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開車也要環保—felix談車

2006-01-05

要開車也要環保  


愛車,愛駕駛的人就如同對婚姻充滿幻想的人一般,總是在許多現實面上不願多做深思,恐怕打破了自己的美夢。有哪一個車迷不曾幻想自己駕駛著名貴的跑車,在法國南部美麗的田野小路,或義大利北部白雪點綴的山路上奔馳呢?但是又有多少車迷會在做這種美夢的同時,也為自然環境的保護煩惱呢?

啊,是的,同時身為車迷卻又在意環保,這類型的人似乎是瀕臨絕種的動物了。又或者是從來根本就不存在過這種神話中的野獸呢?是否身為車迷的定義與環保意識是格格不入的呢?我相信不是的,因為我自己就是這種特殊人種。因此我也知道,這絕對是一種矛盾的,不愉快的身份。
全球溫室效應的現象已經有了份量相當重的科學證明,並非如美國聯邦政府的 「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等等云云之詞。所謂的溫室效應指的是人類所產生的廢氣,以二氧化碳為主,飄散在大氣層,阻礙了地球溫度的發散,造成了氣候變化。這情形就好比地球穿了一件厚厚的夾克,熱量都被夾克吸收保存,造成溫度上升。而二氧化碳越多,這件夾克就越厚。

環境保護人士多年來不斷的要求世界各地政府正視此問題,並實施嚴格的防止惡化對策。保護自然環境當然是人類社會的一大要題,但是這些環保人士經常會讓一般人感覺太過於偏激,熱過頭了而不切實際。他們的矛頭時常指向私人汽車的污染問題,尤其讓車迷感覺受到威脅。事實上由汽車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並不是人類行為中產生廢氣最多的一項,也不是造成環境污染最嚴重的一項。既然美國每年排放全球溫室廢氣約四分之一的量,為全世界最大溫室廢氣的製造國,那我們就拿美國的數據來看看吧。

以美國而言,在2002年的總溫室廢氣中,約有百分之二十七是由交通所產生的,而其中包括了船隻、飛機、大眾交通、商業與私人用汽車與卡車等項目,但不包括國際船隻與國際飛機航線所排放的量。比照與美國相鄰,並且社會與商業結構與美國環環相扣的加拿大,同樣是由交通佔約百分之二十七的總溫室廢氣量。但是與美國類似,最大的廢氣來源還是來自於工業行為,尤其是原油的挖掘與提煉,和大量生產的鋼鐵業、水泥、化工、鋁合金,與電力製造業等等。這些工業行為佔了總廢氣量約百分之三十八,遠遠領先綜合各式各樣交通工具的總廢氣量。更嚴重的是這些工業所排放的廢氣對環境污染的影響力不只於二氧化碳增加溫室效應,更在於它們所散佈的微粒份子 (particulate particles) 將會造成人體呼吸器官的疾病;加上鋼鐵,重金屬和化工業所無可避免的酸的排放,以硝酸鹽 (nitrate) 與硫酸鹽 (sulfate) 為主的工業污染,往往造成酸雨的形成,威脅湖泊、河川、森林生態環境、污染水源,更腐蝕一般民生與商業用的大眾建設。

這當然不是在為汽車交通找藉口,但是私人汽車由於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的熟悉度高,而常常被環保人士用來作攻擊對象則是不公平也不正確的。再進一步分析2002年的資料,二氧化碳約佔美國溫室廢氣總量的百分之八十三,而其中的百分之三十一是由交通與運輸所產生的。在這一部份,有百分之七十九是由使用高速公路的交通與運輸車輛所產生,包括大小形卡車,大小型公車,與大小型私人車。



我們再仔細想想此一問題的關鍵與解決辦法。拿美國加州最有名也最繁忙的一條南北主要幹道,I-15高速公路來說。即使是在非巔峰時段,這條公路也是流量極大,相當繁忙的路線。而一接近巔峰時段,進出加州各大城市的汽車與卡車則使這條公路呈現幾乎癱瘓的狀態。記得有一些交通研究曾報導過讓人匪夷所思的數據,統計加州人上下班需要浪費多少個小時只是坐在車上,卡在車陣中。車子往往以不到時速五英里的速度緩慢爬行,而且經常是停在動彈不得的狀況下好幾分鐘,才得以前進個幾公尺。相信台灣的駕駛人對這樣的情況一點也不陌生。但在這樣塞車的情況下,所有的汽車卻還是發動著引擎在運轉,白白的排放廢氣。也就是說,在高速公路上排放的二氧化碳雖佔了百分之七十九,但是有相當可觀的一部份是在交通巔峰期毫無意義的情況下所產生。

既然如此,為何不多加使用大眾運輸呢?我們再進一步分析原因。汽車排放二氧化碳與其他廢氣的因素有三:一是汽車科技與設計,二是燃油的成份,三則是所謂的VMT – Vehicle Miles Traveled – 汽車行駛公里數。

在汽車科技方面,新一代的油電混合車,或者是如GM與賓士的Displacement On Demand科技,甚至是近年來的柴油小型車,都用上了很有效的節省能源的科技。汽車公司是否能夠將這些新科技大量廉價普及於它們的設計中,則得看市場的需求與產量。

在燃油方面,歐洲則是在兩方面領先世界。首先是歐洲的柴油規格要求嚴格,特別是它硫的含量很低,降低硫化物的排放,減少酸雨的污染。在這方面,美國一直要到2010年才會跟上歐洲的腳步。再者,歐洲的汽油稅非常的高,尤其以英國居世界之冠。在2001年時,英國的汽油稅已漲到每公升五十便士,相較於美國荒謬的每公升約七便士,差距之大可見一般。只要汽車一發動,就會對周遭的人為環境與自然環境造成或多或少的損害,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實。因此,駕駛人應為他所產生的污染做出相對的經濟補償,這是無可厚非的事,也是增收汽油稅的原因之一。但是要如何精準、公平的評估每一部汽車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污染,以及如何評估環境污染與溫室效應的相關性,與其相對應承擔的經濟成本則是非常有爭議性的問題。根據初步粗略的估計,汽油稅約在每公升十五到二十五便士之間應該是合理的。總而言之,美國的汽油稅顯然是太低,而英國的汽油稅則又太高了。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汽油稅是低如美國或高如英國,都似乎無助於鼓勵一般駕駛人放棄汽車,利用大眾交通工具。倫敦、紐約、洛杉磯的塞車照常天天上演,而且越演越烈。這就把話題帶到最後一點──VMT,也是為何大眾運輸並沒有大量取代私人交通工具的原因。汽車行駛公里數(VMT)自從1960年代到今日已經倍增了,這意味著人們不僅買更多車,每一部車還行駛更多的里程。這個現象的原因很複雜,但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由於現代巨型都市 (mega city) 的誕生。許多在都市裡有工作的人都必須居住在市郊地帶 (suburban),而為了要工作只好每天駕駛自己的汽車進入市中心。環繞著市中心的各個主要幹道,如加州的I-15,在巔峰時間都會出現水洩不通的車陣,這種情況也就是因此而無法避免。大眾運輸工具在許多城市裡都只有在市中心附近巡繞,並不會達到市郊,而即使有市郊的路線也往往極為不方便。因此,大部份的駕駛人寧可選擇有「行」的自由,就算是很慢的「行」也好。

環保人士時常宣導勿駕駛汽車或勿購買汽車的觀念,實際上,很明顯的環境污染與溫室效應問題主要原因不出在汽車上,而是出自於城市及道路的長遠規劃,以及政府須立法來鼓勵新科技的普及。在一個民主的社會,所有人都有行動自由的權力,沒有人可以要求我該買那一種車或指定我駕駛的時間或地點。要大眾不買車或不開車是不切實際的訴求。也有一種意見批評一個人不應該擁有超過一部車。這種說法就好像要求女人不應該擁有超過一雙鞋一樣。鞋子的量產製造也是對環境造成相當嚴重污染的一環,尤其是製造橡膠與化學染料的步驟。但這種批評的錯誤在於一個人買超過一部車或一雙鞋的重點不在於他需不需要,而是在於他有自由消費的權力與購買的能力。

相對的,許多汽車媒體人士因為本身都是車迷,而經常覺得被環保訴求威脅,因此對這些環保的科學與理論,不管正不正確,一概持鄙視的看法。這當然也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態度。在政策方面,適當的增收汽油稅等於要求駕駛人為每一公里行駛所造成的環境影響付出相對的經濟補償,這是很合理的要求。尤其是愛駕駛SUV或跑車的人,我們既然有權選擇自己愛開什麼樣的車,那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一味的反對環保法規只是不願意面對現實而已。如本文一開頭所述,每一個喜愛駕駛的人無不夢想能在人車稀少的濱海公路,美麗的田園小路,或是壯觀的延綿山路上駕著自己的愛車奔馳。但若是不好好的保護環境,正視污染的問題,哪裡還會有實現這種美夢的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