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市場掃描

2023-12-06

中油煉製、探採研究所 
雙獲第5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銅級獎

環境部11月21日舉辦第5屆國家企業環保獎頒獎典禮,台灣中油公司煉製研究所致力發展前瞻新產品及新綠色技術研發,探採研究所積極投入地熱開發、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技術(CCUS)等研究領域,分別獲頒銅級獎,並於頒獎後至總統府晉見總統蔡英文。

台灣中油表示,台灣中油一向以推動環保永續為企業社會責任,未來仍將持續投入人力與資源,將環保與永續概念融入營運,致力環境保護及節能減碳工作,為環保永續的未來盡一份心力,留給下一代美好的環境。

中油大虧 
爭明年廢亞鄰最低價

11月20日汽油調低0.1元,是2個月來油價第9降,即使面對以哈衝突,這段時間也沒漲過。這讓油商龍頭中油苦不堪言,最新汽柴油銷售淨損120 億,油賣越多虧越多。中油已跟經濟部爭取廢除「亞鄰最低價」,盼能在明年俄烏戰事和緩或油價走跌時,拿掉此一緊箍咒。

國內油價有兩道緩漲機制,其一是「平穩措施」,當95無鉛零售價超過30元、32.5元、35元時,當次漲幅分別少漲25%、50%、75%。其二就是「亞鄰最低價」,政府找了日、韓、香港、新加坡4個鄰國比較,要求中油須維持5 國中最低。

就是這原則害慘中油,因為日本延長燃料補貼,讓油品成為亞鄰中最低,也變成我們調價天花板。中油表示,到10月底止,汽柴油部門已虧120億,11月起還會持續擴大。連同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天然氣,3大產品部門合計失血440億元。中油指出,最近已在跟經濟部反映爭取能夠廢止「亞鄰最低價」,希望保留「平穩措施」即可。但中油也知道,現在政府不會同意,因此盼等明年油價和緩,或是油品貨物稅減徵取消時,一併討論拿掉最低價,且會努力爭取。

助力石油產業綠色轉型 
中鼎總裁余俊彥榮獲「金開英獎」

CTCI中鼎集團為「台灣第一、全球百大」的國際級統包工程集團,以煉油石化工程起家,致力為全球提供最值得信賴的工程服務。集團總裁余俊彥領導團隊成員,對台灣煉油及石化產業發展作出具體貢獻,並帶動同業邁向綠色轉型,實踐淨零;卓著成就榮獲中國石油學會「金開英獎」肯定,於11月17日出席接受中技社潘文炎董事長頒獎表揚。

「金開英獎」是中國石油學會為了緬懷創會理事長金開英先生而設立,宗旨是表彰對石油產業有成就及卓著貢獻的人士,為業界最高榮譽與終身成就獎項。余總裁投身工程界50餘年,其所帶領的中鼎,從早期中油桃園煉油廠,到二輕、三輕、五輕、六輕等,陸續參與各項重要建設,並成功轉移國外技術在台生根,對促進台灣經濟發展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中鋼推液壓系統國產化及智能創新
建置全台首座液壓伺服磨潤技術中心

中鋼為國內最大一貫化作業鋼廠,為台灣各項基礎建設、產業發展與國防工業提供所需的鋼鐵材料,近年來持續研發精緻鋼品及相關技術,帶動台灣產業升級轉型。在工業領域不可或缺的液壓系統設備及技術上,中鋼推動國產化及智能創新成效卓越,已累計節省新台幣逾3億8,000萬元的營運成本,也於廠內建置全台首座「液壓伺服磨潤技術中心」,對內提升廠內液壓系統自主設計及檢修能力,對外展開技術服務,促進台灣液壓產業欣欣向榮。

液壓系統泛指運用流體力學原理來增大機械力量的設備及工具,以重型設備為例,係使用泵浦將液壓油介質傳送予液壓缸產生動力,再透過各種控制閥件達到推動設備運作,或是精密操作機具之目的。

2025大阪萬國博覽會,交通車將
是台灣製造!台日簽署備忘錄,
合作開發電動巴士市場

台灣電動巴士國家隊成運汽車11月1日與日本兩備(Ryobi)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備忘錄,雙方將合作開展日本電動巴士市場,共同提高技術和銷售能力等多項業務,初期合作目標包括:兩備自有車隊路線建置「快充電巴示範車隊」、機場電動巴士交通車業務、2025大阪萬國博覽會電動巴士交通車業務,至2025年成運快充電巴透過兩備將在日本銷售一千台電動巴士,創造百億以上商機。

成運汽車董事長吳定發表示,將台灣建立為全球電巴的主要供應鏈,打造性能優質的電巴,除了提供國內大眾運輸,也能走出台灣,現在與兩備集團一起攜手前進日本市場,希望在2025大阪萬國博覽會有很好的成績,並與世界各國一起為2050年地球永續淨零碳排做出一番貢獻。

老舊柴油車空污設備調修補助 
展延至113年底

環境部預告展延大型柴油車空污防制設
備補助期間,原本2023 年底到期,延長至2024 年底;1 至3 期大型柴油車調修後可減
少約50% 粒狀污染物排放,粗估2024 年可
再增加3,000 至4,000 輛車調修改善。
環境部11 月16 日預告「大型柴油車調
修燃油控制系統或加裝空氣污染防制設備補
助辦法」第二條、第十條及第十一條附表一
修正草案。
環境部說明,1 至3 期老舊大型柴油車
經調修燃油控制系統後,可改善50% 以上粒
狀物污染物排放,因此在空氣污染防制基金
可負荷的前提下,原訂申請補助者最遲應於
2023 年12 月31 日前提出補助款申請,展
延至2024 年12 月31 日。

東元明年電巴動力系統訂單逾500輛
北美拚實績

機電大廠東元11 月21 日表示, 明年
在台灣電動巴士動力系統訂單量估超過500
輛,而北美市場商用車改裝電動車驅動系統,
明年可看到部分成績。
東元參加台灣證券交易所舉辦電動車產
業鏈主題式業績發表會,談到電動車布局,
東元發言人簡世雄表示,除了電動車本身動
力系統(powertrain) 外,東元也切入北美市
場充電樁銷售業務。
在電動車動力系統方面,簡世雄指出,
東元布局在台灣設計與製造(DMIT) 電動巴
士動力系統應用,500 輛訂單中已有200 多
輛出貨,預估明年訂單量超過500 輛。
在北美市場,簡世雄表示,東元布局商
用車和電動巴士應用,商用車先從改裝車款
著手,由燃油引擎改為電動車驅動系統,預
估明年可看到一些成績。
在印度新廠布局,簡世雄指出,東元印
度新廠預計11 月底啟用,主要布局動力系
統,客戶陸續認證,除了工業馬達應用外,
也可切入當地電動車市場。

配合納智捷n7交車 裕電俥電 
推一條龍充電規劃

裕隆納智捷n7 電動車接單逾8,000 張,
2024 年1 月中起開始交車,裕隆集團搶先啟
動充電服務布局,除將整合80% 以上公共充
電樁市場,亦啟動預約購買n7 會員《電抵
家》家用充電安裝服務。據了解,納智捷已
接獲數百位會員申請,11 月21 日再宣布攜
手同集團的裕電俥電,推出社區充電規劃師,
提供車主一條龍服務。
裕電俥電表示,社區充電規劃師將提供
場勘及評估規劃服務,將實際協助解決車主
現況問題,亦提供充電產品及安裝兩年售後
保固,免除車主安裝後續維修困擾。
裕電俥電分析,里程焦慮及充電不方便
會影響車主換購純電車意願的關鍵,許多購
車者希望可在自宅充電,但住在集合式住宅
或大樓住宅的車主,僅有不到4 成會在家裝
設充電樁,調查發現主要有包括取得大樓管
委會同意、架設充電樁管槽走線品質不一及
現場供電容量不足,共三大痛點。對此,充
電規劃師也將協助解決。

商用車大戰 三雄「仙拚仙」

中華車力守龍頭,和泰車握9,000 張未
交車訂單,現代推新款搶市。

國內商用車場需求大增,成為帶動和泰
車營運成長的重要動能之一,再加上現代汽
車積極加入商用車戰局,即將推出5 噸級物
流車,商用車市場已形成由中華車、和泰車、
三陽現代等多家車廠競逐局面。
業者指出,輕型商用車在和泰車推出
TOWN ACE 之後,市場局勢丕變,輕型商
用車的市場規模從前年16,791 輛持續成長,
去年已達25,394 輛,市場成長近五成,其
中TOWN ACE 銷售量就達9,870 輛。由於
TOWN ACE 銷量大增,預期今年全年輕型
商用車銷量將超越3.2 萬輛,TOWN ACE
今年的銷售量更上看1.8 萬輛。
相對於乘用車,商用車的市場規模較
小,但因為屬於生財器具,被認為是剛性需
求,無論景氣如何,都能維持一定的需求。
中華車一直是台灣商用車的龍頭,原本輕型
商用車僅菱利一個車款,但在和泰車TOWN
ACE 加入戰局後,市場規模快速成長。

巴拿馬運河交通堵塞 
亞洲LNG買家得支付更高溢價

由於嚴重乾旱迫使巴拿馬運河管理當局
擴大船舶通行限制,並推高主要美國液化
天然氣(LNG) 供應商的運輸成本,亞洲的
LNG 買家將被迫支付更高的溢價。
自運河當局10 月30 日宣布限制船舶通
行以來,2024 年夏季的亞洲對歐洲天然氣溢
價已成長一倍多,2024 年冬季溢價也大幅上
漲。
從價差來看,乾旱和巴拿馬運河運輸成
本上升已對能源市場產生影響。貿易商現在
將被迫避開巴拿馬航線,轉為透過好望角或
蘇伊士運河,從美國和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
國(Trinidad & Tobago) 向亞洲運送貨物,
導致時間和運輸成本雙雙被拉高。
Rystad Energy 液化天然氣研究主管Xi
Nan 表示:「考量到航程更長,運輸成本更
高,美國供應商將天然氣運到太平洋對岸的
獲利空間將持續萎縮,東亞現貨價格必須再
加上溢價,才能夠吸引美國供應商運往亞洲,
而非歐洲。」

明年油市估略有供應過剩 
但油市庫存正在下降

路透社報導,國際能源總署(IEA) 11 月
21 日表示,即使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產油盟
國(OPEC+) 將減產期限延長至明年,2024
年全球石油市場供應預期仍將略有過剩;但
目前石油市場出現短缺,庫存正在快速下降,
全球石油庫存處於較低水平,這意味著如果
需求或供應出現意外,波動性就會加大。
IEA 11 月月報表示,全球油市的需求
與供應增長都超出了預期。報告將2023 年
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估較前月上調10 萬桶/
日,預期將年增240 萬桶/ 日至創新高的1.02
億桶/ 日,主要受到中國石油需求預估將年
增180 萬桶/ 日的帶動。2024 年全球石油需
求增長預估也較前月小幅上調3 萬桶/ 日,
預期將年增93 萬桶/ 日續創新高至1.029 億
桶/ 日。
月報表示,2023 年全球石油供應量預估
將年增170 萬桶/ 日,至創新高的1.018 億
桶/ 日,主要受到美國與巴西的產量增長超出預期的影響。2024 年,全球石油產量預估
將續增160 萬桶/ 日,續創新高達到1.034
億桶/ 日,國際油市預期將有50 萬桶/ 日的
供給過剩。

全球車廠「棄油轉電」 
埃克森美孚正式進軍鋰開採

全球汽車產業邁向電氣化,對於化石燃
料的需求可能最終見頂,考驗著大型石油企
業的應變能力。11 月13 日,石油巨頭埃克
森美孚(Exxon Mobil) 正式宣佈進軍鋰礦產
業,目標是成為全球鋰電池材料的一級供應
商。
據報導,埃克森美孚11 月13 日公開最新
營運計畫,將加入開發鋰資源的行列,在美國
阿肯色州利用鑽井開採鋰礦,生產電動車電池
所需的鋰金屬材料,預計最快2027 年投產,
2030 年產量可供100 萬輛電動車使用。
埃克森美孚藉由引進開採石油的鑽井技
術,深入地底10,000 英尺抽取地熱鹽水,然
後運用鋰直接提取技術(DLE) 來提煉鋰礦。

馬來西亞國能、國油
簽署瞭解備忘錄,探索燃氣發電站CCS技術

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公司(TENAGA,簡
稱國能) 頃發布消息稱,該公司已與國家石
油公司(PETRONAS, 簡稱國油) 簽署瞭
解備忘錄,探索燃氣發電站碳捕捉與封存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簡稱 CCS)
技術。
前述合作是雙方為配合馬國國家能源轉
型路線圖(NETR) 之實施,同時與馬國盼
於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放願景一致。根據
國家能源轉型路線圖,碳捕捉、利用與封存
(Carbon Capture, Utilisation and Storage,
簡稱CCUS) 是第6 個能源轉型杠杆及概述
實現淨零碳排放之路徑。
在今年8 月國能公司主辦的2023 年能源
轉型研討會中,國能公司總裁兼總執行長巴
哈林丁工程師與國油總裁兼集團執行長慕哈
末道菲簽署上述瞭解備忘錄,由首相安華、
經濟部長拉菲茲、天然資源、環境與氣候變
遷部長聶納茲米、國能主席阿都拉薩阿都瑪
吉與國油主席莫哈末巴克依沙烈見證。

跨境碳儲存 寫全球首例

肥料大廠雅苒(Yara) 已與北極光公司
(Northern Lights) 簽署全球第一份跨境碳儲
存協議,將把雅苒在荷蘭Sluiskil 廠的二氧
化碳排放,運往挪威北海海床之下2.6 公里
處儲存。
北極光公司由挪威國營能源公司
Equinor、法國道達爾(Total) 和荷蘭皇家殼
牌(Shell) 攜手成立。雅苒已與該公司簽訂協
議,每年將把80 萬噸的碳排放從荷蘭運抵挪
威,在15 年間的總儲存量達1,200 萬噸。雅
苒說,當這項協議從2025 年開始落實,將
是首度有一國的碳排運往另一國儲存。雅苒
執行長霍爾塞瑟說:「這是歐洲『難減排產
業』(hard-to-abate industry) 的里程碑, 對
雅苒來說,這是對氨的生產、產品線,及整
體糧食價值鏈去碳化的重要一步。」
由雅苒這家歐洲最大肥料廠簽署的協議,是碳儲存作為服務出售的罕見案例,儘管在
沒有什麼其他可行環保方案的產業中,碳儲
存被視為一種減排方式。

Volvo宣布2024年
生產最後一輛柴油車

雖然Volvo 預計在2030 年達成全電動
化,但比起汽油動力,Volvo 消滅柴油動力
的腳步更快,就在明年初,他們將生產最後
一輛柴油車,從此告別這個曾經被視為環保
希望的燃料。
在今年的紐約氣候週,Volvo 汽車宣布
2024 年他們將正式告別柴油車,從此不會再
有柴油動力車款,這也是他們全面終結內燃
機引擎的第一步。
「純電動力是我們的未來,而且比內
燃機引擎更加優秀」,Volvo 執行長Jim
Rowan 指出,電動車的噪音小、震動小、保
養費用低,而且沒有廢氣排放,他們正在全
面轉型電動車,以滿足客戶需求,同時對氣
候變遷盡一份企業責任。
在2022 年11 月,Volvo 就將他們在
Aurobay 的股份全部售出,這是他們最後的
內燃機相關資產,此後他們就停止了所有內
燃機動力的研發。
以轉型來說,Volvo 算是表現不錯的傳
統車廠。最新一季的純電車銷售占比,已經
上升到13%,比去年同期增長一倍。同時,
他們的毛利率則提升到19.6%,展現出正向
循環,隨著新款純電車不斷推出,或許他們
真的有可能在2030 年,達成100% 純電的
目標。

雷諾推Twingo Legend,
搶攻都會區小型電動車市場

據報導,日前雷諾電動車子公司Ampère
股東大會上,集團負責人Luca de Meo 揭示
旗下最新小型電動車Twingo Legend,計劃
2025 年後以2 萬歐元有找的價格上市,屆時
將與Stellantis 的ë-C3 與福斯汽車的ID2 競
爭。報導指出,為帶動Ampère 銷售倍數成
長,雷諾將新推出7 款電動車型,以2025
年創造逾百億歐元營業額,2031 年超越250
億歐元為目標。
為因應特斯拉與中國車廠之競爭,雷諾
規劃於2 年內達致小型電動車與傳統燃油車
兩者之價格均等,4 年內擴及適用較大車型。
Ampère 盼將電動車生產成本降低4 成,未
來推出如售價2.5 萬歐元起的R5 以及前述
Legend 等7 款新車型。
面對電動車市場需求、中國競爭與金融
市場狀況等諸多不確定性,雷諾仍以推動
Ampère 子公司於明(2024 年) 春股票上市
為當務目標,強調百年造車集團改革與品牌
與時俱進之重要,並自許將於引領汽車產業
之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

歐洲EV銷量增3成、
特斯拉飆2倍;佔比超越柴油車

歐洲10 月電動車(EV) 銷售量大增3 成、
其中美國EV 大廠特斯拉(Tesla) 銷量飆增2
倍。而1-10 月EV 佔歐洲新車銷售量比重已
超越柴油車、今年全年佔比有望首超柴油車。
日經新聞報導,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
(ACEA) 11 月21 日公布統計資料指出,2023 年10 月份歐洲主要18 個國家的新車
銷售量( 乘用車) 較去年同月大增14% 至
103.9 萬台、連續第15 個月呈現增長。
就車種別銷量來看,10 月份歐洲EV 銷
售量較去年同月大增30% 至15.8 萬台、HV
( 油電混合動力車) 銷售量大增33% 至29.8
萬台、PHV ( 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車) 增加
2% 至8.9 萬台、柴油車減少14% 至10.9 萬
台、汽油車增加8% 至35.4 萬台。
2023 年1-10 月期間,EV 佔歐洲整
體新車銷售量比重為15.2% ( 去年同期為
12.2%)、超越柴油車的12.2% ( 去年同期為
15.1%),2023 年全年EV 銷量佔比幾乎篤定
將首度超越柴油車。

需求急增、豐田逾10年來
首度擴增印度產能

因應需求急增,日本汽車業龍頭豐田汽
車(Toyota) 將投資近4 億美元、在印度打造
第3 座工廠,此將是豐田逾10 年來首度擴
增印度產能。
豐田印度法人Toyota kirloskar Motor 社
長吉村公一指出,豐田對印度市場持續抱持
非常積極的態度,擴增產能有望進一步促使
供應商生態系統成長。在印度市場上,豐田
和鈴木(Suzuki) 合作、增加當地的銷售。
據路透社指出,豐田在印度擴增產能、
將是逾10 年來首見。豐田該座印度新廠初期
年產能為8 萬-12 萬台、未來計畫提高至年
產20 萬台的規模。導入生產後,豐田於印度
的年產能初期將自現行的40 萬台最高增加3
成至52 萬台。
印度去年(2022 年) 新車銷售量( 包含商
用車) 超過470 萬台,首度超越日本、成為
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全球第3 大市場。
根據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SIAM) 公布
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 年10 月份印度新車
( 乘用車) 銷售量較去年同月成長16% 至38
萬9,714 台、月銷售量創下歷年同月歷史新
高紀錄。

調查:全球汽車零組件前百大,
寧德時代排名第一

法國產業雜誌新工廠(UsineNouvelle)
11 月21 日報導公布Roland Berger 顧問公
司為其獨家彙編全球汽車零配件前百大供
應商排行榜,亞洲企業表現亮眼,中國電
池大廠寧德時代(CATL) 排名第一、日商
Bridgestone 第二、加商Magna International
第三,上榜法國企業中,Forvia 脫穎而出,
排名第五。
旨揭調查全球1000 家汽車零件商,前百
大排名依據預估營業額分為4 組,第1 組前
10 大為營業額250 億歐元以上大廠,第2 組
第11 名至第34 名為營收80 億至250 億者,
第3 組第35 名至第59 名為營收40 億至80
億間者;並依以下3 項指標評比:2017 年至
2022 年公司整體( 汽車和非汽車) 營收複合
年均成長率(CAGR)、去(2022) 年營業利潤
率(EBIT) 及資本運用報酬率(ROCE)。
排名第一的寧德時代更成為全球最大
車用電池製造商,為特斯拉(Tesla)、賓士
(Mercedes-Benz)、BMW及福斯等大廠提
供37%的車用電池,其銷售額在短短3年內,從63億歐元暴增為去年的334億歐元,平
均每年成長率79.2%。

法國推動汽車產業轉型計畫,
冀2030年產200萬輛電動車

法國政府於10月25日辦理第3屆汽
車產業日, 在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
產業權理部長Roland Lescure 與勞工部長
Olivier Dussopt之支持下,宣布將由財經部
企業總署(DGE) 負責推動汽車產業轉型計
畫,匡列近50 億歐元用於支持電動車之研
發,確保車輛及其零件在地生產,以及因應
產業與技術改革帶來之衝擊,於2030年達
到每年生產2百萬輛電動車之目標。
旨揭計畫促進汽車產業轉型為當前法國
政府之重要任務,該等業者刻面臨減碳之迫
切需求。為此,政府組建「法國汽車團隊」
(Equipe France Auto),由DGE 主政,即將
推出多項協助措施略以,法國公共投資銀行
(Bpifrance)與法國汽車平台(PFA)將提供為
期1年之中小企業支持計畫,性質類似加速
器(accelerateur)。該行亦將投資汽車減碳與
環保項目,已於2023年至2026年匡列9億
歐元預算。

豐田、福斯在中國被打趴 
比亞迪卻賣爆

中國汽車市場積極往新能源車轉型,使
得傳統汽車大廠的銷量顯著下滑,取而代之
的是以比亞迪為首的中國電動車品牌,轉變
速度之快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福斯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今年有可能創下
2012 年以來最差水準,TOYOTA 也有可能
寫下2020 年以來的最差成績,初估約180
萬,NISSAN 與現代汽車狀況恐會更糟糕,
創下2009 年以來最差的銷售成績。
福斯過去是中國市場的領頭羊,年銷量
約300 萬台,但福斯並未對電動車領域有高
度關注,反而選擇砸下7 億美元投資小鵬,
共同為中國市場開發兩款電動車。
比亞迪擴張市佔率的速度相當快,今
年銷量就有可能達到250 萬輛,研究機構
Bernstein Research 數據顯示,比亞迪是中
國消費者選擇電動車的首要品牌,其次是特
斯拉與蔚來,且除了特斯拉之外的外國汽車
品牌吸引力都下滑。

中國產電動車 中國消費者首選

據《2023 中國汽車消費趨勢調查報告》
顯示,再購用戶中,新能源車主仍選擇新能
源車占比為64.6%,油電混合和燃油車主
逾四成轉為新能源。其中再購產品品牌,有
64.8% 使用者會繼續選中國品牌,代表中國
品牌電動車仍是消費者首選。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也針對「95 後」
(1995 年後出生,俗稱Z 世代) 做了調查,
該群體更喜歡中國品牌,占比近40%,有
53.3% 喜歡電動車,並有44% 的人喜歡線上
購物,此外金融滲透率也最高達到65%。
報告指出,2023 年整體購車均價為人民
幣21.98 萬元, 較2022 年人民幣20.44 萬
高出7.5%。而新能源車購車均價為人民幣
23.03 萬元,年增8.27%。代表消費者仍願
意用更高價格購買新能源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