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市場掃描
2005-06-08
國內油市
石油大學 提升中油員工價值
一向為台灣加油喝采的中國石油,今年在董事長郭進財的領導下有了積極的突破,除了近日開辦的石油大學,更透過三大投資計畫為中油的未來發展打下基礎。
郭進財認為人才是公司發展的根本,因此,一直努力創造中油員工的價值,也希望產生員工職能的移轉,讓中油的人才可以橫向移動。因此,中油石油大學成立四大學系,分別為煉製、行銷、探採與工程等四大專業,這也是中油未來發展的四大重點,最大的目標就是希望中油未來不僅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也要是人才密集的公司。因此,成立石油大學就是希望將教育的意義延伸,讓員工有更多學習的機會。成立石油大學又順利推動這三大投資,企圖心旺盛的郭進財,帶領著中油出現前所未有的開創性。
加氣站 還要再增設
因應京都議訂書簽訂,有越來越多民眾選擇節能、較無污染的液化石油氣(LPG)車,目前全台只有13家「加氣站」,為讓駕駛人更便利,台北市建設局將協調中油配合政策,在北市現有、面積大於150 0㎡的加油站閒置土地設置加氣站,目前大台北地區共7家加氣站,未來希望達成東、西、南、北區每區至少1家加氣站目標。
台北市監理處資料顯示,北市在民國九十一年有8000多輛瓦斯車,期間一度因規格不統一、技術問題及加氣不便而下降到1717輛,直到近2年石油不斷漲價、改裝技術成熟,台塑、三陽等廠商分別開發、引進LPG、汽油雙燃料系統引擎車款,目前北市有2843輛瓦斯車。
中油潤滑油 積極在彼岸及東南亞地區布建經銷據點
台灣潤滑油市場長期處於自由競爭局面,近年來國際知名油公司紛紛進行併購、整合行銷通路及降低成本,並積極搶攻台灣市場。中油公司為因應這一波攻勢,於一九九九年成立潤滑油事業部,負責「國光牌」潤滑油脂的產銷工作,以優勢的技術服務與人力資源投入市場競爭。
根據資料統計,目前中油的國光牌潤滑油,在台灣市場銷售量以約三五%領先群雄。然而面臨國際各大潤滑油品牌積極擴大市場版圖,該公司潤滑油事業部表示,將秉持「鞏固台灣—追求成長;發展海外 —立足亞太」之經營策略,積極拓展海外業務。在大陸方面,華東、華中及華北也有多個經銷據點,而東南亞之越南、菲律賓、與泰國等地亦設經銷點。
未來中油除了傳統外銷模式,還進行台灣接單、大陸發貨,或網路直接報價交易等運籌中心交易。為維持台灣潤滑油市場領先地位,將持續推動精緻服務、降低摻配成本、強化行銷通路及倉儲和送貨服務,並推出差異化新產品等策略。同時為了加入亞太市場的競爭,將徵求海外優良經銷商,並以高品質及合理價位還有穩定供貨訴求來拓展外銷。
李志村:石化高檔 將續旺至2008年
台塑二十三日召開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三‧六元現金股息,以及○‧九元股票股利。台塑總經理李志村首度以近二十分鐘長期談話,表達期望政府開放赴大陸投資石化產業。李志村表示,大陸經濟崛起後,其市場潛力及低成本生產優勢,吸引國際大型石化業相繼進駐,加上大陸中石化、中石油及中海油集團均有擴建計劃,完工後大陸乙烯產能可望躍居僅次於美國之全球第二大產能國家。
反觀國內石化廠商因迄今未開放赴大陸投資上游石化廠,使得台灣已赴大陸投資之石化業者,為取得原料必須配合大陸輕油裂解廠分散各地設廠,無法形成產業群聚效應,明顯衝擊台灣石化對外競爭。
另外,對於近期石化報價頻頻破底,是否意味此番景氣循環即將宣告落幕。李志村說,當前塑化報價大幅拉回只是庫存調節問題,整體石化供需仍處緊俏,乙烯仍顯不足,尤其中東拓產計畫因美伊關係緊張,人力、資金連帶延遲,有利此波石化高檔行情或有機會延續至二○○八年。
國際油價若跌破40美元 謝國忠:夏秋股市就免驚
摩根士丹利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二十三日指出,關鍵在於國際油價走勢,如果能跌破每桶四○美元,反彈行情將有望!按照目前情況分析,這樣假設有可能成立。
「買科技股、空原物料族群」是現階段歐系外資法人較為一致的布局共識,只是,整體氣氛已不同於以往,謝國忠指出,過去心態上較為積極的外資法人,這回已轉趨保守,儘管國際股市於夏秋兩季反彈仍是外資圈主流,但實在不得不對今年行情走勢捏一把冷汗。
謝國忠表示,與一年前相比,國際油價走揚機率已不高,原因在於全球房地產市場走弱,而投機性需求是支撐目前油價價位的動力來源,若夏季需求進一步走弱,恐將加重石油市場賣壓,壓低油價跌破每桶四○美元價位。
台塑促開放輕裂廠登陸
台塑總經理李志村23日在股東會中表示,面對全球石油集團的激烈競爭,希望政府儘速開放國內業者赴大陸設立輕油裂解廠。另外,李志村近來塑化原料報價頻下滑只是短期廠商調整庫存的結果,中長期來看,此波石化業榮景可望持續至2008年。
李志村表示,世界各大石油集團都已在大陸興建輕油裂解廠,台塑在大陸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現在石化原料的利潤只有一成多,扣掉台灣出口至大陸的運輸成本和關稅,已沒有競爭力,而國外石化大廠在大陸興建的輕油裂解廠自今年起陸續完工,其中、下游的原料產能將陸續開出,這些國外石化大廠因具有上、中游原料垂直整合優勢,屆時台灣廠商將很難競爭。
統一精工 中國石油最大客戶,獲八億元聯貸 在油品通路上如虎添翼
旗下已有一○八家Smile速邁樂加油站的統一精工公司,去(九十三)年營收九十七億一千四百萬元,首度擠身全國服務業一百大之林;該公司總經理劉明照表示,Smile加油站今年可望突破一三○站,營收將挑戰一二○億元。
統一精工Smile加油站,率同業之先,採複合式經營,過去三年的營業狀況與獲利均相當穩定,目前是中國石油公司最大之客戶,近年來努力拓展站數及深耕油品市場非常成功,日前更獲金融業新台幣八億元的聯貸案,讓該公司在競爭激烈的油品通路布局上如虎添翼。
目前Smile加油中心全省已達一○八站,據點遠達金門縣、澎湖縣及花蓮等偏遠縣市,提供包含加油、洗車、汽車快速保養、便利商店及汽車精品、農產品販售等服務,並積極開發異業結盟,建立一個嶄新的服務平台,為國內加油站經營樹立新標竿。
國際油市
蜆殼投資六億美元開採大陸天然氣
亞洲華爾街日報報導說,荷蘭皇家蜆殼石油公司一位管理人士透露,該公司最終決定投資六億美元,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開發中國的一個陸上天然氣田。這是中國陸上天然氣探勘開採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宗外商投資。
蜆殼天然氣和電力業務執行董事庫克(Linda Cook)表示,這項醞釀已久的投資計畫將包括在中國大陸內蒙古自治區與陜西省交界處的長北天然氣田開採天然氣,並銷往中國大陸東部省市。
庫克指出,蜆殼將透過旗下子公司在未來幾年中投資六億美元,資金主要用於探勘和氣田營運成本。一旦天然氣田於二○○七年投產,其所產出的天然氣將透過中國石油正在建設的輸氣管線銷往北京、天津、河北和山東。
與此同時,不少外商也覬覦中國大陸的天然氣田。中國石油最近與法國石油公司Total S.A.就聯合開採中國大陸的蘇里格天然氣田進行談判。但Cook強調,蜆殼對長北天然氣田的投資是迄今為止外資公司在中國陸上天然氣開採領域最大的一筆投資。
我東海油田 中日蠶食鯨吞
飽受國際爭議的東海春曉油氣田,海巡署表示,春曉油氣田位在台灣經濟海域二百浬內,也是台灣領土,近年來大陸積極開採,眼見八月春曉油田開始生產,十月即可將天然氣輸往上海,台灣卻束手無策。
日前海巡署派員「刺探」,卻遭日本、大陸及美方監控,大陸更以主人姿態,打無線電要求我方「報告」來歷,從大陸近年來的動作,不僅想蠶食東沙,更想鯨吞東海海域。
海巡署強調,台灣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和美國海灣石油公司合作,鑽探四口探井,但第三、四礦區,卻因合作的大洋及福斯特公司引用合約中「不可抗力條款」暫停履約至今,導致四座油田主控權,拱手讓人,逐漸落入地理位置優勢的大陸之手。東春曉油氣田位在東海西湖凹陷區域,以西湖的景命名,由春曉、殘雪、斷橋及天外天等油田組成,總面積二點二萬平方公里。二○○三年時中國石化、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荷蘭皇家/殼牌及美國優尼科公司共同探勘、開發,中國春曉開採後設施完建後,透過海底管道每年可向上海及浙江,輸送二十五億立方公尺天然氣。
艾克森與中石油就俄羅斯薩哈林天然氣進行交易談判
國際傳真社日前援引一俄羅斯官員的話報導稱,因與日本的合作未能達成,美國石油公司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正在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談判,欲將其從俄羅斯薩哈林(Sakhalin)油田輸送的管道天然氣出售給後者。
據稱,俄羅斯東部薩哈林島長官Ivan Malakhov表示,艾克森正在考慮從薩哈林1號油田出售每年最多達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艾克森控股的薩哈林1號油田2006年將產出第一批石油,但目前仍需為其天然氣找到買主。艾克森排除建造液化天然氣廠的計劃。
卡塔爾石油部長警告稱全球石油庫存增加過快
卡達石油部長阿提亞日前警告稱全球石油庫存增加得過快,同時敦促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油國謹慎行事。阿提亞並未表示OPEC將不得不削減超出其官方產量上限的供給--目前接近每日100萬桶。
中國和拉丁美洲石油貿易成長之路料將崎嶇不平
極度缺油的中國進來開始尋求來自拉丁美洲的能源供應,但專家們表示,從這些國家實際獲得大量燃料可能充滿挑戰。他們表示,中國在處理重質原油、文化障礙以及巴拿馬運河通行能力困局方面一籌莫展,可能令北京的興趣轉移,至少目前是這樣。
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去年12月訪問中國,並簽署了有關能源供應的諒解備忘錄。一個月以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了拉丁美洲,目的之一就是尋求該國進口能源渠道的多元化。中國加強對西半球石油資源的爭奪,導致人們對長期美國能源安全和全球供應心生疑慮。目前,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國。
OPEC調降2005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成長的預估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五月底調降2005年全球石油日需求成長預估,指因第一季石油需求量要較預期放緩。OPEC秘書長在月報中稱,預期日需求量成長182萬桶,至每日8,394萬,較最初預期調降了8萬桶。該報告指,OPEC將4月日產量調高了27.6萬桶,至2995.3萬。該報告預估,沙特阿拉伯日產增加了15.7萬,至947萬桶。
伊拉克將於今年成立國家石油公司-新任石油部長
伊拉克新任石油部長烏盧姆表示,為適應市場需求,伊拉克將於今年成立一國家石油公司,同其它海灣國家相一致。
烏盧姆在屢任第一天便表示:「這曾是我們之前未能實行的重組計劃的一部分,不過預期政府將於今年予以批准。」據新的設置方案,伊拉克的國有公司負責北方和南方油田,以及伊拉克國家石油營銷組織(SOMO)亦將成為新成立的伊拉克石油公司的一部分,而不是歸屬石油部。
俄羅斯輸油管計畫再生波 中日石油競爭升高
俄羅斯斥資一百一十五億美元興建由西伯利亞通往太平洋海岸的輸油管計畫,由於輸油管終點接近中俄邊境、俄方有意建輸油支線通往中國,引起日方強烈反彈,不排除退出資助輸油管興建工程。
中日石油管線之爭,雖然在俄羅斯確定興建安納線後,由日本暫時勝出,但是由於石油管道終點距中俄邊界僅七十公里,又傳俄方有意興建通往中國的輸油支線,使計畫出現新的波折。
據星島日報報導,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中川昭一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警告,如果俄羅斯Transneft公司執意要興建一條輸油支線通往中國,這意味著俄羅斯原油永遠不會直接輸往日本,日本便會退出資助輸油管興建工程。
美汽油供給疑慮攀升 油價續漲
國際油價止跌回升,逼近每桶50美元,紐約油價連續第二日上漲,主要是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rp.旗下德州Baytown煉油廠關閉一套汽油裂解裝置,使得美汽油供給疑慮上升。
艾克森美孚五月二十四日上午8時起關閉該裝置,根據美國能源部統計資料顯示,Baytown廠日產557,000桶石油,而陣亡將士紀念日長假交通巔峰期也將來臨,勢必影響用油需求。麻州Energy Security Analysis Inc.分析師RickMueller表示,「隨著長假交通巔峰即將展開,煉油廠一旦出現問題將推高油價。」
另外,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Ali al-Naimi表示,沙國擬在2009年以前提高原油產能14%,至每日1250萬桶,同時將興建新煉油廠,因應市場需求攀升。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OPEC)上月每日生產約3000萬桶,下個月將集會討論油價及油產事宜。沙國幾占OPEC產能三分之一。
全球煉油能力不足 2008年前難有低油價
市場分析家警告,即使油價停止上揚,未來數年全球依然無法享受到便宜的汽油與柴油價格。造成此一問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全球煉油能力嚴重的不足。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官員與石油業分析家認為,目前的高油價恐將持續至少三年,最快要到2008年才有可能緩解。
去年全球每天的原油需求為8250萬桶,今年需求估計平均每天增加200萬桶;但是全球提煉和處理原油的能力,每天只能增加供給不到100萬桶。美國從1976年之後即不曾興建任何新的煉油廠,目前石油業者也因為民眾抗拒、投資報酬率不佳或是環保問題等各種理由,而不願建立新廠。雖然沙烏地等其他國家已經開始著手興建新的煉油廠,但是要投入產出還要好幾年。
事實上,全球的重油供給相當充裕,但是除了沙烏地阿拉伯之外,許多國家的煉油廠都無法處理這種含硫量高的重油。即使能夠處理,它的處理程序花費也比處理輕原油高昂,因此,輕原油現在在全球市場上奇貨可居,造成價格不斷上揚。
如果全球石油庫存增長過快,OPEC可能會減產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主席暨科威特石油部長阿爾薩巴赫周四表示,如果OPEC認為全球石油庫存增長過快,那麼該組織可能開始控制其產量中超出正式產量配額的部分。
阿爾薩巴赫對記者稱,在6月15日集會討論產量政策之前,OPEC將維持每日約3,030萬桶的產量水準。
不過他表示屆時OPEC可能將削減超出產量配額的產量。目前OPEC日產量較配額高出約100萬桶。
他說,「可能減產。如果庫存高於公認的水準--五年均值,就可能導致開始削減過量供給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