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市場掃描
2011-06-05
美國市場各品牌潤滑產品調漲
埃克森美孚5月11日宣布,自2011年6月16日起,美孚品牌潤滑油與潤滑脂即將漲價7%。一日後,Chevron也宣布,自2011年6月13日起,潤滑油丶潤滑脂將漲價6-10%不等。ConocoPhillips也公告將與Chevron同日調漲成品潤滑油價格7-8%。根據Chevron ConocoPhillips表示,此次漲價原因為持續上升的基礎油及添加劑成本壓力。Shell也於20日宣布調漲潤滑產品價格,最高可能達7%,自6月27日起實施。
全新美孚SHC全合成工業用齒輪油歐洲上市
Mobil SHC Gear系列,爲美孚之最新高效能全合成工業用齒輪油,近日於歐洲正式上市。此產品線的獨特配方能夠有效協助用戶提升生產力並且靠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延長換油期而節省成本。
美孚公司目前提供之其他頂級合成潤滑產品包括Mobilgear SHC以及 Mobil SHC XMP 系列齒輪油。根據美孚Mobil SHC系列全球品牌經理 Mike Hawkins表示,新的 Mobil SHC Gear利用Mobil SHC之最先進科技,並且由高級合成基礎油與獨家添加劑調配而成。依據Mobilgear SHC XMP 核心科技的實戰經驗,廣泛的研究以及與生產廠商配合測試,美孚進而推出Mobil SHC Gear。此產品能夠提升在極端環境操作之器材的表現,並且同時有顯著的節能效果。Hawkins並指出最新的 Mobil SHC Gear 系列產品在今年也將進入美國市場。此產線將陸續取代MobilgearSHC,成為美孚最高級的工業齒輪油系列。
Mobil SHC 潤滑系列能夠於各式工業齒輪應用下有效節省能源,另外,此系列的高度抗氧化性能,尤其在高溫環境操作下,使其換油期比一般礦物油長達六倍。Mobil SHC 齒輪系列更有極佳抗水性,加強抗微點侵蝕性能及優越的密封相容性,以及高度剪切穩定性。
伊拉克等待Shell天然氣合約簽訂
伊拉克國營企業South Gas Company(SGC)希望能夠盡快與Shell簽訂價值 120億美元的天然氣合約,以便盡速安裝空壓機,充分利用目前因開採石油而大量湧出之天然氣。目前因為缺乏搭配設施,天然氣只能採取當地燃燒消耗,而伊拉克卻長期飽受停電之苦。因此SGC在2008與Shell以及三菱簽訂初步合約開發天然氣資源。
目前伊拉克石油田主要由埃克森美孚、ENI、BP以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開採,但是依合約以上公司皆不需處理天然氣。依照尚未經伊拉克內閣同意的合約,經由Shell協助開發的天然氣資源將主要利用於發電與供應伊拉克國內需求,多餘資源則考慮外銷。合約簽訂後,伊拉克現有油田可能提供高達每日7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
巴士拉南方的油田目前每天湧出11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然而只有四成被利用。合約簽訂後因開採原油所湧出的天然氣帶來的利潤將被用來購買51%的合資股份。
BP同意支付2500萬美元解決阿拉斯加漏油案
英國石油公司2006年春季和夏季在阿拉斯加北坡發生輸油管道洩漏,為解決聯邦機構調查,該公司同意支付2,500萬美元罰金。
英國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北坡的輸油管道洩漏事件是近幾年來該公司所遭遇的若干環境和安全問題之一,使得該公司在美國倍受打擊。為了處理在阿拉斯加北坡的石油洩漏事件,英國石油公司已經開始著手補救,包括對普拉德霍灣(Prudhoe Bay)石油輸送管線的更換、加強對石油輸送管線的安全檢測,並且提高了管道系統的運作與維護。
OPEC維持油需預期不變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5月11日宣布,維持2011年石油需求增速預期不變,同時警告稱雖然全球石油市場目前看似供需平衡,但美國經濟的復甦及日本的需求存在不確定因素。
OPEC12國石油供應量占全球的35%,4月該集團日產量接近2900萬桶,較3月環比增7萬桶--增長的產量部分是為了抵消利比亞幾近停滯的石油出口。在最近的市場報告中,OPEC預計2011年全球石油需求日增140萬桶,比一個月的預期增加2萬桶。
OPEC表示,雖然中國經濟增長強於預期是對石油需求的支撐,但對美國經濟反彈持續性的擔憂及災後日本石油需求的影響,這些都使經濟方面充滿不確定性。僅管近月石油價格大幅波動,但OPEC認為價格上漲主要與市場投機相聯繫,與市場供需基本面無關。
聯合國報告呼籲亞太國家遏制糧食和石油價格續升
聯合國報告稱,亞太地區經濟體2011年將繼續充當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但需警惕下行風險,呼籲各國遏制糧食和石油價格續升帶來的威脅。
報告預測,亞太地區經濟在今年將增長7.3%,與去年8.8%的水平相比增速有所放緩。其中,中國、印度和印尼仍將是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其增長率將分別達到9.5%、8.7%和6.5%,與去年同期的數字相比也有所減弱。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發達經濟體復甦乏力、全球糧食和石油價格持續攀升以及大量游資湧入等新挑戰所造成的。
報告預測,如果不採取有效遏制措施,亞太地區的貧困人口將在現有1,900萬人的基礎上再新增4,200萬,總數將突破6,000萬。
報告建議,亞太國家政府可通過聯合國或二十國集團開展的國際合作,遏制糧食商品的金融投機、打擊囤積行為、借助關稅和稅收平抑食品價格,並通過建立區域糧食儲備來應對價格沖擊。
擔憂開發安全 冰島將密切關注北極石油開採潮
北極理事會5月12日在格陵蘭召開成員國部長級會議,冰島外長表示,出於對石油開發與生產過程安全及對冰島的影響的擔心,將密切關注北極石油開採熱潮。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正與其他提出開發北極資源的八個國家的部長級官員進行磋商。
美國方面將要求北極理事會成立北極石油洩漏事件響應工作組,而格陵蘭將提議成立國際石油洩漏基金。在英國石油公司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後,在制定有效措施方面,北極理事會承受了巨大壓力,將簽訂首個書面的國際性協議,其中將包括一項搜索與營救條約。
北極理事會成立於1996年,成員國為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俄羅斯、瑞典和美國,成員國部長級會議每年舉行兩次。
降低油價衝擊 中美洲推動綠能
中美洲地區官員5月24日表示,中美洲各國均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有能力推動乾淨能源並擺脫對石油衍生品的倚賴。
由瓜地馬拉政府和中美洲經濟統合銀行(CentralAmerican Economic Integration Bank)主辦的第一屆中美洲乾淨能源高峰會議,5月24日、25日在瓜京舉行,共有區域內500多位政府官員、國際組織代表、專家和學者應邀與會。
中美洲經濟統合銀行總經理瑞斯齊別士(NickRischbieth)在會中表示,在國際油價一再攀高的情勢下,必須推動再生能源。而中美洲各國必須考慮新的能源,來減少高油價對經濟的衝擊。
這位宏都拉斯籍的經濟學家指出,中美洲銀行將撥款1460萬美元資助中美洲的能源事業,而其中20%將用在再生能源計劃。過去50年來銀行投資在再生能源開發計劃和方案上的金額已達28億6960萬美元。
IEA下修全年原油需求
國際能源署(IEA)5月12日下修全球原油需求預測,理由是高油價已造成消費者的壓力,尤以北美衝擊最大。不過IEA也指出,石油供應問題將導致下半年供應吃緊,因此油價可能持續上漲。
美國汽油價格漲破每加侖4美元,勢必迫使開車族減少典型夏季高峰期的用油量,進而抑制今年北美汽油需求,是這次下修預估的主因。
IEA統計顯示,3月份全球原油的需求幾乎持平,為2009年夏季以來首見的零成長紀錄,這可能是受到復活節假期和日本地震影響所致。IEA認為,供應中斷將繼續推升油價上揚。IEA也連續第二個月警告,高油價會拖累全球脆弱的經濟復甦。
利比亞武裝衝突不斷,已使這個非洲最大石油庫存國暫停出口,今年來國際油價飆升19%。IEA統計,自利比亞2月初爆發衝突以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12個會員國每日已減產130萬桶石油,而且接下來到年底前,利比亞還是無法供應石油。
美政府批准殼牌墨西哥灣深海鑽探計劃
美國政府5月11日批准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 Plc)在墨西哥灣的五處深海油井進行鑽探作業。
這是自去年10月美國政府取消深海鑽探禁令以來第二個獲批准的墨西哥灣深海鑽探計劃。目前墨西哥灣至少還有6個深海鑽探計劃有待審批。
去年6月以來,美國政府已頒發了13個深海及52個淺水鑽探許可。殼牌獲批准的Appomattox勘探計劃包括距離路易斯安那州海岸72英哩、約7200英尺深處的五個油井。
美國海洋能源局發布一份新聞稿稱,殼牌的鑽探計劃不會對人類環境造成重大影響。不過環保組織此前表示,若美政府批准殼牌的鑽探計劃,他們將通過法律途徑試圖推翻政府的這一決定。
中國中石油進軍伊拉克油田不計代價
2010年獲得石油儲量豐富的伊拉克哈爾法亞油田開發權的中國中石油,和其他合作夥伴對這個油田的部分作業發出國際招標,以求提高石油產量。
哈爾法亞(Halfaya)油田位於伊拉克東南部。該油田含油面積239平方公里,勘明儲量41億桶,目前日產量為3100桶,綜合採出程度0.05%,基本處於未開發狀態。中石油和伊拉克米桑石油公司等合作夥伴組成的聯合體2010年1月競標成功,獲得這個油田的開發權,為期20年;並計劃於2011年底前將哈爾法亞油田的石油日產量從目前的3100桶提高到7萬桶。
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中國能源小組副主任範得維認為,油田開發利潤與巨額投資相比變得微不足道。根據協議,哈爾法亞油田開發的服務費回報每桶只有1.4美元,而中石油聯合體之前獲得的伊拉克魯邁拉油田的開發利潤每桶也不過2美元。
根據這份合約,儘管開發利潤很低,但中石油作為主要作業者,在生產服務合同執行過程中可以引入自己的工程建設和技術服務隊伍,提高整體現金流和效益。
中國中石油圖謀海外全產業鏈 進軍歐洲煉油領域
中石油圖謀海外全產業鏈,收購英力士旗下兩座煉油廠。專業人士稱,這有助於中石油全球產業鏈布局,但仍然要面對環保和法律方面的很多挑戰。
5月13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批准中石油以10.15億美元的作價收購英力士旗下格蘭杰莫斯煉油廠和拉瓦萊煉油廠股權的51%和49%。
中石油此次收購的煉油廠,分別位於英國的蘇格蘭和法國的拉瓦萊。格蘭杰莫斯煉油廠原油日加工能力為21萬桶,向蘇格蘭、英格蘭北部和愛爾蘭北部提供成品油;拉瓦萊煉油廠位於地中海沿岸原油貿易區,原油日加工能力也為21萬桶,可通過管道向法國、瑞士和德國南部提供成品油。
中俄聯合煉油廠將於下半年開工建設
據俄國媒體報導,中俄聯合煉油廠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所有建設工作將於2015年完成,投資總額約為50億美元。
中俄聯合煉油廠坐落於天津,該項目由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其中俄羅斯石油公司佔49%的股份,而中石油佔51%的股份。新建工廠年產能約為1300萬噸,俄羅斯方面將為煉油廠提供70%的原油,另外30%將來自國際市場。俄羅斯石油公司計劃從地處東西伯利亞地區的油田向煉油廠供油。
新建煉油廠的大部分產能將用於生產輕質石油產品。除了汽油燃料和液化天然氣外,煉油廠還將生產諸如芳香烴和聚丙烯之類的石化產品。
殼牌與中油簽約 提供台灣液化天然氣20年
英荷皇家殼牌集團5月16日發表聲明說,殼牌已經和台灣國營的中國石油公司簽署合約,將從2016年起,每年提供台灣200萬噸液化天然氣。
根據合約,皇家殼牌所屬的殼牌東方貿易公司(Shell Eastern Trading),將提供台灣液化天然氣,為期20年。
聲明說,這是殼牌和台灣中油第一份長期合約,將使得殼牌成為台灣液化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商。
綠能設備 台灣自己做
總統馬英九5月21日和國內綠能大廠座談時表示,台灣綠能設備多是向國外購買,國人可以嘗試自己做,就像是精密機械工業設備一樣,這方面國人是很強的。
馬總統指出,台灣綠能產業過去幾年來有高度成長,產值全球第二,僅次於中國大陸,產值從70億元增加到2000億元,成長20多倍,廠商也從16家增加到160家。
馬總統表示,人力需求是綠能產業面臨的問題,也是其他產業的共同問題,中國大陸知道台灣人才多,用盡辦法挖走人才,但台灣的限制較多,別的地方人才進不來,台灣失業人數下降,產業缺工卻嚴重,尤其是高級人才。
馬總統認為綠能設備可以自己做。總統表示,台中精密機械工業設備,以前多向德國、日本進口,現在自己做,當太陽光電廠商多,採購多,市場就會出來,台灣技術和德日有點差距,但台灣很強,很快就趕上來,由國內自己生產,較有效率。
買綠能車 免徵牌照稅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5月23日初審通過貨物稅條例及使用牌照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因應綠色環保,給予一定期間內購買油氣(LPG)雙燃料車或電動車,減徵貨物稅或免徵牌照稅優惠。
由於現行貨物稅條例已給予購買電動車輛三年內免徵貨物稅優惠,為鼓勵使用低污染車輛,使用牌照稅法第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授權地方政府得對完全以電能為動力的電動汽車免徵使用牌照稅,並報財政部備查。
優惠期限過後,電動汽車無法比照一般汽柴油車,以排氣量大小課徵使用牌照稅,修法後增訂以「其他動力」劃分等級,電動汽車將以車輛馬力作為課稅級距。
以電動汽車公制馬力(PS)為例,84.3到184.7間,年繳使用牌照稅7120元;電動機車公制馬力在12.2以下,免繳使用牌照稅;介於12.3到20.3,年繳800元;介於20.4到45.7,年繳1620元。
台北港汽車儲轉群聚 東立物流看好
國內景氣回溫,進出口車市逐漸看好,台北港近年發展汽車儲轉型成群。東立物流董事長洪辰冬5月6日樂觀表示,透過兩岸車型分工,我國各車款及其零組件因達量產規模成本降低,價格具備國際競爭力,終將擺脫長久以來仰賴政府保護之狀態,躍上國際舞台。
東立物流是台北港自由貿易港區事業,自民國94年取得營運許可,成為國內第一家港區業者,主要經營業務為整車進、出口物流及整併汽車零組件物流。
台北港分局表示,豐田、鈴木等日系大廠成品汽車自日本進口,原本每周大約四至五航次,日本震災影響,近期縮減為二、三航次,預估半年左右將回溫。目前處理全台灣65%的進口車,更有高達90%出口車輛,經整備後出口到中東、日本、澳洲、俄羅斯等地。
龍捲風毀愛車 保險:全賠
產險公會車險委員會決議,基於「有利被保險人」的條款認定,理賠因龍捲風受損的車輛,這也是台灣產險業有史以來,首度理賠因龍捲風造成的汽車車體毀損。
遭龍捲風吹翻的LEXUS休旅車車主表示,LEXUS已通知他,保險公司會全數理賠。其投保的泰安產險表示,以受損汽車所投保的乙式車體損失險保額為上限,但實際賠償金額,須待汽車修護廠及理賠員共同勘定損失情況而定。
由於甲、乙式車體損失險契約條款強調,契約載明「不保的事項」才不賠,但契約中沒說龍捲風不保,因此要賠。產險業者表示,此次風災只理賠有投保甲式或乙式車體險的車主,若車主投保的是丙式車體險(僅保障車碰車毀損)就不賠。
至於未來龍捲風造成的汽車損失,是否明確列入理賠或除外?產險公會強調,將召集業界開會討論,業者認為,比較可能的做法是列入「汽車颱風洪水附加險」中的一項新保障,預估保費應不會有太大變動。
10年千人 裕隆培育人才
裕隆集團汽車事業版圖擴張迅速,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感嘆「人不夠用」,計劃推動國內人才紮根行動,將擴大與國內大專技職院校合作培育相關人才,迎合自創品牌納智捷未來10年推10款新車的需求。
裕隆集團旗下汽車設計研發中心-華創車電,為培訓汽車技能專業人才,5月23日由華創總經理劉一震代表,將一批納智捷汽車的引擎總成、鈑金零件等,致贈予南強工商,開啟納智捷與校園合作培訓人才的首例。
事實上,今年整個裕隆集團的徵才人數高達1,200人之多,居汽車業界之冠。尤其因應近兩年裕隆大陸事業的快速開展,將整合集團汽車事業的裕隆經管公司,研擬啟動一系列人才培訓計畫,朝10年千人的目標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