速轉型。

商用車市場 兵家必爭
疫後車市商機大,國產轎車、休旅車、貨卡都在搶,各品牌各具優勢而各出奇招,誰是大贏家還有得瞧,以貨卡為例,和泰車首度加入戰局,裕隆旗下中華車則積極備戰,三陽也積極準備應戰,商用車成國產車市場的最大亮點。
無論是疫情下或疫後,網購商機帶動的商用車市場擴大,也吸引各方人馬加入戰局,業內人士分析,商用車原本以中華車為主力,如今和泰車、南陽現代都大動作搶進,其中裕隆集團、匯豐體系的匯昇汽車也成為HYUNDAI 商車的經銷商,戰火一觸即發。
由於疫情因素推動電商業務,商用車市場也快速發展。看好未來電商經濟蓬勃,物流商機更大,吸引更多業者從乘用車市場擴展到商用車市場。

歐洲能源巨頭看法一致:
高油價將再持續一段時間

全球能源價格飆漲之際,多位歐洲能源高層發表類似看法,認為高油價還將持續一段期間。
法國能源巨頭TotalEnergies執行長Patrick Pouyanné 2月9日受訪時表示,油價將保持高位,尤其是在歐洲。
Pouyanné 對能源價格的看法,與近期一些行業高層及分析師的說法一致,其中一些人表示,未來幾個月油價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美國銀行指出,今年油價有望達到100美元,最早可能在第二季出現。
英國石油公司(BP) 執行長Bernard Looney 在當地時間2月8日表示,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時間內,油價將會持續波動。
英國石油去年實現8年來最高的年度利潤,Looney指出,今年石油市場供應可能進一步吃緊,從而支持油價一直保持在每桶90美元以上。

BP 與澳商Nufarm 簽署一份為期
10 年的生質燃油銷售合作協議

總部位於澳洲墨爾本,全球最大農業化工集團-Nufarm已與全球能源巨頭BP簽署了一份為期10年的生質燃油(Biofuels) 生產銷售合約,Nufarm將生產此永續的航空生質燃油,將開拓另一個再生能源新興市場機會。
Nufarm種子技術子公司–Nuseed將持續發展並擴大其現有栽種者及供應鏈合作夥伴,提供BP或其附屬公司來做使用。BP將依據Nuseed合約提供財務支持,擴大供應Carinata生質燃油所需之生產供應成本。
Nufarm亦表示,Nuseed正於阿根廷增種大量Carinata,未來在本合作案支持下,計劃於南美和美國增加種植面積。Carinata生質燃油的生產,未來將可協助解決全球氣候變遷及淨零碳排等問題。

俄入侵烏克蘭加劇供應疑慮 
油價漲破每桶105 美元

據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加劇全球能源供應重創疑慮,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漲破每桶105美元,為2014年以來首見。
俄羅斯從陸海空全面攻擊烏克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一國對另一國展開的最大攻擊行動。美國和歐洲已矢言對俄羅斯祭出最嚴厲的制裁。
瑞士銀行(UBS) 分析師史特諾沃(Giovanni Staunovo) 指出:「俄羅斯是第三大產油國、第二大石油出口國。鑑於目前庫存水準低,加上備用產能減少,石油市場經不起供應重創。供應疑慮也可能刺激囤積石油庫存的行為,而對油價帶來支撐。」
2月24日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一度漲至每桶105.79美元,格林威治時間12時21分,最新報價上漲8.15美元,或8.4%,來到每桶104.99美元。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期貨價格則大漲7.33 美元,或8%,來到每桶99.43美元。倫敦布倫特和紐約西德州油價分別創下2014年8月和7月以來的高點。

Honda 宣布組織改組
機車和生活創造部門將實施統合

日本本田(Honda) 2 月18 日宣布,機車和生活創造部門將於今年4月實施統合,同時也公布新人事案。
本田的機車產品長久以來位居全球市占龍頭,但機車電動化的腳步卻比汽車產品慢上許多。透過和汽車以外的業務進行統合,盼能提高引擎研發效率,並加速電動化。
本田宣布實施組織改組,有三大重點:
1. 實施硬體、軟體和服務的融合,為強化新價值的創造將設立新組織。
2. 因應電動化和數位化時代,事業本部和地域本部的營運要推動進化。
3. 為強化公司體質,現有領域的事業營運體制將實施統合。
本田的事業本部分成汽車、機車、生活創造(Life Creation) 三大部門。2020年度 ( 至2021年3月) 機車和生活創造部門的營收合
計約2.1兆日圓,只有汽車部門的1/4水準。
不過,本田在全球機車市場拿下3成市占,長久以來穩居市場龍頭。而生活創造部門的主要商品,則以農用機械、船舶等的引擎為主。
未來機車和生活創造部門統合之後,將改名為機車/ 動力產品(Motorcycle and Power Products) 部門,和汽車部門成為本田兩大支柱。

油價重回100 美元
頁岩油蠢蠢欲動

2020年疫情重創石油業,油價頻頻破底,連帶美國頁岩油公司陸續破產。如今全球逐漸走上疫後復甦之路,在供需失衡下,油價持續攀高,距離每桶100美元只剩一步之遙。
過去52週來,國際油價已飆漲約65%,持續創8年來新高。報導指出,除非中國爆發大規模疫情,或美國頁岩油大舉恢復生產,油價重新站上每桶100美元關卡,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上述過往經驗顯示,唯有在高油價環境下,頁岩油才顯得有利可圖。如今,隨著國際油價再度朝向每桶100美元邁進,讓美國頁岩油商又再度蠢蠢欲動。
據報導,多家頁岩油企2021年第4季財報優異,而且大多是業界的佼佼者,包括美國原油巨頭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雪佛龍(Chevron),2家公司是主要生產商。

車廠加速轉型 2025年全球電動車
滲透率將達32.8%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林芬卉觀察全球電動車市場發展,2021年在汽車整體銷售量不如預期的對比下,電動車銷量呈現顯著增長,其中,中國及歐洲電動車市場滲透率皆超過15%,明顯優於全球表現。林芬卉認為隨著油車禁產禁售時程接近,車廠持續加碼投資電動車事業部,並將電動車視為核心事業,預估2025年全球電動車滲透率將超越30%,達到32.8%。
展望中長期全球電動車市場發展,預估2025年銷售量將達2,850萬台,於整體汽車市場滲透率將超越30%,因隨著油車禁產禁售時程愈加接近、碳排放標準趨嚴等,車廠為避免支付碳稅及巨額罰款,持續加碼投資電動車事業,包括擴增電動車產品線。而除造車新勢力外,傳統車廠亦開始加速「油轉電」轉型,在在顯示車廠已將電動車視為核心事業。

雷諾拚2030 年成為歐洲
純EV 品牌、集中相關技術資源

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集團(Renault Group) 2月18日發布新聞稿表示,過去10年雷諾集團與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針對電氣化已投資逾100億歐元,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將在未來5年就電氣化加碼投資230億歐元。
雷諾集團當日重申它在電動車(EV) 領域的雄心、力拼2030年讓雷諾在歐洲成為100%的EV品牌。
為此,雷諾集團正研究將法國所有EV活動與技術整合到一個特定實體以加速發展的可能性。
雷諾集團財務長Clotilde Delbos將擔任Mobilize EV品牌執行長。
日產汽車公司(Nissan Motor Co., Ltd.)2月17日宣布將投資5億美元、協助密西西比州Canton汽車組裝廠轉型成為美國EV生產中心。

AFS:晶片荒令福斯狼堡廠
產量減少7 萬輛、居全球之冠

美國媒體《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2月21日報導, 預測機構Auto Forecast Solutions (AFS) 指出, 受晶片短缺影響、今年全球汽車預估產量已縮減約577,900輛、較2月中的縮減量(527,400 輛)增加9.6%(50,500 輛)。
AFS最新數據顯示,晶片短缺導致歐洲汽車組裝廠額外取消37,900輛生產計劃、今年迄今產量累計縮減180,900輛。福斯(Volkswagen AG)德國狼堡(Wolfsburg)組裝廠今年迄今產量因晶片相關衝擊累計縮減70,300輛、高居全球之冠。
據報導,福斯集團執行長Herbert Diess受訪時坦承,福斯雖已透過改寫軟體方式調整晶片貨源、但修正速度可能還不夠快,預估晶片限制將延續至2022年底。

賓士集團:2025~2029 年
將有工廠轉型專門生產電動車

Thomson Reuters 2月21日報導,賓士集團(Mercedes-Benz Group AG) 生產、供應鏈管理部門負責人Joerg Burzer受訪時表示,賓士預期、2025~2029年將有工廠轉型專門生產電動車(EV)、但將避免打造純EV工廠,而是讓生產線依據市場需求保持彈性。
Burzer指出,打造一座全新的電池動力車(BEV) 工廠需要時間,賓士採取另一種作法,未來幾年內部份工廠的生產線將專門組裝EV。賓士預期,2025年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BEV合計將佔整體銷售的五成,多數將會是BEV車款。
賓士集團董事長Ola Kallenius 2月11日指出,作為全球最有價值的豪華汽車品牌,賓士正加速走向全電動、軟體驅動的未來。

日本首列氫動力電車亮相
預計2030 年上路載客

據報導日本JR東日本公司2月18日公布日本國內首列以氫發電運轉的氫動力電車,這列電車在行進時不會排出二氧化碳,預定2030年投入載客。
氫動力電車在車頂上設有氫儲存槽,讓氫與空氣中的氧氣進行反應來發電,行進時不會排出二氧化碳,氫與氧所產生的水分會從車輛下方排出,時速可達100公里。
報導指出,氫動力汽車與巴士等交通工具已實際上路,不過目前法律尚未核准氫動力電車,這次展示已接受安全性等審查並獲得特別許可。
JR東日本公司將從3月下旬開始,讓未載客的氫動力電車空車在部分區間測試運行,預計將測試1年以上,目標是作為零碳排措施的一環,盼2030年投入載客。

空巴發展氫動力飛機 
擬率先用在韓國仁川機場

據報導空中巴士著眼減碳趨勢,推動利用氫燃料發展氫動力飛機,並計畫率先在韓國首爾仁川機場使用。
空中巴士2月10日發布新聞稿,空中巴士、韓國液空(Air Liquide Korea)、大韓航空及仁川國際機場公司日前簽訂備忘錄,合作研究如何在仁川機場建立氫燃料基礎架構,為第一代氫動力飛機做準備。
根據這份備忘錄,空巴將提供氫動力飛機地勤作業需求、飛機特性及機隊能源消耗量等資料,與韓國液空、大韓航空及仁川國際機場公司聯手建構一份藍圖,研究如何開始在仁川機場使用氫燃料,接著建立各種情境,支持氫燃料生態系的部署,並連結至韓國其他機場。
空巴說,這項合作是為航空業去碳化的努力,液空集團將提供對於氫價值鏈的全面掌握,包括:生產、液態化、儲存與配送,尤其是對液態氫供應的專業;大韓航空將提供飛機地勤作業,及航空管理與營運的知識;仁川國際機場公司將提供機場開發計畫展望、空中交通管理及航站間燃料配送的知識。

中國1 月汽車產銷實現「開門紅」
新能源保持倍速增長

中國1 月汽車產銷分別為242.2萬輛和253.1萬輛, 環比( 相較上月) 分別下降16.7% 和9.2%,同比分別增長1.4%和0.9%。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汽車工業實現「開門紅」。
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5.2萬輛和43.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倍和1.4倍。
陳士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能源車繼續保持倍速增長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新能源車由過去的政策驅動,進入到現在的市場拉到階段;二是新勢力產品開始上量;三是傳統車企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四是新能源出口達5.6萬輛,繼續保持較高水平,這也是國產車今後的重要增長點;五是去年同期基數不高。
在去年同期基數較高的背景下,全行業共同努力,推動汽車市場2022年伊始呈現出穩定的發展態勢。2月18日中汽協發佈數據顯示,1 月汽車產銷分別為242.2萬輛和253.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16.7% 和9.2%,同比分別增長1.4%和0.9%。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汽車工業實現「開門紅」。

中國原油進口量20 年首降
中國推進「雙碳」戰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2月17日公布最新統計,2021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和原油對外依存度,雙雙出現20年來首次下降。據統計,中國2021年原油進口量為5.13億噸,年減5.3%,原油對外依存度從上年度的73.6%,降至72%。
分析認為,依存度20年來首降,除了雙碳戰略外,也與應對國際油價高漲釋出戰備儲油,和中國當局主導提升自主產能有關。
中國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指出去年布蘭特原油原油均價為每桶70.72美元,比起上年度大增69.4%。
但石化聯合會報告進一步分析,由「三桶油」實施的油氣增產七年行動計劃,以及國家「雙碳」戰略推進,也被認為是原油進口量和依存度下降的兩大重要原因。

特斯拉召回部分中國製Model 3 /
Model Y,計2.6 萬輛

據報導,近日特斯拉(Tesla) 在中國啟動2022年第一次大規模召回。據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月18日公告顯示,特斯拉(上海) 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該局備案了召回計畫。
此次召回的原因是部分特斯拉車輛的熱泵電子膨脹閥定位時會有微小移動,因為軟體(2021.44 至2021.44.30.6 版本) 沒有糾正功能,長期可能造成閥門部分開啟,熱泵壓縮機停止工作,進而導致車內製熱功能失效。而在上述狀態,尤其是車外氣溫低於零下10度時,擋風玻璃除霜系統運行達不到中國國家相關法規規定的除霜效果,而除霜功能下降對駕駛員視野造成不良影響,進而增加車輛在寒冷天氣行駛時發生碰撞風險的可能,存在安全隱憂。

中國港口壅塞,鐵礦砂、電子產品
交貨時間全拉長

由於中國政府收緊船隻檢疫要求,加上港口人力減少,比起先前新冠肺炎大流行時期,運送鐵礦砂至中國的時間要長一週到10天。香港疫情讓情況更加惡化,香港使用更嚴厲的措施阻擋Omicron擴散,進一步拖延住透過該港口運輸的電子產品和石化產品。
物流情報公司數據顯示,1月平均每天有23 艘貨櫃船等待在香港停泊,比12月的18艘船還多,且隨著香港政府試圖全民篩檢,情況恐惡化。
此外,現在正是鐵礦砂的敏感時期,中國正在加緊實施一些計畫,讓不斷上漲的價格降溫,加上塞港、交貨時間延期,政府已經要求頂級大宗商品貿易公司減少庫存,並配合調查囤貨行為。
由於港口庫存處於2018年來最高水準,恐減緩航運延遲對價格的影響,但在需求前景不確定的情況下,中國當局呼籲部分貿易商釋放「過高庫存」,恐給鐵礦砂增加一些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