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樞學堂-獨立廠店就戰鬥位置 舊車換新車補助並非衰退元凶 ( 一 )
2020-08-05
為期 5 年的舊車換新車補助 5 萬元政策,已逐漸接近尾聲,此政策是否會延長,則引起獨立車廠高度關切,擔心疲弱的業績再遭重挫。台灣省汽車修理同業公會聯合會與其他相關公會的諸多好友,為替獨立車廠發聲及爭取會員權益,於 7 月 3 日假立法院召開「貨物稅第 12 條之 5 公聽會」,立法委員羅致政親自與會,我知道公會新進們事前不僅廣泛蒐集資訊,並集思廣益積極向政府倡議,此種以會員權益為己任的胸懷及熱忱,著實令人感佩,更值得廣大會員喝采!
舊車換新車補助政策究竟何去何從,本文不加揣測,若一旦延長,獨立車廠勢必無法苟同,但理性看待與加速因應則屬明智。事實上,補助政策之前三年 (2016 年 –2018年 ) 影響最為嚴峻,當時新車保固期普遍為三年,自 2019 年起即已產生保修新循環 (2016年新車逐漸過保 ),而過保車輛就有機會成為獨立車廠與材料供應商的新血輪,坦白說衝擊與殺傷力自此已大為減輕。
筆者深刻了解獨立車廠業友們的焦急甚至不滿,但知識良心還是必須老實說,當地球持續發燒、極端氣候加劇、空污威脅日甚、碳中和成為顯學,環保早已迫在眉睫。數據顯示,此補助政策施行前 4 年與施行後4 年之新車銷售量,已出現明顯差異,我國2012 年至 2015 年共賣出 1,588,934 輛新車,2016 年至 2019 年則掛牌 1,759,132 輛,兩階段比較成長 170,198 輛,即平均每年增加42,550 台。我們於看見補助政策的損失,是否也該承認過保車輛之業績挹注?
2016–2018 年的重擊已經過去,即便今年初 COVID-19 在國內風聲鶴唳,重創不少服務產業,但業績不墜的獨立車廠依然多所存在,他們是怎樣通過三年的政策重擊與疫情肆虐,如何在品牌車廠體質精進中還能屹立不搖,我的理解是絕非僥倖,大家遭遇相同的產業環境,但業績興衰卻南轅北轍。我們可以期待政策改變,但很難左右;我們已走過最艱辛的車源驟減逆境,就該喚回曾經
有過的勇氣與鬥志,舊車換新車補助政策,已非業績低落的元兇。
比起補助政策,筆者更憂心 C.A.S.E. 之生態巨變,而表面依舊風平浪靜的此刻,正是打造競爭力之黃金時刻,應該緊張不必慌張,應該認清不能盲幹,應該盤點缺失不再蹉跎,應該理性不容誤信暖言。如果繼續墨守成規,業績不可能成長;如果能夠勇於求是,狹窄未來必有一片天,多位筆者敬重的公會前理事長詢及,獨立車廠對未來該如何因應,我共提出 16 點中肯建議,除樂於接受公評,也盼對業友們有些微裨益。
一、改善廠域環境
全國各地的獨立廠店,已經斑駁的過時店招林立,不開燈之昏暗廠區充斥,影響周遭環境的社會詬病、髒亂堆砌之老壞設備或零組件等,都成為汽修產業被低估的負面評價,並連帶損及諸多銳意經營之好廠店。影響保修廠生意的原因相當複雜,廠域環境應是最直接的印象與觀瞻,不但影響生意上不上門,客戶素質及收費標準也會造成衝擊。廠店大小不是平均生產力的關鍵,但廠域環境常是產值效率及新增車源之分水嶺。
筆者常建議業友們走訪品牌車廠,去親身體驗「乾淨、整齊、明亮」之具體表現,去觀摩機具設備與硬體設施的進步,去看看顧問服務及接待應對之細膩程度,去了解收費標準和保修商機的行情趨勢,或許條件上無可比擬,但市場風向卻無二致。貓狗都是寵物,但不適合在廠區或店域裡活動;桌椅擺設必要,家用型沙發茶几卻不合時宜,這些乍看的確是小事,不過已成落伍表徵,而改善廠域環境除應與時俱進,維持更是基本功。
二、提升服務水準
直接的叫體驗,間接的是感受,兩者合體即為服務。汽車價值動輒數十萬上百萬,保修費用平均數千元起跳,獨立車廠卻往往連杯飲料也缺,更別遑論冰淇淋、手工餅乾免費供應;或許我們沒有堂皇華麗的客休室,但有一套乾淨几椅總不能省,這些都是等待升級的基本服務。許多業友認為獨立車廠無此必要,那是輕忽了顧客心聲;也有的會說這些將增加營運費用,卻忘了過度簡約就是犧牲商機,不該省的費用一旦砍了便可能失去前景。
接車問診、接待應對、追加報價、交車說明、修後服務、滿意調查、待修建議、活動通知、修前服務、預約作業,正是提升服務水準的 10 大要項,其中追加報價、交車說明、預約作業則是獨立車廠最須加把勁長期缺失。未經車主同意即保修、未提供消費者結帳單、預約車按時間進廠還要久等、定期保養檢查不確實、交車時間不準時且未預先通知、結帳金額遠高於報價金額、無償服務項目卻未處理等,都是服務大減分的禍首。
三、適度調漲工收
迷信漲價會嚇跑車主的獨立車廠其實不少,他們卻常說萬物都漲只有所得沒增加,而更遺憾的是生意不好就殺價一拚。筆者曾詳細推算過,在最起碼的薪資、福利與遵法等前提下,技師每一小時的人工成本為406.9 元,但每小時標準工資不到 400 元之廠店卻比比皆是,形同十足的賠本生意,也忘了將本求利的基本法則。
工資收入向來有短收、漏收、怕收三大缺失,導致工資收入不足以支付薪水的現象,此刻若還不調漲,虧損當會持續擴大。筆者曾輔導或鼓勵獨立廠店適度調漲工資收入,向來沒有逐客的失敗案例。目前品牌車廠的標準工資,豪華品牌近 2,000 元 / 小時上下,中高級車千元左右大有人在,國民車款極少有 600元以下,謹提供業友們參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