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市場掃描

2008-10-05

一桶省10元 中油家用瓦斯降0.5元 車用降0.3元

中油1日突然宣布調降九月分液化石油氣(LPG)價格,其中,家用液化石油氣、混合丙丁烷、丙烷、丁烷每公斤調降0.5元,一般家庭用每桶二十公斤裝的桶裝瓦斯將可省十元。車用液化石油每公升調降0.3元,燃料油價格不調整。

中油表示,按液化石油氣價格每月檢討機制,九月份液化石油氣每公斤原應調漲三元,但為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並且減輕民眾負擔,決定調降九月液化石油氣價格。

中油液化石油氣價格自去年10月起凍漲,長期來均未能完全反應成本。統計國內液化石油氣價格今年5月28日調整時,已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由中油每公斤吸收3.9元;8月分每公斤吸收應調漲之4.1元;本月吸收3.5元。

經濟部長尹啟銘說,就LPG而言,目前全年虧損約一千兩百億元,雖然進口LPG本來就要反應價格,但考量許多經營生意或家庭都在使用LPG,因此決定調降。

 

布局海外能源 人行入股英國能源龍頭公司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中國人民銀行收購持有英國能源龍頭英國電力Drax0.7%股權,總值約1800萬英鎊(約3220萬美元)。報導稱消息已獲Drax Group發言人證實。
針對此事,北京「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法律規定人行沒有直接對外投資的功能,所以此次股權收購應該是人行下屬的二級機構所為。

郭田勇分析,0.7%股權雖然占比不多,表面上看偏向於財務投資,但首先投資的試探性比較強,英國電力的企業內部技術、經驗等資源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不排除未來會增加投資的可能性。

 

中石化曹妃甸碼頭啟用

中石化集團網站披露,河北唐山港曹妃甸30萬噸原油碼頭於8月31 日正式啟用,首艘進口油輪順利靠泊卸油。由此,中石化在華北地區將獲得新的大型進口原油上岸口岸,華北管網的整體優勢也將得以進一步發揮。
據悉,該碼頭最大可靠泊45萬噸級油輪,接卸原油能力最大可達每小時1.2萬立方米,年接卸能力達2000萬噸,合每天401,600桶。
該座碼頭是中石化為緩解華北地區石油供應,滿足燕山石化、天津石化、石家莊煉化、滄州煉油廠等煉化企業的原料需求而投資興建。

 

中石油、伊拉克簽約 開採石油

伊拉克2日宣布,內閣已批准一項與中石油公司簽署的石油服務合約,總值達30億美元。此為海珊政權垮台以來,伊拉克首次與外國公司簽訂重大石油合約,該合約可能為今後外國公司與伊拉克簽署的石油協議定調。
政府發言人阿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依據伊拉克北方石油公司與中石油草簽的協議條款,內閣已批准雙方有關開發和開採阿赫代布(Adhab)油田的服務合約。」
目前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位居全球第三,許多外國公司均有意與伊拉克簽署長期石油協議,最終由中石油搶得先機。該份合約將會為未來的石油協議定調,備受國際關注。

 

秋明英國石油公司糾紛暫息

英國石油公司(BP)和俄羅斯億萬富豪組成的Alfa Access-Ren ova財團(簡稱AAR)各出資一半設立的「秋明英國石油公司」(TNK-BP),因為一連串糾紛鬧得沸沸揚揚,舉世皆知。

經數個月的折衝協商,4日英國石油與AAR財團簽訂備忘錄,決定在年底前讓公司執行長羅伯‧達德利走人,改聘一位通俄語並有豐富俄國商務經驗的人士來接任,另外也將改變公司組織架構,讓糾紛暫時平息。俄羅斯官方也由副總理伊果‧賽欽代表隨即發表聲明支持雙方和解。

 

OPEC宣布減產 油價走揚 捍衛百元大關,日產量將減少52萬桶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9日意外宣布將進行減產,以維持油價不致於跌落至每桶100美元以下。OPEC表示,由於油價下滑,顯示需求減少,因此修正其原油日產量目標,恢復到2007年9月的水準,即是2880萬桶,而這代表將減少52萬桶。
與此同時,國際能源總署向下修正對今明二年的全球原油需求預測,今年水準平均一日減少10萬桶,明年的也減少4萬桶,至一日89萬桶。
專家指出,市場原本預期OPEC不會公開宣布減產。而現在看來,OPEC顯然是希望藉由宣布減產向國際間展現其捍衛油價在100美元以上的決心。然而也有專家警告,此舉反而可能會引發油價出現新一波的跌勢,因為市場可能會測試OPEC捍衛油價的決心。

 

無油出口 印尼退出OPEC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10日在維也納部長級會議結束後發表聲明,宣布印尼已經正式退出該組織。
聲明指出,油國組織本次會議接受了印尼決定中止會籍的意願,並對此深表遺憾,但希望印尼在不久的將來能重新入會。

印尼於1961年加入油國組織,是該組織中產能最小的產油國,也是唯一的亞洲國家。印尼曾於5月底宣布,由於印尼已轉為石油淨進口國,打算退出油國組織。
印尼能源暨礦業部長普諾莫表示,一旦增加產能的目標達成,印尼回復石油淨出口國地位,屆時還是會重返油國組織。
由於油井老化、投資減少、政局動盪等因素,印尼原油日產量自1995年起節節下降,2003年已降至一百萬桶以下,並成為石油淨進口國。

 

委內瑞拉將與中國合建二座煉油廠

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在北京宣布與中國已達成協定,將雙邊投資基金規模倍增至120億美元,並同意在彼此境內聯合建造2座煉油廠。查維茲一直希望減少委內瑞拉對美國能源市場的長期依賴,減少石油輸美數量。恰巧中國能源市場需求巨大,兩國的需要有互補關係,合作關係因而更為緊密。
此外,查維茲認為該國石油藏量足夠開採200年,他預計2009年時增加對中國的石油出口,從每天30萬桶增至50萬桶,並在4年內達到 100萬桶的目標。

 

美眾院解禁 開放近海開採石油

美國眾議院24日批准一項政府支出法案,由於該法案中未包含延長近海鑽油禁令的條款,意味著這項維持了27年的禁令於本月底效期屆滿後將自動終止,未來將允許石油公司在美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線近海(外大陸礁層)鑽井開採石油。
聯邦眾議院25日以370票贊成、58票反對,通過這項總額達六千三百億美元的臨時性政府支出法案,但其中未包括延長近海石油開採禁令的條款。27日參院提出一項法案取消近海開採禁令。若新國會不恢復禁令,內務部將在2012年開始向石油公司頒發,可能位於曼多西諾與南加州的新開採租賃合約。

 

大陸下月恐續禁進口石油

石油交易商透露,中國大陸下個月可能連續第二個月暫停進口石油,以進一步消化國內庫存,並因應經濟成長放緩導致消費量下降的現實。

路透報導,大陸在8月北京奧運前積極採購柴油,國內庫存量極高,使得大陸兩大石油巨擘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從本月起就不再進口柴油,反而積極消化內部庫存。

不僅如此,隨著大陸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從去年同期的11.9%,降至今年的10.1%,國內石油消耗同樣受限,業者很難賣掉手中所有貨量。

由於國際原油價格偏高,大陸油品價格卻長期凍漲,導致大陸煉油廠的獲利空間一再被壓縮,因此希望中共官方提高油品零售價的說法,在業界一直存在。

但也有些業者認為,全球原油期貨價距離今年7月創下每桶接近150美元的歷史價格,目前差距已經達到30%左右,因此北京當局沒有必要提高油品零售價。

 

橡膠公會呼籲:進口關稅 應再降50%

為營造國內橡膠業有利的生產環境,台灣區橡膠公會建議政府應調降橡膠原物料的進口關稅,對於國內無產製產品的進口關稅,應降為零;另有產製產品的進口關稅,應再調降50%。
由於橡膠、輪胎業用的原物料價格飆漲,因而墊高業者的營運成本,進而壓縮台灣橡膠業者的獲利空間。尤其,橡膠製品所用的多數原物料,均是石油的副產品,在原物料價格飆漲數倍,甚至缺貨的情況下,該公會強烈要求政府應調降橡膠原物料的進口關稅。
貨物稅屬於特種銷售稅,世界各國仍針對奢侈品、高污染品,及有礙國民健康的物品,才課徵貨物稅,而橡膠輪胎是民生必需品,非奢移品,基於「一條牛不應剝兩層皮」考量,台灣橡膠業認為,政府應盡速取消課徵橡膠輪胎的貨物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