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市場掃描

2008-06-05

供需吃緊? 未來數月油價恐漲150美元大關
美國紐約原油28日回升超過兩美元,收盤再度飆破每桶131美元。油價不斷飆漲,全球民眾早就已經吃不消,但是有經濟學家預測,因為供應量有限的緣故,國際油價還會繼續飆漲,而且未來幾個月內可能飆破每桶150每元的大關。
雖然美國在2008年可能面臨經濟衰退,但是中國等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強勁,世界石油需求量仍然持續增加,但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卻不願意增產,再加上非洲最大產油國奈及利亞暴力事件不斷,日前又發生油管爆炸,也促使油價飆漲。

油價一度破130 歐美股市受挫
國際油價5月20日再度飆破每桶130美元價位,高油價帶動通膨與經濟衰退疑慮,讓歐美股市欲振乏力,美股跌幅近二百點,所幸21日油價跌回127美元價位,讓歐洲股市止跌回穩,雷曼兄弟預估,高油價情形將不會持續太久。
根據路透社報導,受到美元持續走弱,加上產油市場出現供需失調現象,美國紐約原油期貨21日創下每桶130美元新高,原油期貨20日在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站上每桶129.07美元價位,英國北海布蘭特原油, 20日也大漲2.02美元,站上127美元價位。

雷曼:高油價應不會持續太久
雷曼兄弟證券美國經濟學家哈里斯(Ethan Harris)表示,油價的急劇飆升可能削弱全球增長,從而導致油價下挫,儘管已經由投資機構高喊油價一年內飆上200美元,但雷曼兄弟認為,油價在第四季起將開始緩步下滑。
哈里斯表示,原油價格走上泡沫化過程,初期一定會出現脫離基本面的預測,但從這一波飆升過程來看,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已經上漲了60美元,是先前多頭行情漲幅的三倍。油價的飆漲直接打擊到企業獲利,未來油價只要再上漲10美元,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因此縮水0.4個百分點,在美國經濟已經出現衰退訊號之際,油價沒有續強的空間。

索羅斯:投機造成國際油價狂飆? 已有泡沫化影子
國際油價居高不下,甚至一度突破每桶135美元的價位,不過投資大師索羅斯卻表示,投機是造成國際油價上揚的主要因素,國際油價已經具備拋物線的型態,也就是泡沫化的情況之一,同時認為,等到美國跟英國經濟都陷入衰退時油價恐怕將出現急跌。
這樣的說法跟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不謀而合。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4月30日曾說,「很難用這個經濟的供需去推算價格,因為有很多的因素是在炒作的因素。」
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專家認為,油價在供給沒有增加,需求卻不減的情況下,還會一路向上飆。像是美國投資專家李柏2004年曾經神準預測油價將從30美元向上攀升,甚至大膽預測油價在2012~2015年就會突破200美元。姑不論油價會否真的來到200美元,以目前需求遠大於供給的情況來看,油價要真的像索羅斯所預估呈現泡沫化,恐怕還言之過早。

油價高漲挑起各地示威? 社會動盪埋火種
國際油價飆漲到135美元,挑起全球多處地區對高油價的抗議,印尼數千人抗議政府打算調漲零售汽油價格30%,法國漁民也因為油價太高不敷成本,加上不滿意政府提撥的油料補貼,已經罷工將近兩周。
英國卡車司機也打算號召數百輛大卡車在倫敦封路示威,希望促使政府注意迅速飆漲的燃料價格帶來的衝擊。

各國油價比一比 北歐貴得嚇人 委內瑞拉超便宜
美國油價逼近一加侖4美元,一公升跟台灣差不多,大約是新台幣30元左右,不過在盛產石油的北歐挪威,油價居然是美國的兩倍以上。這是因為各國的燃料稅以及補貼政策不一,也因此油價以北歐各國最貴,而南美洲的產油國委內瑞拉汽油最便宜,一公升還不用新台幣一塊錢。
國際油價飆漲,駕駛每加一次油就心痛一次,各國民眾唉唉叫,惟獨歐洲的駕駛冷眼相待,除了因為歐元升值,讓歐洲避掉以美元計價的石油市場因油價上漲所造成的波動外,主要是歐洲國家課徵的燃料稅本來就重,許多駕駛人對高油價早就習以為常,抱怨聲浪也較少,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的挪威,就因為燃料稅很高,油價甚至比仰賴進口的美國還要多出2.5倍。

奈及利亞油管又爆炸 國際油價飆不停
全球油價飆漲之際,非洲最大原油出口國奈及利亞,26日又發生煉油廠爆炸事件。奈國的輸油管經常遭到恐怖份子攻擊,不僅讓原油產量銳減,也使得油價再度飆高。
由於奈及利亞政府貪污腐敗,原油多半外銷國外,當地民眾常因太過窮困而切斷輸油管偷油,當地叛軍和恐怖份子則以攻擊外籍煉油廠為目標,26日爆炸的煉油廠就是英荷殼牌石油公司所有。

加拿大法院阻止中國石油收購哈薩克石油公司
在加拿大股票市場上市的哈薩克石油公司,在18日的股東大會中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贊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四十一億八千萬美元收購哈薩克石油公司,但在加拿大法院的阻止下,此一交易暫時並未確定成交。哈薩克石油公司執行長伊索提爾說,在加拿大西部城市卡加立召開的特別股東大會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提出以每股五十五美元購買哈薩克石油公司的建議,獲得百分之九十九點零四股東的支持。但是出售哈薩克石油公司的交易仍需獲得法院的批准。18日下午,一名加拿大法官聽取俄羅斯路克石油公司(Lukoil Overseas Kumkol B.V.)與哈薩克石油公司雙方律師長達四小時的辯論後,決定將成交日期延後到十月二十六日再做最後決定。路克石油公司阻止這筆交易繼續進行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先行解決路克石油公司與哈薩克石油公司,共同投資圖爾蓋石油公司的交易。路克石油公司指出,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購買哈薩克石油公司之前,路克石油公司有權購買業務夥伴哈薩克石油公司在圖爾蓋石油公司中的股份。

海藻可煉「綠色原油」 成分與輕原油相同
新一波的石油危機已經開始威脅人類生活,專家也正在尋找新的替代能源,美國媒體報導,一家能源公司研發出以海藻煉油,提煉的綠色原油成份和輕原油相同,而且提煉過程的污染物不多,還可以去除有毒氣體,是名副其實的「環保原油」。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的藍寶石能源公司(Sapphire Energy)表示,該公司在生物燃料科技上取得突破,成功利用海藻製成與紐約期油(輕質原油)相同的「綠色原油」,因為化學成分相同,所有煉油廠、輸油管及汽車等都無需改裝,便可直接處理、運輸及使用「綠色原油」及其提煉品。
據報導,「綠色原油」提煉的程序就是海藻加上陽光,加上二氧化碳和非飲用水,因此不存在影響糧食生產的問題;另外,由於「綠色原油」生產時用到二氧化碳,加上可以輸油管運輸,令運輸時消耗的能源減少,可望比生物燃料進一步紓緩溫室氣體排放問題。
公司未有說明「綠色原油」的價格、詳細生產過程及試產地點,僅強調成本可與現在的原油競爭,首批預計3年內推出,5年內全面上市。

印尼考慮明年退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印尼能源與自然資源部長普諾莫29日表示,由於印尼對石油的消費已大於生產,從石油出口國變成進口國,印尼將簽署退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通知書,最快明年退出該組織。
普諾莫指出,印尼正尋求自我定位,基於目前仍生產石油,同時又大量進口石油,若印尼已成為石油消費國,可考慮加入國際能源組織(IEA)或者更為合適。
普諾莫說,由於今年已經繳交OPEC的年費,因此最快明年離開。
印尼是唯一參加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亞太和東南亞國家,但隨著石油產量下降,日產量不及一百萬桶,三分之一的石油需求依賴進口,印尼已從石油出口國成為進口國。
一般認為,印尼石油產量減少,主要原因之一是長年的貪污和司法不彰,導致數十年來對油田鑽探的投資持續縮減,石油企業也對投資印尼卻步,在投資不足、設備老舊及未發現新油田之下,產油量不斷下滑。

歐盟推十大環保駕駛訣竅 省油也省錢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29日表示,面臨油價飆漲之苦的歐洲汽車駕駛人,只要利用十個簡單的「環保駕駛」(eco-driving)訣竅,就能降低汽油消耗量。
當局印製三千萬份傳單,分送給全歐洲參與這項活動的加油站;傳單上詳述乾淨駕駛運動中強調的十項要點,包括每個月檢查胎壓,以及高速行駛時關閉車窗。二十九個歐盟國家超過四萬五千家加油站參與這項行動,而這項行動是由歐洲石油業協會Europia主導,完整的環保駕駛訣竅表,可至:
「www.savemorethanfuel.eu」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