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市場掃描

2021-05-05

中油防斷氣 擬避開南海

台灣逾百分之九十九的天然氣進口,蘇伊士運河長賜號擱淺事件一度讓外界擔憂影響我國天然氣船運,其實,台灣沒有任何一條天然氣運輸航線經過蘇伊士,但卻有5個進口航線途經潛藏戰事危機的「南海」。據了解,為了減少未來「斷氣」風險,中油已準備「避開南海」的彈性路線,改穿過或繞過菲律賓群島,會多出一至兩天航程。

同時,今年起台對美將大幅提高天然氣採購量,明年預估占總進口量百分之十三至十四,由於「海途遙遠」,需要28天,未來可能選擇能減少一半航程的美西出發。

遠洋商船船長陳偉豪評估,避開南海的路線中,最有可能的就是由穿過或繞過菲律賓群島,從鵝鑾鼻進入台灣領海、經高雄到永安港或台中港,以從卡達、馬來西亞、印尼等出發的天然氣航線來說,會多出1~2天航程。

 

商用車博覽會,續航力 300 公里氫燃料卡車成最大亮點!

    在 2018年就舉辦首屆的「商業車博覽會」,去年2020因為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停辦,今年再次舉辦,4月15日在台中國際展覽館舉辦,首度在台灣展出的氫燃料商用概念車,還有首次台灣自製的自動駕駛公車在現場展出,車聯網的營運應用,也是這次的焦點之一。

    主辦單位表示,新能源商用車在國外蓬勃發展,台灣戴姆勒商車在這次展覽中,帶來首款氫燃料概念車Vision F-Cell 的eCanter,擁有129kW的最大馬力,續航力可達300公里。繼2019年東京車展後,首次在海外展出的車款,未來當氫燃料電池成本降低的情況下,有望成為未來卡車的主流動力。

 

長榮看好塞港推升運價 美國線長約漲幅高

   長榮海運表示,今年展望樂觀,不過後續原油、運價走勢仍攸關獲利,對於變數審慎因應,另外,長榮已經與客戶陸續更換長約,美國線漲幅相當大,但不願透露漲幅。長榮旗下共有197艘船,運能排名全球第7,尚有62艘新船待交付。

    長榮4月1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謝惠全指出,長榮今年前2月營收已上衝580億元,年增率高達95.35%,幾乎成長快1倍。每TEU平均運價至1,800美元,平均油價每噸約367美元,雖然油價持續攀升,不過長榮超過一半的船隻已裝載脫硫塔,可使用含硫量較高的燃油,能降低燃油成本;燃油占整體成本約15%。陽明先前透露,已陸續更換長約,美國長約運價漲逾1,000美元。

 

台廠首家 東元將生產離岸風電發電機

    東元電機傳出再奪離岸風電產業在地化商機,已與國內外幾家離岸風電開發商及國際知名永磁風力發電機製造大廠,共同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將承製風力發電機的定轉子原型機,同時,還將與協議夥伴們共同爭取承製台灣2025年之後所需求的風力發電機原型機。這是國內第一家業者正式跨入離岸風電發電機的生產,也使離岸風電供應鏈生根台灣再向前邁進一大步。

    東元表示,發電機是風機系統的核心,承製離岸風電發電機,除了發電容量加大之外,還有三大挑戰,一是考量海上風場維護保養不易,產品可靠度要求高;其次,風機掛在50多層樓高的位置,必須提高發電機的功率密度,因此體積要小、重量要減輕;第三,為適應台灣氣候環境,散熱能力也是重點。

 

跨足電動車市場 台泥收購法國儲能廠

    全球產業掀起綠色革命,「減碳」成為王道。就連水泥雙雄之一的台泥,都要轉型成綠色企業,走向新能源及循環再生產業!台泥更宣布要斥資台幣44.7億元,收購位在義大利的、法國上市儲能公司(Engie EPS)的60.48%股權,成為最大股東,跨入電動車市場!其實有不少台灣大廠,像是鴻海、東元等等,都先後強攻電動車領域,因為這真的是未來的趨勢。

    外型新潮,減碳環保的電動車,產業發展步入戰國時代,台經院研究員高仁山說:「電動車生產的這樣子的產業,大概有6千億美金的市場,而電池大概有1千億美金的市場,台泥原本這樣傳統產業,是不是在電動車產業它也可以扮演一席之地,那如果說它可以供應這樣子的循環材料的話,那也是非常難能可貴。」

 

殼牌、英國石油 營運回神

殼牌(Royal Dutch Shell47日表示,旗下開採石油的部門可望在今年第1季轉盈,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見;英國石油(BP)也說,受惠於第1季業績表現「非常強勁」,該公司的債務減少得比預期快,顯示能源業正在復甦。

儘管殼牌的天然氣、煉油和化學品等事業去年仍有獲利,但受疫情衝擊,能源價格暴跌,導致其開採石油的核心事業虧損連連。如今,殼牌上游事業轉虧為盈,可能是這個產業開始復甦的信號。

另一家能源巨擘BP也宣布,已達成將淨債務降低至350億美元的目標;先前則是預估,要到今年第4季和明年第1季之間,才能達標。

BP執行長盧尼指出:「由於處分資產所獲得的款項來得比預期早,加上第1季表現非常強勁,才有這樣的成果。」並表示有如此佳績是拜貿易、油價上漲,及恢復營運活動所賜。

 

全美首家!綠能夯 石油巨頭雪佛龍投資離岸風電

近日,美國能源大廠雪佛龍(Chevron)與挪威工業集團Moreld AS簽署協議,共同資助科技公司Ocergy開發離岸風電技術,成為首家跨足投資離岸風電的美國石油巨頭,顯示綠能已是不容忽視的大勢。

Ocergy表示,這筆創投資金有助於該公司大幅提升技術實力,擁有更高的潛力搶下全球百萬瓩(GW)級的商業風電工程訂單。

雪佛龍是美國第一家投資離岸風電的石油巨頭。相較之下,離岸風電早已受到許多歐洲石油巨頭矚目,包括荷蘭皇家殼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與挪威石油公司Equinor合作在英國東北海岸建造Dogger Bank風場,據稱為全球最大的離岸風電場,總發電量達2,400千瓩(MW)。

 

殼牌預計2040年前油氣儲量降至3%

殼牌在其能源轉型戰略中表示,預計到2030年,其現有已探明油氣儲量的75%2040年後僅為3%左右。

在討論能源轉型中擱淺資產的風險時,殼牌表示每年都會在不同的情景下測試其油氣投資組合,包括長期的低油價,並交叉參考盈虧平衡價格的資產,以評估在低油氣價格的情況下,這些資產是否仍然可行。

截至20201231日,殼牌公司估計,到2030年,其已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即2P)的70%左右將被開採出來,2040年後只有5%。近年來,殼牌已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不斷下降,儲量壽命縮短至8年以下。殼牌公司的年報顯示,2020年,殼牌公司的探明儲量減少了19.72億桶油當量(BOE),至20201231日的91.24億桶油當量。這是僅僅7年生產的儲量,低於大多數同行。

 

全球原油過剩庫存正快速下降 花旗:將推高國際油價至74美元

據報導,疫情期間積累的大量原油庫存,如今已經所剩無幾,這拯救了石油生產商,但可能成為消費者的煩惱,並促使通膨上升。

花旗集團大宗商品研究主管Ed Morse表示,經合組織(OECD)的商業原油庫存已經回落到5年平均水準,剩餘的庫存幾乎全部集中在中國,中國已經建立了永久性的石油儲備。在美國,庫存已不再是問題,實際上已經消耗完畢。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表示,2月底原油和成品油的總庫存降至12.8億桶,為疫情爆發以來的新低,之後一直維持在這一水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海上油輪上的石油庫存也在減少。去年由於岸上儲油設施稀缺,油輪成了臨時倉庫,但如今油輪上的石油庫存已大幅下降。

在原油重新平衡進行過程中,花旗集團預測,隨著需求的進一步回升,下半年全球庫存將以每天220萬桶的速度下降,推動布蘭特原油價格升至每桶74美元甚至更高的價格。

 

基礎油「暴漲&缺貨」,潤滑油行業或迎快速跟漲?

    基礎油又漲價了!在此前3次上調試探後,4月基礎油價格迎來大幅上調,預計國內潤滑油脂行業基礎油價格漲幅約在200~300元每噸,價格再創新高。更重要的是,從國際市場傳來的資訊顯示,未來一個月,價格上漲趨勢不變。目前進口基礎油價格相比第三季度,漲幅高達每噸1,200元,如果等比換算,常規大桶汽柴機油(170公斤規格)會有200~300元價格上漲空間,而對於常規4L包裝汽柴機油而言,漲幅估計在10~20元左右。

    「漲價還是其次,現在根本提不到貨,煉廠都說無貨。」許多渠道商紛紛抱怨,不僅價格浮動,現在渠道內基礎油供應也進一步趨緊,一些高度依賴外購基礎油的小型潤滑油品牌,面對當下的漲幅,已經壓力山大,無米下鍋,更是危及品牌生存。

    那麼,國際基礎油未來能否企穩回落,供應能否恢復,成為了業界人士關心的首要問題。不過,很多專業分析機構發布內容顯示,這一輪漲價、缺貨行情,還將延續較長時間

 

IEA:今年全球能源需求估年增4.6%、碳排放量增4.8%

據報導,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4月20日發布《2021年全球能源》報告,預計今年全球能源需求將增長4.6%,全球與能源相關的碳排放量將增加4.8%。

整體來看,今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預計較去年增加540萬桶、年增6%;在電力行業的帶動下,全球煤炭需求量今年預計將強勁反彈、年增4.5%;受亞洲和中東市場推動等因素影響,全球天然氣需求也將相較去年上升3.2%。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年增8%以上、預計達到8,300太瓦時(TWh),太陽能發電和風能發電將占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的三分之二。今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預計約占全球的一半,其次是美國、歐盟和印度。

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今年隨著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需求激增及經濟回暖,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前一年將增加逾15億噸、增幅4.8%,接近2018年至2019年的峰值。

 

美國汽車銷售Q1年增11% 晶片短缺影響料後續浮現

美國汽車買氣開年表現強勁,第1季整體銷售較去年同期勁增逾11%,但晶片短缺衝擊預料陸續浮現,可能拖累這股成長動能。

汽車銷售的良好表現,一部分是因為去年疫情爆發、防疫封鎖措施實施後,市場需求於去年3月底急凍。

根據汽車數據公司Motor Intelligence,今年1月和2月的汽車銷售分別仍比去年同期減少3.3%和13%,但從各大車廠3月業績兩位數的亮麗增幅推算,3月汽車銷售將彈升。

不過晶片荒的衝擊將在後續陸續浮現。福特3月31日表示美國多個工廠4月起停產,包括兩個主要的皮卡工廠。此外,生產Jeep和克萊斯勒的Stellantis表示,由於零組件短缺、西岸港口擁塞,五座北美工廠在4月中旬之前都將暫停生產。

 

讓汽油車和電動車一樣乾淨,保時捷開發的合成燃料e-Fuel展開賽道測試

為了解決暖化與氣候變遷,全球各地方政府陸續針對汽車製造廠制訂極其嚴苛的排放和油耗法規,也迫使車廠必須加速研發電動車,保時捷(PORSCHE)除了率先推出新世代電動跑車Taycan,保時捷也同時尋求其他的替代方案,最有機會成功的將大幅減少排放,並且號稱和電動車一樣潔淨的合成燃料e-Fuel,先前我們曾經報導過保時捷和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合作開發這種新燃料,如今這種燃料正展開如火如荼的賽道測試,即日起參加保時捷美孚一號超級杯賽車(2022 Porsche Mobil 1 Supercup)的車手和他們的車輛,將會使用這種可再生的e-Fuel

保時捷研發執行董事會成員Michael Steiner表示,我們的車輛電動化是我們的首要任務。然而eFuels 是我們動力總成戰略的一個很好的補充方案。它們可讓我們的客戶能夠駕駛配備傳統內燃機的車块款,以及溫室氣體排放量顯著降低的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款。我們與埃克森美孚的合作,使我們能夠在賽道極苛刻的條件下,測試合成燃料。

 

國際車廠大步轉型 迎戰特斯拉

國際間對汽車油耗、廢氣排放法規日益嚴苛,帶動電動車浪潮狂襲,各大國際傳統車廠已加速開發電動車,期超車特斯拉(Tesla)電動車。

BMW執行長Oliver Zipse表示,BMW的目標要在兩年內讓100萬輛BMW的電動車上路,預計2030年電動車占銷售比重將達至少50%,旗下MINI品牌將在2030年實現全電動化。

賓士(Mercedes-Benz)首款純電動休旅車EQC前年開始量產,國際富豪汽車(VOLVO)也已積極轉入新能源車市場,所有車款都推出PHEV插電式油電車,目標要在2025年賣出100萬輛純電動車款。

    在歐洲車廠積極轉進電動車市場下,被稱為Hybrid油電混合車之王的日系車廠豐田(TOYOTA)汽車也被趕著跨入純電動車市場,預計2025年時,旗下所有車款都將配置電能動力。福特汽車今年初並宣佈計劃在2025年底前投入220億美元發展電動車,展現跨入電動車的決心。

 

BMW:2025年純電動車將占其中國市場銷量25%

據報導,德國寶馬汽車(BMW)中國業務負責人高樂(Jochen Goller)4月19日於上海車展表示,計劃到2025年純電動車將占公司在中國市場銷量的四分之一,而2020年該比重約4%;預計到2023年,寶馬汽車將提供12款電動車在中國市場出售。

高樂指出,與中國長城汽車合資工廠的建設順利進行中,主要結構預計會在2021年內完成,2023年開始為中國和全球市場生產兩款Mini電動車。高樂並強調,公司仍對中國汽車市場的長期前景感到樂觀,隨著富裕的中產階級增加,看好中國汽車市場將持續繁榮。

 

對抗Apple Car、鴻海!日媒:豐田力拼降低EV成本

日本汽車大廠豐田汽車(Toyota)在上海車展上公開電動車(EV)新品牌「bZ」、首款車款「bZ4X」預計在2022年開賣。而據日媒指出,豐田力拼藉由降低EV成本,對抗傳出有意進軍EV市場的蘋果(Apple)「Apple Car」、鴻海等異業競爭對手。

據報導,豐田將和SUBARU等出資企業合作、藉由將關鍵零件共用化來降低EV成本,藉此對抗「Apple Car」、鴻海等異業競爭對手。豐田幹部表示,「第一步是和出資對象的車廠進行合作、確保EV的產量規模。之後藉由共同採購關鍵零件、抑制成本」。

LG、Magna於2020年12月設立合資公司LG Magna e-Powertrain(以下簡稱LG Magna),而據悉蘋果正和LG Magna就契約內容的細節進行協商,而一旦雙方簽訂契約,預估「Apple Car」試作車(原型車、prototype)將在2024年前半公開。

 

車廠庫存拉高 零件業利多

    車市旺,缺車、缺晶片、缺料衝擊,美系、日系等各大車廠將調整供應鏈配置與提高庫存,國內車用零組件中,包括大億、東陽等台廠均可望受惠,影響台廠車用產業規模逾2,000億元。

    311大地震後,日系車廠供應鏈配置與庫存配置,進行重新調整,而成功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缺車衝擊。不過,歐美車廠全球分工的風險卻持續升高,在面對物流卡關、單一供應廠不確定因素太高之下,面臨考驗。

    據悉,零組件大廠東陽就在311之後,接獲不少來自日本車廠的訂單,大億銷售日本車廠的模具數量也持續增加,成為日系車廠分散供應來源的受惠者。

 

油轉電 中國中石化宣佈:在5,000座加油站建換電站

中國最大石油公司中國石化宣佈,將在中石化的加油站逐步導入「換電」,計畫近五年改建混合站不少於5,000座。這意味中國石化進軍充換電市場,是傳統石化加油站率先啟動低碳轉型。

據報導,中國石化董事長張玉卓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在中石化的加油站導入換電,至少改建5,000座。「電池要標準化,汽車的底盤也標準化,加油站的換電是所有品牌和規格的電動汽車都可以換。」

目前中國石化在全中國有3萬多座加油站,其中部分的換電網站將和新能源汽車企業蔚來汽車統籌佈局。

報導表示,目前新能源電車的充電模式以居民自有充電樁的分散式補電為主。中石化換電站則是以快充和換電模式為主的集中式補電,基本上3分鐘就可完成快充或換電。

 

2030年中國海南不再銷售燃油汽車

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412日表示,海南省謀劃了一批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標誌性專案,重新做了能源發展規劃,爭取到2030年,清潔能源裝機比重要達到85%左右,到2030年不再銷售傳統的燃油汽車,推廣清潔能源汽車。

沈曉明提到,在全島「禁塑」工作在全島範圍內逐步推進,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築,裝配式建築的總量三年連續翻番。

沈曉明認為,堅決做到生態環境只能變好、不能變差,海南有兩個重要的理念:首先,「三個環境」一起抓,即生態環境和政策環境、營商環境一起抓,使之成為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支撐。其次,在自貿港建設發展過程當中,其他任何問題都應該為生態環境讓路。

沈曉明指出,其他發展過程當中的一些問題,如果和生態環境保護相衝突,那優先考慮生態環境保護。絕不以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來謀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