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市場掃描
2008-08-05
國際油市
取代石油? 各國致力開發車用能源
隨著國際石油能源價格不斷上漲,以及因應節能減碳的環保訴求,世界各國無論政府或個人對於車用能源的開發亦不斷進步。
一名瑞士的教師花了3年的時間,研發出全太陽能動力車,並開著這輛太陽能車環遊全世界,目前已經跑遍28個國家,此刻已經抵達美國。沒有車門,沒有空調,光靠一組太陽能板,架在車背,連結一個電池跟引擎,它的時數就可達96公里。據悉,此太陽能車的車主表示,「環遊世界沒使用一滴汽油,只靠太陽能驅動引擎,藉此可以說出我們不需要石油。」
另外,根據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七月十七日報告,建議美國政府在接下來15年需投入至少550億美金,才能使氫燃料車堪與傳統汽車競爭。氫燃料的魅力在於能夠轉移美國對石油的倚賴,從而減低溫室氣體排放,因為氫燃料的唯一副產品是水。
汽車熱能轉為電 新材料效率更高
美國研究人員已經發明出一種能讓汽油發揮其最大效能的新材料,這種新材料能把引擎排放浪費掉的熱能轉換為電力,其轉換效率是目前市場上其他熱電轉換材料的一倍。該研究結果已刊載於「科學」期刊。
部分專家指出,一個典型汽油引擎所產生的能量,僅二十五%用於驅動汽車或其配備,將近六成能量都透過引擎排氣成為廢熱而逸失。
這種能將熱能轉換為電力的材料,被科學家稱為「熱電材料」,其效率根據在特定溫度下能將多少熱能轉換為電力而定。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加州理工學院,以及日本大阪大學等地科學家合作研發的新熱電轉換材料「摻鉈碲化鉛」,其熱電轉換效率評估值高一倍,達一點五。
OPEC:油價可能降至70到80美元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輪值主席、阿爾及利亞能源部長(哈里爾)預料,國際油價可能下降到每桶70到80美元。
阿爾及利亞新聞社報導,哈里爾昨天在阿爾及爾向新聞界發表談話時表示,如果美元匯率上升,伊朗核危機得到解決,加上地緣政治緊張因素和金融市場對國際市場的干擾減弱,國際油價可能下降到每桶70到80美元。
埃克森美孚公司將投資11億美元開發Turrum油氣田
不久前,埃克森美孚公司宣佈投資10億美元,用於開發位於巴斯海峽的Kipper天然氣田的天然氣,更進一步於7月25日宣佈包括其子公司Esso澳大利亞公司(Esso Australia)在內,將投資11億美元用於開發同樣位於巴斯海峽的Turrum油氣田。
Turrum油氣田擁有大約1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和1.10億桶的石油和液態天然氣,開發工程預計於2009年開始施工,預期2011年開始生產石油,2015年將銷售首批天然氣。Kipper資源擁有大約6.20億立方英尺的可回收天然氣和3000萬桶的液化石油氣,工程預計於2008年下半年開始施工,預期2011年產出首批的天然氣。
北極圈蘊藏石油 美國開採爭議再起
由美國、俄羅斯、瑞典、挪威和丹麥格陵蘭等六國共管的世界之頂 – 北極圈,據日前美國地質調查所調查報告中說,其中蘊藏有大約九百億桶原油、一千六百七十兆立方英尺瓦斯和四千四百萬桶液態天然氣,其中大多數都在外海。
國際油價高漲,美國汽油每加侖零售價衝上4美元,致使美國朝野重啟在阿拉斯加北極圈動物保護區開採石油的爭議,這個佔地1900萬英畝的保護區,是北極熊和160種候鳥的棲息地,美國若率先開採,將引發各國跟進,恐對已因全球暖化造成岌岌可危的北極圈生態,有更大的衝擊。
道達爾投資核能加快腳步
過去一年,國際原油價格上漲逾倍,哈薩克和委內瑞拉等產油國要求增加境內油田開採計畫的持股,試圖迫使國際石油公司退出。這使得英國石油、殼牌石油、Eni、道達爾、埃克森石油和雪佛龍等跨國石油公司,將難以增加產能,須尋找其他途徑,維持公司的成長。
很多石油公司開始投入液化天然氣,但未來十年液化天然氣的開採計畫也相當有限,使得很多石油巨擘坐擁龐大現金。法國道達爾(Total)執行長馬哲睿,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大漲,開始加快擘劃核能投資策略,現在連競爭對手義大利能源巨擘Eni的執行長史卡洛尼,也考慮跟進。埃克森石油尚未考慮進軍核能領域。
中國警告埃克森美孚 取消越南外海探油計畫
據瞭解,中國警告美國跨國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取消在越南外海探勘石油的計畫,並稱該計畫可能會危及未來與中國的任何合約。這項爭執涉及越南國家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美孚達成的初步合作協議,內容涵蓋在越南南部和中部沿岸外海的南海探勘石油。據悉,派駐華盛頓的中國外交官已向全球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的高層提出抗議,指稱該計畫有侵犯中國主權之嫌。
伊朗發現儲量11億桶新油田
據悉,伊朗石油部長7月11日向媒體宣佈,伊朗在西南部發現儲量為11億桶原油的新油田,這座新發現的油田位於胡齊斯坦省(安迪梅什克市)附近。按美國石油學會制定的原油密度標準計算,這座油田儲藏原油屬於輕原油。
伊朗石油和天然氣已探採及儲量都居世界第二位。伊朗估計石油儲量為1300億桶,約佔世界儲量的12%。
中石油擬裁員8萬
儘管中國政府提供大量補貼,成品油價也作了小步上調,但中國中石油與中石化兩大石化龍頭的煉油企業,仍嚴重虧損達57.1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虧47.9%。據了解,中石油已宣布將在3年內裁員8萬人,同時縮減公務經費,以達成節省成本的效果。
中石油面對的問題何止上交暴利稅,還包括全球性通貨膨脹抬頭,世界經濟增速放緩、成品油價格機制不合理,以及中國油價與國際價格倒掛嚴重等問題影響。
委內瑞拉將以每桶一百美元賣石油給西班牙
據悉,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和西班牙總理薩巴德洛在馬德里會面後,委內瑞拉同意以每桶一百美元賣石油給西班牙,國際油價七月十一日衝破每桶一百四十七美元之後,徘徊在每桶一百二十五美元左右。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會員國委內瑞拉同意以每桶一百美元的價格,每天賣一萬桶石油給西班牙,並交換醫葯和其他貨品。委內瑞拉早已提供便宜的石油給古巴在內的許多拉丁美洲國家。
國價油價趨緩 八月有降價空間
由於國際原油價格下滑,新加坡多家石油公司,由殼牌石油公司(Shell)在上午率先宣佈調降油價,另外兩家新加坡的石油公司,加德士石油公司、新加坡石油公司也隨後宣佈調降,降幅是2003年八月以來最大。
馬英九總統:共同開發資源共享為解決東海油田爭議之道
總統馬英九七月二十一日接見「台日論壇2008台北會議」日本代表團。據了解,馬總統表示,對於東海油田的爭議,鄰近國家可以參考,歐洲共同開發北海油田的做法,達成共同開發、資源共享的協議。馬總統認為,日本和中國大陸能達成共同開發油田的協議,是一項很了不起的成就。
經濟部研擬補助油電混合車
在台灣,油電混合車因售價高使市場未能完全打開,但隨著油價高漲,油電混合車必定是國內的發展趨勢。為推動省油的油電混合車,經濟部正研議以補助與租稅獎勵,減免汽燃費,貨物稅減半徵收,並補助環保貢獻獎勵金等措施,並預計於明年實施,不僅可促進節能減碳,更可激勵車市與帶動汽車電子商機。
據悉,政務委員蔡勳雄近期將開會拍板節能減碳行動計畫方案,可望敲定以貨物稅作為鼓勵購買油氣混合車及油電混合車的政策誘因。
同樣賣油營收大不同
眼看油價越飆越高,以外銷油品為主的台塑化,光靠油品外銷,前兩季就大賺270億元,上半年獲利共368億元,6月營收來到100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6成。不過同樣是賣油,中油的表現卻和台塑化相反,中油因為高達9成油品全都提供內銷市場,光是上半年,虧損就超過400億。
只是外資認為,下半年煉油廠毛利下滑的壓力,可能衝擊台塑集團表現,怎麼化危機為轉機,也考驗著台塑的智慧。
油價跌 亞洲四小龍出頭
據瞭解,多數亞洲國家飽受高通膨之苦,但隨著近期油價下滑,各國的壓力會漸漸舒緩。亞洲國家中的四小龍(台灣、韓國、香港、新加坡)跟日本,因為不是原物料生產國,較不易受商品價格大波動影響,不過並非所有亞洲國家都會受惠於油價回落,就像之前被看好、出產棕櫚油的印尼和馬來西亞,或是生產橡膠、稻米的泰國,會受到商品價格修正的影響。
報復格達費之子被捕 利比亞停止對瑞士供油
利比亞表示將對重要客戶瑞士停止供油,這是為報復利比亞領袖格達費之子韓尼白在日內瓦遭到拘留所採取的行動。現年三十二歲的韓尼白,是該國家海運公司的官方「顧問」,他擁有十艘船,掌控利國近半石油輸出。
利比亞港務局與利比亞國家海運公司發布聯合聲明,受到影響的供油僅限於該公司船隻所運送的部份。商業船隻運送的石油則不受影響。並表示,瑞士籍船隻將禁止進入利國港口。
美眾院未通過限令石油業者開採承租地法案
美國聯邦眾議院7月17日針對民主黨提案要求石油業者在其承租土地上開採石油案進行表決,結果未達三分之二多數通過門檻。民主黨未能藉通過此案,對抗布希總統要求解除沿海大陸礁層採油禁令的動作。民主黨認為,美國石油業者已向內政部承租六千八百萬英畝國有土地,理應先開採這些土地,但他們租地而不開採,卻在覬覦太平洋及大西洋沿海大陸礁層及阿拉斯加野生保護區,不符合人民利益。
石油危機新救星 海底發現「氣水」
國際油價節節高升,尋找替代能源成了當務之急;除了現有的石油跟天然之外,科學家在海底,發現到一種之前只有在木星上才有觀察到的「氣水化合物」,科學家研究發現,海底這種能源蘊藏相當豐富,如果有效開採,足以提供全人類長達3千年的電力用量。
氣水合物其實是冰凍的甲烷,存在於木星的衛星上,是一種困在水分子裡的氣體分子,在海底的體積被壓縮成1/160,研究人員的當務之急,是找出不破壞生態的萃取方式。
克萊斯勒與通用汽車宣佈裁員
美國汽車廠商克萊斯勒與通用汽車近日不約而同以美國車市銷售空前低迷,車市面臨挑戰為由,宣佈計劃裁員或減產,力圖轉盈為虧。
美國汽油價格至今已飆漲至每加侖四美元,加上美國經濟隱憂導致消費者卻步,或改以省油的小型車,隨著購車行為改變,大量生產卡車的通用、福特及克萊斯勒首當其衝,至使兩家汽車巨擘做出裁員減產的決定。
克萊斯勒上月宣布削減聖路易另一廠房的生產線輪班,並可能在十月關閉密蘇里州聖路易市的迷你廂形車廠,計劃九月底裁汰千名白領員工。
豐田汽車下調全球年銷量預期
豐田汽車7月28日對今年銷售前景做出黯淡的預期,即使該日系汽車巨頭持續在中國、中東地區等新興市場擴張其業務規模﹐但仍然無法抵消美國市場對該公司卡車和運動型多用途車(SUV)銷量下滑對其產生的影響。
豐田汽車將其2008年全球汽車銷量目標下調350,000輛﹐至950萬輛,包括其子公司大發汽車公司(Daihatsu Motor Co. Ltd.)和日野汽車工業(Hino Motors Ltd.)的銷量和產量。